[化学][二模]天津市西青区2024年中考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二模]天津市西青区2024年中考考试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Fe56 Ba137 Ca40 Cu64 Ag108 Al27 Zn65
第Ⅰ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楠木造船B. 手工剪纸C. 冶炼生铁 D. 丝绸刺绣
【答案】C
【解析】
【详解】A、楠木造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手工剪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冶炼生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丝绸刺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吸烟有害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是禁止吸烟图标,此选项符合题意;
B. 是禁止燃放鞭炮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是禁止带火种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是禁止放易燃物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 破坏臭氧层会引起酸雨
C.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D.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破坏臭氧层会引起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错误;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正确。
故选D。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锌粒B. 量筒读数
C. 稀释浓硫酸D. 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汽水B. 单质:氢气
C. 氧化物:氯酸钾D. 有机物:碳酸钙
【答案】B
【解析】
【详解】A、汽水中含有水、碳酸、蔗糖等,属于混合物。A不正确;
B、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钾由钾元素、氯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C不正确;
D、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比如CO,CO2,CaCO3等,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类似,看作无机物。所以碳酸钙属于无机物。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6. 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为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钨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4B. 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
C. 中非金属元素有两种D. 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0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钨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4,分析正确;
B、元素周期表总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钨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并不是一个钨原子的质量,分析错误;
C、化合物中,钙、钨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有一种,分析错误;
D、化合物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钨元素化合价为,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钨元素化合价为+6价,分析错误;
答案:A。
7.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该选项叙述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该选项叙述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C。
8.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在化学反应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 当6.4g 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 D.则在此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 )
A. 8∶11B. 2∶11C. 16∶11D. 4∶11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故在此反应中C和D的质量比为22:18, 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生成C的质量为x。
A和C的质量比为6.4g:4.4g=16:11
故选C。
10. 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木炭粉和硝酸钾混合制作而成,其反应原理为S+2KNO3+3C=3CO2↑+K2S+X,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NO
B. 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2
C. 参加反应的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101:18
D. 该反应涉及的元素种类有4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钾、氮、氧、碳、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2、6、3、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氮、氧、碳、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0、6、3、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项说法错误;
B、KN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0,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S、KNO3、C之间的质量比为32:[2×(39+14+48)]:(3×12)=16:101:18,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一共含钾、氮、氧、碳、硫五种元素,所以该反应涉及的元素种类有5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
D. 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B、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错误;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以防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D、煤气具有可燃性,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隔绝可燃物(煤气),且降低可燃性煤气的浓度,正确。
故选D。
12.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CD
【解析】
【详解】A、①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错误;②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表示两个氢原子,H2可表示氢分子,错误;②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表示为,Fe2+表示1个亚铁离子,错误,不符合题意;
C、①铜是金属,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②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符合题意;
D、①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若pH7,说明土壤显碱性,正确;②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并回收废弃塑料等,可控制“白色污染”,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D。
13.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灼热的铜网与CO2不反应,与O2反应生成Cu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A选项能达到目的;
B、铁、铜、银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铁粉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银,铜粉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银,硝酸银足量,则铁、铜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是银,B选项无法达到目的;
C、羊毛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涤纶灼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取样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羊毛和涤纶,C选项能达到目的;
D、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大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D选项能达到目的。
故选:B。
14. 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O与H2SO4反应可以生成CuSO4,CuSO4与Fe反应可以生成FeSO4,FeSO4与BaCl2可以反应生成FeCl2,FeCl2无法一步转化成CuO,故A选项错误;
B、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Na2CO3与酸反应生成H2O,H2O电解可以生成O2,O2与C反应可以生成CO2,故B选项正确;
C、O2与Mg反应可以生成MgO,MgO无法一步反应生成H2O2,故C选项错误;
D、HCl与BaCO3反应可以生成BaCl2,BaCl2与Na2SO4可以反应生成BaSO4,BaSO4无法一步生成H2SO4,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一定是2:3
C. 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R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 现有10g氧化铜(CuO)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样品中氧化铜含有的氧元素和氧化铁含有的氧元素质量比为2∶3,则样品中铜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比为8∶7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反应关系可知,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质量比是80:98,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呈碱性,该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不一定是2:3,是因为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有关,该选项不正确;
C、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是,3.6g水中氢元素质量是,R中氧元素质量是1.6g-1.2g-0.4g=0,即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D、氧化铜含有的氧元素和氧化铁含有的氧元素质量比为2:3,说明氧化铜和氧化铁中氧原子个数比是2:3,即氧化铜和氧化铁的“分子”个数比是2:1,则样品中铜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比,128:112=8:7,该选项正确。
故选A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6. 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现有①硝酸钾②钛合金③氢氧化钙④淀粉⑤氮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___________;
(2)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气体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复合肥料的___________;
(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
【答案】(1)③ (2)⑤ (3)② (4)① (5)④
【解析】(1)通常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故填:③;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可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故填:⑤;
(3)钛合金密度小、耐腐蚀、可塑性好,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填:②;
(4)硝酸钾含N、P、K中的K、N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①;
(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故填:④。
17.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
(2)图2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________相同。
(3)图2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9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示意图如下,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原子 (2)质子数
(3)MgCl2 (4)K+ (5)CH4+2O2CO2 +2H2O
【解析】(1)原子构成了分子,分子再分为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所以其中①表示的是原子;
(2)图2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质子数相同;
(3)图2中A、B分别是氯元素和镁元素,化化合价分别是价-1、+2价,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化学式为MgCl2;
(4)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9时,核外的电子数是20,则该粒子是钾离子,符号为K+;
(5)由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示意图可知,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 +2H2O。
18.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实验中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图2所示自制净水器处理得到的水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静置沉淀;②吸附沉淀:③蒸馏。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以上净化方法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
B. 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用明矾净水即得软水
C. 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D.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①. 1:2 ②. 2H2OO2↑+ 2H2↑
(2)不是
(3)③
(4)B
(5)AC##CA
【解析】(1)由电解水时的“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实验中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水的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O2↑+ 2H2↑;
(2)用图2所示自制净水器处理得到的水中不含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但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
(3)①静置沉淀可以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②吸附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③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因此以上净化方法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
(4)A、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但用明矾净水不一定是软水,因为明矾溶于水只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该实验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该实验既可说明氨水具有挥发性,又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正确;
B、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烧杯中的白磷不能燃烧,与铜片上的白磷相比,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则该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错误;
C、该实验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因此该实验既可探究的密度比CO2空气大,又可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正确。
故选AC。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
【答案】(1)C +O2CO2
(2)2AgNO3+Cu =2Ag+Cu(NO3)2
(3)NaOH+HCl=NaCl+H2O
【解析】(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u =2Ag+Cu(NO3)2;
(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0. 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忽略水的损失)。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2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___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二模]湖南省郴州市2024年中考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氧气在医疗急救中有重要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二模]山西省侯马市2024年中考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5页。
这是一份[化学][二模]山西省侯马市2024年中考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70分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