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第1页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第2页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第3页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第4页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第5页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第6页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第7页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第8页
    还剩4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共57页。
    22. 文言文二则目录欣赏音乐 伯牙,春秋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锺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农具)、拿板斧的樵夫。人物介绍 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初读课文锺子期 少选 汤汤乎 复为鼓琴者zhōngshāngshǎowèi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注意课文节奏,读准字音。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锺哉巍汤zhōnɡzāiwēishānɡxián弦初读课文shǎowèi指导书写“哉”是半包围结构,要写好关键部件“戈”,保证字的重心稳定。“戈”字的后两笔要注意先“撇”后“点”。“巍”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写好“禾”的点和“女”的撇点。zāiwēixián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伯牙鼓琴①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邦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又称《吕览》。伯牙弹琴理解大意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伯牙鼓琴①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伯牙鼓琴①②[志]心志,情志。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④[善哉]好啊。⑤[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俊。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伯牙鼓琴①⑥[少选]一会儿,不久。⑦[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流水大而急的样子。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一样浩荡。”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伯牙鼓琴①⑧[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读一读 伯牙的琴声里有怎样的画面?善听的锺子期听到了这样的曲子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请你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太山”“流水”的画面。 巍峨的高山、险峻的高山、绵亘蜿蜒的高山…… 浩荡的流水、波澜壮阔的流水、波涛汹涌的流水…… 锺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为什么? 我们从伯牙的行为中能感受到什么呢?请结合“资料袋”,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 因为友人的逝去,毁坏了自己心爱的乐器,而且终生不再鼓琴,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之后的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也可以看出两人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基础上的无比深厚的情谊。伯牙鼓琴伯牙知音难得知己难求子期弹琴听琴志在泰山、志在流水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破琴绝弦去世板书设计 本文讲述了伯牙与锺子期的动人故事。伯牙弹琴,锺子期能听出琴声中蕴含的志向,锺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表现了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同时也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概括主题书戴嵩画牛 大家有没有看到过相斗时的牛?它们的状态是怎样的?唐代画家戴嵩画过一幅与牛有关的画,作家苏轼还以此为内容写了一篇小短文。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戴嵩《斗牛图》斗牛 生平介绍: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1037—1101) 主要作品:《题西林壁》《赤壁赋》《水调歌头》。作者简介 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有关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的文字。写在前面的叫“题”,写在后面的叫“跋”,总称“题跋”。题跋可以是诗、词等形式。《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题跋题跋资料助学自由读《书戴嵩画牛》,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你读懂了哪些?和同桌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跟同学交流。朗读古文书 戴嵩 画牛 蜀中 有杜处士,好 书画,所宝 以百数。有 戴嵩 《牛》一轴,尤 所爱,锦囊 玉轴,常以 自随。 一日 曝书画,有一牧童 见之,拊掌 大笑,曰:“此画 斗牛也。牛斗,力 在角,尾 搐入 两股间,今乃 掉尾而斗,谬矣。”处士 笑 而然之。古语有云:“耕 当问奴,织 当问婢。”不可 改也。 书戴嵩画牛书写,记载。唐代画家。绘画。句意:写在戴嵩画的《斗牛图》上的文字。翻译古文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今四川省中部。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未做官的士人。喜爱。句意: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所珍藏的(书画)。计算,盘点。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戴嵩画的《斗牛图》。尤其,特别。句意:其中有一幅是唐代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喜爱,他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常常随身携带。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是其表现。突出了《斗牛图》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写杜处士最喜爱《斗牛图》,为下文写牧童发现《斗牛图》有问题蓄势。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 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晒。抽缩。这里指《斗牛图》。拍手。大腿。现在。却。摆动,摇。错误。牧童认为画中牛“掉尾而斗”是错误的。实际上牛相斗时,既有“尾搐入两股间”的情形,也有“掉尾而斗”者。句意:一天,杜处士晒字画,有个牧童看到了《斗牛图》,拍手大笑,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牛打斗时,力气全用在牛角,牛尾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在斗,错了。动作、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牧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见,指出了画中的错误——牛打斗时牛尾应夹在两腿中间,而画中的牛却摇着尾巴。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句意:处士笑笑,认为牧童说得对。“笑”是对处士神态的描写,“然之”表明他认可牧童的观点。杜处士面对牧童指出的错误,非但没生气,反而虚心接受,可见他是一个豁达大度的人。神态描写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句意:古话说:“耕种的事要问农民,织布的事要问织工。”这是不可改变的啊。总结上文,点明主旨。通过引用古人的话,说明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观点:谬矣。理由: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由此可见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处士笑而然之。可见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牧童为什么会“拊掌大笑”? 戴嵩画的《牛》,两牛牛角冲撞,相斗正酣,而牛尾摇摇摆摆,似很悠闲。牧童看到此画,根据他的经验,牛在相斗时两角发力,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大腿之间,不可能摇晃起来的,画作违背了生活实际,所以会笑;加之他是一个天真无邪、无所顾忌的孩子,所以会“拊掌大笑”。品读课文 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揣摩一下他的心理。 杜处士“笑而然之”,是在牧童指出《斗牛图》中的谬误之后,他的“笑”既有化解尴尬的意味,也包含了对牧童的赞许。品读课文课文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品读课文要如何朗读这篇古文? 本文的整体基调是平和的。朗读时,要重点体会刻画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拊掌大笑”要读重音,表现出孩子的天真活泼。“谬矣”的“谬”要重读,表现出孩子的不卑不亢与自信。“笑而然之”要读出杜处士的赞许。品读课文书戴嵩画牛杜处士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牧童珍视《斗牛图》指出画中错误豁达大度,乐于接受意见率直天真,敢于挑战权威板书设计 本文通过讲述牧童大胆指出唐代画家戴嵩《斗牛图》中错误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的胆识,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要尊重常识和经验,多向有经验的人虚心请教。概括主题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借助注释理解展开想象和联想查阅资料学习文言文的步骤:读顺文字理解文意感悟文思归结方法背诵古文1.背诵《伯牙鼓琴》2.背诵《书戴嵩画牛》以画动物闻名的画家 戴嵩:唐代画家,擅画牛,他画的牛跟真的一样,其《斗牛图》被视为绝世佳作。戴嵩画牛拓展延伸 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他画的虾天趣横生,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拓展延伸 徐悲鸿:中国现代画家,他画的奔马栩栩如生,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徐悲鸿画马拓展延伸 张善孖:中国现代画家,画虎大师,他笔下的猛虎既猛又富有人性。 拓展延伸欢 迎 指 导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