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Fe 56Cu 64,2ml,利用下列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1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Fe 56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天工开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史料,以下为其中记载海盐性质及制盐过程的片段:“凡盐见水即化,见(湿)风即卤,见火(冷却后)愈坚。”“凡煎卤未即凝结,将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卤沸之时投入其中搅和,盐即顷刻结成。”据上述记载,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见(湿)风即卤”是说海盐易风化
B.“见水”“见火”时,海盐中的氯化钠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皂角结盐的原理是发生了胶体聚
沉D.“煎卤”的操作类似于蒸发浓缩
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侯氏制碱法涉及NaCl、和等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l 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5
B.1ml 完全分解,得到的分子数目为
C.NaCl和的混合物中含1ml ,则混合物中质子数为28
D.体积为1L的1 溶液中,数目等于
3.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用醋酸除去水垢:
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
4.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六种微粒。其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B.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C.消耗1ml还原剂,转移6ml电子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5.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含有、不含
B.原溶液中存在、、、
C.沉淀C中含有、
D.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和
6.工业上将和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可制取,同时放出。在该反应中( )
A.硫元素只被氧化
B.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 就会放出2.5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每生成1ml ,转移4ml电子
7.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Al、、、、、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该混合物做如图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可能含有NaCl、
C.步骤②和步骤③中反应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和,且物质的量均为0.2ml
8.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9.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10.亚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受热易分解,可作漂白剂、食品消毒剂等,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母液”中主要成分是
B.“反应2”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以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目来衡量,相同质量的消毒能力是的2.5倍
D.“减压蒸发”可以降低蒸发时的温度,提高产品产率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 )
12.向含有1ml 和1ml 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溶液中金属阳离子a、b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b表示的关系曲线
B.
C.P点时,
D.向P点溶液中加入铜粉,发生反应
13.利用如图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通过制备的和,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dcefbB.实验时装置Ⅰ产生的气体应先通入装置Ⅳ中
C.实验过程中,装置Ⅳ内会出现浑浊现象D.装置Ⅲ中的试剂为浓硫酸
14.碘化锂(Li)在能源、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制备和LiI,流程如图:
已知:在300℃以上转变成无水LiI。LiI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主要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B.步骤②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C.步骤④可在空气中加热到300℃以上进行转化
D.步骤③中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5.造纸、印刷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主要成分为),可用如图转化方式除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存在
B.反应Ⅰ和Ⅱ的转移电子数相等时,还原剂之比为2∶1
C.在废水处理过程中,CPc为催化剂,为氧化剂
D.反应Ⅲ中与等物质的量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每空得2分,后面有标注的得1分。
16.(12分)
将25.0g胆矾晶体放在坩埚中加热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如图2,请认真分析上图,填写下列空白:
图2
(1)30℃~110℃间所得固体的化学式是 ,650℃—1000℃之间所得固体的化学式是 。
(2)温度高于1000℃后所得固体的化学式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上图分析,常温下无水酸铜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作干燥剂,进行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时,温度应控制在 范围内。
17.(12分)
今有15种物质:①Fe②稀硝酸③④液氨⑤⑥空气⑦NaCl⑧⑨⑩乙醇⑪⑫石墨⑬NaOH⑭氨水⑮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18.(12分)
CuCl在染色和催化领域应用广泛,某研究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将二氧化硫通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制备CuCl。
已知: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能溶于浓盐酸。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向C中先加入15mL 0.5 CuCl₂溶液,再加入0.6 NaOH溶液30mL;
②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产生气体至过量,刚开始C中出现少量淡黄色固体,静置一会儿之后,底部有较多的白色沉淀,上层是淡绿色的溶液。
③将C中混合物过滤、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烘干,所得固体质量为0.594g。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为浓硫酸,b仪器的名称为 。
(2)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
(3)将通入C中,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白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小组成员针对步骤②中的现象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得出:
ⅰ.白色沉淀为CuCl。
ⅱ.上层淡绿色溶液中的主要溶质为NaCl和少量。
结论:本实验中较多量的新制氢氧化铜与二氧化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少量与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二者为竞争关系。试分析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 。
(5)用乙醇洗涤CuCl的优点为: 。
(6)计算该实验中CuCl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12分)
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05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①“酸浸”时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同时转化成。“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 。
(2)“氧化”中欲使6ml的变为,则需要氧化剂至少为 ml。
(3)“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废渣2”中含有 。
(4)“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 。
(5)“沉钒”得到偏钒酸铵()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12分)
钪(Sc)是一种功能强大但产量稀少的稀土金属,广泛用于航天、激光、导弹等尖端科学领域。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还含有少量、MgO、等杂质,从钛铁矿中提取钪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后钛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
(3)氢氧化钪[]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与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
(4)探讨影响钪的萃取率的因素:
①钪的萃取率(E%)与O/A值[萃取剂体积(O)和废酸液体积(A)之比]的关系如图,应选择最合适的O/A值为 。
②温度对钪、钛的萃取率影响情况见表,合适的萃取温度为10~15℃,其理由是
。
(5)“沉钪”得到草酸钪[],将其置于 (填仪器名称)中,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到和一种无毒气体,则该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测定溶液的浓度
B.比较和对的催化效果
C.制备碳酸氢钠
D.分离碘和酒精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pH试纸测溶液pH
显蓝色,显红色
、均是弱酸
B.
向钾盐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产生的无色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
该钾盐一定是或
C.
分别取、固体溶于水
溶液呈淡蓝色、溶液无色
显淡蓝色
D.
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
火焰出现黄色
不确定溶液中含有Na元素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
蒸馏水、NaCl固体
B
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C
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
试管、胶头滴管
和溶液、氨水
D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
蒸馏水、饱和氯化铁溶液
序号
符合的条件
物质的序号
(1)
混合物
(2)
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3)
电解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4)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
(5)
非电解质
(6)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
物质
质量分数/%
2.2~2.9
2.8~3.1
22~28
60~65
1~2
<1
T/℃
5
10
15
25
30
钪的萃取率/%
91.3
96
97.1
97.3
98.0
钛的萃取率/%
0.94
0.95
2.10
3.01
4.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装置,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一种水系可逆电池,复合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982偏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