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3爱情闺怨诗【基础练习】(原卷版+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3爱情闺怨诗【基础练习】(原卷版+解析)第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3爱情闺怨诗【基础练习】(原卷版+解析)第2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3爱情闺怨诗【基础练习】(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3爱情闺怨诗【基础练习】(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3爱情闺怨诗【基础练习】(原卷版+解析),共9页。
    李商隐①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②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注】①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三年春,诗人在京守母丧,感叹时事而作。《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二年八月,回纥乌介可汗过天德,俘掠云、朔、北川。”朝廷征发许、蔡、汴、济等六镇之师讨伐。②赤岭,与下句鸿门都是乌介可汗入犯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苑试春衣”写京中贵家女子在花草繁茂的小苑里试穿春衣。
    B.“高楼倚暮晖”写京中贵家女子在斜阳中独倚高楼,感到孤独寂寞。
    C.“赤岭久无耗”写出了征人之妻对远戍赤岭一带的征人思念担忧的状况。
    D.“鸿门犹合围”说鸿门一带仍被敌军围困,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2、颔联“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南陵道中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4.结合全诗景的变化说说客的心情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1)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4分)




    (2)最后两句,名家评论“以曲笔故作旷达”,请谈谈你的看法。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更漏子
    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1)阅读上片,作者描写的小院有什么特点?




    (2)结合全词,回答: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女子的“春思重”?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3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3分)




    闺怨诗练习
    即 日
    李商隐①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②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注】①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三年春,诗人在京守母丧,感叹时事而作。《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二年八月,回纥乌介可汗过天德,俘掠云、朔、北川。”朝廷征发许、蔡、汴、济等六镇之师讨伐。②赤岭,与下句鸿门都是乌介可汗入犯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苑试春衣”写京中贵家女子在花草繁茂的小苑里试穿春衣。
    B.“高楼倚暮晖”写京中贵家女子在斜阳中独倚高楼,感到孤独寂寞。
    C.“赤岭久无耗”写出了征人之妻对远戍赤岭一带的征人思念担忧的状况。
    D.“鸿门犹合围”说鸿门一带仍被敌军围困,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1、B
    【解析】“感到孤独寂寞”分析错误,前四句描绘京中贵家女子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生活情景,因此“高楼倚暮晖”并不是孤独寂寞,而是闲情逸致。
    2、颔联“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




    2、①情感表达:颔联描写了园中“夭桃”含笑、“舞蝶”双飞的景象,以景喻人,衬托出京城贵家女子青春韶华的 欢乐、伉俪偕守的幸福。
    ②结构安排:与下文征妇“含泪坐鸳机”景象构成鲜明对照。京城贵妇于国事了无牵挂的悠闲自得与征人之妻对丈夫杳无音信、生死难卜的担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点3分)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①前两句写沉沉月光、寂静的洞房,珍珠帘外的梧桐瘦影,渲染了凄冷的意境,写出女子天寒岁暮,独守空房的内心寂寞。②后两句,写深秋将至,女子在灯下裁缝衣服,反映了女子对冬衣未成的焦虑。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①拟人, 将手人格化,手能先知晓秋霜将至,生动形象写出女子悲凉的心境。
    ②细节描写。写女子灯下裁衣的动作,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的心理,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委婉表达女子内心的愁怨。③双关,“冷”一方面写出剪刀之冷,另一方面也是女子内心之悲凉,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南陵道中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4.结合全诗景的变化说说客的心情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4.①诗人看到水面悠悠,心情较为平静;
    ②而后看到风云变化,秋意升起,于是心绪不宁,感到深切的悲凉;
    ③正当孤独伤心时,忽见红袖女子凭栏眺望,更加勾起对家人的思念之情。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1)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4分)




    丈夫出征之前,女子郁闷难过,无精打采,愁上心头;饯行时,竭力控制情绪,强忍伤心不敢流泪。
    (2)最后两句,名家评论“以曲笔故作旷达”,请谈谈你的看法。




    最后两句运用曲笔,写出女子表面上故作旷达,实际悲苦难当。女主人公面对爱人的离别,深感痛苦,而爱人因为出征又不能不走,在无奈的现实面前,不如旷达一些,先自己醉倒,不知离别的情形或许好受些。以此曲笔把主人公的离别悲愁和不舍抒写得感人肺腑。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更漏子
    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1)阅读上片,作者描写的小院有什么特点?




    (1)小院寂静、幽深、色彩明丽、富有春意。
    (2)结合全词,回答: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女子的“春思重”?




    (2)①融情于景,词中通过描写长长的柳丝,小小的桃叶,以及空旷幽深的小院,描绘了幽寂冷清的春景图,在其中悄然融入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之愁。
    ②反衬【乐景衬哀情】,作者借小院的盎然春意、明丽色彩的景物反衬内心的寂寞,借枕上好花反衬女子的悲伤。
    ③细节描写,描写女子因思念而一夜未眠、追忆残梦的神态,反映了女子的离愁。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3分)




    【答案】起到了奠定了词的压抑、愁闷的情感基调作用。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已西沉,在凄凉的氛围上更抹了一层暗淡的暮色,从而渲染了全词的凄清寂寥氛围。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3分)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主人公自身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的。写女子回身整理残棋的动作,以及因心事重重,犹豫不决,落子迟缓的心理描写。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11题画诗【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11题画诗【原卷版+解析】,共1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6写景抒怀诗【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6写景抒怀诗【原卷版+解析】,共2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5田园隐逸诗【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主题05田园隐逸诗【原卷版+解析】,共1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