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知道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3.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再到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的过程。
4.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的过程,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电阻
1.引出电阻的概念:出示自制挂图。
2.提出自学要求:看第一框题,在课本上划出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及其换算,电阻器的图形符号,常见用电器的电阻阻值等。
3.梳理总结,并强调“Ω”的读法,展示几种电阻器。
二、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按教材的设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并整理学生的猜想,问用什么法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2.先组织讨论“怎样探知电阻的大小”
“怎样探究导体材料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填写表1,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3.提出问题:如何制定"探究长度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如何制定“探究横截面积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方案。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通过学生的展示予以确定。
4.巡视学生实验进行情况。
5.组织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6.演示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如教材图所示。
7.强调“电阻率”的概念。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小结
1.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2.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电流大表示电阻小”。
选锰铜线AB和镍铬线CD,它们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所加电压都相等,组成电路后分别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
3.讨论交流后,展示所制定方案。
填写表2,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填写表3,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4.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5.分析得出结论。
6.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电流表示数随着不断加热越来越小,说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