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2999/0-17289582705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2999/0-17289582705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2999/0-17289582706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字词,按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名著,完成练习,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看拼音写字词。(8+3分)
三、选择题,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可恶(wù)
B.还(huán)卒业 载(zǎi)人航天
C.蓦地(dì) 侍(sì)候
D.胆怯(qiè) 祈(qI)求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遂道 沦落B.豪不相干 隐形
C.谎忙 窟窿D.向日葵 脸颊
3.(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将要)
B.不胜其烦(能承受,禁得起)
C.太白感其意(意思)
D.一丝不苟(马虎)
4.(2分)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公交车马上就要开了,他心急如焚,一路奔跑。
B.王洁的歌声悦耳动听,不愧是我班的“百灵鸟”。
C.我在网上潜水一个月,时常在各个QQ群发表看法。
D.他是个小书迷,经常手不释卷。
5.(2分)居家上网课期间,缺乏自控力的小林经常偷玩网络游戏。如果请你用名言来劝诫他,下列不合适的一句是( )
A.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B.不怨天,不尤人。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2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就像老鼠看到了美食。
B.冰雹每天要在屋顶上闹三个钟头,然后又在花园里绕着圈子用力跑。
C.小猫会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D.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
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囊萤夜读》启发我们要学习车胤的勤学精神,并不是要我们牺牲睡眠时间来读书。
B.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请教别人等方法解决问题。
C.“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表面上是对白鹅的批评,实际上表达了作者丰子恺先生对白鹅的喜爱。
D.《繁星》这首诗中,“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中的“风雨”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书中的风景优美如画。“ ,树头新绿未成阴。”“梅子金黄杏子肥, 。”“刮的风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
(2)书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儿童淘气惹人爱:“ ,溪头卧剥莲蓬。”边关将士气豪迈:“ ,大雪满弓刀。”人品高洁永流传:“洛阳亲友如相问, 。”“不要人夸好颜色, 。”爱国英雄令人敬: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小英雄雨来 ;为了战斗的胜利,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用胸膛 。(概括英雄事迹)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1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 )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第1自然段的括号里,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碰
B.触
C.贴
D.靠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也……
B.无论……都……
C.尽管……还是……
D.如果……就……
(3)读读选文,把作者游览双龙洞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路上→洞口→ →孔隙→ →出洞
(4)第一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写出来孔隙的特点,请仔细阅读,完成图表。
(5)读读文中划“____”的句子,特别关注加点字,谈谈你的体会。
(6)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双龙洞旅游,请你展开想象,有条理地向他们介绍洞内石钟乳或石笋的样子。至少介绍两种哦!
(二)(14分)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蝈蝈
窗台上挂起一个拳头大的竹笼子。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说:“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亮,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两个孩子睡眼蒙眬,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于里终于发出了怨言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在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
“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祈求:
习以为常:
(2)蝈蝈的“叫”与“不叫”牵动着家人的心。仔细阅读选文,根据情节发展,简要概括“老人的表现”与“孩子的心情”,填入框内。
(3)给文中划“ ”的句子加标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4)“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中“叹息”是指老人
A.觉得让自己的儿子烦了,过意不去。
B.晚上蝈蝈总是不停地叫,睡不着。
C.被孩子们的议论触动了,觉得蝈蝈被关着的确很难受,不应该把它关着。
D.买蝈蝈回来是一番好意,没想到不被家人理解。
(5)老人说“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是真的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真的。蝈蝈一直在叫,连晚上也在不停地叫,因为它一直在咬笼子。
B.是真的。老人经验丰富,他这样说肯定没错。
C.是假的。应该是孩子们经过商量,放走了蝈蝈。
D.是假的。应该是老人不忍心再关着蝈蝈,把它放走了。
(6)对文章的结尾理解不恰当的是
A.这样的结尾出乎意料,很新奇,真不错。
B.没有明确地说出蝈蝈是怎么不见的,比较乏味。
C.与开头写“买回蝈蝈”形成呼应。
D.比较含蓄,让读者自己回味思考。
六、阅读名著,完成练习(6分)
1.(2分)关于《夏洛的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洛用自己的丝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改变了威尔伯的命运。
B.威尔伯从落脚猪长成大名猪,完全是依靠夏洛的帮助,自己并没有付出努力。
C.威尔伯用心地呵护夏洛的后代,回报夏洛对他的帮助。
2.(2分)下列关于本学期必读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米•伊林用“问答”的方式介绍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B.《灰尘的旅行》告诉我们细菌也要吃东西,大多数细菌是荤素兼吃。
C.《鲑鱼向前冲》中,面对汹涌的瀑布,鲑鱼机智地选择了绕道而行,因为他们认为这才是鲑鱼应该走的路。
3.(2分)《青铜葵花》塑造了青铜、葵花、嘎鱼等人物形象,你最喜欢谁?结合故事情节,写写喜欢的理由。
七、表达与交流(30分)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都居家上网课了吧?大家一定有许多难忘的关于“线上学习”的经历。也许是上了一堂有趣的体育课,也许是你在线上当小老师给同学讲解习题,也许是上网课时开小差挨了妈妈批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写清事情的经过,写出自己的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听写句子,听三遍,注意开头空两格,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分)
【答案】略
二、看拼音写字词。(8+3分)
【答案】装饰 推测 迟钝 生气勃勃
范围 气势 锐利 北风呼啸
劫 介 健
捷 戒 践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字词。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装饰 推测 迟钝 生气勃勃
范围 气势 锐利 北风呼啸
劫 介 健
捷 戒 践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字词。
三、选择题,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答案】A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载”读“zǎi”时,意思是年;读“zài”时,意思是装载。因此,“载人”的“载”应读“zài”。
C.有误,“蓦地”的“蓦”应读“mò”。
D.有误,“祈求”的“祈”应读“qí”。
故选:A。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隧道:在地下挖掘或开凿山石所形成的用于通火车等的道路。故“遂道”的“遂”错误。
B.有误,毫不相干:指跟某个事物没有丝毫联系。故“豪不相干”的“豪”错误。
C.有误,慌忙:急急忙忙;不从容。故“谎忙”的“谎”错误。
D.正确。
故选:D。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答案】C
【分析】考查了字词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意思是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所以“意”的意思是意志。
故选:C。
【点评】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4.【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解答】A.心急如焚:形容非常着急。
B.百灵鸟:比喻声音甜美、歌声动人的女子。
C.网上潜水:指在网络论坛或社交媒体平台上浏览信息而不发表言论,或者仅观察而不参与讨论的行为。
D.手不释卷:手总是拿着书,形容读书勤奋,用功。
以上四个选项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C项。在网上潜水一个月并时常在各个QQ群发表看法是矛盾的,因为“潜水”通常指的是只浏览不发言。如果他在群里经常发表看法,则不能称之为“潜水”。
故选:C。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答案】B
【分析】考查了名方警句,认真分析选项中的内容,结合平时的积累选择。
【解答】A.意思是: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勤奋刻苦地学习,到老了才知道读书就睌了。
B.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出自《论语•宪问》。
C.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出处是《周易》。
D.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A、C、D都是关于珍惜时间、自强不息的名言,合适;B不合适。
故选:B。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名句的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6.【答案】B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小偷”比作“老鼠”。
B.从“闹”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海水”比作“矢车菊花瓣”。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7.【答案】D
【分析】考查了阅读策略、课文理解和句子理解。认真阅读所给内容,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天上的风雨”指自然界中的恶劣天气。“心中的风雨”指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
故选:D。
【点评】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答案】(1)篱落疏疏一径深 麦花雪白菜花稀 下的雨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2)最喜小儿亡赖 欲将轻骑逐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只留清气满乾坤 和柜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 堵住敌人的火力点。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分别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艾青的《绿》。
(2)分别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唐代卢纶的《塞下曲》,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元代王冕的《墨梅》《小英雄雨来》《黄继光》。
故答案为:
(1)篱落疏疏一径深 麦花雪白菜花稀 下的雨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2)最喜小儿亡赖 欲将轻骑逐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只留清气满乾坤 和柜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 堵住敌人的火力点。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答案】(1)C;
(2)A;
(3)外洞 内洞;
(4)窄小 容积小 进洞的独特感受;
(5)这句话写出了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准会”两个词语说明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着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的特点。
(6)石笋像飘飘欲举的仙女;石钟乳像很多倒挂着的龙头。
【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作者按照游览金华双龙洞的顺序介绍沿途所见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选字词填空。A.碰:两物相撞。B.触:碰;撞;接触。C.贴:典押;粘附。D.靠:倚靠;接近。结合词义和语境应填:贴。故选C。
(2)本题考查关联词。句子间是假设关系,选择表示假设的关联词“即使……也……”。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短文中“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可概括为:外洞。根据短文中“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可概括为:内洞。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短文中“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可概括为:容积小。根据短文中“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可概括为:进洞的独特感受。从这几个方面可知,孔隙的特点是:窄小。
(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句子“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写出了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准会”两个词语说明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着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的特点。
(6)本题考查开放探究。根据对短文的理解作答即可。如:石笋像飘飘欲举的仙女;石钟乳像很多倒挂着的龙头。
故答案为:
(1)C;
(2)A;
(3)外洞 内洞;
(4)窄小 容积小 进洞的独特感受;
(5)这句话写出了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准会”两个词语说明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着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的特点。
(6)石笋像飘飘欲举的仙女;石钟乳像很多倒挂着的龙头。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二)【答案】(1)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因此觉得很平常了;
(2)很有点儿得意地炫耀夸赞 高兴 习以为常,视作家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同情、怜悯;
(3)B;
(4)C;
(5)D;
(6)B。
【分析】这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蝈蝈为线索来叙说故事,从蝈蝈的不叫写到叫,再写到不停地叫,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家里每个人对蝈蝈的态度,作者意在启发我们要与动物和谐共处,要与自然和谐共存。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字词理解与赏析。
结合文章内容第一自然段“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可知,“祈求”的意思是: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结合文章内容第十二自然段“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可知,“习以为常”的意思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因此觉得很平常了。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文章第十自然段“‘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可知,蝈蝈叫时老人的表现是:很有点得意地炫耀夸赞;
结合文章内容第十一自然段“两个孩子睡眼蒙眬,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可知,蝈蝈叫时孩子的心情是:高兴;
结合文章内容第十二自然段“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和十六自然段“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可知,蝈蝈不停地叫时老人的表现是:习以为常,视作家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结合文章内容第十四自然段“‘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和第十五自然段“‘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可知,蝈蝈不停地叫时孩子的心情是:同情、怜悯。
(3)考查内容理解与标点符号。
结合文章内容第十三自然段“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于里终于发出了怨言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可知,“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是本段总起句,故句尾用句号;“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于里终于发出了怨言”中“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是介绍时间的短语,故后边用逗号,“屋于里终于发出了怨言”后边引出所说的话,故后边用冒号和双引号;“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这是怨言的内容,感情强烈,故后边用感叹号和双引号,其中“烦死了”一句后用逗号隔开;“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后用句号。故选B。
(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字词理解与赏析。
结合文章内容第十六自然段“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可知,“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中“叹息”是指老人被孩子们的议论触动了,觉得蝈蝈被关着的确很难受,不应该把它关着。故选C。
(5)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文章内容第十六自然段“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和第十八自然段“‘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可知,老人说“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是假的。应该是老人不忍心再关着蝈蝈,把它放走了。故选D。
(6)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句段作用。
结合文章内容第十八自然段“‘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可知,①结尾出人意料,开头买回蝈蝈,尤其是叫了以后,人们那样快乐,可老人却把它放了;②结尾与开头形成照应。“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与“‘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相照应;③结尾含蓄,有让读者思考回味空间。故选B。
故答案为:
(1)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因此觉得很平常了;
(2)很有点儿得意地炫耀夸赞 高兴 习以为常,视作家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同情、怜悯;
(3)B;
(4)C;
(5)D;
(6)B。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六、阅读名著,完成练习(6分)
1.【答案】B
【分析】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解答】《夏洛的网》是一部描写关于友情的童话。写了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网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你我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夏洛是个了不起的蜘蛛,它聪明,善良,重情重义,总是为朋友着想,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它的献身精神让人流泪,感动。结合作品内容可知,A、C正确。B.有误,威尔伯从落脚猪长成大名猪,并不是完全依靠夏洛的帮助,自己也付出了努力。
故选:B。
【点评】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2.【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作家及作品、经典名著。认真分析选项中的内容,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选择。
【解答】A、B正确。
C.错误。《鲑鱼向前冲》中,面对汹涌的瀑布,鲑鱼机智地选择了勇往直前。
故选:C。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阅读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3.【答案】我喜欢青铜。从“青铜早想好了,他送,他接”“他好像一直在寻找空子——青铜不在的空子。然而,一个学期都快过去了,也没有找到这个空子”可以看出青铜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分析】本题考查推荐介绍。作答时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解答】结合故事内容写出喜欢的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
我喜欢青铜。从“青铜早想好了,他送,他接”“他好像一直在寻找空子——青铜不在的空子。然而,一个学期都快过去了,也没有找到这个空子”可以看出青铜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点评】这种题型是小学语文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七、表达与交流(30分)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作文,要求选择一件居家线上学习中印象深的事,写一篇作文。2022年11月,你再次经历了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具体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感动。写时要注意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宅家我当小主播
因为疫情,我们停课了,但是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停课不停学,班上的同学都相约在钉钉学习,今天我主播。
在主播的前一天,我找到了恐龙的相关书籍,我还找出了书中提到的恐龙道具,还好我是一个恐龙迷,家中大小恐龙真不少,除了书本与道具,我想主播的开场与结尾一定也很重要,于是我打了草稿,精心准备,就等开播。在接通屏幕的那一刻,我突然紧张了,看到屏幕上的自己,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还好我准备了发言稿,调整自己的状态,慢慢找到了感觉,可是在直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就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我感觉屏幕另一旁的同学,一定兴趣减半,于是我就与同学们来了个互动,让同学们参与到我的直播中来,他们可以打字、可以发数字、可以送花……在一连串的互动中,我找到了自信,我越说越起劲,不仅有了表情,而且还加上了肢体动作,就在这样尽情地发挥中,我第一次直播收到五千多个赞,直播时长28分钟,参与人数45人。
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的,通过本次直播,我战胜了自己!
【点评】小作者写了停课不停学期间自己当小主播的经历,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将自己当主播时的心理活动描写的较细致,是一篇不错的习作。zhuāng shì( )
tuī cè ( )
chí dùn( )
shēng qì bó bó ( )
fàn wéi ( )
qì shì ( )
ruì lì ( )
běi fēng hū xià ( )
jié ( )难
jiè ( )绍
jiàn ( )康
敏jié ( )
警jiè ( )
jiàn ( )行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共5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共5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