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阳光实验学校2024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我国古代用勾、股和弦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数学家邹元治利用该图证明了勾股定理,现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9,小正方形面积为5,则每个直角三角形中勾与股的差的平方为( )
A.4B.3C.2D.1
2、(4分)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3、(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的直线CE⊥AB,垂足为E,若∠EAD=53°,则∠BCE的度数为( )
A.53°B.37°C.47°D.123°
4、(4分)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B.3-=3
C.×=D.=5
5、(4分)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
A.B.C.D.
6、(4分)某班抽6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成绩分别是1,90,75,75,1,1.则这组同学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
A.75B.1C.85D.90
7、(4分)小玲的爸爸在钉制平行四边形框架时,采用了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两根木条AC、BD的中点重叠,并用钉子固定,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这种方法的依据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4分)某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某时间段来往车辆的车速情况如下表,则上述车速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50,8B.50,50C.49,50D.49,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化简:()-()=______.
10、(4分)已知一组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为_____.
11、(4分)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是对角线上一点,和是直角三角形.则______.
12、(4分)对于反比例函数,当时,其对应的值、、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连接)
13、(4分)16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甲、乙两人在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地到地,乙驾车从地到地,假设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甲先出6分钟后,乙才出发,乙的速度为千米/分,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分)之间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
(1)两地相距______千米,甲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分;
(2)直接写出点的坐标______,求线段所表示的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当乙到达终点时,甲还需______分钟到达终点.
15、(8分)计算(+1)(-1)+÷−.
16、(8分)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期间,中国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我国准备将地的茶叶1000吨和地的茶叶500吨销往“一带一路”沿线的地和地,地和地对茶叶需求分别为900吨和600吨,已知从、两地运茶叶到、两地的运费(元/吨)如下表所示,设地运到地的茶叶为吨,
(1)用含的代数式填空:地运往地的茶叶吨数为___________,地运往地的茶叶吨数为___________,地运往地的茶叶吨数为___________.
(2)用含(吨)的代数式表示总运费(元),并直接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求最低总运费,并说明总运费最低时的运送方案.
17、(10分)如图,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从营地A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了m 到达点B,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50m到达目的地C。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确定目的地C在营地A的北偏东多少度方向。
18、(10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cm,BC=6cm,∠B=60°,G是CD的中点,E是边AD上的动点,EG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CE,DF.
(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①AE为何值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为什么?
②AE为何值时四边形CEDF是菱形?为什么?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方程x3+8=0的根是_____.
20、(4分)如图是一种贝壳的俯视图,点C分线段AB近似于黄金分割(AC>BC).已知AB=10cm,则AC的长约为__________cm.(结果精确到0.1cm)
21、(4分)一组数据:2,﹣1,0,x,1的平均数是0,则x=_____.
22、(4分)如图,Rt△ABC中,∠ACB=90°,∠A=30°,点D是AB的中点,BC=2cm,则CD=_____cm.
23、(4分)以正方形ABCD的边AD作等边△ADE,则∠BEC的度数是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2,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CF=BC,连接CD,EF
(1)求证:CD=EF;
(2)求EF的长.
25、(10分)如图,在▱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交AD延长线于点F.
(1)求证:点D是AF的中点;
(2)若AB=2BC,连接AE,试判断AE与B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6、(12分)阅读以下例题:解不等式:(x 4) (x 1) 1
解:①当 x 4 1 ,则 x 1 1
即可以写成:
解不等式组得:
②当若 x 4 1 ,则 x 1 1
即可以写成:
解不等式组得: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不等式解集: x 1或.
(以上解法依据:若ab 1 ,则a,b 同号)请你模仿例题的解法,解不等式:
(1) (x 1)(x 2) 1;
(2) (x 2)(x 3) 1.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设勾为x,股为y,根据面积求出xy=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2+y2=5,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出x﹣y即可.
【详解】
设勾为x,股为y(x<y),
∵大正方形面积为9,小正方形面积为5,
∴4×xy+5=9,
∴xy=2,
∵x2+y2=5,
∴y﹣x====1,
(x﹣y)2=1,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能根据已知和勾股定理得出算式xy=2和x2+y2=5是解此题的关键.
2、A
【解析】
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是最简二次根式;
B.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C.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D.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3、B
【解析】
设CE与AD相交于点F.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的直线CE⊥AB,
∴∠E=90°,
∵∠EAD=53°,
∴∠EFA=90°﹣53°=37°.
∴∠DFC=37°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BCE=∠DFC=37°.故选B.
4、C
【解析】
选项A. 不能计算.A错误.
选项B. ,B错误.
选项C. ,正确.
选项 D. ,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设出正方形的边长,利用勾股定理,解出AB、CD、EF、GH各自的长度的平方(因为逆定理也要计算平方),再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别验算,看哪三条边能够成直角三角形.
【详解】
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则AB2=22+22=8,CD2=22+42=20,
EF2=12+22=5,GH2=22+32=13.
因为AB2+EF2=GH2,
所以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AB、EF、GH.
故选C.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B
【解析】
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详解】
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5,75,1,1,1,90,
中位数是(1+1)÷2=1.
故选:B.
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7、A
【解析】
已知AC和BD是对角线,取各自中点,则对角线互相平分(即AO=CO,BO=DO)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详解】
解:由已知可得AO=CO,BO=DO,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依据是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B
【解析】
把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10、11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0,得到这组数据的众数.
【详解】
解:要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把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10、11两个数的平均数是50,
所以中位数是50,
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0,
即众数是50,
故选:B.
本题考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在求中位数时,首先要把这列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找出中间一个数字或中间两个数字的平均数即为所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由去括号的法则可得:=,然后由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可得:,继而求得答案.
解:====.
故答案为.
10、1.
【解析】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可得.
【详解】
∵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
∴,
解得:a=1,
故答案为:1.
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熟练掌握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1、或.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D=AC=,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当点E是对角线的交点时,△EAD、△E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DE=BD=,当点E与点B重合时,△EAD、△E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DE=BD=.
【详解】
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BD=AC=,
∵点E是对角线BD上一点,△EAD、△ECD是直角三角形,
∴当点E是对角线的交点时,△EAD、△E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BD=,
当点E与点B重合时,△EAD、△E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BD=,
故答案为:或.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2、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图形位于第一、三象限,并且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再根据,即可比较、、的大小关系.
【详解】
解: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图形位于第一、三象限,并且随着的增大而减小,而,则,而,则,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难度不大,是中考的常考知识点,熟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13、1
【解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
解:==1.
故答案为:1.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其中非负的平方根叫做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解:(1)24,;(2),;(3)50
【解析】
(1)由图像可得结论;
(2)根据题意可知F点时甲乙相遇,由此求出F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即得段所表示的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先求出乙到达终点时,甲距离B地的路程,再除以速度即得时间.
【详解】
解:(1)由图像可得两地相距24千米,甲的速度为千米/分;
(2)设甲乙相遇时花费的时间为t分,根据题意得,解得
所以,
设线段表示的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根据题意得,
,
解得,
∴线段表示的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3)因为甲先出6分钟后,乙才出发,所以乙到达A地的时间为分,此时甲走了千米,距离B地千米,甲还需分钟到达终点B.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及图像在路程问题中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及函数图像是解题的关键.
15、1+
【解析】
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解.
【详解】
解:原式=2-1+-
=1+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属于简单题,熟悉实数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6、(1),,;(2);(3)由地运往地400吨,运往地600吨;由地运往地500吨时运费最低
【解析】
(1)从A地运往C地x吨,A地有1000吨,所以只能运往D地(1000-x)吨;C地需要900吨,那么B地运往C地(900-x),D地需要600吨,那么运往D(x-400)吨;
(2)根据总运费=A地运往C地运费+A地运往D地运费+B地运往C地运费+B地运往D地运费代入数值或字母可得;
(3)根据(2)中得到的一次函数关系式,结合函数的性质和取值范围确定总运费最低方案。
【详解】
(1),,
(2)
( )
(3)∵,
∴随的增大而增大。
∵
∴当时,最小.
∴由地运往地400吨,运往地600吨;
由地运往地500吨时运费最低。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题目较为复杂,理清题中数量关系是解(2)题的关键,利用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结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解(3)题的关键。
17、(1)100;(2)目的地C在营地A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
【解析】
(1)根据所走的方向判断出△ABC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解.
(2)求出的度数,即可求出方向.
【详解】
(1)如图,过点B作BE//AD.
∠DAB=∠ABE=60°
∵30°+∠CBA+∠ABE=180°
∠CBA=90°
AC==100(m).
(2)在Rt△ABC中,∵BC=50m,AC=100m,
CAB=30°.
∵∠DAB=60°,
DAC=30°,
即目的地C在营地A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先确定直角三角形,根据各边长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长,且求出的度数,进而可求出点C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
18、(1)见解析;(2)①当AE=4cm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理由见解析;②当AE=2时,四边形CEDF是菱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1)先证△GED≌△GFC,推出DE=CF和DE∥CF,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
(2)①作AP⊥BC于P,先证明△ABP≌△CDE,然后求出DE的值即可得出答案;②先证明△CD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求出DE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F,
∴∠DEF=∠CFE,∠EDC=∠FCD,
∵G是CD的中点,
∴GD=GC,
∴△GED≌△GFC,
∴DE=CF,DE∥CF,
∴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①当AE=4cm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
理由:作AP⊥BC于P,
∵四边形CEDF是矩形,
∴∠CED=∠APB=90°,
∴AP=CE,
又∵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4cm,
则△ABP≌△CDE(HL),
∴BP=DE,
∵AB=4cm,∠B=60°,
∴BP=AB×cs60°=4×=2(cm),
∴BP=DE=2cm,
又∵BC=AD=6cm,
∴AE=AD-DE=6-2=4(cm);.
②当AE=2时,四边形CEDF是菱形.
理由:∵平行四边形CEDF是菱形,
∴DE=CE,
又∵∠CDE=∠B=60°,
∴△CDE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4cm,DE=CD=4cm,
∵BC=AD=6cm,
则AE=AD-DE=6-4=2(cm).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应用,注意: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x=﹣1
【解析】
把方程变形为形为x3=−8,利用立方根求解即可
【详解】
解:方程可变形为x3=﹣8,
因为(﹣1)3=﹣8,
所以方程的解为x=﹣1.
故答案为:x=﹣1
此题考查立方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20、6.2
【解析】
根据黄金分割的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即可.
【详解】
∵点C分线段AB近似于黄金分割点(AC>BC),
∴AC=,
∵AB=10cm,
∴AC=,
故答案为:6.2.
此题考查黄金分割点的计算公式,正确掌握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1、-2
【解析】
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详解】
由题意得
,
解得:x=-2,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2、1
【解析】
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求出CD即可.
【详解】
解:∵Rt△ABC中,∠ACB=90°,∠A=30°,BC=1cm,
∴AB=1BC=4cm,
∵Rt△ABC中,∠ACB=90°,点D是AB的中点,
∴CD=AB=1cm.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30°或150°.
【解析】
分等边△ADE在正方形的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
【详解】
如图1,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E为等边三角形,
∴AB=BC=CD=AD=AE=DE,∠BAD=∠ABC=∠BCD=∠ADC=90°,∠AED=∠ADE=∠DAE=60°,
∴∠BAE=∠CDE=150°,又AB=AE,DC=DE,
∴∠AEB=∠CED=15°,
则∠BEC=∠AED﹣∠AEB﹣∠CED=30°;
如图2,
∵△ADE是等边三角形,
∴AD=D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DC,
∴DE=DC,
∴∠CED=∠ECD,
∴∠CDE=∠ADC﹣∠ADE=90°﹣60°=30°,
∴∠CED=∠ECD=×(180°﹣30°)=75°,
∴∠BEC=360°﹣75°×2﹣60°=150°,
故答案为30°或150°.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各性质、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见解析;(2)EF=.
【解析】
(1)直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DE∥BC,DE=BC,进而得出DE=FC,得出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CD=EF;
(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DC=EF,进而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EF的长即可得答案.
【详解】
(1)∵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
∴DE∥BC,DE=BC,
∵使CF=BC,
∴DE=FC,
∴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
∴CD=EF.
(2)∵四边形DEFC是平行四边形,
∴CD=EF,
∵D为AB的中点,等边△ABC的边长是2,
∴AD=BD=1,CD⊥AB,BC=2,
∴EF=CD==.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
25、(1)见解析;(2)AE⊥BF,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AD=BC,然后利用AAS即可证出BC=DF,从而得出AD=DF,即可证出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EF,然后证出AB=AF,利用三线合一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CBE=∠F,
∵点E为CD的中点,
∴CE=DE,
在△BCE和△FDE中,
,
∴△BCE≌△FDE(AAS),
∴BC=DF,
∴AD=DF,
即点D是AF的中点;
(2)∵△BCE≌△FDE,
∴BE=EF,
∵AB=2BC,BC=AD,AD=DF,
∴AB=AF,
∴AE⊥BF.
此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三线合一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6、(1)x>2或 x<-1;(2)-2<x<2.
【解析】
(1)根据例题可得:此题分两个不等式组和,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组即可;
(2)根据两数相乘,异号得负可得此题也分两种情况和解出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
解:(1)当x+1>1时,x-2>1,可以写成,
解得:x>2;
当x+1<1时,x-2<1,可以写成,
解得:x<-1,
综上:不等式解集:x>2或 x<-1;
(2)当x+2>1时,x-2<1,可以写成,
解得-2<x<2;
当x+2<1时,x-2>1,可以写成,
解得:无解,
综上:不等式解集:-2<x<2.
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正确理解例题的解题根据,然后再进行计算.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35
40
30
45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中学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中学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博崇实验学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博崇实验学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阳光实验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阳光实验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