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古诗三首》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出塞)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872/0-17292953079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上《古诗三首》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出塞)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872/0-17292953079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上《古诗三首》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出塞)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872/0-17292953080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 古诗三首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关注古诗:
《出塞》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关注学习古诗的方法:
借助文中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根据注释,用字面意思理解诗意。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
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出塞》
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龙城飞将、胡马”等词语的意思。
感受诗人希望边关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的迫切心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对唐诗一定不陌生吧?许多同学都是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唐诗的。的确,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绚丽的花。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各种题材的古诗,有写田园风光的,有记人物故事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新题材的古诗——边塞诗
2.教师介绍边塞诗。
边塞:边疆地区的要塞。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教师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首边塞诗——《出塞》《凉州词》。我们先来看《出塞》(板书:出塞)
教师和同学共同理解出塞。
出塞:到关外去阻击来犯的敌人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小资料的展示,拉近学生与诗的距离,让他们能快速地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3.介绍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尤善七绝,后人誉之为“七绝圣手”。曾任江宁丞,故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引导: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要仔细地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生字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标出不会读的生字。
2.学习本诗生字词。指名读,分享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1)会认字:塞 秦 征 将
学生自读生字,根据自己的识字经验,交流汇报。
教师重点指导:我们在读会认字时要特别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塞”是多音字,不要读错,重点需要掌握“将”字的读音。
学生给多音字“将”组词,并说说字义。
(2)会写字:塞 秦 征
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生字。
教师重点指导:我们在写字时要特别注意,“秦”下面是“禾”且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间互相听写生字,互相订正。
(设计意图: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三、借助资料,理解出塞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前两句意思。
(1)提问:“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吗?怎么理解这句诗?
预设:“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2)提问:诗歌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边关?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总结。
预设:寂寞 孤独 冷清 荒凉
(3)提问: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哪些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展示。
预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提问:诗人笔下的明月常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
预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5)戍守边关的将士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与亲人团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名回答。
预设:不能。
过渡:教师相机出示诗句“万里长征人未还”。
(6)思考想象:想一想: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在做什么呢?
指名学生填空回答。
预设: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万里长征儿未还。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万里长征夫未还。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万里长征父未还。
(7)提问: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有家不能回,都是因为这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儿,你的心情如何?
学生品读这两句古诗,交流想法。
预设:悲哀 痛恨 愤怒
(8)引导学生交流理解诗意。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后两句意思。
(1)教师提问:借助注释,谁能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展示。
预设:但,只要。教,令、使。只要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2)教师提问:这两句诗提到了古代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资料,出示资料链接。
(3)教师提问:结合刚才的材料,再读一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一说这两句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学生阅读后,畅说感想。
预设:诗人借助对骁勇善战的将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朝廷任用得力将领,巩固边关,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愿望。
(4)朗读指导:李广将军英勇善战,让匈奴闻风丧胆,不敢南下阴山入侵汉朝的边疆,我们一起来读本诗的后两句。
教师点拨:要读出豪情万丈的气势。
欣赏古诗唱读。
四、谈话过渡,引入课题
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首边塞诗《出塞》,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第二首《凉州词》写的是什么?(板书:凉州词)
解释“凉州词”。
预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古称。自古 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和“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的说法,可见凉州地位之重。凉州词,是在盛唐时流行的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小资料的展示,拉近学生与诗的距离,让他们能快速地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3.介绍王翰。
王翰(687-726),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有十四首。其中以《凉州词》最负盛名。
五、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引导:请大家自由朗读《凉州词》这首诗。要仔细地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争取把生字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标出不会读的生字。
2.学习本诗生字词。指名读,分享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指导方法:
学生给多音字“将”组词,并说说字义。
会写字:词 催 醉
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生字。
教师重点指导:“催”,单人旁的竖在竖中线上。右下四个横画长短不一,第四横最长。“醉”,笔画较多,写紧凑。“酉”瘦长,不要漏写里面的横;“卒”的下部竖要出头。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间互相听写生字,互相订正。
六、借助资料,理解凉州词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前两句意思。
预设: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促人出发了。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后两句意思。
预设:沙场,战场。如果醉卧在沙扬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朗读指导:要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度和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3.欣赏古诗唱读。
七、拓展延伸,开阔视野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其二)
[唐]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八、概括总结,课堂演练
1.主题概括。
《出塞》通过描写边关将士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反映出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和平的心情。
《凉州词》通过描写将士们在阵阵催人的琵琶声中痛饮美酒,即使醉卧沙场也不在意,表达了作者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 厌恶战争的情怀。
2.课堂演练。
3.课文小结: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出塞》和《凉州词》这样渴望和平,关爱生命的诗篇。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4.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出塞》
《凉州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暮江吟第一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暮江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深入探究,背诵积累,拓展延伸,回顾内容,课堂总结,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感悟,探寻意旨,背诵默写,内化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