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期中、期末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及原因等基本史实。
2.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夏朝的建立、盘庚迁殷等。
3.理解分封制的内容、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运用时间轴、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脉络,提高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朝代的兴衰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
2.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过程。
2.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二)教学难点
1.理解朝代更替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2.正确评价分封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图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一个个王朝兴起又衰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商西周时期,探寻王朝更替的奥秘。” 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夏朝的建立与兴衰
(1)夏朝的建立
①教师讲解夏朝建立的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渐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联盟逐渐向国家形态转变。
②介绍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 2070 年)、建立者(禹)和都城(阳城)。强调禹结束了部落联盟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夏朝。
(2)夏朝的统治
①世袭制的确立
教师讲解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分析世袭制确立的意义,它标志着 “家天下” 的开始,从此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②夏朝的国家机构
介绍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等国家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立标志着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3)夏朝的兴衰
①夏朝的兴盛
讲述夏朝在前期的发展情况,如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
②夏朝的灭亡
教师讲解夏朝后期,统治者桀暴虐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夏朝被商汤所灭。分析夏朝灭亡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的暴政是导致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商朝的建立与发展
(1)商朝的建立
①介绍商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 1600 年)、建立者(汤)和都城(亳)。
②讲述商汤灭夏的过程,强调商汤任用贤才、发展经济、扩充军队,最终推翻了夏朝的统治。
(2)商朝的迁都与发展
①盘庚迁殷
教师讲解商朝前期多次迁都的原因,如洪水泛滥、政治动荡等。重点介绍盘庚迁殷(公元前 1300 年)的历史意义,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经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②商朝的统治
a. 政治制度
介绍商朝的政治制度,如内服与外服制度。让学生了解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对内服和外服的控制程度不同。
b. 经济发展
讲述商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商朝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出现了青铜农具;手工业中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商朝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商业活动也日益频繁,出现了早期的货币。
c. 文化成就
介绍商朝的甲骨文,展示一些甲骨文图片,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造字方法和历史价值。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它对研究商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商朝的灭亡
①教师讲解商朝后期,统治者纣王荒淫无道,加重赋税,滥用酷刑,导致民怨沸腾。
②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分析商朝灭亡的原因,与夏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的暴政始终是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3.西周的建立与统治
(1)西周的建立
①介绍西周建立的时间(公元前 1046 年)、建立者(周武王)和都城(镐京)。
②讲述周武王伐纣的过程,即牧野之战。让学生了解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各地势力,最终推翻商朝统治,建立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①分封制的内容
教师详细讲解分封制的内容。周武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赋,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②分封制的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分封制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同时,分封制也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③分封制的影响
分析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世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借鉴,但在后期也导致了诸侯割据局面的出现。
(3)西周的衰亡
①西周后期,周厉王暴虐无道,引发了国人暴动,西周的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②公元前 771 年,犬戎族攻入镐京,西周灭亡。
4.夏商西周的更替规律及历史教训
(1)更替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过程,总结朝代更替的规律。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一般来说,一个王朝在建立初期,统治者往往能够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但到了后期,统治者大多骄奢淫逸,暴政横行,导致民不聊生,最终被新的王朝所取代。
(2)历史教训
组织学生讨论从夏商西周的更替中可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教师引导学生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民生问题、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思考。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轻徭薄赋,实行仁政;要重视人才,任用贤能;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等。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过程、重要历史事件和制度等。强调朝代的兴衰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 商朝 B. 夏朝 C. 西周 D. 东周
(2)商朝的都城在盘庚迁殷之前多次迁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政治动荡 B. 洪水泛滥 C. 外敌入侵 D. 土地贫瘠
(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 赏赐功臣 B. 加强统治 C. 扩充疆域 D. 发展经济
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这一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3)这一制度对西周的统治有什么作用?
(五)课后作业
1.让学生制作一个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时间轴,标注出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及重要历史事件。
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故事或传说,写一篇短文进行介绍。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讲解分封制时,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历史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如内服与外服制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概念。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博物馆展览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标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