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教育集团西城校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教育集团西城校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下列传统节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节燃放鞭炮B.清明节酿美酒
C.端午节包粽子D.中秋节烤月饼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试管口塞橡胶塞B.过滤
C.取用浓硫酸D.振荡试管
4.下列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铜绿受热后固体变成黑色
B.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成红色
C.面粉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
D.银白色的镁条放入食醋中产生气泡
5.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则③不可能是( )
A.冰水共存物B.空气C.液氧D.红磷
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一直保持不变
B.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能燃烧
C.CO2无毒,含量过高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D.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7.对下列实验现象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红磷不足
B.实验室制氧气时,始终不能收集满——装置漏气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内水变红——试管口未放棉花
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
8.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A.甲同学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B.乙同学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C.丙同学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D.丁同学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9.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B.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10.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用途广泛。有关如图蜡烛燃烧实验探究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B.b处有火焰,说明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C.该实验导气管不宜过长
D.蜡烛燃烧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11.小科所在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气密性良好,图①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燃烧匙内装有用无纺布包裹的二氧化锰,碱石灰用于干燥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利用图②和③装置收集的氧气均纯净
B.将图①装置中的燃烧匙提离液面,则不再产生氧气
C.为使收集的气体较纯净,应待图②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后开始收集
D.若用图③装置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在b导管口处验满
(多选)1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形管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应连接电源的负极
B.d试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C.U形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3.小雪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则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多选)1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A.AB.BC.CD.D
15.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二、非选择题部分
16.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同学们根据已学内容整理了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如图1所示,其中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2。“→”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固态CO2的用途有 (写一点即可)。
(2)反应①用于制碳酸饮料,生成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②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 能。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2装置,其主要优点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图3中,观察到充满空气的气球浮起,说明CO2的物理性质是 。因此实验室里常用 法收集CO2。
17.再现和理解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方法。如图是课堂演示的三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A是“铁的锈蚀实验”,该实验中可以观察铁生锈,红墨水倒吸入导管 。
A.密闭体系内气体总量增加
B.密闭体系内气体总量减少
C.密闭体系内温度升高
D.密闭体系内温度降低
(2)图B实验中当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 的性质。实验若用镁粉代替红磷,发现倒吸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70%,此现象说明镁粉一定还会和空气中 反应。
(3)图C实验中只提供一瓶二氧化碳、一朵干燥紫花和适量水,若需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步骤并进行排序 。
①瓶中喷入适量水
②干燥紫花放入瓶中
③喷过水的紫花放入瓶中
④将干燥紫花喷水
18.请结合如图实验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用 (填仪器名称)代替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
(4)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在A~E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该稍做改进的地方是 。
(5)实验室常用 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果从装置F和G中选取一个收集装置,应选择装置 来收集二氧化碳,从 (选填“a”或“b”)管进气。
(6)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择 (在A~E中选择),收集装置选择 (在A~E中选择)。
19.A~E五种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A性质不稳定;C的稀溶液生活中可用于伤口消毒;D、E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写出C、D物质的名称:C ,D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图中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都属于 反应。
(4)E→D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0.某化学兴趣小组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还可以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上述实验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对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这是为了证明氧化铜的 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上述实验探究不能证明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的理由是 。
【实验拓展】大家从课外资料上还获得下列信息:氧化铁、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 。
A.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B.同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E.对很多工业反应,加入催化剂能起到增加生成物的质量的效果
21.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
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 ,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 ,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
【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1)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
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观察到 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教育集团西城校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春节燃放鞭炮,属于化学变化;
B、清明节酿美酒,属于化学变化;
C、端午节包粽子,属于物理变化;
D、中秋节烤月饼,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又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C错误;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D错误;
故选:B。
3.【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振荡试管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二低,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振荡试管时,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分析】A、根据铜绿受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铜绿和稀盐酸反应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面粉在酒精灯上加热,会生成炭黑,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绿受热生成氧化铜,变成黑色。
B、铜绿和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面粉在酒精灯上加热,会观察到变黑。
D、银白色的镁条放入食醋中生成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解答】解: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但不能是混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
故选:B。
6.【分析】A、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B、根据空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缓慢氧化概念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是一直保持不变,故说法错误;
B、用氧气供给呼吸,氧气助燃而不可燃;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影响地球环境,故说法错误;
D、氧气具有氧化性,故说法正确。
故选:D。
7.【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注意事项、产生误差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能是红磷不足,故A分析合理;
B、实验室制氧气时,故B分析合理;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造成的;
D、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时,不会造成试管炸裂。
故选:D。
8.【分析】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容易炸裂集气瓶。
【解答】解:A、甲同学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该选项正确;
B、乙同学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该选项不正确;
C、丙同学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该选项正确;
D、丁同学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该选项正确。
故选:B。
9.【分析】A、根据有颜色的变化来分析;
B、根据氧化反应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有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反应,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故A说法错误;
B、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说法错误;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D、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如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
故选:C。
10.【分析】A、根据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进行分析;
B、根据b处有火焰进行分析;
C、根据导管过长会导致石蜡蒸气在管中冷凝成固体聚集在导管内壁进行分析;
D、根据蜡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白烟,熄灭才会有白烟进行分析。
【解答】解:A、蜡烛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温度最高;
B、b处有火焰,故B正确;
C、导管过长会导致石蜡蒸气在管中冷凝成固体聚集在导管内壁,故C正确;
D、蜡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白烟,故D不正确。
故选:D。
11.【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利用催化剂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进行分析。
【解答】解:A、实验中,图③中,故A错误;
B、将二氧化锰的燃烧匙上提,过氧化氢仍然能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会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为使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C正确;
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将带火星的木条在a导管口处验满。
故选:C。
12.【分析】A、根据氢气氧气的密度分析;
B、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2:1分析;
C、根据电解水实验要求分析;
D、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解答】解:A、c处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a管中产生的是氢气,故A正确;
B、d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d管中收集的是氧气,产生氧气的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B错误;
C、水的导电性很弱,增强水的导电性;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选:AC。
13.【分析】A、根据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质量逐渐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变来分析;
B、根据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不为零来分析;
C、根据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有催化剂反应快,无催化剂反应慢,但最终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来分析;
D、根据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来分析。
【解答】解: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质量逐渐增大,故选项图像正确。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和氧气,故选项图像错误。
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无催化剂反应慢,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故选:A。
14.【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气体中,不能鉴别。
C、点燃,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D、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都是黑色固体,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故选:BD。
15.【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D、根据烧杯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是不能说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B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故C正确;
D、通过分析可知,不助燃,故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部分
16.【分析】(1)根据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3)根据光合作用伴随的能量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4)根据图2装置的优点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
【解答】解:(1)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或人工降雨;
(2)反应①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式为H2CO3;故答案为:H6CO3;
(3)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和光照的作用下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故答案为:化学;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2装置,当打开止水夹时,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到多孔隔板以上,开始反应,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使试管内部气压增大,使液面降到多孔隔板以下,反应停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6HCl=CaCl2+H2O+CO6↑;
(5)图3中,观察到充满空气的气球浮起 CO2 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实验室里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
17.【分析】(1)根据装置内压强减小的原因来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实验目的来分析实验方案。
【解答】解:(1)在密封体系内,气压变小的原因可能是密封体系内气体总量减少或密封体系内的温度降低;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完毕,不能继续上升;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发现倒吸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70%;故答案为:不溶于水;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为红色来分析,没有变色,没有变色,紫花变成红色,故答案为:②④③。
18.【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来分析解答;
(2)根据装置B是固液常温型装置,适合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来分析解答;
(3)根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来分析解答;
(4)根据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5)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来分析解答;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来分析解答;
(6)根据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装置B是固液常温型装置,适合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3O+O2↑;
(3)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可用分液漏斗代替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
(4)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E、二氧化锰和氧气4K2MnO4+MnO2+O3↑,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5)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果从装置F和G中选取一个收集装置,能溶于水,从b管进气;
(6)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则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择B。
故答案为:(1)试管;锥形瓶;
(2)2H2O52H3O+O2↑;
(3)分液漏斗;
(4)AE;2KMnO7K2MnO4+MnO7+O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5)大理石或石灰石;F;b;
(6)B;E。
19.【分析】A~E五种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C的稀溶液生活中可用于伤口消毒,则C是过氧化氢,B是水;D、E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过氧化氢能转化成E,则D是二氧化碳,E是氧气;A性质不稳定,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则A是碳酸;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C物质的名称是:过氧化氢。
(2)反应③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32H2O。
(3)图中反应①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反应②可以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三个反应都符合多变一的特点。
(4)E→D的反应可以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
(1)过氧化氢;二氧化碳;
(2)8H2+O22H2O;
(3)化合;
(4)放热。
20.【分析】(1)运用催化剂的概念和本题的实验目的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解答。
(2)如果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时间小。
(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评价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实验拓展】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1)本题的实验目的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所以“待测数据”是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2)如果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时间小。
(3)对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干燥,这是为了证明氧化铜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评价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上述实验探究不能证明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的理由是没有验证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实验拓展】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二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选:B。
故答案为:(1)收集等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2)小;【评价设计】比较MnO2与CuO哪种催化剂效果好;没有验证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21.【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性质、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来分析;
【评价反思】
(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的规律进行分析;
(2)②根据碳酸不稳定来分析。
【解答】解: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评价反思】
(1)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2+CO2=CaCO3↓+H2O;
(2)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该操作是加热试管,是因为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CO6H2O+CO2↑。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溶液变红色;
【评价反思】
(1)Ca(OH)6+CO2=CaCO3↓+H8O;
(2)②加热试管;H2CO3H3O+CO2↑;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氨气和氧气
闻气味
B
区分氮气和空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气体中
C
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D
鉴别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1.2g
/
②
1.2g
CuO 0.5g
③
1.2g
MnO20.5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下列化学用语和名称均正确的是,下列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泰师分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三模docx、化学三模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教育集团西城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双休日化学作业(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