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章第三节结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判断该菌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 有细胞壁B. 有细胞膜
C. 没有线粒体D.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核膜,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有核膜,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常见的原核生物菌、放线菌、支原体、蓝藻和衣原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细胞学说被誉为19世纪三大最重大的自然科学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D.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A、施莱登和施旺在多位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学说,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A正确;
B、细胞学说没有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错误;
C、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C正确;
D、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正确。
故选B。
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 绿色植物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蓝细菌与变形虫的营养方式不相同
D. 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物质组成上有统一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细胞结构,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差异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A、原核细胞虽然结构简单,但也具有多样性,A错误;
B、绿色植物与发菜都含有光合色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自养生物;变形虫的营养方式为异养,二者的营养方式不相同,C正确;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在结构和物质组成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DNA)等,D正确。
故选A。
4.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下列实例中可以说明该观点的是()
A.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缺乏P,则植株矮小,根系发育差
B. 植物体缺 Mg时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C. Fe是构成血红素的成分,缺 Fe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D. 哺乳动物血液中缺 Ca²⁺可能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A、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缺乏P,植株就会特别矮小,根系发育差,但P是大量元素,A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缺Mg时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但Mg是大量元素,B不符合题意;
C、 Fe是微量元素,人体缺少Fe可能时会引起贫血,C符合题意;
D、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²⁺,如果其体内Ca²⁺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但Ca是大量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库尔勒香梨因具有色泽悦目、味甜爽滑、汁多渣少、耐久储藏、营养丰富等特点,被誉为“梨中珍品”“果中王子”。现欲鉴定库尔勒香梨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苏丹Ⅲ染液对香梨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后直接观察是否含有脂肪
B. 若香梨中含有蛋白质,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水浴后呈蓝色
C. 对香梨进行还原糖鉴定时,需将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后加入组织样液中
D. 若香梨的组织样液经检测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香梨中含有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为砖红色(沉淀)。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A、苏丹Ⅲ染液对香梨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而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A错误;
B、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若香梨中含有蛋白质,则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紫色,不需要水浴,B错误;
C、进行还原糖鉴定时,需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加入组织样液中,C正确;
D、若香梨的组织样液经检测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香梨中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6. 水盆羊肉是渭南市的一道传统美食,秦汉时称为“羊肉膘”,唐宋时又叫“山煮羊”。食用水盆羊肉时,配以月牙烧饼,特点是“汤清香、肉酥烂、饼焦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烧饼中的糖类物质可被人体直接吸收B. 羊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 羊肉的成分中包括Cu、Mg、Fe等微量元素D. 羊肉中的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中的大量元素有:C、H、0、N、P、S、K、Ca、Mg 等,微量元素有:Fe、Mn、Zn、Cn、B、M等。
2、饱和脂肪酸一般不含有双键成分。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双键的脂肪,如果含有一个双键则为单不饱和脂肪,如果含有两个以上的双键,则称为多不饱和脂。
3、细胞中化合物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其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无机物是水。
A、烧饼中的糖类物质需要被消化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A错误;
B、羊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
C、Ma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羊肉中的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D正确。
故选D。
7. 下面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学说打破了动物学和植物学之间的壁垒,促进了生物学的问世
B. 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所有的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结论不可靠
C. 细胞学说为进化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D. 细胞学说建立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打破了动物学和植物学之间的壁垒,促进了生物学的问世,A正确;
B、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所有的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是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结论是可靠的,B错误;
C、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这为生物的连续性和遗传性提供了解释,为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C正确;
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在众多科学家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提出的,D正确。
故选B。
8. 西瓜、血液分别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哪一结构层次?()
A. 个体、组织B. 器官、系统C. 器官、组织D. 器官、器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西瓜属于果实,为器官层次,血液属于人体的结缔组织,属于组织层次,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包含了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B. 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种群
C. 变形虫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只包括个体
D. 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A、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生态系统中包含了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A正确;
B、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培养基含多个物种,因此这些杂菌不构成种群,B错误;
C、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层次,也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层次,C错误;
D、精子是雄性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受精卵都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错误。
故选A。
10.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的越冬地。每年冬季,占全球总数98%的白鹤以及几十万只天鹅会来此越冬。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鄱阳湖中的所有天鹅构成一个种群B. 鄱阳湖中的所有候鸟构成一个群落
C. 整个鄱阳湖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 鄱阳湖中的芦苇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B
【解析】
【分析】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物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等。稳定型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或者说在近期内相对稳定。
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分层现象由食物和栖息场所决定。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A、鄱阳湖的所有天鹅属于某 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为一个种群,A正确;
B、鄱阳湖的所有候鸟属于多个种群,B错误;
C、整个鄱阳湖区包括了其中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因此,为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
D、植物都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芦苇属于植物,因此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B。
【点睛】
11. 下列说法正确并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A. 膝跳反射只需两个神经细胞就能完成
B.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个体为基础
C. 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 菠菜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A、膝跳反射需两个神经细胞以及肌肉细胞等来共同完成,因此膝跳反射不是由两个神经细胞完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离不开细胞,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该过程的进行离不开细胞的活动,C符合题意;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而菠菜是多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为探究种植蕃茄时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科研人员将多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均分为8组,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SO4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锌元素属于番茄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B. 实验中栽培各组番茄幼苗时所使用的土壤基质应相同
C. 硫酸锌溶液浓度过高会降低番茄植株的果实产量
D. 由实验结果分析,施用硫酸锌溶液的最佳浓度范围是12~16mg/L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柱形图:图示为锌肥施用量与番茄果实产量的关系图,硫酸锌溶液的浓度在0mg/L~16mg/L时,随着硫酸锌溶液浓度的升高,果实产量逐渐增多;硫酸锌溶液的浓度在16mg/L时,果实产量最高;硫酸锌溶液的浓度在16mg/L~28mg/L时,随着硫酸锌溶液浓度的升高,果实产量逐渐减少。
A、锌元素属于番茄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A正确;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硫酸锌溶液的浓度,各组番茄幼苗时所使用的土壤基质为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B正确;
C、硫酸锌溶液浓度为28mg/L,平均果实产量小于硫酸锌溶液浓度为0mg/L时的平均果实产量,因此硫酸锌溶液浓度过高会降低番茄植株的果实产量,C正确;
D、由实验结果分析,果实产量在硫酸锌溶液的浓度12mg/L~20mg/L时产量较高,故施用硫酸锌溶液的最佳浓度范围是12~20mg/L,D错误。
故选D。
13.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显微镜的镜头,⑤⑥表示在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④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有40、100两种
B. 组合①②③④中的镜头,可使物像最多放大1000倍
C. 若图⑤将细胞放大100倍,则图⑥是将细胞放大了400倍
D. 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应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①②③④中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欲将⑤图视野中出于左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方移动玻片。
A、图①②③④中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物镜放大倍数有40、100两种,A正确;
B、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将目镜与物镜组合,选②④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为1000倍,B正确;
C、图⑤中共有8个细胞呈一行,图⑥中共有2个细胞呈一行,所以若图⑤是将细胞放大100倍,则图⑥是将细胞放大了400倍,C正确;
D、在高倍镜下观察时,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因为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距离大,容易压坏镜头和玻片,所以应该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D错误。
故选D。
14. 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藓类叶片可直接制成临时装片用来观察其中的叶绿体
B. 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用较小的光圈
C. 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D. 由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后,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A、藓类叶片含叶绿体且大多仅有一层细胞,可直接制成临时装片来观察其中的叶绿体,A正确;
B、大的光圈亮度高,小的光圈亮度低,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减少光照,用较小的光圈,B正确;
C、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也是逆时针的,C错误;
D、由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D正确。
故选C。
15. 下图表示用目镜测微尺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镜从10倍换为40倍,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长度变大
B. 用测微尺测量气孔开度,需要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 在40倍物镜下,若物像不清晰,应转动细准焦螺旋
D. 测量该细胞长度时,欲使测量精准,需要旋转目镜
【答案】A
【解析】
【分析】物镜的一端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没有螺纹的镜头是目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A、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越小,因此物镜从10倍换为40倍,图示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长度变小,A错误;
B、视野中气孔位于测微尺左上方,如需将气孔移到测微尺的位置,应将其向左上方移动,B正确;
C、40 倍物镜为高倍镜,若物像不清晰应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C正确;
D、图中目镜测微尺与细胞的直径方向不一致,需旋转目镜使测微尺位于细胞的直径上,D正确。
故选A。
16. 蓝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且能够放出氧气。有研究表明,120多种蓝细菌具有固氮能力。生长于潮湿土地上的天然野菜——地木耳就是其中一种,其因形似木耳而得名。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蓝细菌只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
B. 地木耳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具有固氮能力
C. 蓝细菌有叶绿体,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 地木耳和木耳都属于自养型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蓝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A、蓝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A错误;
B、地木耳是蓝细菌的一种,既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又具有固氮能力,B正确;
C、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
D、地木耳为自养型生物,而木耳是一种真菌,其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故为异养型生物,D错误。
故选B。
17. 随地吐痰会带来严重的卫生问题,危害非常大。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者的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SARS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结核分枝杆菌、肺炎支原体等。下列关于痰液中病原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大量繁殖
B. 流行性感冒病毒无细胞器,含有DNA和RNA
C. 结核分枝杆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裸露的DNA
D. 四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繁殖,A错误;
B、流行性感冒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细胞器,只含一种核酸RNA,B错误;
C、结核杆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裸露的DNA作为遗传物质,C正确;
D、流行性感冒病毒和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结核杆菌和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故选C。
18. 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而《北山酒经》中“用酵四时不同,寒即多用,温即减之”描述的是酵母菌。下列有关结核分枝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核分枝杆菌和酵母菌的DNA 存在形式相同
B. 结核分枝杆菌和酵母菌都有线粒体
C. 结核分枝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结核分枝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 结核分枝杆菌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由原核细胞构成的是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有拟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
ABC、结核分枝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其DNA 存在于拟核中,没有线粒体;酵母菌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其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有线粒体。可见,结核分枝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结核分枝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B错误,C正确;
D、“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说明结核分枝杆菌是营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C。
19. 图甲是一组目镜标有6×和16×、物镜标有10×和20×的镜头,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装片中右上方细胞放大320倍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
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 换高倍镜后,图乙视野内细胞数将变为2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甲图中①②是目镜,③④为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①在低倍显微镜下将目标物体移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③调节光圈和反光镜;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乙图中的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相反,因此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则可导致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项正确;
B、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项正确;
C、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32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20×即可,即转动转换器将物镜从④换成镜头③,而目镜不需要换,C项正确;
D、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假设细胞为边长为a正方形,换成高倍镜后,细胞边长为2a,其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为4a2,而视野范围不变,为故可观察到的细胞个数为4×a2/4a2=1,即图乙视野内细胞数将变为1个,D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20.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有多种变异株,奥密克戎便是其中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奥密克戎含有的碱基种类为4种
B. 酒精可以使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 新冠病毒的核酸初步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
D.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含有的碱基种类有A、U、C、G4种,A正确;
B、酒精能使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引起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B正确;
C、新冠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新冠病毒的核酸初步水解产物为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后有6种产物,分别是A、U、G、C四种碱基,以及磷酸和核糖,C错误;
D、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 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表1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2为人体和玉米所含部分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表2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1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地壳和细胞中的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2可知不同生物体内所含元素种类_________,不同生物体内每种化学元素的含量_______;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的含量______,其中__________四种元素所占比例较大。
(4)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3) ①. 基本相同 ②. 不同 ③. 不同 ④. C、H、O、N
(4)Fe、Mn、Zn、Cu、B、M
【解析】
【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小问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小问2】
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小问3】
由表2可知,元素种类在不同生物体内基本相同,体现生物界的统一性。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且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含量不同,体现生物界的差异性。C、H、O、N为生物体内四种基本元素,细胞中四种元素所占比例较大。
【小问4】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微量元素主要有Zn、M、Cu、B、Fe、Mn,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却起着重要作用。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明确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的,而差异性是从元素的含量上来说的。
22. 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春化和光照两大阶段,收获后的种子可以制作加工成各类食品,食品被人体消化吸收后通过一系列代谢来提供营养,具体途径如下图所示。
(1)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已知淀粉一般不会直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请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_____。
(2)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的比例会逐渐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上升,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
(3)光照阶段适当施加硝酸盐可以提高产量的原因之一是硝酸盐中的氮元素是组成蛋白质、核酸的必需元素,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_____的功能。
(4)某同学要减肥,制订了“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方案,根据图示信息,你认为该方案(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在种子萌发的初始阶段,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导致干重增加,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导致干重减少.
(2)提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或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3)构成复杂化合物(4)无效,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小麦种子主要通过氧化分解葡萄糖来供能,葡萄糖分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可实现蛋白质和脂肪之间的转化。
【小问1】
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使淀粉水解变成单糖,该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增加。又由于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提供的,因此种子的干重又开始下降。
【小问2】
冬季来临时,冬小麦细胞内自由水的比例逐渐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可以避免气温下降,使自由水过多,导致容易结冰而损害自身,抗逆性增强,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小问3】
硝酸盐中的氮元素是组成蛋白质、核酸的必需元素,由此可知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细胞中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小问4】
由于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所以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对减肥是无效的。
23. 神经肽Y(NPY)是含量最丰富的神经肽之一,广泛分布于动物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与动物的摄食行为和血压调节等密切相关。神经肽Y是一种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激素。下图1是神经肽Y的部分氨基酸组成示意图,图2是谷氨酸( Glu)的结构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NPY 中连接 Leu 和 Ala 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
(2)已知组成NPY的11种氨基酸中,Glu有4个,其他氨基酸仅含有一个羧基,则该NPY 含有的游离羧基有______个,一分子NPY含有________个氧原子。
(3)从鱼体内提纯NPY 并饲喂给小鼠后,小鼠的摄食行为和血压没有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_____。
(4)组成鱼和人的神经肽均是三十六肽化合物,但两者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那么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
【答案】(1) ①. 肽键 ②. R基的不同
(2) ①. 5 ②. 45
(3)NPY 属于多肽类物质,在小鼠消化道内会被水解,失去生物活性
(4)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1)由N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围成环状蛋白质时,产生水=肽键= N 个;
(2)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产生水=肽键 =N-1 个;
(3)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产生水=肽键 =N-M 个;
(4)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α,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N×α-(N-M)×18 。
【小问1】
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链接,故NPY 中连接 Leu 和 Ala 的化学键称为肽键;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小问2】
组成神经肽Y的11种36个氨基酸中,Glu有4个,Glu的R基中含有一个羧基,则神经肽Y含有的游离羧基=肽链上的羧基+R基中的羧基=4+1=5个。一分子神经肽Y含有36个氨基酸,形成35个肽键,一分子神经肽Y含有的氧原子数=肽键数+羧基中氧原子数=35+2×5=45个。
【小问3】
NPY 属于多肽类物质,在小鼠消化道内会被水解,失去生物活性,所以从鱼体内提纯NPY 并饲喂给小鼠后,小鼠的摄食行为和血压没有发生变化。
【小问4】
鱼和人的神经肽Y均是多肽类物质,说明两者的氨基酸数目一致,但两者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
24. 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构成化合物。下图中a、b、c、d和e代表几类化合物,m代表一种细胞器,n代表一类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体内的a是_____,是由_______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2)b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因此b是_________。许多b可连接形成多聚体,在动植物细胞中,能作为储能物质的该多聚体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3)生物体内的d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功能可表述为______。e除了图中的作用,还可以__。
(4)n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以得到________种物质。若n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则其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
【答案】(1) ①. 脂肪 ②. 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
(2) ①. 葡萄糖 ②. 糖原、淀粉(顺序不可反)
(3) ①.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②. 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4) ①. 6 ②. 尿嘧啶##U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是脂肪、b是糖类、e是胆固醇、m是核糖体,c是RNA,d是蛋白质,n是RNA病毒。
【小问1】
a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说明a是脂肪。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
【小问2】
b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因此b表示糖类,其中葡萄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若b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因此b是葡萄糖。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
【小问3】
d是蛋白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如构成细胞结构、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功能可表述为: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e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说明e是胆固醇。胆固醇除了图中的作用外,还可以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小问4】
n无细胞结构,由c所示的RNA和d所示的蛋白质构成,所以是n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RNA彻底水解可以得到核糖、磷酸、4种碱基共6种物质。若n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则其只含有RNA这一种核酸,与DNA相比较,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
25.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储藏的物质不断代谢转化,使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入5mL第 Y天的提取液,如图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新制的斐林试剂,_____后,b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且与b试管相比,d试管的颜色更_______。
(2)b、d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另一条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3)如果实验材料由香蕉果实改为西瓜果实,进行上述操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理由是______。
(4)为了验证香蕉提取液中含有蛋白质。某同学利用余下的e、f两支试管的提取液设计了实验,请补充他的实验方案:
①实验原理:__。
②实验步骤:向e、f两支试管分别注入等量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再分别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 4滴,摇匀。
③预期实验现象:____。
【答案】(1) ①. 水浴加热 ②. 深
(2) ①. 还原糖(还原性糖) ②. Ⅱ ③. 淀粉
(3) ①. 不能 ②. 西瓜果实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4) ①.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呈现紫色 ②. 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呈紫色
【解析】
【分析】据题图信息:“香蕉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可知此过程中淀粉转化成还原糖,因此图A中I为淀粉,II为还原糖,碘液用来检验淀粉,斐林试剂用来检验还原糖。
【小问1】
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为等量混合、现配现用、水浴加热,故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b试管呈砖红色。因为b试管检测的是成熟后X天的还原糖,d试管检测的是成熟后Y天的还原糖,故d试管还原糖含量多,所以b、d试管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且与d管相比b管的颜色更深。
【小问2】
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香蕉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可知此过程中淀粉转化成还原糖,因此图A中I为淀粉,II为还原糖。
【小问3】
因为西瓜果实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故如果实验材料由香蕉果实改为西瓜果实,进行上述操作,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小问4】
验证香蕉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呈现紫色。向e、f两支试管分别注入等量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分别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然后可以观察到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呈紫色。元素
O
Si
C
N
H
地壳
48.60
26.30
0.087
0.03
0.76
细胞
65.0
极少
18.0
3.0
10.0
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玉米
43.57
6.24
44.43
1.46
0.20
0.17
0.92
0.23
0.18
人
55.99
7.46
14.62
9.33
3.11
0.78
1.09
4.67
0.1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平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