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
展开本节是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电学中一个重要实验,要求学生在学习欧姆定律后能具体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和电阻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实验给学生提供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熟悉掌握电路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为后续电路的计算分析以及电功率的测量奠定了基础。
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力图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微课的学习,明确“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电路连接及基本操作,再通过实验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加以引导,和学生共同学习一些其他测电阻的方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中主要以如何“仅用电流表”测电阻为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提供微课供学生在课后对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反思。
【教法和学法分析】
由于学生在之前进行过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并且通过微课的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不会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本节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会一些其他测电阻的方法。
学生在进行其他测电阻的方法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并且指导他们根据设计的电路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引导他们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以突破难点。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要多动手,实验时要充分发挥组内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用“伏安法”较为准确的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2)掌握一些其他常用的测电阻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能自主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2)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掌握测量电阻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
(2)在共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其电路设计。
难点:根据实验需要设计实验电路测量电阻。
【教具和学具】
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10)各一个、电流表(2个)、电压表、开关(2个)、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导线若干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位学生提出自己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遇到的疑问,提出问题:怎样测量这只电阻的阻值?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做学习中的有心人,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实验1:怎样测量电阻的阻值?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观看微课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和电路设计》,进一步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实验电路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再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要点,明确原理,学会实验设计。)
教师小结点拨,板书相关内容。
学生谈一谈实验中如何连接电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微课2《“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连接及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也可帮助学习还存在困难的学生再观看再学习,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
各组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连接电路、收集数据,进行阻值未知的电阻的测量实验。
学生将所得数据填入相应的电子表格,各组学生分享实验成果,展示自己小组所收集的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交流共享意识,学会借鉴他人的成果,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在学生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存在的误差。
提供微课3《“伏安法”测电阻的“外接法”误差分析》,巩固学生认识。
(设计意图:毕竟学生在电路分析和理解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上还有一定困难,通过微课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学会进行误差分析。)
(微课4《“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法”误差分析》作为课程资源,供学生在课后自学)
实验2:如果仅仅使用电流表,你能测量电阻的阻值吗?
提问:在刚刚的实验中,若不使用电压表,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个电流表,一个10的定值电阻,一只开关,你能否设计电路,测量刚刚这只未知电阻的阻值?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提供自己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和组内交流,确定实验方案。
各组学生根据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交流成果,并与之前所测未知电阻的阻值进行比较,思考:有哪些方面产生误差?。
(设计意图:既满足了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需要,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是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培养科学思维,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交流。)
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请学生思考: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不使用电流表,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个电压表,一个10的定值电阻,一只开关,你能否设计电路,测量刚刚未知电阻的阻值?若仅适用一只电压表呢?
学生在课后学习微课5《其他测电阻的方法》后,设计方案,便于在下节课的交流分享。
【作业】
完成本节课中留下的问题及学案上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伏安法”测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2、实验电路设计:
二、其他测电阻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完成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和“仅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通过微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了解电路设计和电路连接、学会误差分析等,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测电阻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从课堂教学效果看,教学过程能较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课堂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
本节课注意关注学科本质,重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给学生一个自我创造的空间,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获取知识,增强求知欲。此外,与先前的教学设计相比,我在“智慧课堂”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反思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
1.在课堂教学中的微课使用助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增添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信心。依托这些微课对知识点进行的细致透彻的分析阐释,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问题时更加愿意说和敢说,调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更高。微课学习也降低了实验设计的难度,学生在实验时也少了些茫然,多了几分自信,来自于各组的大量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的获得水到渠成,对于实验误差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学生间能力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可能有些组在实验的设计或是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反复观看微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习不再只能是“齐步走”。
2.学生在QQ群中上传的方案、数据既实现了不同组之间的交流共享,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即使其中有些组的设计存在不足、或是实验没有成功,也让我们能及时分析他们的问题所在,展开探讨,分析原因,这些小组通过借鉴其他组的成功经验,进行改进,最终完成内容的学习,此外,这些留下的痕迹也有助于学生的学后反思。
3.学生学习成果的及时反馈也有助于教师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和精准的把握,课堂的答疑解惑更有针对性,探究实验的安排上更容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4.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容量增加,促使学生深度思维,学会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这既满足了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需要,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是期望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培养科学思维,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交流,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完成知识的内化与生成。
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7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a>,共4页。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7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结构,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a href="/wl/tb_c647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