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时目标
1.认识“亦、抹、宜”3个生字,会写“饮、初”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饮、抹”。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抽查背诵《望天门山》,齐背。
2.回顾上节课讲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
3.教师过渡,引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学习。
过渡: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秀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风物让人见之忘俗,尤其是西湖,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这其中就有宋代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二、比较朗读,整体感知
1.回顾所学,指名学生介绍苏轼其人。
过渡:我们在本册第二单元学过苏轼的一首诗《赠刘景文》。那现在谁来当当小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苏轼?
2.教师简单介绍《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写作背景。
苏轼在杭州为官期间,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造了“苏堤”和“三潭印月”两道独特的景观,深受百姓爱戴。除了这次和朋友们游湖外,他曾无数次在西湖边漫步,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3.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节奏。
4.出示课件,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5.播放朗读音频,注意听节奏、轻重音,教师指导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检查,看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7.出示《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学生比较朗读,有所感悟。
过渡:山也好,水也罢,都是美不胜收。但这两种美读出来是一样的吗?显然不同。(出示填空: 美)如果要在横线上补充一个字组成双音节词概括你读诗的感受,这两首诗,你会分别填什么字?(示例:壮、柔)
8.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指名读,齐读。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
(1)明诗意: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圈画出不太明白的地方,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2)想画面: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悟诗情:从诗人所做的事、所看见的景,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2.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赏西湖之“晴”。
(1)出示诗句,理解“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2)出示晴天的西湖照片,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指导朗读,读出温柔、明媚的感觉。
3.学习“山色空蒙雨亦奇”,赏西湖之“雨”。
过渡: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娇媚艳丽,真让人陶醉啊!诗人和朋友们一起,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举杯畅饮,好不开怀!然而过了不久,湖面上有雨落下,升腾起一片缥缈的水汽。诗人抬眼望去,远处的山峦隐隐约约,已然是另外一番景象。
(2)出示诗句,理解“空蒙”。(迷茫的样子。)想象“山色空蒙”的画面。
(3)出示雨天西湖的照片,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4)指导朗读,读出神秘、向往的感觉。
4.个性赏读“晴雨西湖”。
过渡:晴雨两种天,西湖两样美!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美的诗句读好呢?(注意停顿、重音,有感情……)按照你们自己的体会,大声读一读前两句吧!
(1)学生自由练读,想想哪些词语读重音。
(2)指名朗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
(3)教师引读,引领学生熟读、背诵前两句诗。
过渡:同学们,你们的朗读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用不同的解读美美地读读这两句诗吧!
引读:两种“景色”都很美——(学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引读:两种“天气”都很好——(学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引读:两种“感觉”都很妙——(学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5.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过渡:阳光下妩媚多情,细雨中朦胧秀丽,这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陶醉了,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1)出示第3、4句,学生齐读。思考: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西湖?(西子。)
(2)出示西施图片,简介西施。(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3)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是怎么赞美她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4)出示淡妆浓抹对比图片,或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淡妆浓抹”。
(5)指名学生说说“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这句话是赞美谁的?(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既赞美了西施,也赞美了西湖。)
(6)“西湖”和“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西湖本来就很美,晴天美,雨天也美;西施本来就很美,淡妆美,浓妆也美。晴天、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浓抹的西施一样,都很合适。)
(7)教师引读、小结。
小结:西湖之美,何止在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西湖的景色各不相同,美不胜收。诗人发出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慨为后世所称道,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这个人景合一的美称。
6.诵读诗句,感悟诗情。
(1)苏轼一天之中就领略了西湖晴雨天气下不同的美,你们觉得他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高兴……)
(2)带上这样的好心情,我们把整首诗再美美地读一读。男生读,女生读,配乐读。
(3)指名试背整首古诗。齐背。
四、对比阅读,加深体验
1.引导学生想象朗读《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预设: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感受“壮美”与“秀美”的区别。
2.联系自己的旅游经历或回忆看过的电视、书籍等,跟同学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壮美”之景或“秀美”之景。
小结:《望天门山》着力表现了长江的雄壮、天门山的险峻;《饮湖上初晴后雨》极力渲染了西湖的柔媚。两种景色各得其宜,共同书写了这样的主题——祖国的山河真是多姿多彩!
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推荐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组诗中的第一首。
3.搜集并阅读其他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54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二课时教案</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54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饮湖上初晴后雨优质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