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6969/0-17290348195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6969/0-1729034819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6969/0-17290348196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展开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二是学习课文里优美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本篇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语言,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引导学生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另外,在设计中,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抓住中心句和重点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1自然段中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4自然段中的“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短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边听边想: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放录像,教师解说:“这美丽的小岛,这迷人的风光,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读了这段话,你觉得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学生根据“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来回答。)
3.过渡:美丽又迷人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和视频,真正给学生带来听觉与视觉上的双重体验,学生在图片的引领下,仿佛置身于海边。学生课前对西沙群岛有了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兴趣,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阅。
2.课件出示:优美、瑰丽无比、岩石、海参、大龙虾、划过来、威武 鸟粪、祖祖辈辈、建设。
3.学生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4.学生根据出示的词语,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瑰丽无比、富饶”的意思。)
5.课件中的词语消失,出现会认字:饶、优、瑰、岩、虾、武、粪、辈、设。
6.说说自己预习生字时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预设:“饶、优、虾、设”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瑰、岩、粪、辈”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7.学习多音字“参”,用不同的读音组词语,理解不同读音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掌握好生字新词就会在学习课文时扫清障碍。所以,设计此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学、互学的方式,掌握字、词、句,顺利完成“以识字为重点”到“以阅读感悟为重点”的过渡。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并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易混字进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我们试一试,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标出来,注明“中心句”。
(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请你默读课文,找出对应的段落,做上标记。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形容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海水图片,感受海水的美。引导学生读出海水的美。
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学生接读:风景优美的地方。)
3.海水为什么这么美?(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4.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感悟文章的重点句子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抓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富”“优”“浅”“鼓”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进行练写。
3.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书写指导要尊重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要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千奇百怪、祖祖辈辈、山崖、蠕动、威武、懒洋洋、划过来、珊瑚、渔业、鸟粪。(指名读,齐读。)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对西沙群岛有了一定的认识。
你能用两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西沙群岛吗?(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培养学生温习旧知识的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分段品读,体会情感
(一)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圈画出来。(珊瑚、海参、大龙虾。)
2.珊瑚。
(1)出示各种珊瑚图片,感受它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指导学生读出它的美。
(2)读句子,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如:珊瑚有的像蘑菇,有的像云朵,有的像树枝,真是千姿百态!)
3.海参。
(1)出示海参图片。教师简介:海参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是有名的滋补品。一般体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三米左右。
(2)文中说它是怎样移动的?(蠕动)“蠕动”给人怎样的感觉?(懒洋洋)
(3)指导学生读出海参懒洋洋的感觉,感受它“懒洋洋”的动作特点。
(4)“到处都是”说明了什么?(多)
4.大龙虾。
(1)出示大虾图片。观察大龙虾的外形。
(2)哪个词体现了大龙虾的样子?(威武)自由练读,读出大龙虾的威武。
过渡:海里的物产还真是丰富,既有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还有威武的大龙虾。你喜欢哪种动物?把描写这种动物的语句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学生接:鱼)。谁喜欢海底的鱼?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课件展示各种鱼,体会鱼的美。并指导朗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部分。
2.“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出这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了吗?(没有,这只是举例说明。)仅仅几种鱼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海底的美不胜收了,想想,还有各种形态的鱼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如果你是它们中的一员,该有多快乐啊!学生自由练读后,美美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3.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老师边分析边在黑板上作画:第一种:左边是水,右边是鱼。第二种:水中有鱼,数量繁多。运用夸张手法,表达鱼的数量多,这样写很有感染力。)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鱼很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教师点拨:作者让我们先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鱼,我们总体的感受是鱼多;接着分别介绍了四种美丽的鱼;最后讲“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人感到这里的鱼确实很多。全段结构:总—分—总,条理清晰,这种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用。
4.体会这里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熟读后尝试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用我们学习前四个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体现了西沙群岛的什么特点?
2.理解“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过渡:我们听说过花果山是猴子的天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鸟特别多)出示课件展示西沙群岛鸟的图片。
教师解说:西沙群岛天上飞的是鸟,树上停的是鸟,地上落的还是鸟。这里到处是鸟,这里是鸟的天下,鸟的天堂!
课文是怎样介绍“鸟的天下”的?
树多——鸟多——蛋多——粪多。(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四)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与第1自然段相似的句子,点明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课件出示: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对重点段和重点句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及阅读了解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学,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与赞美,以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三、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岩、虾、挺、鼓、数、厚、宝、贵”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做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挺”右边是“廷”,不是“延”;“厚”外部是“厂”,不是“广”;“贵”最后一笔是点。)
3.师着重指导生字“挺”“数”。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师提醒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整洁。
6.投影反馈,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写好字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通过做小老师提醒,参与写后评议等多种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中去。
四、回顾全文,读写结合
1.课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齐读题目:富饶的西沙群岛。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想怎么向初来此地的游客介绍西沙群岛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全文的结构,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小导游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复习第2~5自然段的内容。训练学生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学习运用不同的人称来表达相同的内容。让学生以参观或游览的顺序口述下来,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话连起来就是一篇习作,这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546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a>,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感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画图激趣,揭示课题,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探险海底,学习写法,导学展示,学习方法,小结课文,理解富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