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65794/0-17292426528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65794/0-17292426528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电阻的并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立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师:(投影)教材图15.4-1和图15.4-2(如图所示)
图15.4-1 串联电路
图15.4-2 并联电路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有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1=I2=I3。
(2)在并联电路中,要保持电路各处电荷量分布稳定不变,相同时间内流过干路1点的电荷量必须等于各支路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1=I2+I3。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教师:在图15.4-1中,用U12、U23、U13分别表示1与2、2与3、1与3的电压。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
U12+U23=U13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用U1、U2、U3代表图15.4-2中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即
U2=U3=U1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师活动:(投影)教材图15.4-3和图15.4-4(如图所示)
图15.4-3 电阻串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它相当于一个电阻
图15.4-4 电阻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它相当于一个电阻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
R=R1+R2
对于多个电阻的串联
R=R1+R2+……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eq \f(1,R)=eq \f(1,R1)+eq \f(1,R2)
对于多个电阻的串联
eq \f(1,R)=eq \f(1,R1)+eq \f(1,R2)+……
思考与讨论:(1)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总电阻等于多少?
(2)若干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小的电阻的大小关系如何?
U
I
I1
I2
R1
R2
例、用电器甲的电阻20Ω,用电器乙的电阻为80Ω,将它们接在电压为16V的电源上,求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以及通过甲、乙两个用电器的电流。
解:设:总电阻为R,总电流为I。
先求总电阻:由1/R=1/R1+1/R2得
1/R=1/20Ω+1/80Ω R=16Ω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I=U/R=16V/16Ω=1A
因为总电压与两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I1=U/R1=16V/20Ω=0.8A,
I2=U/R2=16V/80Ω=0.2A
答: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16Ω,总电流为1A,通过甲、乙两用电器的电流分别是0.8A和0.2A。
试试身手
1、将一个20Ω和一个30Ω的电阻串联起来使用,其总电阻是多少?如果并联起来使用,其总电阻又是多少?
2、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U1+U2可知,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U1和U2都是串联电路总电压U的一部分。那么U1和U2的大小和串联电阻的阻值R1和R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U
I
I1
I2
R1
R2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I=I1+I2可知,各支路中的电流I1和I2都是并联电路干路总电流I的一部分。那么I1和I2的大小和并联电阻的阻值R1和R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U
I
R1
R2
U1
U2
解:在串联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I=U1/R1、I=U2/R2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所以,U1/R1=U2/R2
即 U1/U2=R1/R2
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各串联电阻阻值之比。
在并联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U=I1R2、U=I2U2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I1R1=I2R2
即 I1/I2=R2/R1
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之比等于各并联电阻之比的倒数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路中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等效代替
电阻的串联
1.电阻特点:R=R1+R2
2.电压分配关系:U1/U2=R1/R2
三、电阻的并联
1.电阻特点:1/R=1/R1+1/R2
2.电流分配关系: I1/I2=R2/R1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2024)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题,基础知识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