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评价习作,分享快乐
1.自读自评。
习作完成后自己大声读一读,首先看看有没有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再看看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鼓励多读两遍)
2.互评分享。
(1)和同学交流习作,看是否清楚完整地写出了玩的过程,是否表达出了高兴的心情,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可以找几个同学来读自己的习作,或者自己读几个同学的习作。)
(2)试着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让别人更明白。
3.根据同学的反馈,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着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先是写后大声朗读,自读自评;然后在同伴反馈的基础上,修改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学习如何将习作写得更清楚。
板块二 习作共评,自我完善
1.教师介绍整体情况。
2.展示精彩片段。展示评改的一两篇精彩习作或两三个片段, 全班欣赏点评。
3.教师评选出优秀习作。
4.修改习作。共评分享后,再看看老师的评语,结合伙伴的意见,再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5.学生互评,修改习作。
(1)同桌互相修改,并将修改好的习作读给对方听,说说自己觉得修改得比较满意的地方。
(2)请对方自由表达听后的感受,比如从哪里感受到了当时快乐的心情,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学生交换习作,在对方的习作中画出好词好句,圈出错别字和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
(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不仅有必要,而且要坚持,要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回顾→选材→写事→修改
教学反思
通过搭建情感支架,分享玩耍的图片,唤醒学生生活的感受,激发表达欲望。紧接着播放一段 “贴鼻子”微视频,学生学着按顺序完整地回忆玩的过程,捕捉关键动作。引出流程图支架——“一开始”“这时候”“最后”,启发学生通过串联表示关键动作的短语,梳理完的过程。这时再出示例文支架,将视频回忆和流程图转化为文字。最后,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自评互评的兴趣,培养其乐于分享、勤于修改的好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习作:续写故事第二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再次激励,激发习作激情,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教师巡视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四幅图,畅所欲言,引导审题,指导修改并撰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