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地理(含答案)
重庆市涪陵高2025届2024年上期开学考试卷地理(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涪陵高2025届2024年上期开学考试卷地理(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组, 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长: 90 分钟)
一、 选择题组 (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45分)
1.(6分)白鹤梁位于三峡景区,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长江枯水期水位的古代水文站,被誉为“世界第一水文站”。当石鱼刚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第二年便为丰收年,故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随着三峡电站的修建,白鹤梁已被完全淹没。完成下列小题。
(1)推断含有石鱼化石地层的历史时期是(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历史上,一年中欣赏三峡石刻石鱼的最佳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6分)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 )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m B.乙地海拔可能为1035m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m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m
(2)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
A.水库水深为15~20m B.甲养殖场不会污染水库
C.水库坝址位于⑤地 D.水坝高度为5~10m
3.(6分)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世界标准时间是( )
A.30日9时46分 B.30日17时46分C.31日1时46分 D.31日3时46分
(2)此时,全球“昨日”与“今日”范围的比例约为( )
A.7:5 B.5:7 C.11:1 D.1:11
4.(6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北京时间2023年8月8日2时22分41秒,我国进入立秋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涪陵立秋至秋分期间( )
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B.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C.正午旗杆影子越来越短 D.室内正午采光面积越来越大
(2)下图中最能示意立秋这天北京(约41°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B.
C. D.
5.(9分)我国某学校一中学生在同一地点对日出点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进行观测,绘制出日出方位范围图(如下图)。c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学校可能位于( )
A.浙江宁波 B.广西北海C.福建厦门 D.山东青岛
(2)a日该中学生将铅笔竖立于地面,观测日影变化,绘制出日影顶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绘制正确的是( )
A. B. C. D.
(3)从b日到c日(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经历时间大约为3个月
C.北半球白昼时间渐长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6.(6分)林隙表示森林群落内一株及以上优势树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发生死亡,最终在林冠层形成的不连续空间。林隙包括冠空隙和扩展林隙两个部分。林隙的大小会对林隙内物种更新的种类、数量及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读冠层林隙和扩展林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不同林隙树种更新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2)林隙在改变物种组成、改善森林结构和提升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7.(6分)2023年12月19日,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这是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未来将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新经济。下图为山东半岛及烟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主要得益于( )
A.冷水鱼类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海洋文化底蕴深厚 D.国家政策支持
(2)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意义有( )
①依托漫长海岸线,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②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③严控污染物排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④建设海洋牧场,有利于开发海底矿产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 综合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55分)
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撂荒是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可分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隐性撂荒指田块上依旧播种农作物,但农业生产投入少,耕作方式粗放,基本不翻耕、不施肥,它会加剧土壤破坏程度。显性撂荒指耕地没有种植农作物而闲置的状态。图1为西南某喀斯特地区耕地景观图,图2示意耕地撂荒与石漠化的关系。
(1)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当地耕地撂荒的原因。
(2)为缓解耕地的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地区,因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地表植被稀少,雅丹地貌广布,被称为“最像火星的地方”。2021年12月22日,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宣布冷湖全境为暗夜保护区,并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签署冷湖光学天文观测基地共建协议。冷湖天文站选址于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山顶平台(图1),成为与美国夏威夷莫那卡亚天文台(19°45'N,155°27'W,海拔4205米)相媲美的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
材料二 冷湖地貌景观图(图2)
(1)分析冷湖光学天文基地选址条件。
(2)与夏威夷莫那卡亚天文台相比,评价冷湖赛什腾山台站的观测条件。
10.(27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 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稻—草”、“稻—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 下图为江西省地形图及鄱阳湖示意图。
(1)说明鄱阳湖沿岸地区吸引候鸟来此越冬的主要原因。
(2)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
(3)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
(4)从土地资源的角度,分析江西省适宜实行“藏粮于草”的原因及发展“藏粮于草”的经济效益。
答案
一、 选择题组 (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45分)
1.(6分)(1)B
(2)A
2.(6分)(1)C
(2)D
3.(6分)(1)A
(2)D
4.(6分)(1)D
(2)A
5.(9分)(1)B
(2)C
(3)B
6.(6分)(1)A
(2)D
7.(6分)(1)D
(2)C
二、 综合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55分)
8.(14分)(1)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耕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
(2)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等;开展土地平整、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开展规模化经营。
9.(14分)(1)气候干旱,晴夜比例高;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干扰少,观测效果好;地广人稀,为暗夜保护区,人为光源干扰少;离西宁、敦煌等城市较近,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较好。
(2)有利条件:地处内陆,水汽含量较低,对光学观测影响小;不利条件:地处内陆盆地地区,观测视野的开阔度不足;交通条件不足,影响观测者的往来和观测设备的运输。
10.(27分)(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温暖,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越冬环境;鄱阳湖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冬季水位较低,湖滩显露,栖息空间大;鄱阳湖成片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多样的栖息环境;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当地社区和公众对候鸟保护的意识强,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
(2)①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改善了湖泊在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降解污染、蓄洪防旱等方面的生态服务能力;②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③能够保护众多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④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3)①保障鄱阳湖的湖区在枯水期用水;②作为下游区域缺水时的应急水源;③提升鄱阳湖在枯水期的自净能力;④减轻洪水期对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
(4)原因:①山地丘陵分布广,天然草场面积大;②中低产田占比较多,粮食种植效益低。经济效益:①牧草和水稻产量双提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②增加饲料供应/替代部分饲料用粮,减少粮食消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高202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地理(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高202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地理pdf、重庆市南开高202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组, 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 学年洛阳一高 高二(上)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及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