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必修下册高一语文“从课内到课外”黄金知识点拓展专题16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促织》选点精练(原卷版+解析)

    统编版必修下册高一语文“从课内到课外”黄金知识点拓展专题16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促织》选点精练(原卷版+解析)第1页
    统编版必修下册高一语文“从课内到课外”黄金知识点拓展专题16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促织》选点精练(原卷版+解析)第2页
    统编版必修下册高一语文“从课内到课外”黄金知识点拓展专题16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促织》选点精练(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阅读《促织》课文,完成文后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清僧
    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堕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百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B.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C.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D.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圆寂是佛教用语,最早指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后来婉言僧尼死为圆寂。
    B.河南是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省会是郑州。
    C.兰若指寺院,是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无苦恼烦乱之处。
    D.异史氏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中的自称。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僧的魂魄离开身体后,飘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个旧官宦家公子的尸体,而魂魄竟然与尸体相合,公子渐渐苏醒过来。
    B.几天后,公子忆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个寺院,要求仆人备办行装,一群人当天就出发前往山东的长清县。
    C.后来,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亲自来到长清寺院看望,还赠送了很多东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袭布袍而已。
    D.作者蒲松龄认为:人死之后就会魂飞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够经千里而不散,是因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促织》课文,完成文后题目。
    23.下列对课文中“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一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B.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C.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D.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24.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即童生,是指科举时代未考取秀才的青年读书人。
    B.东曦指日神东君,在古代汉族神话中太阳神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
    C.学使就是提督学政(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
    D.异史氏是作者自称,记载了许多怪异的事,所以叫“异史”。
    25.下列对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
    B.“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并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
    C.“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对成名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
    D.“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
    2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②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27.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有何作用?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武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上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①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舁②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颉颃(xié háng):鸟上下飞,这里指两人交手时上下腾跃。②舁(yú):抬。
    1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边远地区
    B.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馆:安排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交换
    D.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16.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争强好胜,骄傲轻敌;尼僧武技高超,谦和知礼。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B.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因此择日告辞而去。
    C.本文情节安排曲折跌宕,多处描写了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D.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18.李超虽然争强好胜,骄傲轻敌,但他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李超身上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品质。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怨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
    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故云。月生固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壈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月生孝友敦笃,亦即不敢复言。犹冀父复瘥,旦夕可以婉告。无何翁大渐,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
    无何兄以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而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不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遭,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其可矣。”问:“何在?”曰:“明日畀汝。”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土葺墉,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过其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则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抑何其神哉!”
    (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
    1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妻及长子相继殂谢 死亡
    B.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欺凌,残害
    C.月生固哀之悲哀
    D.醒而异之感到奇怪
    20.下列对于文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中的自称。许多篇目最后一段都以“异史氏曰”开头,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补充。
    B.孝友,:“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它要求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是古代文化中重要的文明标准。
    C.桓、孟之德指为妇的美德。桓指东汉鲍宣妻桓少君,孟指东汉梁鸿妻孟光。旧时以桓少君、孟光为自甘守贫的贤妻的典型。
    D.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
    《促织》——小说的深刻社会内涵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长清僧
    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堕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百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B.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C.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D.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答案】 A
    【解析】 “曰”表示提示下文内容,后面一般需断开,排除C、D两项。“众扶归”与“入门”分别是两个人的动作,应断开,同时“纷集”“顾问”表示两个先后动作,应与后文断开,排除B项。故选A。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圆寂是佛教用语,最早指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后来婉言僧尼死为圆寂。
    B.河南是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省会是郑州。
    C.兰若指寺院,是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无苦恼烦乱之处。
    D.异史氏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中的自称。
    【答案】 B
    【解析】 古代的河南指黄河以南的地区。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僧的魂魄离开身体后,飘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个旧官宦家公子的尸体,而魂魄竟然与尸体相合,公子渐渐苏醒过来。
    B.几天后,公子忆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个寺院,要求仆人备办行装,一群人当天就出发前往山东的长清县。
    C.后来,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亲自来到长清寺院看望,还赠送了很多东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袭布袍而已。
    D.作者蒲松龄认为:人死之后就会魂飞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够经千里而不散,是因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答案】 A
    【解析】 B项不是“当天”,而是第二天。C项公子的夫人派仆人到长清寺院。D项不是因为“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而是因为“性定”。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僧人自己也不申辩解释,只是闭着眼不再说话。给(他)拿粗米饭(他)就吃,酒肉(他)就拒绝。
    ②公子推托因为有病倦怠,全都拒绝了他们,只是问道:“山东的长清县,(你们)知道它吗?”
    【解析】 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如:①“但”应译为“仅仅,只是”,“饷”应译为“供给粮食”;②“托”应译为“推托,假托”,“悉”应译为“全,都”。
    参考译文
    山东长清县有位道业高深、品行纯洁的老僧,七十多岁了还很康健。一天,他突然跌倒起不来了,寺里的僧人跑过去抢救,一看已经圆寂了。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已死,灵魂飘然而去,到了河南地界。河南有个旧官宦世家的子弟,这天率领十几个骑马的侍从,架着猎鹰猎捕兔子。忽然马受惊狂奔不止,(公子)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这时老僧的灵魂恰好与公子的尸体相遇,倏忽而合,公子竟然渐渐苏醒过来。奴仆们围着他问讯,他睁开眼说:“怎么来到这里!”众人扶着他回了家。公子进门,搽粉描眉的姬妾们,纷纷聚集过来看望慰问。他大惊说:“我是僧人,怎么来到了这里!”家人以为太荒唐,都扯着他的耳朵恳切开导,促使他醒悟。僧人自己也不申辩解释,只是闭着眼不再说话。给(他)拿粗米饭(他)就吃,酒肉(他)就拒绝。夜里他独自睡觉,不和妻妾在一起。
    几天后,他忽然想稍微走动一下。家人都很高兴。出了房门后,他刚刚站定,就有几个仆人来到,拿着钱粮账册,纷纷请他审理收支情况。公子推托因为有病倦怠,全都拒绝了他们,只是问道:“山东的长清县,(你们)知道它吗?”仆人们都回答说:“知道。”公子说:“我烦闷无聊,要去那里游览一下,快备办行装。”众人说:“病才痊愈,不应出远门。”但他不听,第二天就出门上路了。到了长清,他见当地的风光景物犹如昨天一样。不用烦劳问路,竟然到了佛寺。那老僧的好几个弟子见贵客来到,都非常恭敬地前来拜见。公子就问道:“原来的老僧到哪里去了?”他们回答说:“我们的师父前些时候已经去世了。”公子又问老僧的墓地,众僧引导着他前去,看了看那三尺孤坟,荒草还没长满。僧人们都不知这位公子是什么意思。不久公子备马要走,嘱咐说:“你们的师父是个恪守戒律的僧人,他遗留下的手迹,应当谨慎地守护好,不要使它受到损害。”众僧很恭敬地答应了,公子这才离去。回到家后,他木然呆坐,一点也不过问家务。
    过了几个月,公子出门自己走去,直到长清旧寺。他对弟子们说:“我就是你们的师父。”众僧怀疑他所说荒唐,相视而笑。老僧于是叙述了他还魂的经过,又说了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全都符合事实。众僧才信以为真,让他睡在原来的床上,仍像过去那样侍奉他。后来公子家里屡次派车马来,苦苦地请他回家,他丝毫都不理会。又过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管家来到长清寺院,赠送了很多东西。凡是金银绸缎他一概不要,只收下一件布袍而已。公子的朋友中有人到了长清去寺院拜访他。见他默然处之,心志坚定;虽年仅三十多岁,却总说他八十多年所经历的事情。
    异史氏说:“人死则魂魄必散,魂飘千里而不散者,是其性定之故。以我看来,老僧死而复生,实不足为奇,其忽入纷华靡丽之乡,而终能绝人以逃世,才是可贵的。倘换个人,一睁眼,而兰麝熏心,巴不得死在这温柔富贵乡里,哪还记得本是出家之人!”
    二、阅读《促织》课文,完成文后题目。
    23.下列对课文中“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一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B.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C.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D.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答案】 C
    【解析】 原句标点为: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24.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即童生,是指科举时代未考取秀才的青年读书人。
    B.东曦指日神东君,在古代汉族神话中太阳神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
    C.学使就是提督学政(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
    D.异史氏是作者自称,记载了许多怪异的事,所以叫“异史”。
    【答案】 A
    【解析】 A项,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25.下列对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
    B.“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并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
    C.“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对成名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
    D.“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
    【答案】 C
    【解析】 C项,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不是进步性思想。
    2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②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答案】 ①管理乡里事务的小吏狡猾,借机向百姓摊派(进贡蟋蟀的)有关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②(成名)为人迂拙而又不善于言辞,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27.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有何作用?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案】 “求神问卜”推动情节发展,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武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上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①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舁②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颉颃(xié háng):鸟上下飞,这里指两人交手时上下腾跃。②舁(yú):抬。
    1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边远地区
    B.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馆:安排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交换
    D.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答案】C
    【解析】C项“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根据前文的“然以其文弱故”,意思是:然而看见她斯文柔弱的原故,可推断“易”应该是“轻视”的意思。
    16.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争强好胜,骄傲轻敌;尼僧武技高超,谦和知礼。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B.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因此择日告辞而去。
    C.本文情节安排曲折跌宕,多处描写了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D.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B
    【解析】B项,“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因此择日告辞而去。”与原文不符,和尚并不是出于惩罚的目的而打败李超,更不是因为愤怒而离开。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答案】李超自此凭借武艺出名(以武闻名/因武闻名),闯荡大江南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得分点有:遨游:译为“走遍”;罔:没有人。有其对。
    参考译文:李超,字魁吾,淄西边邑人。为人性格豪爽,喜欢施舍。有一天,有个和尚偶然到他这里来化缘,李超让他饱吃一顿。和尚十分感激,就对他说:“我是少林寺的和尚。会一点武艺,我想传授给你。”李超心中不禁大喜,请他住在家里,供给他衣食,早晚向他学习武艺。过了三个月,李超的武艺已很精湛,便得意洋洋起来。和尚问他:“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李超轻松地答道:“我觉得进步了。师父,只要您所能的,我已全部学会了。”和尚笑着让李超试一试武艺。李超便马上脱掉衣服,朝手心吐了口唾沫,跳跃起来像猿猴一样飞行,落下来像鸟一样轻盈,腾跃了一阵子,露出骄傲的神色站在那里。和尚又笑了,说:“可以了。你既然把我的本领都学会了,那不妨让我们来较量一下武艺高低。”李超痛快地答应了,于是,两人双手交叉,作好比试的姿势,然后两人格斗起来。李超想找和尚的破绽,没料到,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顿时跌倒在一丈以外。和尚拍着手说:“你还没有完全学会我的本领啊!”李超用两手撑着地,惭愧而沮丧地向他请教。过了几天,和尚告辞离去了。李超从此以武艺出名,走南闯北,浪迹江湖,竟一直没有遇到对手。
    一次,李超偶然来到历下这地方,看到一个少年尼姑在广场上卖弄武艺,观看的人熙熙攘攘。尼姑对围观的人说:“颠来倒去就我一人,也太冷落了。有喜欢玩耍的人,不妨上场来较量较量权作游戏。”一连说了三遍,围观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敢答应。李超在旁边站着,不禁技痒,便很神气地走进场中。小尼姑笑着与他合掌施礼。刚一交手,小尼姑便喊停下来,说道:“你这是少林派的武艺。”接着问他:“你师父是谁?”李超开始不作声,尼姑坚持追问,才告诉她是个和尚。尼姑拱了拱手说:“憨和尚是你师父吗?如果是这样,不必较量,我甘拜下风。”李超一再请求,尼姑不同意。大家在旁边怂恿他们比武,尼姑才说:“你既然是憨师的弟子,都是少林武林中人,不妨玩玩。但只要两人意会就行了。”李超答应了。但见她斯文瘦弱,有些看不起她。加上年轻好胜,一心想打败尼姑,以取一时的名声。正在不分胜负的时候,尼姑突然停了下来,李超问其中的缘故,尼姑笑而不答。李超认为她胆怯,坚决要求再交手。尼姑才继续。不久,李超飞起一脚。尼姑并起五指朝他大腿一削,李超觉得膝下像被刀砍了一样,跌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尼姑笑着道歉说:“冒失地触犯了你,请你不要怪罪!”李超被人抬了回来,养了一个多月才痊愈。一年后,和尚又来了,李超给他讲述了这段往事。和尚吃惊地说,“你太鲁莽了,惹她干什么?幸亏你事先把我的名字告诉了她,不然,你的双腿恐怕早就断了。”
    18.李超虽然争强好胜,骄傲轻敌,但他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李超身上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品质。
    【答案】①李超“豪爽好施”,性情豪放直率、大方,他盛情款待憨和尚,善举令人感动。②“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可见李超尊敬师长,习武认真刻苦。③“三月,艺颇精”,“罔有其对”说明他天资聪颖,有悟性。④被憨和尚踢倒后,李超“惭沮请教”,可见他知错能改,坦荡直率。⑤坦率真诚,不向师傅隐瞒比武失败之事。⑥心胸开阔,不因比武受伤而记仇。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李超身上值得肯定的品质,主要是分析其身上好的精神品质,如豪放直率、大方、尊敬师长、习武认真刻苦、知错能改、坦荡直率、心胸开阔等,只要有理有据即可,一定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如他盛情款待憨和尚,善举令人感动。可见其“豪爽好施”,性情豪放直率、大方。“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可见李超尊敬师长,习武认真刻苦。 “三月,艺颇精”,“罔有其对”说明他天资聪颖,有悟性。被憨和尚踢倒后,李超“惭沮请教”,可见他知错能改,坦荡直率。不向师傅隐瞒比武失败之事,可见其坦率真诚。不因比武受伤而记仇,可见其心胸开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怨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
    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故云。月生固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壈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月生孝友敦笃,亦即不敢复言。犹冀父复瘥,旦夕可以婉告。无何翁大渐,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
    无何兄以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而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不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遭,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其可矣。”问:“何在?”曰:“明日畀汝。”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土葺墉,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过其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则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抑何其神哉!”
    (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
    1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妻及长子相继殂谢 死亡
    B.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欺凌,残害
    C.月生固哀之悲哀
    D.醒而异之感到奇怪
    【答案】C
    【解析】C项,“哀”,结合后面怒曰的内容分析,应该译为哀求。
    20.下列对于文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中的自称。许多篇目最后一段都以“异史氏曰”开头,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补充。
    B.孝友,“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它要求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是古代文化中重要的文明标准。
    C.桓、孟之德指为妇的美德。桓指东汉鲍宣妻桓少君,孟指东汉梁鸿妻孟光。旧时以桓少君、孟光为自甘守贫的贤妻的典型。
    D.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答案】A
    【解析】A项,“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补充”错,《聊斋志异》许多篇目最后一段都以“异史氏曰:”开头,这是指蒲松龄发表自己的意见。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
    【答案】李月生担心父亲一旦去世,就不知道藏金的下落了,瞅没人的时候,到床头偷偷询问父亲。
    【解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不虞”译为去世、死亡的婉词,“觑”译为瞅,“讯”译为询问。
    参考译文:太学生李月生,是李升宇老翁的第二个儿子。李老翁非常富有,金子多得用缸贮藏,乡里人称他是李八缸。李老翁到了晚年,一病不起,便叫过两个儿子,给他们分金子。哥哥得十分之八,弟弟得十分之二。李月生不满,埋怨老父亲太偏向哥哥。老翁说:“我不是偏向谁,也不是喜欢谁不喜欢谁。家里还窖藏着金子,必须等到人不多的时候才能给你,你不要着急。”
    过了几天,老翁病势沉重,李月生担心父亲一旦去世,就不知道藏金的下落了,瞅没人的时候,在床头偷偷询问老翁。老翁说:“人一生的祸福苦乐,都是命中注定的。你现在正享受着妻子贤惠的福气,不应当再多给你金子,免得再增加你的罪过。”原来,李月生的妻子姓车,为人十分贤惠,真有桓少君、孟光的美德,所以李老翁这样说。李月生苦苦哀求,老翁发怒说:“你还有二十年的磨难没受,即使现在给你千两黄金,也马上就完了。不到你山穷水尽的时候,别指望得到金子!”李月生性格忠厚孝敬,听老父亲这样说,便不敢再问。仍然希望父亲病愈,告诉他金子的下落。不久,老翁病危,接着就去世了。所幸哥哥贤良,营葬之事,也不和弟弟计较。
    李月生为人一片天真,不吝惜财物,又十分好客,能喝酒,每天都要催妻子做三四次饭,治办酒席,招待客人,却不懂得治家理业。同村中那些无赖地痞,见他懦弱,经常欺凌他。没过几年家业逐渐衰落下来。幸亏生活困难时,哥哥多少接济一点,倒还不至于十分贫困。
    不久,哥哥年老病故,李月生失去了依靠,经常绝粮断顿。春天借贷,秋天偿还,地里种的粮食,刚上场就分完了。只好卖地为生,家业越发不可收拾。又过了几年,妻子和大儿子相继死去,李月生悲哀无聊,便又买了个贩羊人的老婆为妻,指望有了她生活能稍好点,然而新妻子徐氏,性子刚烈,每天都欺负他,以至于李月生都不敢和亲戚朋友有婚丧嫁娶一类的来往。一夜,梦见父亲对他说:“你现在的境况,算是山穷水尽了。过去曾答应给你金子,现在可以了。”李月生便问:“金子在哪里?”老翁说:“明天给你。”醒过来后,感到奇怪,还觉得可能是自己穷极了发生的幻想。第二天,李月生挖土修墙,忽然挖出了巨金,至此才醒悟老翁过去说的“人不多的时候”是指家人死亡近半的时候。
    异史氏说:“李月生,我的患难之交,为人朴实真诚而不虚伪。我把他当兄弟与他交往,悲哀和快乐都共同承受。几年来虽然村与村相隔十几里路,竟然老死不相听闻。我偶尔经过他的村庄,也不敢过去拜访他。那么,李月生的困苦状况,那是有不可以说到明面上的地方了。忽然听说他一下子得了千金,不觉为他欢欣鼓舞。唉呀!老人临 死的时候安排事情,从前也听说过,却没想到月生的父亲的话都是谶语。这多么神奇啊!”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2* 变形记(节选)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2* 变形记(节选)练习题,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装在套子里的人)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装在套子里的人)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后练习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