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1.(3分)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6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dà chá 过后,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yú bō 才zhú jiàn 消退。
(2)秋天,zhuāng jia chéng shú 了,满地金黄;果园里的pú ta 像颗颗珍珠,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3.(2分)下列选项中“薄”的字音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薄雾B.刻薄C.薄片D.单薄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体育馆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B.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
C.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老师在用富有磁性的声音朗读课文。
D.随着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火箭升空了。
5.(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B.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C.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D.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6.(8分)先补全下列词语,再选词填空。
(1)大街小巷, ,人们正在庆祝我国奥运健儿的胜利。
(2)别人在台上发表意见时,在台下 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7.(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3)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4)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8.(8分)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2)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3)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强占了半个天。(修改病句)
(4)选择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并将想象的画面写下来。
时而、霎时、突然、不一会儿、一转眼
9.(11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 ,流着月光。灰白色的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 !
(2)《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 的作品,它描绘了 的景象。
(3)《繁星》一文按照 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 的情景。
(4)“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10.(11分)阅读。
观潮(节选)
ㅤㅤ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ㅤㅤ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 。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 ”到“ ”;江面景象的变化,从“ ”到“ ”。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 ,心情 ,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 ,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4)读了选文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11.(14分)阅读。
海上日出
ㅤㅤ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ㅤㅤ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ㅤㅤ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露出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ㅤㅤ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ㅤㅤ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ㅤㅤ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太阳先是 小半边脸,接着慢慢地 ,最后 云霞, 海面。
②太阳有时 云堆,光线从云里 到水面上;有时 的光芒, 黑云的重围,替黑云 一道金边,最后慢慢地 重围。
(2)作者写第一自然段的目的是什么?
(3)“‘我’知道太阳要从天际升起来了”的根据是什么?
(4)你认为短文的结尾好吗?为什么?
12.(4分)环境问题。
(1)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A.学校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在操场上乱扔果皮纸屑,我们学生会多次抓到他们,他们就是屡教不改。
B.居民区附近的药厂排放的烟雾非常难闻,时间长了,生活在周边的人总是得各种奇怪的皮肤病。
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分别是:
①
②
(2)同学发现的环境问题是:
我给予的建议是:
13.(25分)习作。
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吧。
提示: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推荐的理由。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四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3分)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答】故答案为:
yì fèi suì
shuò luó huái
2.(6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dà chá 大潮 过后,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yú bō 余波 才zhú jiàn 逐渐 消退。
(2)秋天,zhuāng jia chéng shú 庄稼成熟 了,满地金黄;果园里的pú ta 葡萄 像颗颗珍珠,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解答】故答案为:
(1)大潮 余波 逐渐;
(2)庄稼成熟 葡萄。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6分)
3.(2分)下列选项中“薄”的字音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薄雾B.刻薄C.薄片D.单薄
【解答】薄:读“bá”时,意思是厚度小的(跟“厚”相对)。读“bó”时,意思是微;少;苛刻;轻佻;减轻;轻视。读“bò”时,意思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清凉香味,可提取薄荷油、薄荷脑,供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用,还可以做药材。故“薄雾、刻薄、单薄”的“薄”读“bó”,“薄片”的“薄”读“bá”。
故选:C。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体育馆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B.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
C.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老师在用富有磁性的声音朗读课文。
D.随着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火箭升空了。
【解答】A.“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体育馆里大家为队伍加油助威时声音嘈杂,这个词运用恰当。
B.“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秋天到来时往往是静悄悄的,这个词运用恰当。
C.“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但是句中说“只有老师在用富有磁性的声音朗读课文”,这就说明不是完全安静的,这个词运用不恰当。
D.“山崩地裂”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火箭升空时发出巨大的声响,这个词运用恰当。
故选:C。
5.(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B.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C.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D.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解答】A.有误,这不是两个分句,中间分号应为逗号,句末缺少标点。
B.有误,“等着,盼着”是两件事,中间用逗号。
C.正确。
D.有误,这是疑问句,句末用问号。
故选C。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6.(8分)先补全下列词语,再选词填空。
(1)大街小巷, 锣鼓喧天 ,人们正在庆祝我国奥运健儿的胜利。
(2)别人在台上发表意见时,在台下 窃窃私语 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解答】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锣鼓喧天: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也形容两人亲密地靠在一起低声交谈。
(1)“锣鼓喧天”意思是: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锣鼓喧天”。
(2)“窃窃私语”意思是:背地里小声说话,也形容两人亲密地靠在一起低声交谈。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窃窃私语”。
故答案为:
地 裂 喧 天 欲 聋 云 霄 细 语 私 语
(1)锣鼓喧天;
(2)窃窃私语。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7.(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喻
(2)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排比
(3)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拟人
(4)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拟人
【解答】(1)从“犹如”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从“看看……看看……看看”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3)把“芦苇”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4)把“月亮”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
(1)比喻;
(2)排比;
(3)拟人;
(4)拟人。
8.(8分)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2)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哦,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3)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强占了半个天。(修改病句)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4)选择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并将想象的画面写下来。
时而、霎时、突然、不一会儿、一转眼
蝴蝶 夏天的中午,蝴蝶在花间捉迷藏,时而高飞,时而低飞,不一会儿就飞到了远处。
【解答】(1)考查了“把”字句。把字句的形式为:主动者(人们)+把+施动者(钱塘江大潮)+其他成分。
(2)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原句为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该把“不”“吗”去掉,将“?”改为“。”,故原句改为:哦,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3)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用词不当,可以把“强占”换成“霸占”,因此原句改为: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4)考查了想象写话的能力。选出一种事物,用上两三个词语描绘即可。
故答案为:
(1)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2)哦,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3)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4)蝴蝶 夏天的中午,蝴蝶在花间捉迷藏,时而高飞,时而低飞,不一会儿就飞到了远处。
9.(11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 香味 ,流着月光。灰白色的 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 都抱着一个月亮 !
(2)《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 刘大白 的作品,它描绘了 江边秋天黄昏时美丽 的景象。
(3)《繁星》一文按照 时间 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 星星 的情景。
(4)“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王维 。
【解答】(1)根据《走月亮》填空。
(2)《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的作品,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3)从《繁星》中 按时间顺序。从“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本文是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 星星的情景。
(4)本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
故答案为:
(1)香味 鹅卵石布满河床 都抱着一个月亮;
(2)刘大白 江边秋天黄昏时美丽;
(3)时间 星星;
(4)但闻人语响 复照青苔上 唐 王维。
七、阅读理解。(25分)
10.(11分)阅读。
观潮(节选)
ㅤㅤ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ㅤㅤ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 午后一点左右 。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到“ 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景象的变化,从“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 ”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 多 ,心情 迫切 ,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 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4)读了选文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短文中“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知答案。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短文中“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可知答案。
(3)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分析。踮着脚: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多,怕挡着自己的视线,看不到潮水来时的壮观场面,所以说明观潮的人多,心情迫切。从“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看出,人们看到期盼已久的大潮来时惊喜、激动的心情。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短文中“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仿佛看见了潮水就在面前汹涌澎湃,听见了大潮拍打岸边的声音。
故答案为:
(1)午后一点左右;
(2)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3)多 迫切 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4)读了选文第二自然段,我仿佛看见了潮水就在面前汹涌澎湃,听见了大潮拍打岸边的声音。
11.(14分)阅读。
海上日出
ㅤㅤ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ㅤㅤ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ㅤㅤ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露出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ㅤㅤ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ㅤㅤ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ㅤㅤ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太阳先是 露出了 小半边脸,接着慢慢地 努力上升 ,最后 冲破了 云霞, 跳出了 海面。
②太阳有时 走进了 云堆,光线从云里 直射 到水面上;有时 在黑云里放射 的光芒, 透过 黑云的重围,替黑云 镶了 一道金边,最后慢慢地 冲出 重围。
(2)作者写第一自然段的目的是什么?
(3)“‘我’知道太阳要从天际升起来了”的根据是什么?
(4)你认为短文的结尾好吗?为什么?
【解答】(1)考查了内容理解。①结合“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露出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可知,太阳先是露出了小半边脸,接着慢慢地努力上升,最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②结合“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可知,太阳有时走进了云堆,光线从云里直射到水面上;有时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金边,最后慢慢地冲出重围。
(2)考查了句段作用。“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作者写第一自然段的目的是为了交代自己常常早起的原因,同时营造出日出前周围环境的清静氛围,以及通过描述“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来衬托出天色的朦胧与宁静,为后文描写日出的壮观景象做铺垫。
(3)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际升起来了”可知答案。
(4)考查了句子理解。我认为结尾好。“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个句子意思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运用反问强烈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奇观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故答案为:
(1)①露出了 努力上升 冲破了 跳出了;
②走进了 直射 在黑云里放射 透过 镶了 冲出;
(2)作者写第一自然段的目的是为了交代自己常常早起的原因,同时营造出日出前周围环境的清静氛围,以及通过描述“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来衬托出天色的朦胧与宁静,为后文描写日出的壮观景象做铺垫。
(3)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际升起来了。
(4)我认为结尾好。这个句子意思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运用反问强烈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奇观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八、交流表达
12.(4分)环境问题。
(1)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A.学校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在操场上乱扔果皮纸屑,我们学生会多次抓到他们,他们就是屡教不改。
B.居民区附近的药厂排放的烟雾非常难闻,时间长了,生活在周边的人总是得各种奇怪的皮肤病。
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分别是:
① 学生会的同学要加强监管力度,抓到乱扔果皮纸屑的同学要及时通报批评,还要向他们的班主任反映情况。
② 向市领导反映情况,建议毒性很大的工厂改换位置,不要建在居民区附近。
(2)同学发现的环境问题是: 夏天离开教室时,总有人忘记关电风扇,浪费了电。
我给予的建议是: 每天派一个同学值日,责任到人,这样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解答】(1)结合课上对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的学习,根据两个问题所发现的问题及同学们的交流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回答。
(2)结合同学们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即可。
故答案为:
(1)①学生会的同学要加强监管力度,抓到乱扔果皮纸屑的同学要及时通报批评,还要向他们的班主任反映情况。
②向市领导反映情况,建议毒性很大的工厂改换位置,不要建在居民区附近。
(2)夏天离开教室时,总有人忘记关电风扇,浪费了电。
每天派一个同学值日,责任到人,这样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13.(25分)习作。
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吧。
提示: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推荐的理由。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解答】范文:
家乡的北戴河
北戴河,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但是有名的避暑胜地,还被称为祖国首都的后花园。
北戴河这个大花园里有山有海有森林,离海边不远就是莲蓬山,它的每一个山峰都有自己的名字,神犬峰、鸡冠山、狮子山等等,我最喜欢神犬峰,它像一只凶猛的犬站在山顶上,守卫着主人的领土。我喜欢夏天去爬莲蓬山,这个季节绿树葱郁鸟语花香,在凉爽的微风中,唱着歌爬上山顶,展开双臂,看远方变小的世界,真的有一种想飞的感觉,想实现梦想的成功心情!
联峰山的南面就是大海,海边的浴场很多,最有名的应该是老虎石公园吧,里面巨大的礁石像老虎一样威武,涨潮的时候巨浪拍打着礁石溅起一米多高的浪花很是壮观,夏天的海最热闹,各地的游人从四面八方涌来,白色的海鸥时而在天空飞翔,时而像冲浪运动员一样飞快地掠过海面,海水里的游人有的悠闲地飘在游泳圈里,有的你追我赶,沙滩足球场上飞扬的身影伴着欢声笑语,追逐浪花的小孩天真快乐的笑脸……这一切多像一副美丽的画啊!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好玩的景点,奥林匹克公园,鸽子窝公园,集发观光园,野生动物园……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只要去过就会留下一生难忘的回忆!
屹立(yì yí)
沸腾(féi fèi)
稻穗(shuì suì)
闪烁(suò shuò)
罗列(luó nuó)
怀抱(huái huài)
山崩
锣鼓
震耳
响彻
低声
窃窃
蝴蝶
小猫
浪花
雷声
屹立(yì yí) yì
沸腾(féi fèi) fèi
稻穗(shuì suì) suì
闪烁(suò shuò) shuò
罗列(luó nuó) luó
怀抱(huái huài) huái
山崩 地 裂
锣鼓 喧 天
震耳 欲 聋
响彻 云 霄
低声 细 语
窃窃 私 语
蝴蝶
小猫
浪花
雷声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3页。
[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多校联考月考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多校联考月考试题(有答案),共8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多校联考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多校联考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