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垂线》备课资料
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垂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垂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垂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教科书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引出平行线的图形及其意义。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在头脑里建立平行线的表象,切实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科书介绍了用三角板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内容,没有安排画平行线的内容。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相交和垂直的现象,理解垂线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多种方法。
3.让学生在画垂线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垂线的特点。
2.掌握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不定时)。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例1和例2,把自己经过反复思考,甚至家长指点后都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把自己通过预习学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完成预习卡。
预习卡
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2.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然后沿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该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3.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当两条直线相交成( )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
[设计意图]
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每节新课前,都安排学生预习,一是对知识的理解有帮助,二是有助于形成预习的好习惯,并且逐步提高预习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10分钟)。
课堂上,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预习中学到的知识,把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小组同学合作探究。本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请教其他组的同学,若全班都不能解决,就请教老师。
核对预习卡的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探索得到了答案,往往易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探讨,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加小组合作意识。
三、答疑解惑(10-15分钟)
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
画两条相交直线,指出它们的交点和形成的角。
3.
(1)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
(2)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或者说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4.
这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中,有____个锐角,____个钝角。
5.观察,当∠1是直角时,∠2,∠3,∠4各是什么角?
6.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7.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设计意图]
每节课,其实新知识点就那么一两个,学生预习后,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如果再照本宣科,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的讲解,在十分钟内更好。
四、开心活动(15-20分钟)。
(一)课堂“阅兵”。
1.在下面几条相交的直线中,哪两条互相垂直?
2.你能用一张圆形的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折痕吗?试一试。
3.在下面这些物体中,哪些物体表面上相邻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4.在纸上确定两点,过两点画1条直线,再画1条直线和这条直线相交,并指出它们的交点。
5.如果两条直线相交的夹角是90°,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设计意图]
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及时的练习相当重要。因此,在课堂上,根据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随堂练习,对提高教学质量相当重要。
(二)“记者招待会”。
每一场“记者招待会”,“记者”的提问一共不能超过4个。
(1)第一场:学生当“记者”,老师当“发言人”。
(2)第二场:学生当“记者”,学生当“发言人”。
(3)第三场:教师当“记者”,学生当“发言人”。
[设计意图]
(三)小小“考官”。
学生每人新编一道题来考同学。要求所编之题不能与书本上的相同。
[设计意图]
学生能提问,说明他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学生能答问,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记者招待会的召开,就是要让学生在问和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书面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1-3 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2024)六年级上册七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2024)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