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合肥市46中学2024年九上数学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0,E 在 BC 边上运动,取 DE 的中点 G,EG 绕点 E 顺时针旋转90°得 EF,问 CE 长为多少时,A、C、F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A.B.C.D.
2、(4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BE=CF.连接AE,BF,AE与BF交于点G.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E=BFB.∠DAE=∠BFC
C.∠AEB+∠BFC=90°D.AE⊥BF
3、(4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2C.-=D.=2-
4、(4分)如图,将半径为的圆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则折痕的长为( )
A.4cmB.2cmC.cmD.cm
5、(4分)如图,正方形中,,点在边上,且,将沿对折至,延长交边于点,连接、.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4分)将化成的形式,则的值是( )
A.-5B.-8C.-11D.5
7、(4分)已知:如图,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且,,点是线段上任意一点,且,垂足为,,垂足为,则的值是
A.12B.24C.36D.48
8、(4分)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经过P1(x1,y1)、P2(x2,y2)两点,若x1<x2,则y1_____y2(填“>”,“<”或“=”).
10、(4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
11、(4分)在正比例函数 y=(2m-1)x 中,y 随 x 增大而减小,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2、(4分)内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的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
13、(4分)若,化简的正确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上有两点E、F满足BE=DF,连接AE、AF、CE、CF,如图所示.
(1)求证:△ABE≌△ADF;
(2)试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5、(8分)如图,△ABC与△A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AD=∠BAC=90°,点D在BC上,则:
(1)求证:BF=DC.
(2)若BD=AC,则求∠BFD的度数.
16、(8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m的解为非负数,求m的取值范围.
17、(10分)计算:
18、(10分)(1) (2)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直线与直线平行,则______.
20、(4分)如图,将△ABC向右平移到△DEF位置,如果AE=8cm,BD=2cm,则△ABC移动的距离是___.
21、(4分)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上各取一点,分别沿斜边中点与这两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三边长分别为2、3、4,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 .
22、(4分)如图,直线经过点,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
23、(4分)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为20kg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kg时需付行李费8元.
(1)当行李的质量x超过规定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
25、(10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DB=2,AC=4,求菱形的周长.
26、(12分)为了了解初中阶段女生身高情况,从某中学初二年级120名女生中随意抽出40名同龄女生的身高数据,经过分组整理后的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结合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a=______,b=______,c=______.
(2)请你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试估计该年级女同学中身高在160~165cm的同学约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过F作BC的垂线,交BC延长线于N点,连接AF.只要证明Rt△FNE∽Rt△ECD,利用相似比2:1解决问题.再证明△CN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过F作BC的垂线,交BC延长线于N点,连接AF.
∵∠DCE=∠ENF=90°,∠DEC+∠NEF=90°,∠NEF+∠EFN=90°,
∴∠DEC=∠EFN,
∴Rt△FNE∽Rt△ECD,
∵DE的中点G,EG绕E顺时针旋转90°得EF,
∴两三角形相似比为1:2,
∴可以得到CE=2NF,NE=CD=5.
∵AC平分正方形直角,
∴∠NFC=45°,
∴△CN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N=NF,
∴CE=NE=5=,
故选C.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
2、C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证明△ABE ≌△BCF,通过△ABE ≌△BCF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AD//BC,
∴∠DAE=∠AEB,
∵BE=CF,AB=BC,∠ABE=∠BCF,
∴△ABE ≌△BCF,
∴AE=BF,∠DAE=∠BFC,
∵∠FBC+∠BFC=90°,∠AEB=∠BFC,
∴∠FBC+ AEB=90°,
∴AE⊥BF,
所以A、B、D三个选项正确,∠AEB=∠BFC,故C选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3、A
【解析】
A. -= ,正确;B. =,故B选项错误;C. 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C选项错误;D. =-2,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
连接AO,过O作OD⊥AB,交于点D,交弦AB与点E,根据折叠的性质及垂径定理得到AE=BE,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连接AO,过O作OD⊥AB,交于点D,交弦AB与点E,
∵折叠后恰好经过圆心,
∴OE=DE,
∵半径为4,
∴OE=2,
∵OD⊥AB,
∴AE=AB,
在Rt△AOE中,AE==2
∴AB=2AE=4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垂径定理的应用.
5、B
【解析】
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可证△ABG≌△AFG;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可证BG=GC;通过证明∠AGB=∠AGF=∠GFC=∠GCF,由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G∥CF;由于S△FGC=S△GCE-S△FEC,求得面积比较即可.
详解:①正确.因为AB=AD=AF,AG=AG,∠B=∠AFG=90°,∴△ABG≌△AFG;
②正确.因为:EF=DE=CD=2,设BG=FG=x,则CG=6-x.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6-x)2+42=(x+2)2,解得x=1.所以BG=1=6-1=GC;
③正确.因为CG=BG=GF,所以△FGC是等腰三角形,∠GFC=∠GCF.又∠AGB=∠AGF,∠AGB+∠AGF=180°-∠FGC=∠GFC+∠GCF,
∴∠AGB=∠AGF=∠GFC=∠GCF,∴AG∥CF;
④错误.过F作FH⊥DC,
∵BC⊥DH,
∴FH∥GC,
∴△EFH∽△EGC,
∴,
EF=DE=2,GF=1,
∴EG=5,
∴△EFH∽△EGC,
∴相似比为:,
∴S△FGC=S△GCE-S△FEC=×1×4-×4×(×1)=.
而S△AFE=S△ADE=,
∴S△FGC≠S△AFE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6、A
【解析】
首先把x2-6x+1化为(x-3)2-8,然后根据把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2-6x+1化为y=a(x-h)2+k的形式,分别求出h、k的值各是多少,即可求出h+k的值是多少.
【详解】
解:∵y=x2-6x+1=(x-3)2-8,
∴(x-3)2-8=a(x-h)2+k,
∴a=1,h=3,k=-8,
∴h+k=3+(-8)=-1.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要熟练掌握三种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7、A
【解析】
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O=CO=3,BO=DO=4,通过证明△AFP∽△AOD,△PED∽△AOD,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
解:四边形是菱形
,,,
,
,
,
,
故选:.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相似比求解是本题的关键.
8、B
【解析】
在△ABC中,AB=6,AC=8,BC=10,推断出62+82=10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一次函数y=x+1,,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1<x2
∴y1>y2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0、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因为△ABC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面积则不难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
设AP,EF交于O点,
∵四边形ABCD为菱形,
∴BC∥AD,AB∥CD.
∵PE∥BC,PF∥CD,
∴PE∥AF,PF∥AE.
∴四边形AEFP是平行四边形.
∴S△POF=S△AOE.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
∵△ABC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
菱形ABCD的面积=ACBD=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2=.
11、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函数y=(2m-1)x是正比例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m-1<0,
解得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它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2、六
【解析】
设多边形有n条边,则内角和为180°(n-2),再根据内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可得方程180(n-2)=360×2,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由题意得:
180(n-2)=360×2,
解得:n=6,
故答案为:六.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关键是掌握内角和为180°(n-2).
13、1.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先化简代数式,再合并.
【详解】
解:∵2<x<3,
∴|x-2|=x-2,|3-x|=3-x,
原式=|x-2|+3-x
=x-2+3-x
=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及绝对值的性质,能正确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证明见解析(2)菱形
【解析】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
(2)四边形AECF是菱形,根据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断;
详证明:(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
∴∠ABD=∠ADB,
∴∠ABE=∠ADF,
在△ABE与△ADF中
,
∴△ABE≌△ADF.
(2)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ECF是菱形.
理由:在正方形ABCD中,
OA=OC,OB=OD,AC⊥EF,
∴OB+BE=OD+DF,
即OE=OF,
∵OA=OC,OE=O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C⊥EF,
∴四边形AECF是菱形.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
15、(1)见解析;(2)67.5°.
【解析】
(1)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C,AF=AD,∠FAD=∠BAC=90°,则有∠BAF=∠CAD,即可利用SAS证明△ABF≌△ACD,则结论可证;
(2)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的度数,然后由△ABF≌△ACD得出∠ABF=∠ACD=45°,最后利用∠BFD=180°﹣∠ABF﹣∠ABC﹣∠BDF即可求解.
【详解】
(1)∵△ABC与△A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AF=AD,∠FAD=∠BAC=90°,
∴∠BAF=∠CAD,且AB=AC,AF=AD
∴△ABF≌△ACD(SAS)
∴BF=DC
(2)∵△ABC与△A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ACB=∠ADF=45°
∵AB=AC=BD
∴∠BDA=∠BAD=67.5°
∴∠BDF=22.5°
∵△ABF≌△ACD,
∴∠ABF=∠ACD=45°
∴∠BFD=180°﹣∠ABF﹣∠ABC﹣∠BDF=67.5°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6、m≥
【解析】
分析:
先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原方程得到用含m的代数式表达的x的值,再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关于x的方程:,
去分母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
又∵原方程的解为非负数,
∴,解得:,
∴m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的解题要点是:(1)解关于x的方程得到:,(2)由原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列出不等式.
17、5
【解析】
原式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8、(1);(2)
【解析】
(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利用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法则得出答案;
(2)首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先将括号中二次根式相减,然后再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原式
(2)原式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
【解析】
根据平行直线的解析式的k值相等即可解答.
【详解】
解:∵直线y=kx+3与直线y=-1x+1平行,
∴k=-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熟知“两直线平行,那么解析式中的比例系数相同”是解题的关键.
20、3cm.
【解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应点间的距离等于平移距离求出AD、BE,然后求解即可.
【详解】
∵将△ABC向右平移到△DEF位置,
∴BE=AD,
又∵AE=8cm,BD=2cm,
∴AD=cm.
∴△ABC移动的距离是3cm,
故答案为:3cm.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记对应点间的距离等于平移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21、2或10.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上的中线,最后即可求出斜边的长.
试题解析:①如图:
因为CD=,
点D是斜边AB的中点,
所以AB=2CD=2,
②如图:
因为CE=
点E是斜边AB的中点,
所以AB=2CE=10,
综上所述,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2或10.
考点:1.勾股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3.直角梯形.
22、
【解析】
写出函数图象在x轴下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
【详解】
解:观察图像可知:当x>2时,y<1.
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kx+3<1的解集是x>2.
故答案为:x>2.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y=kx+b与kx+b>1、kx+b<1的关系是: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整体是就是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23、
【解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将其代入中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两个实数根,
∴,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积等于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当行李的质量x超过规定时,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x﹣2;
(2)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10kg.
【解析】
(1)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就是时x的值 .
【详解】
(1)根据题意,设与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当x=20时,y=2,得2=20k+b当x=50时,y=8,得8=50k+b.
解方程组,得,所求函数表达式为y=x-2.
(2) 当y=0时,x-2=0,得x=10.
答: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10kg.
考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25、
【解析】
由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长度分别是8和6,可求得OA与OB的长,AC⊥BD,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继而求得答案.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OA=AC═×4=2,OB=BD=×2=1,AC⊥BD,
∴AB==,
∴菱形的周长为4.
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注意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且互相平分定理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26、(1)6,12 ,0.30;(2)见解析;(3)36
【解析】
(1)根据频率分布表中的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或者,调查总人数乘以本组的所占比可以求出a;从40人中减去其它各组人数即可,12占40 的比就是C,
(2)根据缺少的两组的数据画出直方图中对应直条,
(3)用样本估计总体,根据该年级的总人数乘以身高在160~165cm的同学所占比.
【详解】
解:(1)6 12 0.30
40×0.15=6人,a=6,
b=40-6-2-14-6=12,
12÷40=0.30,即c=0.30,
答:a=6,b=12,c=0.30,
(2)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120×0.30=36人,
答:该年级女同学中身高在160~165cm的同学约有36人.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表所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理解表格中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安徽省合肥市46中学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46中学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肥东县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肥东县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九上数学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九上数学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