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研读课文,重点探究,拓展阅读,赏析名段,读写结合,学有所获,背诵积累,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强大力量。
3.理解作者传达出的同情、爱护弱小,藐视、不惧强大的思想感情。
1.品析句子,体会老麻雀动作的果断和其中蕴含的力量。
2.分析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新词,小组内互相纠正,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嗅到 呆呆 无可奈何 巢里 牙齿 身躯
掩护 幼儿 搏斗 庞大 力量 愣住
2.点名串讲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其母爱永远是让人感动,令人敬佩的。老麻雀飞落下来的举动,仿佛是一个母亲在向世界宣布:“我愿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我的孩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老麻雀的内心深处,一起体会它的一片真心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主交流,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
A.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无助的句子。
B.找出文中描写老麻雀无畏的句子。
C.找出文中描写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仔细读一读自己找到的语句,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
2.汇报展示,品析句子。
(1)学生汇报圈画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品析重要语句。(讲重点)
A.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抓住“呆呆”“无可奈何”二词,体会作者对小麻雀神态描写得准确和生动。理解“无可奈何”在句中的意思,感悟小麻雀没有办法可想的无助和可怜,由此激发学生对小麻雀命运的担忧——那么幼小的麻雀,却撞上了“我”的猎狗,它会怎么样呢?
方法拓展:神态描写就是对面部表情进行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神态描写的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它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如: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神态描写)爷爷长着一副古铜色的脸孔,一双铜铃似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着一缕银白的山羊胡须。(外貌描写)
B.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表现了猎狗的什么特点?读着这句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氛围?)
预设:抓住“大嘴”和“锋利”这两个词语,借助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感悟猎狗的凶狠,进而体验文中的小麻雀面对猎狗时的紧张。教师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情境描绘,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表述,教师相机引导补充。
C.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主要描写了老麻雀的哪个方面?“像一块石头似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情感?这个动作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预设:首先,紧扣“飞、落”二字,引导学生关注老麻雀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老麻雀“落”的视觉效果的。最后,通过朗读,读出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的勇敢和坚定,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D.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前半句应该怎么缩句?它在树上和树下的命运分别会是什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你想对这只老麻雀说点什么呢?)
预设:首先通过缩句训练,体会句中几个限定词传达出来的意思——老麻雀在树上安全无虞,不需要有丝毫担心,但是它一旦飞到地面,就将面临猎狗的威胁,很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然后由老麻雀两种命运的对比,体会它伟大的母爱,这也是促使它飞下来的“强大力量”。最后通过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加深学生对这份沉甸甸的母爱的认知和感悟。
(2)教师引读课文,营造氛围。(读精彩)
教师:打猎回来,我轻松愉悦地走着,而猎狗则调皮地跑在前面。可是,它突然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原文:我打猎回来……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啊!瞧,前面是什么?有一只嘴角嫩黄,头上的绒毛都没有褪去的小麻雀竟然落到了林荫路上,它就在我的猎狗面前,显得那么懵懂无助——(原文: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露出锋利的牙齿。)
啊!这时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护住了小麻雀,并摆出了与猎狗拼命的架势。这个场面太让人震撼了——(原文: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个伟大的举动,竟然让我的猎狗都退却了,我的心里也激荡着满满的感动——(原文:猎狗愣住了……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3)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其他知识要点。(议要点)
A.老麻雀面对一个“庞大的怪物”,拼命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是怎么做的呢?找出文中相关语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情深。
明确:①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从“像一块石头似的”可以体会到老麻雀落地时速度快、力量大,老麻雀非常着急,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这个选择,充分反映了老麻雀奋不顾身的心情。)
②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说明老麻雀知道这是一场力量悬殊、毫无希望地决斗,非常紧张,但还是选择去与猎狗搏斗,全力以赴,不顾一切。)
③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捍卫自身和幼儿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以至于“浑身发抖”;但是它又十分愤怒,面对庞然大物绝不畏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B.猎狗的表现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明确:猎狗之前是“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之后“愣住了”“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猎狗前后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所以有如此变化,是因为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这一变化从侧面衬托出母爱的伟大。
C.质疑探究:“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一句是否多余?为什么?
明确:不多余。这一句是环境描写,“猛烈”“摇撼”写出了风力之大,正是因为风大树摇,才导致刚出生的小麻雀从巢中掉了下来。作者在这里埋下了伏笔,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方法拓展:伏笔是文章中上文对下文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做的提示或暗示,作用是使文章结构严谨、紧凑,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例如,写一个小女孩为了一双红舞鞋付出所有之前,先写小女孩非常爱跳舞,这个细节就是伏笔。
D.读读课文,你还有哪些发现或感想想要分享给大家?
明确:学生可以探讨文中精彩的词语,也可以探讨文中描写得生动的句子,还可以探讨文中动人的情感,甚至可以对作者的某一描述提出疑问。教师只需做适当的提点,不强求感想的完全正确,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即可。
(4)回味品读课文,深化文章内涵。
小结:爱,无处不在。相信文中的那只小麻雀一定会沐浴着老麻雀浓浓的母爱,健康成长。同样,同学们也沐浴着父母、老师、朋友的爱在一天天长大。大家要时刻铭记被爱的感觉,并且要用更多的爱回报对方。现在,就让我们怀抱对小麻雀、对老麻雀的爱,再读一读感动自己的部分,再进行一次爱的熏陶吧!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麻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鸟,不少作家都对它做过描述,当然所选择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如果说屠格涅夫笔下的麻雀让人感动,那么冯骥才笔下的麻雀就另有一副面孔了。下面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1.投影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冯骥才《麻雀》
2.阅读与交流。
(1)麻雀和别的鸟儿有什么不同?(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2)麻雀自由自在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它们可以飞来飞去……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3)为什么说麻雀不是家禽?(因为它们向往自由,宁可死去也不愿被捉,没有任何可驯服性。)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还记得你们在本节课刚开始时圈画的那些句子吗?这些句子是如何表现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的呢?这种写作方法对我们以后习作有很大帮助哦。现在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1.引导学生分析句子具体刻画了哪些内容,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明白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在表现人物形象上起的重要作用。
2.安排“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试着运用神态描写或动作描写,刻画“我”和猎狗走后老麻雀的表现。
提示:老麻雀明白自己安全后,眼神会发生什么变化?羽毛呢?叫声呢?它又会对小麻雀做出什么举动呢?把这些内容想清楚,写出来。
3.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麻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课文赏析,感悟提升,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