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将如云,直击高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 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75051/0-17295091289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锰”将如云,直击高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 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75051/0-1729509129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锰”将如云,直击高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 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75051/0-17295091290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锰”将如云,直击高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 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锰”将如云,直击高考-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 练习,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锰单质,锰及其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锰单质
块状锰是呈灰色,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金属锰的表面被一层褐色的氧化膜所覆盖,甚至与冷的浓硝酸也形成强的氧化膜,所以呈化学惰性。
2.锰及其化合物
锰元素的常见价态有+7、+6、+4、+3、+2价,Mn2+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强于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
(1)锰(II)化合物的性质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酸性介质:酸性介质中Mn2+稳定,只有很强的氧化剂(NaBiO3、PbO2、(NH4)2S2O8)才能氧化Mn2+到MnOeq \\al(-,4)
2Mn2++5NaBiO3+14H+===5Na++5Bi3++2MnOeq \\al(-,4)+7H2O、
2Mn2++5PbO2+4H+===2MnOeq \\al(-,4)+5Pb2++2H2O
2Mn2+ + 5S2O82-+8H2O===2MnOeq \\al(-,4)+10SOeq \\al(2-,4)+16H+
【微点拨】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介质不能用盐酸,因为Cl-有还原性,能与MnOeq \\al(-,4)反应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Mn2+的量不能太多,否则:2MnOeq \\al(-,4)+3Mn2++2H2O===5MnO2↓+4H+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碱性介质:碱性Mn(II)极易氧化成Mn(IV)化合物
a.在碱性条件下Mn2+容易被氧化:ClO-+Mn2++2OH-===Cl-+MnO2↓+H2O
b.Mn(OH)2为白色难溶物,Ksp=4.0×10-14,极易被空气氧化,水中少量氧气能将其氧化成褐色MnO(OH)2沉淀:2Mn(OH)2+O2===2MnO(OH)2
(2)锰(IV)化合物的性质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最重要的Mn(IV)化合物是MnO2,二氧化锰在中性介质中很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倾向于转化成锰(Ⅵ)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倾向于转化成Mn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MnO2+2H2SO4(浓)===2MnSO4+O2↑+2H2O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简单的Mn(IV)盐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或水解生成水合二氧化锰MnO(OH)2,或在浓强酸中和水生成氧气和Mn(II)
(3)Mn(Ⅵ)化合物的生成与性质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最重要的Mn(VI)化合物是锰酸钾K2MnO4。在熔融碱中MnO2被空气氧化生成K2MnO4
2MnO2+O2+4KOH2K2MnO4 (深绿色)+2H2O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MnOeq \\al(2-,4)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在酸性、中性环境中均发生歧化反应
3MnOeq \\al(2-,4)+2H2O===2MnOeq \\al(-,4)+MnO2↓+4OH-
3MnOeq \\al(2-,4)+4H+===2MnOeq \\al(-,4)+MnO2↓+2H2O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锰酸钾是制备高锰酸钾(KMnO4)的中间体:2MnOeq \\al(2-,4)+2H2O===2MnOeq \\al(-,4)+2OH-+H2↑
(4)KMnO4的性质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热稳定性差,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4KMnO4+2H2Oeq \(=====,\s\up7(光照))4MnO2↓+3O2↑+4KOH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在酸性介质中,MnOeq \\al(-,4)具有强氧化性,本身被还原为Mn2+:可以氧化Fe2+、Cl-、H2C2O4、H2O2等
MnOeq \\al(-,4)+5Fe2++8H+===Mn2++5Fe3++4H2O
2MnOeq \\al(-,4)+16H++10Cl-===2Mn2++5Cl2↑+8H2O
2MnOeq \\al(-,4)+6H++5H2C2O4===2Mn2++10CO2↑+8H2O
2MnOeq \\al(-,4)+6H++5H2O2===2Mn2++5O2↑+8H2O
③在碱性、中性或微弱酸性溶液中,MnOeq \\al(-,4)仍旧是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为MnO2
2MnOeq \\al(-,4)+I-+H2O===2MnO2↓+IOeq \\al(-,3)+2OH-
④在强碱性溶液中,当MnOeq \\al(-,4)过量时,还原产物是MnOeq \\al(2-,4)
2MnOeq \\al(-,4)+SOeq \\al(2-,3)+2OH-===2MnOeq \\al(2-,4)+SOeq \\al(2-,4)+H2O。
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以银锰精矿(主要含、、)和氧化锰矿(主要含)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1) “浸锰”过程是在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
①“浸锰”过程中,发生反应,则可推断: (填“>”或“ 、
(2) 是为了与电离出的结合生成,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的浸出率;是为了抑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
(3) 、 被氧气氧化为,把氧化为
(4)可将两种矿石中的锰元素同时提取到浸锰液中,得到,同时将银元素和锰元素分离开;生成的还可以用于浸银,节约氧化剂
【分析】银锰精矿(主要含、、)和氧化锰矿(主要含)混合加溶液,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浸锰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浸锰渣中与过量和的混合液反应,将中的银以形式浸出,用铁粉把还原为金属银。
【详解】(1)①“浸锰”过程中,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发生反应,硫化锰溶于强酸而硫化银不溶于强酸,则可推断:>;
②根据信息,在溶液中二氧化锰可将氧化为,自身被还原为,则浸锰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
(2)①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Fe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该离子方程式为;
②是为了与电离出的结合生成,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的浸出率;是为了抑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
(3)①铁粉可将还原为单质银,过量的铁粉还可以与铁离子发生反应,因此离子方程式为、;
②溶液中生成的会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为,把部分氧化为,因此后银的沉淀率逐渐降低。
(4)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优势在于“浸锰”过程可将两种矿石中的锰元素同时提取到浸锰液中,将银元素和锰元素分离开,利用的氧化性将中的氧化为,同时生成的还可以用于浸银,节约氧化剂,同时得到。
2. SiO2(不溶性硅酸盐) MnO2+MnS+2H2SO4=2MnSO4+S+2H2O 将Fe2+氧化为Fe3+ 4.7 NiS和ZnS 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HF,MgF2⇌Mg2++2F−平衡向右移动 Mn2++2=MnCO3↓+CO2↑+H2O
【详解】(1)Si元素以SiO2或不溶性硅盐存在,SiO2与硫酸不反应,所以滤渣I中除了S还有SiO2;在硫酸的溶浸过程中,二氧化锰和硫化锰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锰作氧化剂,硫化锰作还原剂,方程式为:MnO2+MnS+2H2SO4=2MnSO4+S+2H2O;
(2)二氧化锰作为氧化剂,使得MnS反应完全,且将溶液中Fe2+氧化为Fe3+;
(3)由表中数据知pH在4.7时,Fe3+和Al3+沉淀完全,所以应该控制pH在4.7~6之间;
(4)根据题干信息,加入Na2S除杂为了除去锌离子和镍离子,所以滤渣3是生成的沉淀ZnS和NiS;
(5)由HF H++F-知,酸度过大,F-浓度减低,使得MgF2Mg2++2F-平衡向沉淀溶解方向移动,Mg2+沉淀不完全;
(6)根据题干信息沉锰的过程是生成了MnCO3沉淀,所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3-=MnCO3↓+CO2↑+H2O;
(7)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得:1+2x+3y+4z=4,已知,x=y=1/3,带入计算得:z=1/3
3. A、C 消耗溶液中的酸,促进Al3+和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MnO2(s)+SO2(g) =MnSO4(s) △H=-248kJ/ml Mn2++2H2O-2e-=MnO2+4H+ MnO2+H2O+e-=MnO(OH)+OH-
【详解】(1)白色污染主要是塑料等难降解的物质形成的,SO2能形成酸雨,因此脱硫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同时也减少了酸雨形成,即答案选AC。
(2)由于碳酸锰能消耗溶液中的酸,降低溶液的酸性,从而促进Al3+和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Mn(s)+O2(g)=MnO2(s) △H=-520kJ/ml,②S(s)+O2(g)=SO2(g)
△H=-297kJ/ml,③Mn(s)+S(s)+2O2(g)=MnSO4(s) △H=-1065kJ/ml,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①+③)即得到SO2与MnO2反应生成无水MnSO4的热化学方程式MnO2(s)+SO2(g) =MnSO4(s) △H=-248kJ/ml。
(4)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MnO2,因此阳极是锰离子放电,其阳极电极反应式是Mn2++2H2O-2e-=MnO2+4H+。
(5)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因此碱性锌锰电池放电时,正极是二氧化锰得到电子,则电极反应式是MnO2+H2O+e-=MnO(OH)+OH-。
(6)实际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是,根据方程式MnO2(s)+SO2(g) =MnSO4(s)可知生成硫酸镁的物质的量是0.4abml。最终生成二氧化锰是c kg,则根据方程式3MnSO4+2KMnO4+2H2O=5MnO2+K2SO4+2H2SO4可知,因此消耗硫酸锰的物质的量是 ml,则除去铁、铝、铜、镍等杂质时,所引入的锰元素的物质的量是ml-0.4abml,相当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ml-0.4abml)×87g/ml=(600c-34.8ab)g= kg
4.(1)将Fe2+全部氧化为Fe3+
(2)使Cu2+转化为Cu(OH)2除去
(3)Mn2++2HCO=MnCO3↓+CO2↑+H2O
(4)NH4Cl
(5) 1:2 Mn3O4和MnO
(6) sp3 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向F偏移,导致NF3中N原子核对其孤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
(7) 4
【分析】根据流程:酸性含锰废水(主要含Mn2+、Cl-、H+、Fe2+、Cu2+)加过量MnO2,将Fe2+氧化为Fe3+,加氨水调节pH=3.7,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滤渣为Fe(OH)3和过量的MnO2,滤液A含有Mn2+、Cl-、H+、Cu2+,加氨水调节pH=6.4,则Cu2+转化为Cu(OH)2沉淀,过滤,滤渣Q为Cu(OH)2沉淀,滤液B含有Mn2+、Cl-,加碳酸氢铵反应:Mn2++2=MnCO3↓+CO2↑+H2O,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
(2)调pH=6.4,除去溶液中的铜离子,使Cu2+ 完全沉淀为Cu(OH)2;
(3)过程④中,反应会有CO2生成,故反应为Mn2++2=MnCO3↓+CO2↑+H2O;
(4)过程④中得到纯净MnCO3的操作方法是过滤、洗涤、干燥。根据元素守恒,流程中,氯离子未除去,加入铵根离子,则副产品为NH4Cl;
(5)MnCO3的物质的量为1 ml即质量为115 g,A点剩余固体质量为115 g×75.65%=87 g,减少的质量为115 g-87 g=28 g,可知MnCO3失去的组成为CO,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MnO2,n(Mn):n(O)为1:2;C点剩余固体质量为115 g×61.74%=71 g,据锰元素守恒知m(Mn)=55 g,则m(O )1=71 g-55 g=16 g,则n(Mn):n(O)==1:1,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MnO,同理,B点剩余固体质量为115 g×66.38%=76.337 g,因m(Mn)=55 g,则m(O )2=76.337 g-55 g=21.337 g,则n(Mn):n(O)==3:4,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Mn3O4,因D点介于B、C之间,故D点对应固体的成分为Mn3O4与MnO的混合物;故答案为:1:2;Mn3O4和MnO;
(6)NF3与NH3的空间构型相同,这两种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F 的电负性比N大,N-F 成键电子对向F偏移,导致NF3中N 原子核对其孤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
(7)该晶胞中两个Ba2+的间距为cpm,下边Ba原子距离底面中心的距离=pm,距离Ba2+最近的Hg+数目为4个,二者的最短距离为。
5.(1)
(2) 1×10−11.4 NiS
(3) 45℃,pH为7.5 Mg2+
(4)温度超过30℃,NH4HCO3水解程度增大,释放出NH3和CO2,不利于“沉锰”
【分析】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少量Fe、Mg、Ni、Si等元素的氧化物杂质,加入硫酸和废铁屑,MnO2被还原为Mn2+,溶液中还有Fe3+、Mg2+、Ni2+、Fe2+,SiO2难溶于硫酸,矿渣的成分是SiO2;滤液中加入MnO2把Fe2+氧化为Fe3+,加氨水调节pH,生成氢氧化铁,除去铁元素,加入MnS生成NiS沉淀除去Ni2+,加入NH4HCO3、氨水生成MnCO3沉淀,过滤,用硫酸溶解MnCO3得到硫酸锰溶液,电解硫酸锰溶液得到金属锰,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酸浸”后的滤液中含有Fe2+,向“浸出液”中添加适量MnO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Fe2+全部氧化为Fe3+,该过程中Mn元素由+4价下降到+2价,Fe元素由+2价上升到+3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硫酸酸化的MnSO4可与NaBiO3(难溶于水)反应生成Bi3+和,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有表格数据可知,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3.7,溶液中c(OH−)=,溶液中某离子浓度≤1.0×10−6m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则Ksp[Fe(OH)3]=c(Fe3+)c3(OH−)=1.0×10−6×(1×10−10.3)3=1×10−36.9,pH=5.5(室温)时,溶液中,溶液中残余的Fe3+的浓度为,根据已知信息,Ksp=2.8×10−10>Ksp(NiS)=2.0×10−21,则加入MnS“除杂”后生成NiS,过滤得到滤渣NiS,故答案为1×10−11.4;NiS。
(3)沉锰”过程中锰离子沉淀率越高、镁离子沉淀率越低对应的温度和pH就是“沉锰”的合适条件,由图可知,“沉锰”的合适条件是温度为45℃,pH为7.5;“沉锰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是Mg2+,故答案为45℃,pH为7.5;Mg2+。
(4)温度超过30℃,NH4HCO3水解程度增大,释放出NH3和CO2,不利于“沉锰”,故答案为温度超过30℃,NH4HCO3水解程度增大,释放出NH3和CO2,不利于“沉锰”。
6.(1)2MnO2+4KOH+O2 2K2MnO4+2H2O
(2)Al(OH)3和H2SiO3
(3) MnO2 酸性 溶液中存在平衡3+2H2O 2+MnO2+4OH-,加入冰醋酸,可中和OH-,降低c(OH-),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促进KMnO4生成,提高KMnO4产率 a
(4)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5) 63.2% 偏大
【分析】软锰矿,其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等的氧化物等杂质,与KOH在空气中熔融煅烧,主要的反应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Al2O3、SiO2得到KAlO2和K2SiO3,冷却浸取,向浸取液中通入CO2调节其pH,KAlO2和K2SiO3转化为Al(OH)3和H2SiO3,过滤,滤渣I主要为Al(OH)3和H2SiO3,墨绿色溶液主要含有K2MnO4,加入冰醋酸歧化,促进平衡3+2H2O2+MnO2+4OH-右移,过滤,滤渣II为MnO2,滤液为高锰酸钾溶液,结晶得到产品,据此分析。
【详解】(1)由分析可知,“熔融煅烧”时,MnO2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
(2)根据分析,浸取液中含有KAlO2和K2SiO3,通入CO2调节其pH,KAlO2和K2SiO3转化为Al(OH)3和H2SiO3,过滤,滤渣I主要为Al(OH)3和H2SiO3;
(3)①在酸性溶液中Mn2+是锰的最稳定态,可知吉布斯自由能越小越稳定,则在碱性溶液中MnO2是锰的最稳定态,答案为:MnO2;
②由图可知,在酸性环境中明显位于它相邻两氧化态连线的上方,更易发生歧化反应,故答案为酸性;溶液中存在平衡3+2H2O2+MnO2+4OH-,加入冰醋酸,可中和OH-,降低c(OH-),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促进KMnO4生成,提高KMnO4产率;加入冰醋酸的目的是调节溶液pH,KMnO4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还原性酸,乙二酸、亚硫酸、氢溴酸均具有还原性,可以用稀硫酸替代醋酸,故答案选a;
(4)此操作为降温结晶,故当表面出现晶膜时,就应停止加热;
(5)①用酚酞做指示剂,草酸与NaOH发生反应:
结合题中数据得草酸溶液浓度=;
草酸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样品中高锰酸钾的纯度为
②若不用水浴加热,反应太慢会使溶液颜色变化滞后,草酸溶液加入过多,体积偏大,则测得高锰酸钾物质的量偏大,故纯度偏大。
7.(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大于 P元素原子半径较小,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强
(3) 2Fe2++H2O2+2H+=2Fe3++2H2O Fe(OH)3
(4) Pb2++H2S=PbS↓+2H+ 8×10﹣23ml/LSi,
故答案为:大于;P元素原子半径较小,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强;
(3)通过分析可知,过氧化氢的作用是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便于调节pH将其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通过分析可知加入MnCO3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CO3+2H+=Mn2++H2O+CO2↑,Fe3++3H2O⇌ Fe(OH)3+3H+,作用为调节溶液的pH以便于Fe3+沉淀;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Fe(OH)3;
(4)已知PbS的Ksp=3×10﹣28,MnS的Ksp=2×10﹣10,步骤5的目的是除去Pb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H2S═PbS↓+2H+,为了保证Pb2+除尽,Ksp=c(Pb2+)×c(S2﹣)=8×10﹣28,c(S2﹣)=ml/L=8×10﹣23ml/L,Ksp=c(Mn2+)×c(S2﹣)=2×10﹣10,c(S2﹣)= ml/L=2×10﹣9ml/L,控制溶液中S2﹣浓度范围是:8×10﹣23ml/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铬”“铬”击破-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工业流程专题 练习,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铬的化合物,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5讲 工业流程解题策略(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05讲工业流程解题策略练习教师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第05讲工业流程解题策略练习学生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题11 工业流程(含解析),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