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与900+125-341相等的算式是( )。
A. 900+341-125B. 900-(125+341)C. 900-341+125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900+125-341=1025-341=684
A.900+341-125=1241-125=1116;
B.900-(125+341)=900-466=434;
C.900-341+125=559+125=684;
故答案为:C。
【点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2. 下列算式最后算乘法的是( )。
A. 68+14×45-15B. (68+14)×45-15C. (68+14)×(45-15)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别写出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A.68+14×45-15,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B.(68+14)×45-1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C.(68+14)×(45-1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和减法,最后算乘法。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3. 一只篮球50元,一只足球40元,王老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30只足球,如果用这些钱全部买篮球,可以买( )只。
A. 20B. 24C. 40D. 66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先求出王老师带的钱(30×40)元;再用除法(30×40)÷50计算能买到篮球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30×40=1200(元)
1200÷50=24(只);
【点睛】先计算出王老师带的钱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小明在学校操场跑步,8分钟跑了6圈,每圈200米。如果要计算小明每分钟跑了多少米,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
A. 200×6B. 200×6÷8C. 200×8D. 200×8÷6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用圈数(6圈)乘每圈的米数(200米)求出小明跑的总米数,再除以时间(8分钟),得出小明每分钟跑的米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00×6是总米数,再除以8得出每分钟跑的米数;
故算式为:200×6÷8
故选:B
【点睛】明确用总米数除以总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要注意时间的单位。
5. 750÷5÷3和下面哪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
A. 750÷15B. 750÷5×3C. 750÷(5×3)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由题意可得:750÷5÷3=50,再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的结果,最后进行比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750÷15=50
B. 750÷5×3
=150×3
=450
C. 750÷(5×3)
=750÷15
=50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关键在于分别计算出结果,并比较即可。
6. 下面去掉小括号计算结果不变的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和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B.,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和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和减法;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
C.,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的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先算中括号里的乘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减法,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B
【点睛】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7. 下列算式去括号后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去小括号的性质判断,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即可。
【详解】A.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后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了;故A错误;
B.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后是,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运算顺序变了;故B错误;
C.先算小括号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去掉小括号后是,还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运算顺序不变,但去掉小括号不影响计算的结果;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去小括号的性质,没有小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内的,再小括号外。
8. 从16与24的积里减去560与298的差,结果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
A. 16×24-560-298B. 16×24-(560-298)C. (16×24-560)-29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16与24的积和560与298的差,最后将它们相减,根据运算顺序,应给560与298的差带上小括号,由此解答。
【详解】从16与24的积里减去560与298的差,结果是多少?
列式为:16×24-(560-298)
=384-262
=122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计算的顺序,并正确列式是本题考查知识点,注意小括号的使用。
二、填空题(满分16分)
9. 比较(8+4)×50和8+4×50的结果相差( )。
【答案】392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分别求出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再相减求差。
【详解】(8+4)×50
=12×50
=600
8+4×50
=8+200
=208
600-208=392
则结果相差392。
【点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10. 用2、4、6、9四个数算“24”;算式为______=24。
【答案】(9-6)×4×2
【解析】
【分析】根据数的特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尝试凑数即可解答。
【详解】用2、4、6、9四个数算“24”,算式为(9-6)×4×2=24。(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对运算符号的熟练运用,关键是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1. 把400÷10=40,40+140=180,180÷6=3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答案】(400÷10+140)÷6=30
【解析】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180÷6=30中的180是由算式40+140=180得来的,而算式40+140=180中的40是由算式400÷10=40得来的,据此列综合算式。
【详解】把400÷10=40,40+140=180,180÷6=3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400÷10+140)÷6=30。
【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小括号。
12. 在计算(12+□)×25时,马小虎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了,你能知道两个结果相差( )。
【答案】288
【解析】
【分析】根据体验:先算乘法12+25×口;再算正确算法300+25×口;再根据正确算法减去先算乘法,得出相差多少,由此解答。
【详解】(300+25×口)-(12+25×口)
=300-12
=288;
两个结果相差288。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先分析好题意,把25×口看成一个整体,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在一次植树活动中,一班42人植树168棵,二班45人植树225棵,一班平均每人比二班少植树( )棵。
【答案】1
【解析】
【分析】算出二班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树减去一班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树就是所求答案。
【详解】225÷45-168÷42
=5-4
=1(棵)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4. 4支钢笔与5支圆珠笔共50元,2支钢笔的价钱相当于10支圆珠笔的价钱,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
【答案】2
【解析】
【分析】2支钢笔的价钱相当于10支圆珠笔的价钱,那么4支钢笔的价钱相当于10×2=20支圆珠笔的价钱,4支钢笔与5支圆珠笔共50元,也就是20支圆珠笔与5支圆珠笔共50元,即25只圆珠笔共50元,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圆珠笔的单价。
【详解】50÷(10×2+5)
=50÷25
=2(元)
【点睛】此题考查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学生应掌握。
15. 计算350-182÷26×14+78运算顺序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第三步是( ),第四步是( )。
【答案】 ①. 除法 ②. 乘法 ③. 减法 ④. 加法
【解析】
【分析】计算350-182÷26×14+78,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350-182÷26×14+78运算顺序第一步是除法,第二步是乘法,第三步是减法,第四步是加法。
【点睛】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6. 花园小学买了35套单人课桌椅,每张课桌118元,每把椅子42元,一共要花( )元。
【答案】5600
【解析】
【分析】用课桌的单价加上椅子的单价,求出每张课桌和每把椅子的总钱数,再乘上课桌椅的套数,就是买课桌与椅子一共用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118+42)×35
=160×35
=5600(元)
【点睛】本题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7. 20-10÷5的结果是2。( )
【答案】×
【解析】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0-10÷5
=20-2
=18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 植树节,一共有48棵小树苗需要被种植,有6个同学,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9. (56-40)÷4去掉括号后并没有改变计算结果。( )
【答案】×
【解析】
【分析】分别算出原式子的结果、去掉括号后的式子的结果,比较得数可得结论。
【详解】(56-40)÷4
=16÷4
=4
56-40÷4
=56-10
=46
结果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注意运算顺序: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0. 四则运算就是把4个算式串起来. ( )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四则运算是指在同一个算式中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的运算法则,这是要根据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数,然后再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法则,而不是把四个算式串起来.
故答案为错误.
四、计算题(满分12分)
21. 脱式计算。
2000÷25×4 500—390÷15×12 420÷[(206-199)×4]
【答案】320;188;15
【解析】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详解】2000÷25×4
=80×4
=320
500—390÷15×12
=500—26×12
=500-312
=188
420÷[(206-199)×4]
=420÷[7×4]
=420÷28
=15
五、连线题(满分6分)
22. 连一连。
168÷12+17×6 (325-269)×11
30 626 116 616
(75-25)×18÷30 2130-[188×(64÷8)]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先计算出各式的结果,再进行连线。
【详解】168÷12+17×6=14+102=116;
(325-269)×11=56×11=616;
(75-25)×18÷30=50×18÷30=900÷30=30;
2130-[188×(64÷8)]=2130-[188×8]=2130-1504=626;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六、解答题(满分42分)
23. 少儿图书馆开放了,小华借了一本共260页的故事书,读了3天后还剩200页,小华前3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8天,小华想看完这本书,那么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答案】20页;40页
【解析】
【分析】故事书的页数减去还剩下的页数,再除以3等于前3天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除以8减3的差即等于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看的页数。
【详解】(260-200)÷3
=60÷3
=20(页)
200÷(8-3)
=200÷5
=40(页)
答:小华前3天平均每天看20页,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看40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4. 妈妈在网上购物平台买了两件同样的衬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花了345元。裤子的单价比衬衣便宜15元。衬衣和裤子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答案】衬衣120元,裤子105元
【解析】
【分析】用花费的钱数加上裤子的单价比衬衣便宜的钱数,求出三件同样的衬衣的价钱。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衬衣的单价为(345+15)÷3元。用衬衣的单价加上15元,求出裤子的单价。
【详解】(345+15)÷(2+1)
=360÷3
=120(元)
120-15=105(元)
答:衬衣的单价是120元,裤子的单价是105元。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三件衬衣的价钱为345+15元,进而求出衬衣的单价。
25. 小红和小明到文具店买同样的钢笔和练习本。小红买了4本练习本和1支钢笔用去14元,小明买了6本练习本和1支钢笔用去18元。钢笔和练习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答案】钢笔6元;练习本2元;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求出小明比小红多买的练习本的数量:6-4=2(本);再求出小明比小红多花的钱数:18-14=4(元);最后根据公式:”单价=总价÷数量”得出练习本的单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8-14)÷(6-4)
=4÷2
=2(元)
14-4×2
=14-8
=6(元)
答:钢笔6元,练习本2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可。
26. 四年级同学去植树,女生植了220棵,男生植的棵数比女生的2倍多14棵。四年级同学一共植了多少棵树?(先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线段图:
列式计算:
【答案】线段图见详解;674棵
【解析】
【分析】用女生植树的棵数×2再加14就是男生植树的棵数;男生植树的棵数加女生植树的棵数就是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详解】
220×2+14+220
=440+14+220
=454+220
=674(棵)
答:四年级同学一共植了674棵树。
【点睛】准确求出男生植树的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 王阿姨带900元去苏果超市买洗衣液,买了18瓶洗衣液后,还剩36元。每瓶洗衣液的价钱是多少?
【答案】48元
【解析】
【分析】用王阿姨的总钱数减去买完洗衣液剩下的钱数,得出买洗衣液的总价,再除以洗衣液的瓶数,得出每瓶洗衣液的单价。
【详解】(900-36)÷18
=864÷18
=48(元)
答:每瓶洗衣液的价钱是48元。
【点睛】正确的求出洗衣液的总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 “果真昋”水果店上午运进桔子150千克,下午运进的桔子比上午的3倍少30千克。这一天一共运进桔子多少千克?(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案】570千克
【解析】
【分析】把上午运进的桔子质量是150千克,下午运进的桔子质量比上午的3倍少30千克,列式150×3-30,据此求出下午运进的桔子的质量,再加上上午运进的桔子质量,由此得解。
【详解】150+150×3-30
=150+450-30
=570(千克)
答:这一天一共运进桔子570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了倍数问题的运用,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9. 刘阿姨家塑料大棚里种了90平方米小白菜,上星期卖掉40平方米,共收入480元。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小白菜还可以卖多少元?
【答案】600元
【解析】
【分析】由“上星期卖掉40平方米,共收入480元”,可求出每平方米的钱数,然后乘剩下的面积数,解决问题。
【详解】480÷40×(90-40)
=12×50
=600(元)
答:剩下的小白菜还可以卖600元。
【点睛】此题属于简单的归一问题,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总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选择,计算,按要求作答,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