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933/0-17292961526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933/0-17292961527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933/0-17292961527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933/0-172929615281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933/0-172929615284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933/0-172929615286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933/0-172929615289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66933/0-172929615291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背景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谈话导入,初读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生字学习,课文朗读,老师朗读文言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诸儿竞走取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戎、诸”等生字,会写“戎、尝”等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谁能结合注释说说王戎是谁?
右上的“戈”代表兵器,左下代表铠甲,两部分合在一起是武器的总称。
书写要点:斜钩的书写要把握好弧度,写得挺拔舒展,两个撇画要写出区别,第一个是竖撇,第二个是斜撇。
《世说新语》这本书中有一千多个文言小故事,主要记载汉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其中关于王戎的故事有好几个呢!
读题目,注意读好词语之间的停顿。
你能通过课题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把关键词语的意思弄明白,就能知道课题的意思,还能猜到课文大概讲了什么故事。
借助注释,自由朗读文言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写法: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结合注释理解“竞”的意思,与“竟”进行区分。“竟”:终了;表示出乎意料等,组词“竟然”。“竞”:通过注释了解它的意思是“争着”,组词“竞争、竞选、竞相开放”。
书写要点:“立”的第二横要写得舒展;“儿”的竖弯钩要向外延伸,不要太拘谨。
书写要点:“云”的第二横要写得舒展,与党字头大致同宽。
结合插图思考:“折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
自由练习读文,读给同桌听,相互评价,重点交流怎么读好停顿。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读好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三年级学《守株待兔》的时候,知道古文中“走”表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说的“走”,在古文中用“行”来表示,所以现在常常说“行走”。文中“竞走”指争着跑过去,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发展到现在变成了一个词语,成了体育项目的名称。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尝”有三种意思:品尝,曾经,尝试。你觉得在本课中是哪一种意思?为什么?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借助注释和课文内容,可以知道“尝”在文中是“曾经”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之”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两次“取之”中的“之”在本文中都是指李子。“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讲了什么。
展开想象:王戎和诸小儿都玩了什么呢?
正当王戎和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这棵李树长在哪里? 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结合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在这场景中,王戎与诸小儿有何不同?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诸小儿去摘李子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动作是怎样的?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想到的情景。
小伙伴们看到满树的李子,纷纷大叫起来:“好多李子!”他们一边叫,一边跑向李子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乱成一团。
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呢?
人们会怎么问王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你怎么不去摘李子? 你傻啦,为什么不去? 你怎么站在这儿不动?
王戎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他去尝了吗?他是怎么想的?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想想王戎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会做什么动作?指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一部分。
要求: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把故事讲完整。想象故事中人物会有怎样的对话,再把想到的内容加进去。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好的东西,肯定会为人所知。如果你们在野外看到这样的果子,会怎样做?
王戎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也去摘李子呢?故事中是怎样说的?
讨论王戎的做法
哪个字足以说明王戎很自信?
王戎的推断是否正确?结果如何?
路边行人多,如果李子不苦,来往之人看见这样的李子,必定会摘来品尝,树上李子就会越来越少。
交流“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如今李子却压弯了树枝,过往行人视而不见,如果不是苦李,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结:说明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冷静分析的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联想到了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梳理全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图片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授课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诸子百家,诸小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