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目标:
1.认识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重要句子,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
2. 理解孟子提出的“王道”主张,掌握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3. 体会孟子仁政的时代进步意义,学会在现在的生活中践行仁政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孟子提出的“王道”主张,掌握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2.难点:感悟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豪情,树立远大志向,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三、授课学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可以概括先秦那位先哲的思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仁政民本思想。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说的是怎样的仁义。
(二)、新课讲解:
1.作者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2.写作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3.生字注音
王好(hà)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
4. 脉络梳理
全篇一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5自然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6-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措施。
(三)、课文分析
1. 第一段
(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2. 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朗读,强调重点字词“喻”、“鼓”、“或”、“直”及两个成语
请以战喻 说明
填然鼓之 击鼓
或百步而后止 或许
直不百步耳 只是,不过
弃甲曳兵——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疏通文意,解答疑难。
(2)内容分析
孟子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似乎是没有进行回答,而是先打了一个比方,不明就里的梁惠王顺着孟子的思路进行了回答。其实,孟子在这里是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让梁惠王不知不觉就进了孟子设下的圈套。孟子的比喻什么意思呢?(讨论之后明确)向梁惠王说明他“移民移粟”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的治国不尽心没有质的区别。孟子的这个比喻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看下文。
3.第四段
(1)阅读,正音:
强调重点字词“胜”、“树”、“畜”、“检”、“涂”、“颁”
谷不可胜食也 尽
树之以桑 种
鸡豚狗彘之畜 饲养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制止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同“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
(2)翻译句子
A.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未之有也
本课小结
第一段由梁惠王提出问题“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第二到四段由孟子分析问题“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在向梁惠王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时,提出实行“王道”的措施。
第二课时
4.第五段
本段内容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提示: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5.第六、七段
思考: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用原文来回答)并概括段意。
生答:主旨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君王的态度
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对比 狗彘食人食(贵族) 比喻 涂有饿莩归罪于 年成不好
涂有饿莩(百姓)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
其他学生提问:
①孟子认为梁惠王做到了吗?
生答:没有。梁惠王的“尽心”“移民移粟”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他只是把百姓当做战争的工具,并不是真正的爱护百姓。
②梁惠王之后会实行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治理国家吗?
生答:我认为不会。因为在战国时代战乱纷争的背景下,梁惠王更希望使用快捷的方式(打仗)来获得更多的百姓,而孟子的“仁政”思想虽然可以得到民心,但是效果太慢。
③君王的态度——爱民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7段
6.孟子“仁政”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
学生畅谈观点:(师生共同小结)
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继而实现“小康”社会。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免农业税、家电下乡
(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九年义务教育、“双普”(普及幼儿园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助学贷款、贫困生补助。
(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反腐倡廉,公开办公经费、节约开支
(4)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休渔”政策、“禁牧”政策
3.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2)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
课文总结:
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书后习题和学生学习用书
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40371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寡人之于国也精品教学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寡人之于国也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寡人之于国也一等奖教学设计</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