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观察景物,精选词语形容,叫天子,覆盆子,何首乌根,木莲藤,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三味书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及散文集《朝花夕拾》;熟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重点)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难点)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以及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思想感情。(重点)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热风》《且介亭杂文》等。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选自《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9篇文章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篇散文集中。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窜 觅 跪 拗 确凿 轻捷云霄 倘若 鉴赏 啄食 和蔼 恭敬 质朴 博学 渊博 倜傥 淋漓 盔甲 绅士 人迹罕见 人声鼎沸
桑椹shèn 鸣蝉chán 油蛉líng 蟋蟀shuài 蜈蚣gōng 斑蝥má 后窍qià 缠络luò 珊瑚hú 攒成cuán 收敛liǎn 脑髓suǐ 罩住zhà竹筛shāi 书塾shú 宿儒sù 戒尺jiè 罚跪guì 荡寇志kòu 覆盆子fù
1、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 “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2、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全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在百草园的生活,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第二部分(9)“我”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第三部分(10~24)记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三个方面:1)抓虫子、拔野草(2段);2)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3-6段);3)跟闰土的父亲学雪地捕鸟(7-8段).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覆盆子等14种景物。
第二段作者写百草园都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词语连在一起的?按什么顺序写的?
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是对百草园的整体描写。 第一个“不必说”后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写景物。第二个“不必说”后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写景物。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
﹙ ﹚﹙ ﹚﹙ ﹚﹙ ﹚﹙ ﹚﹙ ﹚
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
借助“准确的形容”即能表情达意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木莲果何首乌根覆盆子
(紫红的桑椹)
有无限趣味的泥墙根一带,现在篆刻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
齐读课文(3—6)段,有人说美女蛇的故事是多余的,你觉得呢?为什么?
不是多余的。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增添百草园神秘气氛,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
阅读第7段,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开头先“抑”写百草园冬天的无趣,然后再“扬” ,详写雪后捕鸟的过程,在对比衬托下,突出了冬天雪后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体现儿童在捕鸟时感受到的乐趣。
雪 地面 短棒 竹筛 秕谷 长绳 人 鸟雀
第9自然段有何作用?怎样理解三个“也许……”句?
这一段是记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渡段,承上启下,自然的引出下文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回忆。 三个“也许”句,表达了对“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原因的反复猜测,说明“我”是多么不愿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
三味书屋就位于鲁迅祖居地对面,隔着一条小街。
旁边的园子可能是学童们在课间或者趁先生睡着时戏耍的地方
三味书屋的生活的几个片段:
a.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b.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c.逃课到小院子去被先生批评d.师生一起朗读的情景e.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进步不小
有戒尺不常用读书入神时学生可画画
作者眼中他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1)表面严厉,实则和蔼、宽容、淳朴、亲切。如:“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2)方正,质朴,博学。如:“因为我早就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他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为了表现对儿童时代生活的回忆和留念。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的所在。
作者正是在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中,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1.精彩的景物描写。 本文的景物描写,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如,黄蜂“肥胖”、油蛉“低唱”、蟋蟀“弹琴”都是儿童特有的感受。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如,“碧绿”“紫红”等写颜色,“高大”“拥肿”等写形状,都是从视觉上写的。“长吟”“弹琴”是从听觉上写的。“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写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巧妙地包含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
2.丰富的联想。 本文包含着丰富的联想,如,由何首乌的根联想到成仙,由传说中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由捕鸟提到闰土的父亲等。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极富情趣,生动活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学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朝花夕拾》简介,读准字音,积累字词,课文结构,百草园,自主学习,观察景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回顾一个人鲁迅,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读写写,词语集注,新奇难忘,念念不忘,充满欢乐,稀奇古怪,成人视角,儿童视角,条理分明,详略得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