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2小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操作规范对于实验非常重要,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_准考证号: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2小题。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祝你成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灰汁粽”是温州传统小吃,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过程:稻草烧灰→加水溶解→静置沉淀→过滤取汁,制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烧灰B.加水溶解C.静置沉淀D.过滤取汁
2.体液的pH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下表是四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据表可知,体液在正常pH范围都呈碱性的是( )
A.唾液B.胃液C.血液D.尿液
3.操作规范对于实验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滴加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测PH值
4.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制易拉罐B.塑料瓶C.玻璃瓶D.旧报纸
5.下列化学式与括号中的俗称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烧碱)B.NaCl(食盐)C.(石灰石)D.NaOH(纯碱)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B.C.D.NaOH
7.生活中常常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鸡蛋外壳B.用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C.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症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羊毛衫和棉背心
8.小明发现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颗粒会很快变成了如图的“浆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 )
A.吸热熔化B.吸水潮解C.与反应D.受热分解
9.向学生实业实业实业实践实践是实践的实践,实现实践的现象是( )
A.B.C.D.
10.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11.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和NaCl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稀B.NaOH溶液C.溶液D.溶液
12.小明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关于滤液中溶质和滤渣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只有,滤渣中一定有Cu
B.滤液中只有,滤渣中一定有Zn、Cu
C.滤液中有,滤渣中一定有Cu
D.滤液中有,滤渣中一定有Zn、Cu
15.向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镁粉和铁粉直到过量,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B.
C.D.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1)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使用了贴金技艺,贴金技艺利用了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片。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
17.菠菜是种营养丰富的绿叶蔬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因其营养丰富而广受人们喜爱。菠菜对PH的要求相对较高,适宜生长的PH值在6.0-7.5之间。太酸或太碱的土壤会阻碍其正常生长。
(1)种植菠菜前应用__________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2)菠菜属于绿叶类蔬菜,种植过程中应该多施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
A.B.C.D.
(3)民间流传:“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因为豆腐中含有一种钙盐能与菠菜中的草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8.乙炔灯在电力不发达年代曾被广泛应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使用前分别在上、下层罐体中加入清水和电石(主要成分是),转动上方旋钮开关,使水从清水罐中滴下,并与电石反应产生乙炔气,乙炔气难溶于水,易从灯头导出,点燃后发出强光。
(1)根据信息,写出乙炔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
(2)电石与水反应还会生成乙炔和一种常见的碱。该碱是__________。
(3)用乙炔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__________。
19.小明根据所学的知识整理了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写出反应②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2)反应④中,若X是与图中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不可能是__________。
A.NaOHB.C.CuO
(3)反应③中,为判断硫酸在反应后是否有剩余,可选用__________。
20.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最大,对其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有重要意义。利用微生物处理厨余垃圾,可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
(1)将厨余垃圾放入沼气池中,经甲烷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主要成分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为了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离子模型如图乙,离子“”代表的是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3)已知沼气密度为,空气的密度为,若用图丙装置来收集沼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
21.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小明进行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氯化钙试液显中性,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__________、
(2)写出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得到白色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22.人类对金属活动性的顺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铁勺表面红光闪闪,记载为“点铁成金”的故事,后来演变成湿法炼铜法。
材料二:贝采利乌斯是最早为金属活动性排序的科学家,他依靠定性的推测,对元素的电化次序排序为:Ag,Cu,Zn,Mg,Na。Na的电正性最强,Ag的电负性最强,但是设备落后无法定量实验,因此难以准确描述,他自己也认为排序不够准确。
材料三:贝开托夫设想找到一种参比物使金属与之发生作用,看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他以水为参比物,镁跟水反应非常缓慢,铁常温下不跟水反应,得出镁金属的活动性比铁强,从而得出大部分金属活动性强弱。现代科学家发现,金属活动性排序还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1)请写出材料一中葛洪记载的“点铁成金”中“金”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
(2)材料三中能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除水外,还可以是__________。
(3)分析以上材料,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发现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
A.“点铁成金”是迷信故事,炼丹家的发现对科学发展没有贡献
B.由材料二可推测金属元素的电正性越强,金属活动性也越强
C.定量实验属于科学研究,定性的推测也属于科学研究
D.现代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今后还会不断完善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23.小明发现学校草地周围都做上新的铁栅栏,师傅们在上面涂油漆。铁栅栏上为什么要涂油漆呢?某兴趣小组为此进行研究:
【方案】取四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④,分别作如图处理,两周后观察铁钉表面的锈蚀情况。
(1)设置①③两支试管对照,基于的猜想是__________。
(2)若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而④中铁钉未生锈,据此可得出:导致铁钉生锈的因素为__________。
(3)若得出食盐会加速金属锈蚀,则实验中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
【解释】根据以上实验,请解释学校铁栅栏涂漆能防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
24.学完盐的性质,小明对常见的盐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开展了家用果蔬洗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性溶液可使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毒性降低。
②家用果蔬洗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部分含有氯化钠。
【设计实验】
实验一:探究某果蔬洗盐溶液的酸碱性。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果蔬洗盐溶液____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某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2)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少量溶液。请你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
【反思评价】
(3)小科同学认为可将实验二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5.浓度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后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由此现象小,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小科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为此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实验中三种液体均取50毫升;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均为a%。将装置倾斜,两种液体就能混合。
用温度传感器测得3个实验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小科同学增设实验①与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
(2)分析“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推测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证据是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此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26、学习了酸雨及酸的性质后,同学们知道了煤(含有C、H、O、S等元素)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制作了“酸雨形成及危害的模型”来研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设计了评价表。图1是小明制作的模型。
图1 图2 图3
评价表:
(1)根据评价表,该模型的指标一可被评为优秀。因为该装置可以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2)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合格的原因是,煤燃烧还能产生__________气体,也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变红。
(3)该模型的指标三被评为待改进,于是小明设计了图2、图3两种模型。这两种改进模型中,图__________的模型能被评为合格。
27.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小明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①:CO;猜想②:猜想③:CO和。
【设计方案】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打开K,再通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1)若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排除猜想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需要先熄灭(选填“A”或“D”)_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取一定量炭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
若猜想②成立,则理论上__________(填“>”“=”或“<”)。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28.小明利用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实验流程如下:
资料:①;②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为硫酸铁等物质。
(1)请完善上述实验流程中__________处的操作。
(2)请写出该实验中的一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除资料①中的反应外)。
(3)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要确保加入的铁粉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__。
29.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主要反应原理是:
(1)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
(2)用2000吨含的铁矿石,最多可以提炼出多少吨纯铁?
30.我国力争实现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是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主要流程。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经过吸收器、分离器和反应器后以低浓度排出从而达到碳减排目的。
(1)吸收器中,NaOH溶液用喷淋方式加入,其优点是__________。
(2)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在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
(3)分离器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其中聚乙烯无毒,适合用于食物包装,而聚氯乙烯却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项目化实践小组对某超市的食物包装塑料袋的成分进行分析。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和;聚氯乙烯燃烧生成、和HCl。
同学们将以上实验装置按ABCD的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该食物包装塑料袋是用__________(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制成的。
(2)实验反思:连接实验装置时,能否将装置C、D顺序调换?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继续探究:为了判断该塑料袋是否含有氧元素,同学们取了5.6g塑料碎片放在硬质玻璃管中,鼓入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结果:
(3)请判断聚乙烯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__(填“有”或“无”)。
32.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和混合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烧杯中加入100g该混合溶液,再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求混合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3)若改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重新实验,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此时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当分别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具体质量。
体液
唾液
胃液
血液
尿液
正常PH范围
6.6~7.1
0.8~1.5
7.35~7.45
4.6~8.0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Cl溶液和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溶液
B
检验稀盐酸中是否含有硫酸
取样,滴加少量溶液
C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盐酸溶液
D
除去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密封性好,能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
密封性好,能除去小部分污染气体
密封性不好,不能除去污染气体
指标二
能通过实验现象说明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SO₂
有实验现象,但不能说明煤燃烧产生SO₂
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指标三
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能通过一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不能通过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A(玻璃管+固)
B+C(广口瓶+混合液)
实验前
实验后
B装置的质量/g
213.6
220.8
C装置的质量/g
200.2
21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Ca-40,4倍,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启正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梭子蟹、俗称“白蟹”,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有四种物质的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