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一组数据5,8,8,12,12,12,44的众数是( )
A.5B.8C.12D.44
2、(4分)如图,矩形ABCD的边长AD=3,AB=2,E为AB的中点,F在边BC上,且BF=2FC,AF分别与DE、DB相交于点M,N,则MN的长为( )
A.B.C.D.
3、(4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a,且a≠b,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B.a<bC.a>b>0D.a<b<0
4、(4分)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B.
C.
D.
5、(4分)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黑、白圆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2个白色圆,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8个白色圆,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6个白色圆,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⑦个图形中白色圆的个数是( )
A.96B.86C.68D.52
6、(4分)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城和B城相距300km
B.甲先出发,乙先到达
C.甲车的速度为60km/h,乙车的速度为100km/h
D.6:00~7:30乙在甲前,7:30甲追上乙,7:30~9:00甲在乙前
7、(4分)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是
A.B.C.D.
8、(4分)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 )
A.菱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矩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过点作于点,若,则___.
10、(4分)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90°,BD是AC边上的中线,∠A=30°,AB=5,则△ADB的周长为___________
11、(4分)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则=____.
12、(4分)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对角线交于点,点是边的中点,已知,则______.
13、(4分)如图,一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过P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周长为10,则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1)= ;(用的式子表示)
(2)= ;(用的式子表示)
(3)若AC⊥BD,||=4,||=6,则|+|= .
15、(8分)解方程:-=2
16、(8分)如图,四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其四个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与的图象上,对角线于点,轴于点.
(1)若,试求的值;
(2)当,点是线段的中点时,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直线与轴相交于点.当四边形为正方形时,请求出的长度.
17、(10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的正方形网格中,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将绕点旋转得到(点、分别与点、对应),连接,.
(1)请直接在网格中补全图形;
(2)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长度单位)
(3)直接写出四边形是何种特殊的四边形.
18、(10分)物理兴趣小组位同学在实验操作中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问:(1)这位同学实验操作得分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2)这位同学实验操作得分的平均分是多少?
(3)将此次操作得分按人数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扇形①的圆心角度数是多少?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A,P为该图象上的点,且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在△PAB中,PB∥y轴,AB∥x轴,PB与AB相交于点B.若△PAB的面积大于12,则关于x的方程(a-1)x2-x+=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0、(4分)如图,在轴的正半轴上,自点开始依次间隔相等的距离取点,,,,,,分别过这些点作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作,,,,,垂足分别为,,,,,,连结,,,,,得到一组,,,,,它们的面积分别记为,,,,,则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已知,则代数式________.
22、(4分)在▱ABCD中,AD=BD,BE是AD边上的高,∠EBD=20°,则∠A的度数为 .
23、(4分)如图,已知▱OABC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x=1和x=4上,O是坐标原点,则对角线OB长的最小值为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ABCD中,点E在BC延长线上,EC=BC,连接DE,AC,AC⊥AD于点A、
(1)求证:四边形ACED是矩形;
(2)连接BD,交AC于点F.若AC=2AD,猜想∠E与∠BD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5、(10分)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
(1) (2)
26、(12分)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DAB=30°,点E是AD的中点,点M是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连接ME并廷长交CD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MD,AN.
(1)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2)当AM为何值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众数,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解:∵一组数据5,8,8,12,12,12,44,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2,
故选C.
本题考查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B
【解析】
过F作FH⊥AD于H,交ED于O,于是得到FH=AB=1,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F===,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OH=AE=,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AM=A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AN=AF=,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过F作FH⊥AD于H,交ED于O,则FH=AB=1.
∵BF=1FC,BC=AD=3,
∴BF=AH=1,FC=HD=1,
∴AF===,
∵OH∥AE,
∴=,
∴OH=AE=,
∴OF=FH﹣OH=1﹣=,
∵AE∥FO,∴△AME∽△FMO,
∴=,∴AM=AF=,
∵AD∥BF,∴△AND∽△FNB,
∴=,
∴AN=AF=,
∴MN=AN﹣AM=﹣=,故选B.
构造相似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且求长度问题一般需用到勾股定理来解决,常作垂线
3、A
【解析】
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的“同大取较大”的原则,a≥b,由已知得a>b.
【详解】
解:∵的解集为x>a,且a≠b,
∴a>b.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①同大取较大,②同小取较小,③小大大小中间找,④大大小小解不了.
4、C
【解析】
直接利用因式分解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解:A. ,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故此选项错误;
B. ,从左到右的变形是整式的乘法,故此选项错误;
C. ,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故此选项正确;
D. ,没有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此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正确把握因式分解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5、C
【解析】
根据题意得出第n个图形中白色圆个数为n(n+1)+2(n﹣1),据此可得.
【详解】
解:∵第①个图形中白色圆个数2=1×2+2×0,
第②个图形中白色圆个数8=2×3+2×1,
第③个图形中白色圆个数16=3×4+2×2,
……
∴第⑦个图形中白色圆个数为7×8+2×6=68,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第n个图形中白色圆个数为n(n+1)+2(n﹣1).
6、D
【解析】
根据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正确结论.
【详解】
解:A、由题可得,A,B两城相距300千米,故A选项正确;
B、由图可得,甲车先出发,乙车先到达B城,故B选项正确;
C、甲车的平均速度为:300÷(10﹣5)=60(千米/时);乙车的平均速度为:300÷(9﹣6)=100(千米/时),故C选项正确;
D、6:00~7:30甲在乙前,7:30乙追上甲,7:30~9:00乙在甲前,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看函数图象,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正确从函数图象中得到正确的信息.
7、B
【解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
【详解】
选项A、C、D都不能够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选项B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8、D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EH∥FG,EF=FG,EF=BD,要是四边形为菱形,得出EF=EH,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E,F,G,H分别是边AD,DC,CB,AB的中点,
∴EH=AC,EH∥AC,FG=AC,FG∥AC,EF=BD,
∴EH∥FG,EF=F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假设AC=BD,
∵EH=AC,EF=BD,
则EF=EH,
∴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
即只有具备AC=BD即可推出四边形是菱形,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ACB=90°,CA=CB,
∴∠B=45°,
∵AD平分∠CAB,∠ACB=90°,DE⊥AB,
∴DE=CD=1,∠BDE=45°,
∴BE=DE=1,
在Rt△B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
【解析】
先作出Rt△ABC,根据∠A=30°,AB=5,可求得BC、 AC的长度,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中线BD的长度,继而可求得△ADB的周长.
【详解】
解:如图所示,
∵∠ABC=90°,∠A=30°,AB=5,
∴设BC=x,则AC=2x
∵
∴
∴x=5
∴BC=5,AC=10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BD是AC边上的中线
∴
∴△ADB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边的长度.
11、 .
【解析】
被开方数的分母分子同时乘以3即可.
【详解】
解:原式= .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化简二次根式,关键是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进行化简.
12、1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的长,再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即可求出OE的长.
【详解】
解:∵,
∵,
∴.
∵为的中点,
∴为的中位线,
∴.
故答案为:1.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与中位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13、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设点P的坐标为(x,y),根据矩形的周长可得:2(x+y)=10,则y=-x+5,即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
【解析】
(1)(2)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解决问题;
(3)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解:(1)= + =﹣;
(2)=+ =;
(3)∵AC⊥BD,||=4,||=6,
∴|+|=2 .
故答案为﹣,,2
此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加法法则,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15、x=-1
【解析】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x2-4,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详解】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x-2)得:(x-1)(x+2)-4=2(x+2)(x-2),
即x2-x-2=0,
解得:x=-1或2,
检验:当x=-1时,(x+2)(x-2)≠0,所以x=-1是原方程的解,
当x=2时,(x+2)(x-2)=0,所以x=2不是原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
16、(1)1;(2)(2)四边形ABCD为菱形,理由见解析;(3)
【解析】
(1)由点N的坐标及CN的长度可得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n的值;
(2)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C的坐标,结合点P为线段AC的中点可得出点P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B,D的坐标,结合点P的坐标可得出BP=DP,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可证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
(3)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AC=BD且点P为线段AC及BD的中点,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C,B,D的坐标,结合AC=BD可得出关于n的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点N的坐标为(2,0),CN⊥x轴,且,
∴点C的坐标为(2,).
∵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n=2×=1.
(2)四边形ABCD为菱形,理由如下:
当n=2时,.
当x=2时,,
∴点C的坐标为(2,1),点A的坐标为(2,4).
∵点P是线段AC的中点,
∴点P的坐标为(2,).
当y=时,,
解得:,
∴点B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
∴,
∴BP=DP.
又∵AP=CP,AC⊥BD,
∴四边形ABCD为菱形.
(3)∵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C=BD,且点P为线段AC及BD的中点.
当x=2时,y1=n,y2=2n,
∴点A的坐标为(2,2n),点C的坐标为(2,n),AC=n,
∴点P的坐标为.
同理,点B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
∵AC=BD,
∴,
∴,
∴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
将A,B代入y=kx+b,得:,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
当x=0时,y=x+,
∴点E的坐标为(0,),
∴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OE的长度为.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菱形的判定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C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n值;(2)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证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3)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关于n的方程.
17、(1)见解析;(2);(3)正方形,见解析
【解析】
(1)根据中心对称的特点得到点A1、C1,顺次连线即可得到图形;
(2)根据图形分别求出AC、、、的长即可得到答案;
(3)求出AB、AC、BC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及中心对称图形得到四边形是正方形,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1)如图,
(2)∵,,, ,
∴四边形的周长=AC+++=,
故答案为:;
(3)由题意得: ,,,
∴AB=BC, ,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2)得,
∴四边形是菱形,
由中心对称得到,,,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作图能力,勾股定理计算网格中线段长度,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18、(1)9,9;(2)8.75分;(3)54°
【解析】
(1)根据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依据表格即可得到众数,中位数;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即可;
(3)利用圆心角度数=百分比乘以360°计算即可.
【详解】
(1)∵得9分的人数最多,∴得分的众数是9;
∵20个数据中第10个和第11个数据都是9,∴数据的中位数是=9,
故答案为:9,9;
(2)平均分=(分);
(3)扇形①的圆心角度数是.
此题考查统计数据的计算,正确掌握众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扇形圆心角度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没有实数根
【解析】
分析:由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得出a+4>0,A、P为该图象上的点,且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得出1xy>11,进一步得出a+4>6,由此确定a的取值范围,进一步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定方程根的情况即可.
详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
∴a+4>0,
∴a>-4,
∵A、P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PB∥y轴,AB∥x轴,△PAB的面积大于11,
∴1xy>11,
即a+4>6,a>1
∴a>1.
∴△=(-1)1-4(a-1)×=1-a<0,
∴关于x的方程(a-1)x1-x+=0没有实数根.
故答案为:没有实数根.
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形与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注意正确判定a的取值范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
【解析】
设,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依次可得,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设,
则,,,,
,,,
,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并找到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a≥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把原式化简计算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a-1≥0,
解得,a≥1,
则已知等式可化为:a-2018+=a,
整理得,=2018,
解得,a-1=20182,
∴a-20182=1,
故答案是:1.
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22、55°或35°.
【解析】
试题分析:①若E在AD上,如图,∵BE是AD边上的高,∠EBD=20°,∴∠ADB=90°﹣20°=70°,∵AD=BD,∴∠DAB=∠ABD=55°;
②若E在AD的延长线上,如图,∵BE是AD边上的高,∠EBD=20°,∴∠EDB=90°﹣20°=70°,∵AD=BD,∴∠DAB=∠ABD=35°.故答案为55°或35°.
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分类讨论.
23、1.
【解析】
试题分析:当B在x轴上时,对角线OB长的最小,如图所示:直线x=1与x轴交于点D,直线x=4与x轴交于点E,根据题意得:∠ADO=∠CEB=90°,OD=1,OE=4,∵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BC,OA=BC,∴∠AOD=∠CBE,在△AOD和△CBE中,∵∠AOD=∠CBE,∠ADO=∠CEB,OA=BC,∴△AOD≌△CBE(AAS),∴OD=BE=1,∴OB=OE+BE=1;故答案为1.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证明见解析(2)∠E=2∠BDE
【解析】
(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C=BC,易证得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又由AC⊥AD,即可证得四边形ACED是矩形;
(2)根据矩形的性质得∠E=∠DAC=90°,可证得DA=A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F=45°,则∠BDE=45°,可得出∠E=2∠BDE.
【详解】
(1)证明:因为ABCD是平行边形,
∴AD=BC,AD∥BC,
∵BC=CE,点E在BC的延长线上,
∴AD=EC,AD∥EC,
∴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
∵AC⊥AD,
∴平行四边形ACED为矩形
(2)∠E=2∠BDE
理由:∵平行四边形ABCD中,AC=2AF,
又∵AC=2AD,
∴AD=AF,
∴∠ADF=∠AFD,
∵AC∥ED,
∴∠BDE=∠BFC,
∵∠BFC=∠AFD,
∴∠BDE=∠ADF=45°,
∴∠E=2∠BDE
此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熟悉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关键.
25、(1);(2),
【解析】
(1)移项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整理后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
【详解】
解:(1).
∴.
∴.
(2)
∴
,.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6、(1)见解析;(1),四边形AMDN是矩形,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ND∥AM,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NDE=∠MAE,∠DNE=∠AME,根据中点的定义求出DE=A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NDE和△MA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ND=MA,然后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M⊥AB,结合∠DAB=30°,由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ND∥AM.
∴∠NDE=∠MAE,∠DNE=∠AME.
∵点E是AD中点,
∴DE=AE.
在△NDE和△MAE中,
,
∴△NDE≌△MAE(AAS).
∴ND=MA.
∴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
(1)解:当AM=1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1,
∵平行四边形AMDN是矩形,
∴∠AMD=90°.
∵∠DAB=30°,
∴MD=AD=AB=1.
在直角△AMD中,.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求出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突破口.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得分(分)
人数(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五中学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