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专题03:记叙文阅读之概括内容(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
展开考点1.对段落内容的归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泥水匠的完美生活
王千里
①孙宝平一直固执地认为,砌水泥这门传统手艺,传承是个问题。
②他的观点自然引来众多工友的嘲笑。“咱们这活,只要是个人就能干,都会干,还传统手艺,你咋不说是门艺术呢!”“孙宝平,你是不是放工以后在家里闲着没事短视频刷多了?咱们这就是砌墙抹灰的活计,自古以来哪个村没有十个八个泥水匠?你说说,这能叫什么传统手艺呢?还传承呢,传给谁?”“孙宝平呀孙宝平,你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如果砌水泥都是一门传统手艺的话,那俺家媳妇的烙饼技术,得称得上是非遗了。”
……
③众人在笑声中调侃着孙宝平。
④孙宝平不吭声,不回答,不理会他们,自顾自拿了靠杆往砌好的一堵墙上靠,严丝合缝。他砌的墙砂浆饱满,砖块均匀,一条直线样。
⑤在脚手架下打下手的孙平江早就跃跃欲试:“宝平哥,你歇会儿,我垒几行砖试试。”他胸有成竹,嘴角挂满自信。孙宝平不声不响,拍了拍手,小心地下了脚手架。孙平江撅着屁股爬到脚手架上,片刻的工夫开始吆喝起孙宝平:“宝平哥,你上来吧,我真的不行。”
⑥孙宝平抬头看去,一行红砖逶迤如扭动的蛇身,砖体把绷直的线绳挤得东倒西歪。他叹了口气:“下来吧!”没埋怨,没嘲讽。倒是孙平江,脸膛红如猴屁股。刚才说这活人人都能干都会干的就是他。现在的他,在心里感叹一声,咱就是个打下手的命,砌水泥真的就是一门传统手艺呢。
⑦孙宝平在砌墙前,要求提前把红砖洇透。砂浆灰的水泥标号,稀稠程度,也是有要求的。他如此细心地关注这些,是跟砌墙息息相关的。干砖、干灰、稀灰,水泥标号低了、高了,直接影响墙体的质量。他的完美主义到了什么程度呢,就他放工以后的行装,都让那些一块儿干活的工友留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⑧乡村建筑队收工的时间相对来说要晚一些,夕阳西下,鸟雀归巢,饭菜的香味在村庄里飘起的时候,工头才让他们收工回家。
⑨那些建筑工下了脚手架,拍了拍手,随手点着一支烟,拖着疲惫的身体朝家里走去。孙宝平下了脚手架,先去水池洗手,然后甩了甩手,把手上的水甩干。接着,来到搅拌机旁的工具箱旁,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来到垒砌成框架的房屋里墙内,掏出衣裤换上,换下的衣物随手放进布袋里。从里墙出来的孙宝平,衣着干净,一双黑布鞋,一身白褂黑裤,有些仙风道骨了。
⑩还有没走的工友,浑身沾满泥浆,望着换好衣服出来的孙宝平,咂着嘴:“宝平呀,你真是多此一举,咱就是干活的人,又不是放工以后去相亲。”孙宝平笑笑,提着布袋朝家里走去。村里有人知道他在村东干活,见了他,笑着招呼:“放工了宝平!”孙宝平回之一笑。他们望着一身干净衣服,步履轻松的孙宝平,眼里满是艳羡。
⑪有不知道孙宝平在村东干活的,就问:“宝平,又进城了?”孙宝平笑笑,摇头:“干活呢。”大家都是穿着脏衣服回家,明天再穿了过来,水泥浆将衣服浆得很硬,可以竖在地上过夜。孙宝平跟别人不一样,回到家以后,掏出布袋里的脏衣服,自己去水池边把衣服洗了。搭在门廊旁的晾衣绳上,一夜风吹,第二天早上衣服就干了。
⑫孙宝平种菜种地都是好手,还有一手好厨艺。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他是大厨,家里的饭菜都是他做,有滋有味的生活啊!有时放工晚些回来,锅台上也有切配好的菜等着他。人背地里感叹,打拼了二十年,还不如一个泥水匠的日子过得舒心呀!
⑬说这话的是张秋生,一个早年进城打拼,如今定居在城里的一家装饰公司的老板。有一次回乡,他听说了孙宝平的事,就在镇上悦客来酒楼特意请孙宝平喝了一场酒。一个公司老板请一个乡村的泥水匠喝酒,说出去也是稀奇事。实际情况是,张秋生和孙宝平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孙宝平从小水性好,张秋生是个旱鸭子。早年,孙宝平从村后两米多深的水塘里,伸手拉过一把正在水里挣扎的张秋生。
⑭张秋生发达了,是来报恩的。那晚,张秋生端着酒杯,望着衣着月白小褂,黑色长裤,千层底布鞋,一脸泰然的孙宝平,眼里忽然就汪满了泪水。自己在外打拼二十多年,见惯了勾心斗角,厌恶了商场争斗,遽然回首,再见到幼时朝夕相处的玩伴,内心徒生几分温暖。他举着酒杯,一脸真诚地跟孙宝平说:“宝平哥,泥水匠在城里已经不叫泥水匠,叫新产业工人。你就放一百个心啦,有人传承传统手艺的,国家重视呢!”孙宝平抿了一口酒,深深点头。
⑮窗外,夜色温柔。小镇的街道上亮起了霓虹灯,健身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21期,有删改)
1.✬小说展现了孙宝平的几个生活片段,请根据小说内容补写相关片段。
①孙宝平关于砌水泥手艺需传承的看法遭到嘲笑。
②孙宝平垒砖砌墙用实际行动让孙平江信服。
③
④孙宝平获知国家重视传统手艺的传承深感欣慰。
2.请赏析第⑭段划线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张秋生端着酒杯,望着衣着月白小褂,黑色长裤,千层底布鞋,一脸泰然的孙宝平,眼里忽然就汪满了泪水。
3.小说中的孙宝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小说多处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对比,简析其作用。
5.小说标题为“一个泥水匠的完美生活”,你认为作者所倡导的“完美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考点2.对层次内容的归纳。
请你阅读《哈尔滨访雪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哈尔滨访雪记(节选)
阿来
①我呆立在窗前,列车的声音低下去,低下去,梦境一般穿越着冰封雪覆的原野。静静的月光,穿过云层,穿过树林,越过村庄,梦境一般跟随着列车穿越。直到天渐渐放亮,月亮才隐去。此行是应哈尔滨市有关方面之邀前去观光,所以,我不能说哈尔滨之旅的高潮已经提前到来,但我可以说,哈尔滨之旅的调子已经定下了。
②我的目的不是喧闹驳杂的城市,而是静谧广大的原野。南方冬天晦暗的雨雾中,田野已经很疲惫了,但仍然要生长粮食,生长蔬菜,生长鲜花,而不得休息。但在东北大地上,田野盖上洁净的雪被静静地休息了。我喜欢这种安静的休息,我们所有人的内心都渴望这样安静而且洁净的休息。
③在中国这个老的国家里,每一座城市都很古老。这些古老的城市,现在都变得千人一面般的年轻。哈尔滨是个年轻的城市,却舒服地保留了一些老城市的味道,而这些老城市的味道,并没有作为什么遗产,被圈禁起来。仅仅因为这个,哈尔滨就应该让我们喜欢,更何况还有大江穿过,更何况还有冰灯闪烁。更何况,还有程式夸张,内在质朴,语涉低俗、幽默机智却浑然天成的二人转在人们心头唱着,但我还是固执地喜欢着汇集在这个城市四周的旷野。
④所以,友人带我逛街时,我特别想到冰封的松花江上。
⑤好客的主人同我去访萧红故居,车经过一条河,我便被疏朗宽展的河床,河道中冰封的蜿蜒水流,河岸两边虬劲沉默的大树,以及背后夕阳的光芒感动了。主人指引说:“呼兰河。”我甚至说,可以兴尽而返,不去看什么故居了。相信哺育了萧红的不是那个故居的地主院落,而是这条呼兰河。当然,后来还是去了故居,果然是一个生气已失的院落。有意思的细节是,看到壁上的名人字画中,有特别不像书法的一幅,四个没有布局也没有力度的大字怀念萧红。落款是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的手迹。葛也是我小说的英译者,回成都后我发了封邮件给他说这件事情,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回了一信:“二十多年以前,呼兰县的人员先把我灌醉,之后让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用毛笔写字。怀念萧红。够丢脸吧。”
⑥所以,一行人到哈尔滨郊区滑雪时,我想到的是,回到南方便无雪可滑,所以不必费力去学。然后,就被滑雪场四周疏朗的松林,松林中厚厚的积雪所吸引,一路踩着雪向着这个山冈的顶部走去。这山看上去很低,攀爬起来,却显得越来越高。太阳的光斑稀稀落落,积雪在脚下吱吱作响,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多前所未有的凛冽,但也前所未有的新鲜刺激的空气涌入了胸腔。
⑦休息时,我脱下手套扒开深雪,现出了干枯的草和绿色的松树苗,但似乎没有想看见的东西。问题是有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起来,自己想在深深的积雪下扒出什么。我躺在雪地上,身上,脸上,洒着斑驳的阳光。在这冰雪覆盖的绵远大地上,身上无法感到阳光的热量,但闭上眼睛,却会感到透彻的明亮,听见阳光落在树上,落在雪地上,发出细密的声响。这种声音里,宽广的大地,白雪覆盖的大地晶光闪耀,向四方铺展。
⑧起身继续往上时,我想起来,前些时候,看过迟子建一篇小说,说是东北的秋天短促,冬天来得迅猛,所以,积雪下会封冻住很多颜色鲜艳的野生浆果。我扒开积雪其实就是想看看下面有没有秋天未及凋落就已被冷藏的浆果。回哈尔滨看冰灯的时候,好像给迟子建谈了这事,她好像大笑,说,有,但在更深的山里,在她的家乡那边。确实,那天穿过的松林都很整齐,树都太小,而且品种单一,只是躺下来透过一些树冠看天的时候,有点森林的感觉。
⑨爬上那座小山冈,举目看见更广大的雪野,更多的连绵起伏的山冈,休息的田野,封冻的长河。然后,一列火车,蜿蜒着穿过寂静大地,从远处而来,又向远处而去,使大地更加洁净与空阔,而道路辖辏,会聚于目力所及那片烟云氤氲热气腾腾处,那座叫作哈尔滨的城市。白天活力四射,傍晚,夜幕落下,然后点上盏盏冰灯,拢着那么晶莹的光,在整个白山黑水梦境的中央。
(选自《大地的阶梯》)
【探·访雪之旅】
6.✬请跟随作者的游踪,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赏·访雪之景】
7.请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静静的月光,穿过云层,穿过树林,越过村庄,梦境一般跟随着列车穿越。
【辨·访雪之事】
8.本篇游记不仅写了自然景色,也写到了自己与汉学家葛浩文、作家迟子建的一些交流内容。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悟·访雪之思】
9.阿来在游记中多次提到“喜欢”。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喜欢”的具体内涵。
考点3.对全文内容的归纳。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开在心底的花儿
①晨起坐在书房,看着窗外朵朵繁花,突而忆起四十多年前的儿时——那是一段“花儿”无处不在的岁月。那时对美好的向往,并没有因为贫穷而打折扣。好像所有的快乐与美好,都是不经意间从母亲嘴角溜出来的。
②不信?随我穿越几十年的岁月看看去。
③母亲切葱时会说,“来,妈给咱切葱花”,葱白在她的刀下显得很听话,就那么一圈一圈倒下去,倒成层层绽放的花。红萝卜也很可爱,母亲自个高兴,或想让我绷着脸变高兴,也会给我切个萝卜花。玩后直接塞嘴里,美了眼也甜了嘴。
④似乎童年的所有美好都离不开母亲。
⑤母亲像极了睿智的导演,或聪明绝顶的魔术师,没有华美场景没有道具,同样可以让我的童年欢声笑语四处迸溅。
⑥母亲说话离不开“花”。菜已吃完的碟子,她也会说,有油花花哩,不能浪费。几乎是水煮的菜,天知道有几滴油。可母亲的“油花花”一出口,我们就挣着抢着用馍将碟子擦拭一遍而后吃了沾满油花花的馍块。
⑦连一不小心掉在桌子上的馍渣渣,母亲也叫“馍花花”。她会说,看,把馍花花掉桌子上了。好像每一个馍渣都是绽开的花,都在冲着我们憨笑,都在说,看,我们也是花,要珍惜哟。只是如此一想,就知错般用指尖儿捏起“馍花花”送进嘴里,一脸不好意思。
⑧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吧,从小,似乎一听到“花”,心里就异乎寻常地柔软,就无法抗拒,满心里只有疼爱。哪怕是——
⑨“水花”。
⑩火炉上放着锅,水开了,“咕嘟咕嘟”翻滚着,像极了大朵大朵的花。母亲并不急着做下来该做的事,她会说,看,多大的水花花,水把自个舒展开了。说这话时她满眼疼爱,宛如水的知己至亲。
⑪多年后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惊叹于西北地区的人把白开水叫“牡丹花水”时,我笑了,心怀美好的人,看啥都像花,不是吗?
⑫还有“冰花”。
⑬儿时老家的窗,那么大,只有中间一块镶嵌着玻璃,四周是白纸糊的。下雪后结冰了,窗玻璃好像炸裂了般,嘘——,“炸裂”这个词儿若被母亲听见,她会狠狠地训斥我的。她自己是不说狠话的,也不让我们说。老一辈人都叫它“窗花”,母亲哪能例外?例外的是,母亲会陪着我们欣赏它,用最简单又最神奇的语言描绘它。
⑭赖在母亲怀里,看着眼前的窗上的“冰花”,想着它的形样像啥,边想边说,才觉得自己的眼界太狭窄了,它好看到我找不到像啥。扭头就将这个困惑说给了母亲,她摸着我的西瓜瓢头说:学着让自家的心宽展,心宽展了,能装下的事就多了,心就像大花园了,眼界自然就宽了。
⑮母亲说的真好啊,母亲的话简直就是奇妙的花。
⑯人一生,不就得一直打理自己的心,让它尽可能宽展地去包容,让它富有生命力地去吐纳,更让它像花般散发芬芳。我从来不会歧视农民,我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没有云里雾里的空大,他们的朴素是穿过浮华直逼真理的。
⑰即便去地里除草,母亲也会先感慨野花开得真好,只遗憾开错了地儿。她会说,再好看的花,开错了地方都恓惶了。继而会说,再聪明的脑瓜,用错了地方也一样。似乎是敲打我的。
⑱我求学生涯的第一个书包,是我看着它出落起来的。母亲打开炕头的包袱,里面都有碎布片。
⑲“来,咱给你做个‘集花书包’。”
⑳听听,把花儿集中起来的书包,想想都好看得要命。我就趴在母亲盘着的腿上,看着她从碎布片里挑出颜色鲜艳的布片,拼成花朵样,一针一针缝起来。炕上就多了五颜六色的布花朵,再拼起来,就成了“集花书包”。我背着可骄傲了,比起那些富有家庭里母亲用一整块布做的书包,好看多了。
㉑将贫穷的日子变成花的盛宴,沉淀在记忆里,至今温暖着我,这就是贫穷的岁月里母亲馈赠给我的礼物——开在心底永不凋零的花。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记叙了母亲与“花”的哪几件事。
11.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词语和句子。
(1)继而会说,再聪明的脑瓜用错了地方也一样。似乎是敲打我的。(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看着她从碎布片中挑出颜色鲜艳的布片,拼成花朵样,一针一针缝起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12.请你结合文章,说说第二段的作用。
13.本文题目“开在心底的花儿”有什么含义?
14.贫穷的日子在作者的眼中心里成为一段“花儿”无处不在的岁月。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被深深触动。请联系生活谈谈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一、(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的问题。
______________
①锔匠还有吗?现在已见不着了,我们小时候常见,他们挑担走街串巷,口里吆喝着:“钯碗钯盆喽——”所以我们叫他们钯碗钯盆的。
②那时家里碗盆打破了,舍不得扔,叫锔匠锔好再用。
③胜利爷爷就是个锔匠,他从老家来后,邻居们有活儿就交给他干了,爷爷边干活儿边手把手教给胜利锔活儿,钯碗钯盆是不被人瞧起的,胜利爷爷也就不被瞧起。
④我们瞧不起胜利,不光是因他爷爷,还嫌他笨,流鼻涕,穿得脏破。特别是国庆,最好欺负他,两人妈吵过架,国庆从不跟他玩,也叫大家都不跟他玩,还撵他,钯碗钯盆去吧!
⑤我们煤矿子弟刚工作都下井,后来都陆续通过关系上了井,唯有胜利在井下直干到煤矿破产。煤矿破产后各找各的门路。国庆早就辞职下海,生意都做到了海外,回来请我们吃饭,从不叫胜利。
⑥胜利只会挖煤,又没门路,啥活儿也找不到。
⑦女儿倒是学习好,都说能考上重点大学。老婆提起这就抹眼泪,数落胜利无能,没钱咋上大学。胜利蹲地上一声不吭,忽见床底爷爷留下的工具,拽出来,冒出一句,我钯碗钯盆。老婆抹泪扑哧一声,你傻!胜利没理,收拾好工具,还真在院门口路边钯起碗来。
⑧围不少人看,孩子最多,没见过,好玩。
⑨这天来个人,车上抱下个瓷鱼缸,画面游鱼生动,非常漂亮,只是几道裂纹。
⑩能修吗?最喜欢这鱼缸,舍不得扔。还真来了活儿。胜利连说,能能。
⑪头件活儿一定要干漂亮些,他想起爷爷讲过的锔活儿秀。过去有那独具匠心的锔匠,利用名贵紫砂壶上裂纹的走向,将钯钉锔出花枝图案来,修好后反倒比原来更具身价,后来就有人故意将紫砂壶装黄豆注水撑裂,再请高明的锔匠锔成花纹图案,锔活儿成了艺术。
⑫胜利有了想法,便根据鱼缸的裂纹,把钯钉锔成水草的样子,配上原来的游鱼,画面竟有了立体感。
⑬鱼缸修好,周围发出赞叹,那人问价,胜利说,随便给。那人竟出二百元,胜利嫌多,留下一百。
⑭以后还真有了活儿。锔工艺品,锔敝帚自珍的老器皿,还有故意打破瓷器,带孩子来看锔活儿玩的。
⑮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两口子又喜又忧,就在为孩子筹借上学费用时,一个陌生人带件唐代青花瓷瓶找上门来。
⑯没见你出,就找来了。陌生人说,这是我们公司的稀世珍宝,裂纹本来有,越来越严重,听说你能修,还不影响美观。
⑰你慢慢来,修得好,公司会给你很高的报酬。想到女儿要用钱,胜利接下了。他认得这叫青花瓷,别的就不懂了。瓶上绘的是王维那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境山水。胜利看过松泉石上的裂纹,有了设计,钯钉锔在松针、树干和岩石边的草丛里,分别构成松枝、树干疤痕和草茎,钯钉与画面天衣无缝。
⑱陌生人取货来了,看罢拿出张支票道,这是公司给你的报酬。
⑲支票是十万元,胜利惊呆了,连连摆手,竟话也说不出。对方把支票放在桌上,瓷瓶经你这一修,真是无价了,十万也不多,少了,传出去,宝贝掉价,公司名誉也受影响,你必须收下。
⑳瓷瓶取走了,支票留在桌上。
㉑这事很快传遍了全城。
㉒恰逢市里决定在这座煤城建一个湿地公园,因为是古城,公园中建一个仿古水镇,设些怀旧摊点,吹糖葫芦、捏面人、磨剪子、磨菜刀等,有关部门就找到了锔匠胜利。
㉓胜利有了固定工作和收入,游览者锔器皿,还另有提成。都说胜利老了,转运了。胜利说,托爷爷的福。
㉔湿地公园全部完工剪彩的日子,市领导和各投资商都来了。一投资商驻足胜利摊前。
㉕胜利抬起头,竟是国庆。
㉖多年没见了,那年他在国外,母亲生病,是胜利连夜用平板车送到医院,还帮着照料到出院。国庆回来,对胜利几乎是感激涕零,请是请不动,想酬谢门儿也没有。胜利记仇。
㉗胜利问罢国庆父母,便埋头继续做自己的事。国庆见他不理自己,便随来宾走了。
㉘庆典过后,水镇展厅多了件青花瓷贩,胜利认得是他锅的那件稀世珍宝。馆长说,瓷瓶不值钱,是仿品,有价值的是这锔匠的手艺。
㉙馆长不知锔匠就是胜利,对胜利还说,瓷瓶就是那天跟你说话的投资商捐赠的。
(《小说选刊》2021年10月有删改)
1.✬读小说要梳理情节。请根据小说的发展脉络,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2.读小说要关注题目。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小说的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
A.不动声色的善良 B.锔匠
3.读小说要关注伏笔和照应。请从文中找出一组伏笔与照应的语句。
4.读小说要品结尾。“馆长不知锔匠就是胜利,对胜利还说,瓷瓶就是那天跟你说话的投资商捐赠的。”想象一下,此时胜利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试写一个80字左右的片段。
二、(2024·新疆·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掬水月在手
马亚伟
①你若想亲近春天,就不能只泛泛而谈“春天”二字。春风代表春天的气质,春雨代表春天的风度,春阳代表春天的性格,春山是春天的黛眉,春水是春天的明眸……是的,你必须深入春天的领地,才能尽享春之美丽和繁华。而所有春天的美好元素里,春水无疑是不容错过的。
②离我居住地五十公里外,有一条河。我们这个地方少水,一条貌不惊人的小河就成了广袤大地上明珠一样的存在,极具吸引力。夏天的时候,我们去河边寻凉,感受河水带来的无限惬意。秋天的时候,河水就成了大地的眼睛,明眸善睐,波光流转之间,尽显季节的柔情与妩媚。可冬天时就尴尬了,河水结的薄冰有危险,我们只好对这条河敬而远之。漫长的冬天里,一条河怀揣着冰雪消融的渴望,跟我们一起期待春暖花开。
③春天终于来了,可琐事牵绊,我们迟迟未动身去河边触摸春天的暖意。萌生出说走就走的念头,是在一个春日傍晚。有朋友提出,开车前去,正好可以夜宿河边,算得上春日里一件诗意的事。
④暮晚的风温温柔柔地飘进车窗,一条河在不远处召唤着,我仿佛听到了春水潺潺的声音。我想,如果从听觉的角度来比较,春水的声音应该是最美的。夏水胜在浩荡,秋水胜在明澈,都是视觉上感知到的。春水则应以听为主,所以即使晚上抵达目的地,看不到河水也无妨,想必听觉盛宴也足够精彩了。
⑤暮色越来越深浓,黑夜的幕布缓缓垂下。我们下车后,果然听到了水声淙淙。好久没有听过那么欢快的流水声了,这条河仿佛在一路欢歌,兴奋地奔向前方。春水流淌的声音真好听,叮叮咚咚,涓涓潺潺,哗哗啦啦,汩汩淙淙。春水演奏的不是郑重大气的钢琴曲,好像是哪个孩子的儿童琴上发出的声音,虽然不那么精准,但充满了童真童趣,是欢乐开怀的节奏和旋律。春水能不欢乐开怀吗?冰封了整整一个冬天,终于可以纵情奔流了。如果静下心来听春水演奏的乐曲,一定觉得特别美好。不过我们一行人热热闹闹,很快就把这首春之曲淹没了,想象中的听觉盛宴,并没有实现。
⑥不要紧,总有一种收获属于你。花树掩映之中,一轮满月升到了空中。河面上波光粼粼,有月影在晃动。其是难得一遇的佳境啊!我们穿过花木,靠近河水,竟然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古诗里“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境。晚风清凉,月色唯美,河水映月,天上人间。
⑦月色下的河水泛着微微的光亮,光亮一漾一漾的,显出几分生趣和灵动。我小心翼翼靠近河水,想要“掬水月在手”,看一看到底能不能把一轮春月掬在手心巴,河岸浅浅,河水微凉,我手中并未见到月光,月亮依旧在河水中微微晃动着:看来,古人“掬水月在手”也不过是一种想象,表达的是想与春天亲密接触的愿望。
⑧正如我此刻,虽然没有双手掬月,可我真正触摸到了春水的温度,真正把春天放在了心上。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4月,有删改)
5.✬梳理本文内容,将下列横线处补写完整。
6.第④段加点词语“仿佛”能否删掉,为什么?
7.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连用多个叠词,请说说该句的表达效果。
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掬水月在手”的理解。
一、(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昆仑石
冯文超
①走进昆仑山口,我们就被那巍峨苍莽的山势所震撼,群峰巉立,突兀高峻,上干云霄。四季不化的冰凌雪雾,让昆仑山的磅礴里又多了几分清冽。哦,真不愧是“万山之祖”,让人惊叹不已!
②这山看上去没有一点植被,只有岩石和岩石的组接,如巨人雄壮的骨骼;石沟深壑,绝无柔和线条;山山相依,如削如攒,挺拔峥嵘。
③那么就进山吧!
④顺着109国道,从一个叫南山口的地方走进去,这一路,看吧!群峰相连,峰回路转,相迎相送,虽海拔高度不一,但都是巍峨巨石筑成的山体。山石大多呈青灰、赭黄、赭红色,给人感觉如翻阅时间久远的巨型线装书册,又有朱笔勾画。这样一页一页地读着,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个历史身影,峨冠博带的屈原大夫也飘然而来,曳袖长吟《九歌》:“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⑤与我们正在行走的青藏公路平行的,是那条青藏铁路,锃亮的钢轨上跳动着耀眼的光。这两条天路齐头并进,如长梯向昆仑山深处延伸……我注意到,那覆着积雪的铁路路基,是由一块块道砟组成,同行的铁路工务部门的同志说来自昆仑石,而公路也是由小小石渣铺底。
⑥哦,昆仑山是它们的母体。
⑦记得以前我去过山下的一个叫南山口的采石场。那是生产道砟的地方,工人告诉我,昆仑山石大多为青麻岩,坚硬度仅次于花岗岩石,是做铁路道砟的好材料。拿起两块石头相撞,顿有钢铁铿锵之声,由于它坚硬无比,粉碎机的钢板经常被崩坏,而粉碎时,那响声真是惊天动地,震耳欲聋;那石烟滚滚,飞向天空,颇像浓烈呛嗓的硝烟。就是这一块块坚硬的昆仑之石,托起了这长长的钢轨和公路,托起了几代人的梦想。
⑧天气本来晴朗,转而就阴了,不久便雪雾弥漫。昆仑群峰顿时被一片烟雪所笼罩,一切都朦胧迷茫起来,气温骤然下降。而平常天晴时,太阳紫外线之强,同样令人咋舌。对于昆仑群山,这气候仿佛就是个淬火炉,铸就了昆仑坚硬的骨骼。
⑨我们在昆仑山的深处歇脚。那里有个铁路工点,走进去,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那院子里摆着许多昆仑石。这里终年风雪为伴,缺氧寒冷,走路快了都会气喘。维护这条天路,辛苦可想而知。工区的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这里的气候很难种植物,却摆了不少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昆仑石,乳白色、深青色、褐黄色,摆在那儿,让你驰骋想象。有的石头上边画着牦牛、藏羚羊等动物,它们应该是这些铁路工人的唯一邻居。你别说,画得很像,那牛犄角,那蹄,画得都很可爱,惟妙惟肖,特别是那绒毛,长长的,飘起来,真像活了一样。望着,感叹着,我们忘记了呼啸的风雪和彻骨寒冷,心里热乎乎的,满是敬佩。
⑩我有疑问,这么坚硬、沉重、如钢似铁的昆仑石,是怎么搬到工区院子里的?面容黢黑的工人回答我,是用机械和人力。他们说得很平淡,只微微笑。
⑪这些昆仑石边还有一条小路,那是无数小小昆仑石砌成的。那些小石头晶莹光滑,十分可人,远望犹如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工人说这些小石头是从旁边清冽湍急的昆仑河里捞出来的,它们都经过雪水的磨砺洗礼。
⑫搅天雪花继续急匆匆地飘洒着。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我们又开车上路了。穿过辽阔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来到唐古拉山口,这是天路的最高点。
⑬雪停了,灿烂阳光倾泻下来,无数白云飞渡、缭绕在湛蓝深邃的天空,如织锦缎,好壮观啊!比起昆仑,唐古拉山似显低矮,但地表是升高了!民谚讲:“昆仑险,唐古拉高。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站在这里,觉得脚下虚虚的,心脏有往外扯的感觉,同行者都受不了了,急忙把氧气管插进鼻孔……
⑭忍着头痛欲裂的高原反应,我们艰难地来到最高点的一座石碑前,碑侧红字注明: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5072米。
⑮碑上有密密嵌文,红漆描就,断断续续读出:“……建青藏铁路……虽历人世之艰险,然以人之本……他们金戈铁马、铺铁路以攀昆仑……为青藏筑钢铁坦途,功高昆仑。”
⑯无数昆仑石托起的这条铁路,铺在这地球上,在阳光下发出光彩,犹如璀璨珍宝。仰望,一只雄鹰在雪后湛蓝的高空中翱翔,翱翔……
⑰那一刻,我仿佛读懂了这一块块昆仑石。
1.✬文章以“我”的视角变化不断推进。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内容。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第⑦段写从前往事,有人认为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4.一位诗人这样写道:“一石天然似有魂,灵身原自出昆仑。”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魂”字的理解。
二、(2024·湖南岳阳·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初秋雨
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分刚过,两场淅淅沥沥的秋天的雨,像一群乌鸦,一大团黑色的影子,掠过故乡济南艾山的原野。秋风无情地卷走了最后残存的一丝热情,冰冷的雨滴,一下又一下,抽打着故乡已经疲惫的土地。收获后的玉米秸和红薯秧,凌乱地蜷缩在田埂上,空气中弥漫着死亡腐朽的气息,一条蛇,蠕动着一团阴冷湿滑,在寂寞的草丛中穿行。农民丰收节刚过,家乡的秋雨就开始连绵继继续续。
②故乡的秋雨,湿润里饱蘸着泥土的味道和草木的芳香,那淡淡的味道,氤氲起无限的思念和遥远的回忆。此刻,乡愁像一坛陈年的老酒从遥远的记忆里飘至而来。儿时的一幕幕一件件的往事历历在目,瞬间涌上了心头,让人思绪万千回味悠长。忘不了家乡的秋雨季,年迈的奶奶坐在屋檐下的门坎上,摇着手转捻麻绳的情景,那一缕缕一根根麻皮在她的手中,被捻合成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麻绳儿。捻好的麻绳则会分配给大姑、大姐让她们带回家纳鞋底。用麻绳纳出的千层,做出的方口布鞋,不仅好穿还不捂脚且耐磨。只可惜祖母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至此多年后,就再也没穿过,她用麻绳纳出的千层底,做出的方口布鞋了。但寂静的夜里总能在梦里见到奶奶,在每个深秋的农闲的雨季坐在屋檐下的门坎上,捻麻绳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奶奶的捻麻绳的动作是娴熟的;故乡的秋雨也是多彩的,它总能让年少无知的我们,充满无尽的童趣和欢乐。故乡的秋雨绵绵的软软的,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都己装满了自家的粮仓,农做劳累了一年的人们,会在秋雨绵绵的日子做些手工活,既能打发农闲下来的时光,又能增加点收入。雨中的小屋是一座静谧孤独的小岛。整个秋天的丰收都挤了进来,筐里、房梁上、麻袋里、秫秸囤里,满满的,是汗水浇灌过的四季岁月。男人叼一袋烟,眯着眼,看儿子和小花狗嬉戏,满脸富足和喜悦。巧手的女人,捧出一把秘密储存的干柴,填进灶膛,擦亮火柴,欢快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熬煮着丰收和希望。屋顶烟囱飘起一缕炊烟,是小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乡村有节气,但无假日。在农历的天空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何暇休息?唯有绵绵秋雨,秋雨绵绵,才能让忙碌的农人停止奔忙的脚步,在明灭的烟锅里调匀生命的呼吸。那时机械化的远景还看不见踪迹,“东方红”的履带还没有唤醒古陌荒阡,犁耧锄耙的农耕方式全依赖人的体力去完成。当大田秋深,青纱帐起的时候,疲惫的人心呼唤着一场连绵的秋雨。
③故乡盛产高粱,秫秸却成了轧制灯笼的材料。家乡的秫秸质地柔软且富有韧性,秫秸皮白黄富有光泽。在秋雨的日子,巧手的人们会把砍回来的秫秸,找个淋不着雨的地方。按尺寸剪成段,然后用一把锋利的镰刀把瓤子刮掉,劈成宽窄均匀的条子,然后把其泡在温水里备用。剩下粗糙的条子还可以编成铺炕的席子。炎热的盛夏铺上它凉凉的且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秫秸香。至今想起仿佛还能闻到那淡淡席子的味道。家乡秋雨是童趣的时光,童年时光着屁股蹲在房檐下和小伙伴玩泥巴摔“蛙屋”;用泥巴捏成碗状,口朝地用力摔出四周开花,那声音特别响。每次玩耍总是忘记回家吃饭,每次都是母亲站在屋门口,喊上七八遍我和弟弟才能回过神来,这时候往往都是衣服裤子被雨淋湿,小脸上满是泥点点,结果就是挨上母亲的一顿奚落和臭骂。
④现今想起来,都是满满的挥之不去的幸福回忆。家乡的秋雨是多愁善感的,清晰记得十八岁那年,离开家乡的那一天也是下着绵绵的秋雨,还没起床便闻到堂屋里飘过一丝淡淡的烟香味。奶奶是个虔诚的念佛之人一生为人和善,邻里大娘大婶小媳遇到个矛盾纠纷都会找她,祖母总会耐心的去给说和,小辈们也都尊敬她,以至于奶奶去世时,村里四邻八舍的年轻后生们都争相来给她老人家挖坟抬棺。那个秋雨淅沥的早晨,奶奶早早地起来,到正屋的观音菩萨面前,为即将远行的孙子点上了头柱香,祈祷保佑远行的我一切顺利平安。记得临出门前,我一再叮嘱奶奶千不要送我,可当我快离走出村口时忍不回了下头,忽然发现奶奶头戴斗笠手拄拐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秋雨中,在遥望目送着我。那一刻,我的眼泪伴随着秋雨,从我的脸上往下流。多年以后每逢到了秋雨飘零的季节,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奶奶,想起那离别的场景,想起那个秋雨飘零的日子。
⑤文人能借助笔墨抒一已之怀,但我却只是回忆着雨中的过去,点点滴滴被雨丝清洗,依然能闻到那泥土的气息。同样的雨,落在故乡老屋旁那棵已经长大的梧桐树和略显破旧的老屋上,滴答滴答的雨声,敲击着磨盘上的水桶,也敲击着我悲秋的思绪。物事人非事事休,空留惆怅绕心头。
⑥秋雨如诉,丝丝凉意,让人清醒,也让人拣拾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或苦涩或回忆都一如的温馨和甜蜜;善解人意的秋雨,只把一场秋乏的好梦留给疲惫的村人。
(摘自《齐鲁壹点》文/朱玉富有删改)
5.✬作者写秋不只写秋,还写秋雨及人、事。请根据文章第②~④段内容,梳理并概括作者回忆的几件事。
① →农闲后做手工活、看孩子嬉戏→② →与小伙伴玩泥巴摔“蛙屋”→奶奶为人和善,调和邻里纠纷而受人尊重→ ③
6.请你从修辞、描写方法或词语等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两个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此刻,乡愁像一坛陈年的老酒从遥远的记忆里飘至而来。
(2)巧手的女人,捧出一把秘密储存的干柴,填进灶膛,擦亮火柴,欢快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熬煮着丰收和希望。
7.“秋雨如诉,丝丝凉意,让人清醒,也让人拣拾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或苦涩或回忆都一如的温馨和甜蜜;善解人意的秋雨,只把一场秋乏的好梦留给疲惫的村人。”一句中加点的“苦涩”与“温馨和甜蜜”如何理解?
8.虽然社会文明的进步让故乡发生了巨大变迁,但故乡的雨丝丝缠绵晕染了作者对故乡的记忆,更包含了对故乡深深的爱。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的。
三、(2024·湖南娄底·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湖中美人
杜怀超
①熟悉金鸡湖的人都知道,如果把园区比作闺房,那么她就是站在闺房里的窈窕淑女。所有的流光溢彩,都是她青春身姿婉约的裙裾。她用一湖湛蓝的水滋养了这片地域和岸上的人们。
②一个长年居于西部边陲的友人来江南看我,友人一下火车,也没在意他喜不喜欢、同不同意,我们掉转车头直奔北纬31度金鸡湖。强人所难也罢,或固执己见也好,我坦然承认。我甚至还强词夺理,看一座城市,不如审视一座湖泊,真正的风云都涌动在水面之下。
③金鸡湖如清水芙蓉一般脱俗而深情,或水天一色,或碧波荡漾,或静影沉璧,盛大、开阔,加上湖畔旖旎的光带,抢占了园区之景的所有风骚,成为江南报纸的新闻头条。到园区必到金鸡湖,就像到苏州必须去虎丘一看,否则就不能算到了园区。
④金鸡湖算不上什么大湖,它比不了毗邻的独墅湖和阳澄湖。和其他湖泊一样,它也有一段神秘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有个女儿琼姬,在勾践进贡了西施之后,便失去了父爱。夫差和西施两人整日沉湎游玩,不理政事,被琼姬看出了端倪。她几次向父亲提出提防勾践,可是夫差不信,反而把琼姬赶到湖中一个荒岛上“面湖思过”。更令人悲愤的是,后来越王勾践带兵攻打姑苏,夫差竟然把女儿作为“礼物”送给勾践,请罪求和以保全性命。得知这一切后,琼姬痛不欲生遂跳湖自尽。当地人为了纪念琼姬,那湖从此名叫“琼姬湖”。由于吴语发音中的“琼姬”和“金鸡”读音相近,因而“琼姬湖”逐渐被称为“金鸡湖”。我在友人面前倒卖着从古籍和百度上搜罗来的二手知识,自然是为了博得友人的印象深刻,故事不很动人,我的狼狈状倒是让友人开心不已。不管怎么说,金鸡湖,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非同小可。湖是水的集合,水,是大地的气血。园区的繁华与妖娆,与湖水是密不可分的,“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食之所生,水与土也”(《管子·禁藏》),古志早有解语。
⑤我把手指向湖边林立的国际酒店、汇聚的异域美食铺,继续向友人夸夸其谈。友人除了听我说金鸡湖的传说,却并不呼应我对园区发展的夸赞之词,而是越过湖水的波光潋滟,指向湖心的那座小岛,我们到那里去走走。
⑥我一时间惊诧,以为他要指的是远处那时尚的摩天轮。湖的西北方向矗立着巨大的摩天轮,庞然大物,以一种巨大镂空的镜像,倒映着众生之相。
⑦友人执意要去湖心小岛。他说,她是落寞的。
⑧我被他那柔软的话一下子击中胸口。
⑨湖心小岛就在我们的对面,离岸不远。只要坐上月光码头的快艇,两三分钟即可抵达岛上。可是,更多的人和我一样,都是伫立在岸边遥望,隔着繁华的距离看着湖心的岛屿,成为某种无视或遗忘的地址。小岛的存在,只是某种空洞的填充,化解湖泊苍白的存在。
⑩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登上岛后,些许落寞苍凉赫然可见,不像岸上,店铺林立,豪华阔气。岛上只有一处朴素的凉亭和两三间不知何用的木房子,看上去应该是茶舍。也就是说,岛上除了一些灌木,还有一些停栖的小鸟,剩下的只有这落寞的凉亭茶舍了。凉亭有人,一人正枯坐在石桌前,掩卷沉思。茶舍门虚掩着,木色锈迹斑斑,看不出里面有人还是无人,静寂得很,这与岸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⑪我对友人说,这有什么看的?荒岛而已。
⑫友人不以为然。荒岛,那是相对于车水马龙的岸上而言。就自然而言,静默生长,远离尘嚣和诱惑,或许就是存在的最好方式。还时间以寂静,还树木以季节。荒岛并不荒。相反,他还以为这寂寥的小岛,正是这座湖泊的精髓。湖泊的本质,源自水的无色无味。他继续道,在充满时尚与活力的现代都市,我们能抵达这样一处人迹罕至的小岛,这算得上是当下的奢侈了。
⑬友人这一遐思,一下子打乱了我的计划。原本还想晚上带他去看看被评为“苏州十大最美夜景地”之一的月光码头,欣赏下空中飘逸下来丝绸般的月光,如此看来已属多余了。
⑭我有点读懂友人的心思了。
(选自《苏州杂志》2022年第5期,有删改)
9.✬请根据作者的叙述,补全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友人来苏州→(1)( )→夸夸其谈介绍金鸡湖→(2)( )→登岛后看到满目的落寞苍凉→(3)( )→我有点读懂了友人的心思
10.结合链接材料中对作家杜怀超文章的评价,按要求补充完成下面表格中的批注。
【链接材料】
我一直佩服他敏锐的感知、细腻的观察以及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因为敏锐的感知,他所选取的题材都是独特的,即使是俗常的题材,也因他独特的认同而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吕峰《一曲天籁传四方》
11.文章主要写湖中小岛,第④段却花较多笔墨陈述金鸡湖名称由来的传说,似乎偏离了文章题旨。请说说你的理解。
12.文中友人执意去金鸡湖的湖心小岛走走,如果下面两位文人有机会来到金鸡湖,你觉得谁也会去湖心小岛走走?请结合其作品谈谈理由。
A.张岱 B.苏轼
评价
语句
批注
敏锐的感知
如果把园区比作闺房,那么她就是站在闺房里的窈窕淑女。
作者敏锐地感受到金鸡湖对园区的重要性,“窈窕淑女”一词,称赞金鸡湖的端庄美丽。
细腻的观察
它如清水芙蓉一般脱俗而深情,或水天一色,或碧波荡漾,或静影沉璧。
批注A:(从修辞的角度批注。)
哲理性的思考
世人多留恋金鸡湖岸上的旖旎,有几人真正走近湖心里的小岛?
批注B:(引发了你怎样的哲思?)
第1部分 专题07:记叙文阅读之写作特色(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部分 专题07:记叙文阅读之写作特色(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部分专题07记叙文阅读之写作特色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第1部分专题07记叙文阅读之写作特色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部分 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伏笔照应(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部分 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伏笔照应(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部分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伏笔照应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第1部分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伏笔照应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记叙文阅读之概括内容-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7:记叙文阅读之概括内容-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记叙文阅读之概括内容-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7记叙文阅读之概括内容-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