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1 赤壁赋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1 赤壁赋示范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生剧本展示,乐甚哀悲喜笑,为何而乐,悲从何来,客喜而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宋代〕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
1、扎实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特殊用法等。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
任务一:夯实重点文言知识
知识卡片一 ——重点实词1.举酒属客2.苏子愀然3.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而 (1)倚歌而和之(2)羽化而登仙(3) 侣鱼虾而友麋鹿
知识卡片二——重点虚词
2.之 (1)凌万顷之茫然 (2) 苟非吾之所有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3. 于 (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知识卡片三——词类活用1.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2.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侣鱼虾而友麋鹿4.击空明兮溯流光
名词作动词,攻占\东进
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任务二:自由诵读,感受文章的情感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1.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从英雄人物中来:人生无常2.从生命审视中来:个体渺小 人生短暂3.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来: 理想不能实现
苏子是怎样劝慰客人,令客喜而笑的?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变则万物皆短,不变则物我皆无尽。
(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物各有主,别人之物不可取,而大自然中的无尽宝藏,可任意取用。
任务三:感受苏轼的旷达情怀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
特点:(1)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2)常采用主客问答的手法来展开描写 (3)形式上韵散相间,句式较整齐,讲究节奏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两种人生态度
表现了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旷远,随遇而安,怡情山水,自得其乐。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忧愁,觉得生命短暂而又渺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乌台诗案,文学常识,诵读感知,经典朗诵《赤壁赋》,文章脉络,疏通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精品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活动,知人论世,作者介绍,创作背景,文体知识,文本梳理,“美人”意象解读,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1 赤壁赋授课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