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专题0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之比较鉴赏强化训练【学生版+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专题0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之比较鉴赏强化训练【学生版+解析】第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专题0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之比较鉴赏强化训练【学生版+解析】第2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专题0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之比较鉴赏强化训练【学生版+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专题0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之比较鉴赏强化训练【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专题0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之比较鉴赏强化训练【学生版+解析】,共15页。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霄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有人说这两首诗的后两联都很“奇”,请分析“奇”在哪里?(6分)



    咏竹
    【南朝·梁】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①。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②吐龙吟:竹笛声音嘹亮有如龙吟。葛洪《神仙传》记载了仙人壶公的竹杖变化为龙的故事,此处暗用此典。
    2.《咏竹》与《春日山中竹》都写山野之竹,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所言之“志”有何不同。(6分)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裴说《春日山中竹》)



    南轩竹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



    病后登快哉亭
    贺 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华:菊花。
    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
    B. 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
    C. 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
    D. 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
    5. 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6.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萤
    虞世南
    的历①流光小,飘飖②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咏萤
    李嘉祐
    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
    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
    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
    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
    [注]:①的历:小粒明珠的光点,形容灵巧微弱的样子。②“飘飖”同“飘摇"。
    7. 两首诗皆咏萤,但写萤手法各异,请简要分析



    秋暮书怀
    谢榛
    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①。
    西园②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①樽罍:酒杯。②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
    8.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6分)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1】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2】。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1】陈维崧:清初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2】轩举:高昂飞扬。
    9.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的不同之处。(6 分)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荼。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0.本诗与《书愤》作于同一年,抒发的感情也大致相同,但两诗还有许多不同之处,试加以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①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其九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注:①这组绝句是杜甫写在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其时安史之乱进入第六个年头。
    1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的不同。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2.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12.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风 中 琴 琴 诗
    唐·卢仝① 宋·苏轼
    五音六律十三徽②, 若言琴上有琴声,
    龙吟鹤响思庖羲③。 放在匣中何不鸣?
    一弹流水一弹月, 若言声在指头上,
    水月风生松树枝。 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①卢仝,中唐诗人。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不满,不愿仕进。诗作风格奇特,诗风浪漫。②五音六律,泛指音乐。十三徽,琴徽以多以贝壳为之,共有十三个。③庖羲,即伏羲。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13.(1)两首诗的内容都围绕琴声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试简要分析。(3分)



    13.(2)两首诗各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它们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梅花绝句 见梅
    陆游 何应龙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
    14. (1)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并赏析其修辞效果。(3分)



    14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4分)



    专题04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之比较鉴赏强化训练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霄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有人说这两首诗的后两联都很“奇”,请分析“奇”在哪里?(6分)



    【答案】
    (1)寄予的情感新奇。
    ①诗人看到杨花榆荚飘零的情形却没有伤春之情,反而赞美它们惜时进取的勇气。
    ②春雪飞舞,本应使人失望凄苦,但在诗人的笔下,春雪却善解人意,十分可爱。(3 分)
    想象的形象奇特。
    ①诗人把杨花榆荚飘零的情形想象成雪花飞舞,突出了杨花榆荚的洁白和轻盈。
    ②白雪在庭树间飞舞,好像要让人们看到春花烂漫的美景,突出了雪的活泼富有情趣。(3 分)
    咏竹
    【南朝·梁】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①。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②吐龙吟:竹笛声音嘹亮有如龙吟。葛洪《神仙传》记载了仙人壶公的竹杖变化为龙的故事,此处暗用此典。
    2.《咏竹》与《春日山中竹》都写山野之竹,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所言之“志”有何不同。(6分)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裴说《春日山中竹》)



    【答案】(1)刘诗通过描写竹身居荒野、节节高耸向上等特点,赋予竹不事权贵、愿为知音者用的品性,借此表达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不肯趋附权贵依旧坚贞自守的高洁情怀,以及渴望得遇明主有所作为的理想。
    (2)裴说《春日山中竹》塑造了峭拔苍翠、生命力强的山中竹的形象,表达了无论在何种处境中都要顽强奋发的精神追求。
    南轩竹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描绘了竹子无惧艰难的形象。曾诗中的竹子旱天生长,穿越苔石,遭遇冰霜,但更显潇洒柔美晴明;郑诗中的竹子面对千磨万击,狂风肆虐,却还坚劲挺拔,牢固不动。
    不同点:①曾诗的竹突出外在的形态和色彩,无论是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其潇洒、清明、摇曳的姿态,显得清高脱俗;
    ②郑诗的竹突出内在的顽强生命力,竹子虽然生活在“破岩”石缝中,遭受风暴袭击,但依然坚定不移,显得坚韧不屈。
    病后登快哉亭
    贺 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华:菊花。
    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
    B. 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
    C. 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
    D. 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
    5. 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4. C (“颈联虚写”错。颈联从上文的忆想回到现实,是实写。鸦投古刹,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晖,也是作者的所见之景。)
    5. ①意境营造: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2分)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2分)②章法结构:本诗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两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灵动自然;杜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清晰。(2分)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6.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6.【答案】 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萤
    虞世南
    的历①流光小,飘飖②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咏萤
    李嘉祐
    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
    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
    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
    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
    [注]:①的历:小粒明珠的光点,形容灵巧微弱的样子。②“飘飖”同“飘摇"。
    7. 两首诗皆咏萤,但写萤手法各异,请简要分析



    7.【答案】①虞诗托物言志,借流萤表达了物虽小而不碍其光华的哲理,从而袒露自己的心迹:一个人,不管地位如何,处境怎样,都要勇敢地、顽强地表现自己;同时又借物自喻,寄寓身世之感。因有所寄托,因而别具情致。
    ②李诗铺陈,通过萤火水上轻舞、空中展翅、风吹不灭、露洗还明、输光伴夜读、流连在楹檐等描写,突出了其飞翔之姿、发光特点,用墨如泼,多方勾勒,再现萤火的形态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流萤的喜爱之情。
    秋暮书怀
    谢榛
    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①。
    西园②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①樽罍:酒杯。②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
    8.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6分)



    8.【答案】①谢诗颈联写出了岁月流逝、人入暮年、借酒消愁,表达了当下无人赏识无奈。尾联借用典故,抒发了对曹氏父子的仰慕,流露人生迟暮的无奈和怀才不遇的愤慨。
    ②杜诗颈联中“常作客”点明漂泊,以“多病”“停杯”指出患病,以“艰难苦恨”写出生活困境,抒发了漂泊无依的孤独和穷病交加的窘迫。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1】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2】。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1】陈维崧:清初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2】轩举:高昂飞扬。
    9.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的不同之处。(6 分)



    9.【答案】
    (1)思想感情:杜诗主要表达激昂向上的理想主义精神;陈词主要表达不得舒展怀抱的愤懑之情。
    (2)写作对象:杜诗写的是画中的鹰,陈词咏的是鹰本身。
    (3)描写手法:杜诗侧重于描写近景和细节,主要使用白描手法;陈词主要写的是远景和整体,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荼。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0.本诗与《书愤》作于同一年,抒发的感情也大致相同,但两诗还有许多不同之处,试加以分析。(6分)



    10.【答案】①内容情感不同:《书愤》兼有追怀往事,矢志报国;《临安春雨初霁》写客居京华的恬静闲适生活,表达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能上前线杀敌报国的悲愤。
    ②表达技巧不同:《书愤》表达技巧之一是虚实相济,前四句回忆往事是虚,后四句着眼现实为实,相得益彰;《临安春雨初霁》表达技巧之一以乐景衬哀情,以恬静闲适的生活反衬落寞无聊的心境。
    ③意境不同:《书愤》(加上意象)雄浑开阔;《临安春雨初霁》(加上意象)明艳恬静。
    ④风格不同:《书愤》的风格是沉郁顿挫;《临安春雨初霁》的风格是清新隽永。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①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其九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注:①这组绝句是杜甫写在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其时安史之乱进入第六个年头。
    1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的不同。



    11.【答案】①首联大处着笔,仰望云天,一碧如洗;远眺睛峰,积雪初融:雪后天皘为下文¨望”岳铺垫;
    ②颔联变换视角,近观山泉,凝结成冰冰柱悬垂于崖壁之上;仰视山路迂回曲折,云雾缭绕,突岀山之髙;
    ③颈联将视线转向积雪,想象雪花飘落,齐燕大地竟因此而蒙上了一片白茫茫的影像;
    ④尾联诗人于静静地凝望中,想象矗立在绝壁之上的秦碑,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愿望。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2.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12.(1)【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12.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12.(2)【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风 中 琴 琴 诗
    唐·卢仝① 宋·苏轼
    五音六律十三徽②, 若言琴上有琴声,
    龙吟鹤响思庖羲③。 放在匣中何不鸣?
    一弹流水一弹月, 若言声在指头上,
    水月风生松树枝。 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①卢仝,中唐诗人。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不满,不愿仕进。诗作风格奇特,诗风浪漫。②五音六律,泛指音乐。十三徽,琴徽以多以贝壳为之,共有十三个。③庖羲,即伏羲。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13.(1)两首诗的内容都围绕琴声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试简要分析。(3分)



    13.(1)【答案】卢诗重在表现演奏者的技巧高妙(1分)和琴声让诗人陶醉(答“诗人因听琴而产生的遐想”也可)(1分),苏诗重在探讨琴声从何而来的道理(答“事物间是相辅相成的哲理”也可)(1分)。
    13.(2)两首诗各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它们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13.(2)【答案】卢诗艺术手法和效果:卢诗主要通过比喻(把琴声比作龙吟鹤响)、联想(思庖羲)、通感(“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是以听觉和视觉的融合写弹琴的高妙和听琴的感受)等艺术手法形象表现了琴声的高妙和听者的感受。苏诗则主要通过两个反问(何不鸣,何不于)(1分),加深读者印象,引发读者的思考,也别具新鲜韵味(答中两点即可给1分)。
    梅花绝句 见梅
    陆游 何应龙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
    14. (1)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并赏析其修辞效果。(3分)



    14. (1)【答案】比喻.(1分)《梅花绝句》把梅花比作雪堆,形象生动地突出梅花之盛.(1务)《见梅》把梅花比作从天而降的美人,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的孤独和外形美。(1分)
    14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4分)



    14 (2)【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看到梅花盛开的惊喜之情.(1分)《梅花绝句》
    写诗人冒着严寒去赏花,惊喜发现满山的梅花盛开.《见梅》写诗人在空旷寂寥的环境中
    发现梅花的掠喜。(分析1分)
    不同点:《梅花绝句》突出诗人对梅花的痴情.(1分)《见梅》突出诗人顾影自怜、孤
    芳自赏的心情。(1分)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综合训练02(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综合训练02(原卷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综合训练01(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综合训练01(原卷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4送别离别类【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4送别离别类【原卷版+解析】,共16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