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展开(试卷满分:100分闯关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全卷共六大题,31小题,试卷共8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杉,否则不得分。
3.作图题可直接用2B铅笔画。
4.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8.5℃B.让人感觉舒适的洗澡水的温度为70℃
C.北京夏季的最高气温为20℃D.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
2.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密度较大B.比热容较大C.沸点较高D.凝固点较低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将温度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热量
4.2022年11月20日—28日新疆阿勒泰遭受近10年以来最强区域性寒潮天气,出现大风、暴雪、降温等极端天气,富蕴县吐尔洪乡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8.6℃,针对当地极寒天气,应选择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
A.水银 煤油B.酒精 煤油C.甲苯 煤油D.甲苯 酒精
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6.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最低气温达到,打破了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D.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霜的形成
7.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海陆风成因及流动情况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8.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9min
C.在EF段,该物质不放热D.在CE段,该物质处于液态
9.在室温恒定的教室内,小明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如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10.如图所示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晒太阳相同的是( )
A.甲:燃气烧水B.乙:水蒸气使木塞冲出
C.丙:搓手取暖D.丁:压缩空气,点燃硝化棉
11.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12.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
B.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C.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D.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13.如图a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如图b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图a 图b
A.图a中气缸内的蒸汽体积膨胀,从而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牵引力
B.气缸内的蒸汽推动活塞时,内能减小
C.从能量转化角度讲,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与图A所示的原理相似
D.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ABCD
14.甲、乙两个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投入到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下降了10℃,把甲球捞出,再将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下降了10℃(不计热量及水的质量损失),则( )
A.甲的比热容大B.乙的比热容大
C.甲乙比热容一样大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2023年9月10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其中火箭燃料使用液态氢是因为它的______大。火箭加速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与大气摩擦,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火箭外壳的内能。
16.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发生______制成的。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形成的。
17.如图所示为古代蜀地人使用的“夹瓷盏”省油灯。省油灯的灯体如坦口碗状,为上下夹层,面上一层为盛油的油盏,油盏下腹部中空,在其腰部开出一小孔,从小孔处向夹层中注入冷水。其原理是利用夹层里的水可以______(选填“降低”或“提高”)油的温度,使油蒸发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达到省油的目的。
18.用煤气灶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5℃加热到5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若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需要完全燃烧______kg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煤气的热值为]
19.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各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
20.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2小题,共4分)
2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a。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请在该图中画出增加水的质量后水温变化的大致图像b。
22.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液体温度,甲液体温度是12℃,乙液体温度是,请在图中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色。
四、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
23.现代化热机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那么,热机到底是怎样将内能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呢?往往生活中有些小实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软木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的“白气”。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软木塞被推出的原因?
(2)管口出现大量的“白气”?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24.如图甲所示,李阿姨把冰牛奶放在室内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牛奶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是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
(2)冰牛奶和热水接触后发生了热传递现象,原因是两者之间存在______,两者之间传递的是______(选填“温度”或“热量”)。
(3)由图乙所知,当时的室温是______℃。
25.小军看到久置的蔬菜会干瘪,猜想“蔬菜水分散失快慢可能与①蔬菜表面积的大小、②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③蔬菜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等因素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挑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同种胡萝卜,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并记录了放置相同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请你解答:
(1)第一组实验是为了验证因素______对蔬菜水分散失快慢的影响(填序号);
(2)分析第二组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当______相同时,______,蔬菜水分散失越快;
(3)减慢冰箱里蔬菜干瘪的具体做法:______。
26.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______(选填“质量”和“体积”)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
(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铁圈的高度,目的是______。实验中吸热多少是通过观察______(选填“温度计的示数”或“加热时间”)反映的。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A增加的内能______(选填“>”“=”或“<”)B增加的内能;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______(选填“A”或“B”)。由图象可知吸热能力较强的是______(选填“A”或“B”)。
(4)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______(选填“A”或“B”)效果比较好。
27.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入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实验过程中A、B两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像可知______(选填“实线”或“虚线”)是烧杯中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第9分钟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第12分钟时,此时试管中的冰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熔化,试管中的冰熔化经历了______min。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是______;当小明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混合物的沸点与原来水的沸点相比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8.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安装如图甲所示装置时,应该先确铁圈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确定其高度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小明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______;水在沸腾过程后,吸收热量,温度______。此时当地的大气压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的a所示,如果同组的小红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b”“c”或“d”)。
(4)星期天小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有点少,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说明其螯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填字母)。
六、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24分)
29.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内质量为2kg,初温为30℃的水,加热到80℃[已知]。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接着再继续加热,若水又吸收了的热量,求水的末温.
30.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min可使质量为4kg,温度为50℃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烧开。已知煤气的热值,水的比热容为,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70%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3)要放出这些热量,需燃烧多少煤气?
31.如图,是一款无人驾驶汽车以某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一段距离后,消耗汽油4kg。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汽油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为]求:
(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假设该汽车在这次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4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这些废气的能量全部被初温10℃,质量200kg的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3)如果汽油机的效率不变,汽车匀速运动时的受到阻力为900N,消耗4kg汽油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液体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煤油
熔点
材料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相同的胡萝卜
相同一段时间后A比B干瘪
相同一段时间后A比B干瘪
相同一段时间后A比B干瘪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章;考试时间,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