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1.(2分)如图为人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是生物大分子,其单体人体均能合成
B.若②是激素,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C.若①②共同构成糖蛋白,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关
D.若③是D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腺苷
2.(2分)内毒素存在于某些细菌的细胞壁中,在细菌死亡或自溶后被释放出来。内毒素由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构成,脂质A是其中的主要毒性组分( )
A.内毒素的加工和运输与高尔基体有关
B.内毒素至少含有C、H、O、P四种元素
C.推测脂质A在室温时更可能以固态形式存在
D.与脂质A相比,核心多糖的H元素含量更低
3.(2分)破骨细胞可吞噬并降解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HAP),HAP在溶酶体中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释放出Ca2+等离子,从而促进骨组织的发育和重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破骨细胞的吞噬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吞噬过程消耗的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
C.溶酶体有两层膜,可以防止水解酶溢出而破坏细胞
D.HAP降解后的产物不能被回收和再利用
4.(2分)现将a、b两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两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c、d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c试管中细胞a体积增大,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水分交换前,细胞a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B.水分交换后,试管中蔗糖溶液渗透压大小关系为d溶液<c溶液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a的细胞液渗透压等于细胞b的细胞液渗透压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b的细胞液渗透压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5.(2分)从某种微生物细胞中分离得到了一种酶Q,为了探究该酶的最适温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种微生物适合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生存
B.若增加图甲上述温度下每组实验的组数,取平均值可使已得到的最适温度范围更精准
C.图乙实验中若升高温度,酶Q的活性不一定升高
D.图乙中,在t2时增加底物的量,酶Q的活性不变
6.(2分)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对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措施涉及的有关原理的分析( )
A.AB.BC.CD.D
7.(2分)如图为研究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速率、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时,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ATP中
B.整个a~c运动阶段,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C.运动强度为c时,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较多乳酸和CO2
D.图中b~c段,细胞无氧呼吸增强,此时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以无氧呼吸为主
8.(2分)小麦体内发生的性理过程如图1所示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相关物质,Ⅰ、Ⅱ表示相关结构。在适宜温度下测得的光合速率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Ⅰ、Ⅱ均可以发生能量的转换
B.图1中的CO2在线粒体基质产生,叶绿体基质消耗
C.图2中小麦最大总光合速率为10mg•g﹣1•h﹣1
D.若测得小麦的CO2,吸收量为4mg•g﹣1•h﹣1,则在该光照下9h,小麦一天无生长
9.(2分)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作用是产生等待信号,以保证染色体均等分配,其作用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纺锤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B.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
C.如图SAC功能异常的细胞有丝分裂时可能推迟进入分裂后期
D.SAC功能异常的细胞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子细胞
10.(2分)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相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属于无关变量,同一时间圆形叶片浮起数量属于因变量
②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用H2O2和新鲜的肝脏提取液进行实验
③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发生质壁分离并复原实验中,滴加蔗糖和清水,属于自变量,该实验不存在对照
④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无关变量有淀粉酶的浓度、加入的溶液量、pH等,因变量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2分)钙泵是一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的运输Ca2+的ATP水解酶,能驱动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内质网等储存Ca2+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质基质内低浓度的Ca2+。当细胞受到刺激时,Ca2+又会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中毒时钙泵的运输速率会降低
B.Ca2+泵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内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Ca2+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属于吸能反应
D.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时,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脱离下来
12.(2分)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发生凋亡时,某些基因的表达能力会加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细胞衰老表现为核体积变小,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D.当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细胞发生癌变
13.(2分)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曲线图和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级卵母细胞所处的时期是C~F
B.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本质上发生在D~E
C.丙细胞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D.甲细胞含四对同源染色体,乙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14.(2分)小鼠毛皮的黄色和黑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研究小鼠毛皮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做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一:P 黄鼠×黑鼠→F1 黄鼠2378,黑鼠2398
实验二:P 黄鼠×黄鼠→F1 黄鼠2396,黑鼠1235
A.黄色对黑色为显性
B.黄鼠的基因型为Aa
C.实验二F1中纯合子占
D.两组实验中子代均发生性状分离
15.(2分)小鼠皮毛的黄色、鼠色和黑色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Y、A和a控制,其中AY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AYAY个体在胚胎期死亡。现用黄色皮毛雌性小鼠(AYA)与黑色皮毛雄性小鼠(aa)交配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小鼠皮毛颜色有关的基因型有5种
B.F1小鼠的皮毛颜色为黄色、鼠色
C.F2小鼠中鼠色皮毛个体占
D.F2中一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交配,后代不会同时出现鼠色和黑色小鼠
二、概念辨析题,判断对错(填√或×)并改正。
16.(2分)所有细胞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判断: 。
改正: 。
17.(2分)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判断: 。
改正: 。
18.(2分)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ATP的合成速率小于ATP的消耗速率。
判断: 。
改正: 。
19.(2分)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酵母菌的培养时间应适当延长。
判断: 。
改正: 。
20.(2分)基因型Aa的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分离定律。
判断: 。
改正: 。
三、非选择题
21.(10分)盐胁迫是当前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适应盐胁迫环境,植物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来实现耐盐性,其中,如图为根部细胞内SOS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系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与土壤直接接触,容易受环境影响。土壤中盐浓度过高会引起根细胞 ,严重影响植物生长。
(2)据图分析,在盐胁迫的情况下,Na+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细胞内的Na+浓度升高后,会引起Ca2+水平的升高,随后SOS3与SOS2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激活Na+/H+反转运体(SOS1)的活性,向细胞外以 方式转运Na+,其动力来自细胞膜两侧H+的电化学梯度,从而降低细胞内Na+毒害,帮助植物抵抗盐胁迫。
(3)据图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降低细胞内Na+毒害的途径还有 ,其生理学意义是 。
22.(10分)图中甲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回答问题([]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图甲中囊泡X由[ ] 经“出芽”形成,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中一部分。
(2)若图甲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该细胞分泌的抗体,抗体从合成到被分泌出细胞 ;在抗体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
(3)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的功能。
(4)该细胞虽然有较大的膜面积,却不适合作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原因是 。
23.(10分)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抑制剂X可通过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作用原理是 。
(2)图1中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出1点)。
(3)图2为抑制剂X对胰脂肪酶作用的两种推测的机理模式图。原理一: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可以改变酶的构象,使其无法再与脂肪结合,对酶产生可逆的影响,结合图1分析 (选填“原理一”或“原理二”),判断依据是 。
24.(10分)图1、2是某雌性小鼠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3是该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4表示百合(2n=24),图5是百合减数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
(1)图1细胞所处时期为 ,含 个染色体组。
(2)图2细胞的名称为 。
(3)图3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段(填字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段(填字母),细胞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对应图3的 段(填字母)。
(4)图4中,若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a=24,则图中b时期的细胞内 (一定/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若纵坐标是核DNA数且a=48,则该曲线可表示 分裂。
(5)图5中各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6)若该雌性小鼠的基因型为AaXDXD,一个原始生殖细胞正常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D的极体(不考虑片段交换等),与该极体同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为 。
25.(20分)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如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为5℃时,该植物幼苗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研究者用含14C的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过程,其转移途径是 (用符号和→表示)。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2+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 移动。
(3)据图分析,图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据图分析,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 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在 ℃之间缩小温度梯度做平行实验。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 编号组实验,光合作用的速率为 g•h﹣1(用CO2表示)。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叶绿素),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 (选填“不显著”或“显著”)。
2024-2025学年天津市静海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如图为人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是生物大分子,其单体人体均能合成
B.若②是激素,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C.若①②共同构成糖蛋白,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关
D.若③是D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腺苷
【分析】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等。
2、分析题图:图中①可能为蛋白质、氨基酸,②可能是糖类、脂质,③可能是核酸、核苷酸、ATP、磷脂等。
【解答】解:A、若①是生物大分子,其单体为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
B、若②是激素,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
C、若①②共同构成糖蛋白,因此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关;
D、若③是DNA、鸟嘌呤、胞嘧啶,不含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2分)内毒素存在于某些细菌的细胞壁中,在细菌死亡或自溶后被释放出来。内毒素由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构成,脂质A是其中的主要毒性组分( )
A.内毒素的加工和运输与高尔基体有关
B.内毒素至少含有C、H、O、P四种元素
C.推测脂质A在室温时更可能以固态形式存在
D.与脂质A相比,核心多糖的H元素含量更低
【分析】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甘油三酯。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如日常炒菜用的食用油(花生油、豆油和菜籽油等);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解答】解:A、高尔基体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细胞器,内毒素存在于某些细菌的细胞壁中,不含有高尔基体;
B、题干信息、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构成,携带多种饱和脂肪酸长链和磷酸基团、H、O、P四种元素;
C、题干信息,携带多种饱和脂肪酸长链,室温时呈固态,C正确;
D、糖类中C,故与脂质A相比,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2分)破骨细胞可吞噬并降解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HAP),HAP在溶酶体中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释放出Ca2+等离子,从而促进骨组织的发育和重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破骨细胞的吞噬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吞噬过程消耗的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
C.溶酶体有两层膜,可以防止水解酶溢出而破坏细胞
D.HAP降解后的产物不能被回收和再利用
【分析】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细胞从外界吞入物质后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于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便将吞噬泡中的物质降解。
【解答】解:A、破骨细胞的吞噬过程属于胞吞,A正确;
B、吞噬过程消耗的能量不全部由线粒体提供,B错误;
C、溶酶体为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HAP降解后的产物部分能被回收和再利用2+等离子,从而促进骨组织的发育和重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2分)现将a、b两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两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c、d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c试管中细胞a体积增大,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水分交换前,细胞a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B.水分交换后,试管中蔗糖溶液渗透压大小关系为d溶液<c溶液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a的细胞液渗透压等于细胞b的细胞液渗透压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b的细胞液渗透压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分析】由题分析可知,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细胞a的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吸水,水分交换前,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b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失水,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解答】解:A、由于细胞a在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细胞的体积增大,则水分交换前,A正确;
B、分析题意,试管c,水分交换后,c试管的细胞吸水。而d试管中细胞b发生了质壁分离,d中的浓度变小,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d溶液<c溶液;
C、水分交换前、d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而d试管中细胞b失水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减小,细胞液渗透压等于外界蔗糖浓度,C错误;
D、在一定的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需要学生理解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及其过程。
5.(2分)从某种微生物细胞中分离得到了一种酶Q,为了探究该酶的最适温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种微生物适合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生存
B.若增加图甲上述温度下每组实验的组数,取平均值可使已得到的最适温度范围更精准
C.图乙实验中若升高温度,酶Q的活性不一定升高
D.图乙中,在t2时增加底物的量,酶Q的活性不变
【分析】1、分析图甲:在所给的温度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剩余量减少,说明酶活性增强,但由于没有出现峰值,故不能判断该酶的最适温度。
2、分析图乙:在60℃下,底物一定时,随时间延长,生成物的量逐渐增加,直至稳定。
【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说明酶活性增强,A正确;
B、甲图各温度的实验组数,酶的活性一直在增强,故不能得到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减小温度梯度,B错误;
C、由于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不一定升高;
D、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影响,故图乙中2时增加底物的量,酶Q的活性不变。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温度等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6.(2分)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对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措施涉及的有关原理的分析( )
A.AB.BC.CD.D
【分析】1、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等,应合理应用,以提高光合速率。
3、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因素调节的,光、温度、重力对植物长发育的调节尤为重要。
【解答】解:A、果实,低温储存能够降低呼吸酶的活性,A错误;
B、种子晒干储藏可以减少自由水,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在同一块土地上将喜阴喜阳的农作物合理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照,进而提高单位面积量;
D、增施农家肥能促进土壤中的分解作用,从而提高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如图为研究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速率、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时,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ATP中
B.整个a~c运动阶段,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C.运动强度为c时,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较多乳酸和CO2
D.图中b~c段,细胞无氧呼吸增强,此时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以无氧呼吸为主
【分析】分析曲线图:ab段,氧气消耗速率不断升高,血液中乳酸含量基本不变,因此该阶段细胞进行有氧呼吸;bc段氧气消耗速率很快,同时乳酸含量也在不断增加,说明该阶段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解答】解:A、有氧呼吸时,少量储存在ATP中;
BC、人体细胞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2,B正确,C错误;
D、运动强度b~c段,所以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及产物,能结合曲线图准确判断各选项。
8.(2分)小麦体内发生的性理过程如图1所示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相关物质,Ⅰ、Ⅱ表示相关结构。在适宜温度下测得的光合速率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Ⅰ、Ⅱ均可以发生能量的转换
B.图1中的CO2在线粒体基质产生,叶绿体基质消耗
C.图2中小麦最大总光合速率为10mg•g﹣1•h﹣1
D.若测得小麦的CO2,吸收量为4mg•g﹣1•h﹣1,则在该光照下9h,小麦一天无生长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1)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2)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解答】解:A、图1中Ⅰ,可以发生能量的转换;
B、图1中的CO3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产生,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叶绿体基质消耗;
C、图2中小麦最大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8+8=10mg•g﹣1•h﹣1,C正确;
D、若有机物的积累量用CO8的量来代替,光照下9h有机物的积累量为4×3=36mg•g﹣1•h﹣1,剩下15小时只有呼吸作用消耗3×15=30mg•g﹣1•h﹣1,因此小麦一天有生长,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以及其中的物质、能量变化,明确其影响因素及影响原理,明确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9.(2分)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作用是产生等待信号,以保证染色体均等分配,其作用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纺锤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B.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
C.如图SAC功能异常的细胞有丝分裂时可能推迟进入分裂后期
D.SAC功能异常的细胞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子细胞
【分析】分析题图: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作用是检验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并建立正确的双极定向。该机制能保证复制的染色体都能平均进入子细胞,维持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解答】解:A、间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DNA的复制,A正确;
B、在有丝分裂中期,B正确;
CD、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作用是产生等待信号,以保证染色体均等分配,则细胞可能没有等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就开始分裂,造成染色体不均等分裂,C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相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属于无关变量,同一时间圆形叶片浮起数量属于因变量
②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用H2O2和新鲜的肝脏提取液进行实验
③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发生质壁分离并复原实验中,滴加蔗糖和清水,属于自变量,该实验不存在对照
④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无关变量有淀粉酶的浓度、加入的溶液量、pH等,因变量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分析】设计实验方案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适宜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解答】解:①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照强度属于自变量,相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属于无关变量,①正确;
②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不能用H2O2和新鲜的肝脏提取液进行实验,因为H2O2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②错误;
③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滴加蔗糖和清水,原生质层位置为因变量,存在自身前后对照;
④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无关变量有淀粉酶的浓度、pH等。
综上①④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多个课本探究实验,对于此类实验,需要考生注意实验的原理、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等,学习时注意比较归纳。
11.(2分)钙泵是一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的运输Ca2+的ATP水解酶,能驱动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内质网等储存Ca2+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质基质内低浓度的Ca2+。当细胞受到刺激时,Ca2+又会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中毒时钙泵的运输速率会降低
B.Ca2+泵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内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Ca2+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属于吸能反应
D.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时,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脱离下来
【分析】由题干信息“钙泵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的运输 Ca2+的ATP水解酶,其能驱动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以维持细胞质基质内低浓度的Ca2+”,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低于细胞外或细胞内的钙库中的,则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如内质网腔)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其运输方式应为主动运输。而“Ca2+又会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说明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2+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代谢供能,氧气运输速率下降,则钙泵的运输速率会降低;
B、题目中2+的ATP水解酶,其能驱动细胞质基质中的Ca8+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以维持细胞质基质内低浓度的Ca2+,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低于细胞外或细胞内的钙库中的,则Ca5+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如内质网腔)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其运输方式应为主动运输;
C、由题干信息Ca2+会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可推知Ca2+由细胞外或钙库进入细胞质基质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放能反应;
D、ATP水解成ADP时,分解后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携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发生的条件,从而对该题能作出准确判断。
12.(2分)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发生凋亡时,某些基因的表达能力会加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细胞衰老表现为核体积变小,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D.当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细胞发生癌变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答】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某些基因的表达能力会加强,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但哺乳动物分化形成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中丢掉细胞核,B错误;
C、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大,C错误;
D、正常的人体细胞中既含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癌变的发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学生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分化和衰老的特点以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分)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曲线图和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级卵母细胞所处的时期是C~F
B.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本质上发生在D~E
C.丙细胞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D.甲细胞含四对同源染色体,乙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图A~G段核DNA分子数目减半,所以表示减数分裂;H~I段表示受精作用;Ⅰ~P段核DN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表示有丝分裂。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没有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解:A、初级卵母细胞所处的时期是C~D(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本质上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
C、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C错误;
D、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模式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4.(2分)小鼠毛皮的黄色和黑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研究小鼠毛皮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做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一:P 黄鼠×黑鼠→F1 黄鼠2378,黑鼠2398
实验二:P 黄鼠×黄鼠→F1 黄鼠2396,黑鼠1235
A.黄色对黑色为显性
B.黄鼠的基因型为Aa
C.实验二F1中纯合子占
D.两组实验中子代均发生性状分离
【分析】题意分析:实验二中黄鼠×黄鼠的后代出现黑鼠,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小鼠毛皮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又后代黄鼠:黑鼠≈2:1,说明黄鼠中显性纯合体胚胎致死,同时能说明控制毛色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实验一中,黄鼠×黑鼠的后代黄鼠:黑鼠≈1:1,说明亲代黄鼠是杂合体。
【解答】解:A、题意分析:实验二中黄鼠×黄鼠的后代出现黑鼠,说明小鼠毛皮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
B、实验一中,说明亲代黄鼠是杂合体,B正确;
C、实验二中黄鼠×黄鼠的后代出现黑鼠,说明小鼠毛皮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说明黄鼠中显性纯合体胚胎(AA)致死,故实验二F1中纯合子(aa)占,C正确;
D、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实验二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15.(2分)小鼠皮毛的黄色、鼠色和黑色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Y、A和a控制,其中AY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AYAY个体在胚胎期死亡。现用黄色皮毛雌性小鼠(AYA)与黑色皮毛雄性小鼠(aa)交配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小鼠皮毛颜色有关的基因型有5种
B.F1小鼠的皮毛颜色为黄色、鼠色
C.F2小鼠中鼠色皮毛个体占
D.F2中一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交配,后代不会同时出现鼠色和黑色小鼠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由于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YA、AYa、AA、aa共5种;
B、黄色皮毛雌性小鼠(AYA)与黑色皮毛雄性小鼠(aa)交配得到F1,F8中小鼠的基因型有AYa、Aa、鼠色;
C、F1中小鼠的基因型有AYa、AaA、AY、a,F2随机交配得到F2,由于后代中AYAY个体在胚胎期死亡,F2中鼠色A_的比例为(×+×+×)÷(2﹣×,C错误;
D、F2中一只黄色雄鼠(AYA或者AYa)与若干只黑色雌鼠(aa)交配,后代为黄色和鼠色或者后代为黄色和黑色,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再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概念辨析题,判断对错(填√或×)并改正。
16.(2分)所有细胞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判断: × 。
改正: 原核细胞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无关 。
【分析】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解答】解: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不是所有细胞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因此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故答案为:
×;原核细胞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17.(2分)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判断: √ 。
改正: 无需改正 。
【分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答】解: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能释放氧气,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8.(2分)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ATP的合成速率小于ATP的消耗速率。
判断: × 。
改正: 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P的合成速率与√√P的消耗速率大致相等 。
【分析】ATP又叫腺苷三磷酸,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ATP是一种含有特殊化学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特殊化学键中。
【解答】解: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ATP的消耗速度较快,即人体细胞ATP的合成速率与ATP的消耗速率大致相等。因此题干说法错误,人体细胞ATP的合成速率与ATP的消耗速率大致相等。
故答案为:
×;剧烈运动时
【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9.(2分)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酵母菌的培养时间应适当延长。
判断: × 。
改正: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组的酵母菌的培养时间不需要延长 。
【分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但葡萄糖也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解答】解:由于葡萄糖也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而有氧组的酵母菌的培养时间不需要延长。
故答案为: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0.(2分)基因型Aa的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分离定律。
判断: × 。
改正: 基因型√√的真核生物减数分裂Ⅰ后期可发生基因分离定律 。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故答案为:
×
基因型Aa的真核生物减数分裂Ⅰ后期可发生基因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的时期,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
三、非选择题
21.(10分)盐胁迫是当前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适应盐胁迫环境,植物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来实现耐盐性,其中,如图为根部细胞内SOS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系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与土壤直接接触,容易受环境影响。土壤中盐浓度过高会引起根细胞 渗透失水 ,严重影响植物生长。
(2)据图分析,在盐胁迫的情况下,Na+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协助扩散 。细胞内的Na+浓度升高后,会引起Ca2+水平的升高,随后SOS3与SOS2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激活Na+/H+反转运体(SOS1)的活性,向细胞外以 主动运输 方式转运Na+,其动力来自细胞膜两侧H+的电化学梯度,从而降低细胞内Na+毒害,帮助植物抵抗盐胁迫。
(3)据图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降低细胞内Na+毒害的途径还有 通过NHX将Na+转运至液泡中 ,其生理学意义是 提高液泡中细胞液渗透压,促进细胞吸水;避免过量的Na+损伤细胞结构 。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蛋白;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转运蛋白,消耗能量。
【解答】解:(1)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等浓度有关,土壤中盐浓度过高会引起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大于植物根细胞的渗透压,造成“生理干旱”。
(2)结合图示可知,在盐胁迫的情况下+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植物细胞内Na+的浓度增加,导致细胞质中Ca2+水平的升高,SOS3感知这种变化,这些复合物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Na+/H+反转运体(SOS5)的活性,向细胞外以主动运输方式转运Na+,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该过程中其动力来自于细胞膜两侧H+的电化学梯度。
(3)据图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毒害的途径还有液泡膜上的Na+/H+交换器(NHX)可将过多的Na+转运到液泡内进行储存,其生理学意义是提高液泡细胞液渗透压;避免过量的Na+损伤细胞结构。
故答案为:
(1)渗透失水
(2)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3)通过NHX将Na+转运至液泡中 提高液泡中细胞液渗透压;避免过量的Na+损伤细胞结构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难度适中。
22.(10分)图中甲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回答问题([]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磷脂和蛋白质(或“脂质和蛋白质”) 。图甲中囊泡X由[ ③ ] 内质网 经“出芽”形成,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中一部分。
(2)若图甲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该细胞分泌的抗体,抗体从合成到被分泌出细胞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在抗体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线粒体 。
(3)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囊泡上的蛋白质A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相互识别 ,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信息交流 的功能。
(4)该细胞虽然有较大的膜面积,却不适合作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原因是 核膜和具膜细胞器会对细胞膜提纯造成干扰 。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解答】解:(1)由题图可知,图甲中①是细胞核,③是内质网,X是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囊泡膜来源于生物膜,是磷脂和蛋白质,到达④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中一部分。
(2)若图甲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该细胞分泌的抗体。作为分泌蛋白,然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再到达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高尔基体,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3)图乙中,囊泡膜上具有蛋白质A,两种蛋白质特异性结合后,将“货物”通过胞吐排出细胞,主要依赖囊泡上的蛋白质A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的特异性结合。
(4)该细胞虽然有较大的膜面积,却不适合作制备细胞膜的材料,还具有核膜和具膜细胞器。
故答案为:
(1)磷脂和蛋白质(或“脂质和蛋白质”) ③内质网
(2)核糖体、内质网 线粒体
(3)囊泡上的蛋白质A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相互识别 信息交流
(4)核膜和具膜细胞器会对细胞膜提纯造成干扰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3.(10分)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抑制剂X可通过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或RNA ,其作用原理是 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
(2)图1中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是否加入抑制剂X、脂肪浓度 ,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一定脂肪浓度范围内,抑制剂X可以抑制脂肪水解反应速率;抑制剂X对脂肪水解的抑制作用随脂肪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答出1点)。
(3)图2为抑制剂X对胰脂肪酶作用的两种推测的机理模式图。原理一: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可以改变酶的构象,使其无法再与脂肪结合,对酶产生可逆的影响,结合图1分析 原理二 (选填“原理一”或“原理二”),判断依据是 随脂肪浓度的增加,两组实验的最大酶促反应速率最终相等,由此可推测抑制剂X与脂肪是竞争关系 。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解答】解:(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其作用原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该实验是探究抑制剂X和脂肪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抑制剂X和脂肪浓度,一定脂肪浓度范围内;抑制剂X对脂肪水解的抑制作用随脂肪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3)据图1可知,加入抑制剂X组的酶促反应速率低于对照组,反应速率依然比对照组低(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缓解抑制剂X的抑制作用),判断依据为随脂肪浓度的增加,由此可推测抑制剂X与脂肪是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
(1)蛋白质或RNA 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是否加入抑制剂X、脂肪浓度 ,抑制剂X可以抑制脂肪水解反应速率
(3)原理二 随脂肪浓度的增加,由此可推测抑制剂X与脂肪是竞争关系(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4.(10分)图1、2是某雌性小鼠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3是该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4表示百合(2n=24),图5是百合减数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
(1)图1细胞所处时期为 有丝分裂后期 ,含 4 个染色体组。
(2)图2细胞的名称为 初级卵母细胞 。
(3)图3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CD 段(填字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EF 段(填字母),细胞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对应图3的 CD 段(填字母)。
(4)图4中,若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a=24,则图中b时期的细胞内 不一定 (一定/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若纵坐标是核DNA数且a=48,则该曲线可表示 有丝分裂或减数 分裂。
(5)图5中各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③→②→⑤→④ (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6)若该雌性小鼠的基因型为AaXDXD,一个原始生殖细胞正常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D的极体(不考虑片段交换等),与该极体同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为 aXd 。
【分析】1、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解答】解:(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2)由题意可知,图2细胞表示雌性小鼠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所以图7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3)图3是该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其中BC段表示间期DNA复制,FG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即图3中的CD段,即图4中的EF段,即图3的CD段。
(4)图4表示百合(5n=24)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部分区段,若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a=24,则图不可能是有丝分裂,因此只能表示减数分裂,则b时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未完成,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时期,因此图中b时期的细胞内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则该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5)按照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图 5中各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6)已知雌性小鼠的基因型为AaXDXd,一个原始生殖细胞正常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A与a分离,XD与Xd分离。产生的一个极体基因型为AXD,则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极体基因型为aXd,那么与该极体同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为aXd。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后期 4
(2)初级卵母细胞
(3)CD EF
(4)不一定 有丝分裂或减数
(5)①→③→②→⑤→④
(6)aX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25.(20分)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如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为5℃时,该植物幼苗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研究者用含14C的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过程,其转移途径是 (用符号和→表示)。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2+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 右 移动。
(3)据图分析,图中 B、D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据图分析,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0 ℃。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 2、4、6、8 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在 20﹣40 ℃之间缩小温度梯度做平行实验。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 5 编号组实验,光合作用的速率为 g•h﹣1(用CO2表示)。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叶绿素),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 显著 (选填“不显著”或“显著”)。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为净光合作用的量,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是实际呼吸作用的量,A点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为0,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完全被呼吸作用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逐渐增强,大于5℃后经光合作用大于0,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实际光合作用等于净光合作用加上呼吸作用。
【解答】解:(1)A点(5℃)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为0,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该植物幼苗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4生成C3,C3在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还原成有机物、C7,所以用含14C的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过程,其转移途径是:。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 Mg 的条件下进行,则叶绿素的合成不足,但是不影响呼吸速率。
(3)A点(5℃)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为8,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大于5℃后净光合作用大于0。图中B点和D点两条曲线相交,而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4)净光合速率最大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因此温室栽培该植物,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5)①根据题意分析,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因变量是呼吸速率,因此该实验应该在无光照的条件下进行、7、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实验温度范围内2量最多,说明该温度(30℃)条件下呼吸速率最高,实验设计思路是在20﹣40℃之间缩小温度梯度做平行实验。
②同一温度条件下的两组实验分别代表了该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两者绝对值的和代表了光合速率,第5组实验的光合速率最大=g•h﹣1。
③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将某植物的叶绿素突变体的叶片进行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显著。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右
(3)B、D
(4)20
(5)3、4、6、8 20﹣40 显著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温度对于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影响正确解读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0/17 14:19:24;用户:物化生;邮箱:17613376695;学号:50818988选项
经验措施
原理分析
A
果实、蔬菜等低温储存
低温破坏酶的结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消耗
B
种子晒干后储藏
主要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C
喜阴喜阳的农作物间行种植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使农作物增产
D
增施农家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提供无机盐,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选项
经验措施
原理分析
A
果实、蔬菜等低温储存
低温破坏酶的结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消耗
B
种子晒干后储藏
主要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C
喜阴喜阳的农作物间行种植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使农作物增产
D
增施农家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提供无机盐,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概念辨析判断对错并改正,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天津市天津市静海区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天津市天津市静海区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