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头中学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头中学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10月份),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2023年5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太阳翼展开B.两舱组装
C.点火升空D.自主交汇对接
2.(2分)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①空气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④氧气.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3.(2分)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错误的是( )
A.氟FB.氮NC.硅SiD.铝AL
4.(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闻气味
C.倾倒液体D.滴加液体
5.(2分)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
B.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为小于20mL
C.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有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D.量筒可用作反应容器
6.(2分)在2023年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其原因可能是( )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7.(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2分)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
A.AB.BC.CD.D
9.(2分)小江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或猜想
C.观察D.得出结论
10.(2分)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B.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D.在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11.(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一定先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再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观察是否漏气
B.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C.过滤时,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12.(2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
A.氧气溶于水中造成的
B.忘了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C.氧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红色的物质
D.集气瓶粘上了少许红色染料
13.(2分)某同学加热2~3毫升食盐水,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④往试管中加入2~3毫升食盐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B.①③④②⑤C.④⑤③①②D.④③⑤①②
1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氮气做保护气
B.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C.液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D.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15.(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5.3g食盐,在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右偏,此时他应该( )
A.增加药品B.减少砝码
C.移动游码D.调节平衡螺母
16.(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室取5mL硫酸铜溶液,先直接倾倒至接近刻度,后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胶帽取液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试管,后将导管口放入水中
17.(2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 )
A.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其中,观察现象
B.水和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C.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
D.酒精和白醋——闻气味
18.(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所有的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但发光放热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常温下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19.(2分)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20.(2分)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 )
A.t1s﹣t2s压强迅速升高到最高点,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
B.t2s﹣t3s压强迅速下降,只是瓶内氧气被消耗的过程
C.根据t4s时瓶内的气压值,能计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D.t5s后的实验操作是打开弹簧夹使水进入瓶内的过程
二、填空题
21.把下列题目要求的字母序号写在横线上:a.高锰酸钾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氮气 e.二氧化碳。
(1)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
(2)暗紫色固体物质是 。
(3)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5)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22.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叙述,写出其对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2)化合反应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3)产生大量白烟: 。
(4)发出耀眼的白光: 。
23.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如下表示。(含量均指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请你根据所学的如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三、实验题
24.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若选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写出氯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并选用C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C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能够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3)小红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 。
A.反应速率不变
B.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若要严格控制反应速率,缓慢收集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5)氧气的性质如图G,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作用是 。
(6)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 ;② 。
25.氧气支持生命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一)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图 (填“甲或乙”)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应物进行优化。
(2)图乙装置中的实验用到了红磷,写出该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束后发现测量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点)
(二)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研究。他们加热高锰酸钾、先后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分别测定了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如表: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A.集气瓶中无水
B.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C.集气瓶中有气泡冒出
(2)以上两种方法中,用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
(3)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集气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 。
(4)老师让同学往集气瓶中装入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图丙方案收集“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为不影响氧气纯度,最佳收集时间是 。
③由此,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
2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再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小组同学开始实验时注入双氧水的方法是 (填序号)。
A.快速推注射器活塞
B.缓慢推注射器活塞
(2)实验中造成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是该反应为 (填“放热”,“吸热”)反应。
(3)根据注射器中氧气的体积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4)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慢,原因是 。
四、科学探究题
27.某化学小组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
【探究目的】探究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Ⅰ、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Ⅱ、光亮的镁条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
Ⅲ、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
【提出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1)猜想①:氧气
猜想②:
猜想③:二氧化碳
猜想④:水蒸气
小明认为猜想③和猜想④都不合理,原因是 。
【实验一】镁条与氧气的反应
(一)甲同学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表:
(2)表中X= 。
(3)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
(二)收集纯净的氧气
(三)燃烧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条与氮气的反应
(一)收集纯净的氮气
(4)工业上获取氮气的常用方法:将空气液化后再气化。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N2 O2(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在此过程中发生了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二)燃烧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
经查阅资料得知:此固体是氮化镁(Mg3N2)。
【探究结论1】
(5)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黄色固体的猜想中,猜想 (填序号)成立。该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是 。
【探究结论2】
(6)如果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 (填“偏大”或“偏小”)。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头中学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写到对应的题号的前面。每小题2分)
1.【分析】本题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太阳翼展开,只是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两舱组装,只是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点火升空,包含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D.自主交汇对接,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难度小。
2.【分析】分析物质中是否含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否达到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解答】解: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掌握与应用.
3.【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遵循“一大二小”原则,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氟的元素符号为F;
B、氮的元素符号为N;
C、硅的元素符号为Si;
D、铝的元素符号为Al;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符号,注意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遵循“一大二小”原则,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4.【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一不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分析】A、根据量筒的最小读数是0.1mL进行分析;
B、根据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读数结果小于实际读数进行分析;
C、根据量筒使用应该采用就近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进行分析.
【解答】解:A、量筒的最小读数是0.1mL,故A错误;
B、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读数结果小于实际读数;
C、量筒使用应该采用就近原则,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有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D、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
故选:B。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之一,量筒正确的读数方法和错误操作造成何种误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
6.【分析】试管在加热的过程当中发生破裂,主要原因是试管的受热不均匀造成的,据此分析在加热过程中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的因素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解: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易导致人被烫伤或腐蚀,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不会炸裂。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B、磷在空气中燃烧,而不是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分析】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故正确;
B.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它们是并列关系;
C.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故错误;
D.化学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反应的类型、物质的分类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小江同学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或猜想。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物质的变化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A、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不为零;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正确;
C、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也在不断增大。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1.【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要注意“一贴、三靠”的原则,防止滤液溅出。
C、过滤要注意“一贴、三靠”的原则,否则可能损坏滤纸。
D、倾倒液体时,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分析】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每个步骤都有注意事项:如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且用外焰加热.③伸入试管的导管不能太长,否则不利于导出气体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时会随气体流进入导管,等.
【解答】解: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错误;
B忘了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时会随气体流进入导管;故选 B。
C氧气与水不会发生了化学反应;更不会生成了红色的物质;
D仪器洗刷干净才可做实验,集气瓶上不会有红色染料;
故选:B。
【点评】记住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和每个步骤中存在的注意事项.
13.【分析】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该实验首先要取食盐水,取完食盐水要把原来的试剂瓶复原,点燃酒精灯;即正确顺序为:④⑤③①②;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氮气用作保护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故选项正确。
B、稀有气体用作多用途的电光源,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C、液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D、铜用于制作导线,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5.【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5.3g食盐,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食盐,说明食盐的质量小于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A。
【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分析】A、根据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分析;
B、根据取用液体的方法分析;
C、根据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操作分析;
D、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分析。
【解答】解: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因装置气密性不好,故A错;
B.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先直接倾倒至接近刻度,故B正确;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该先挤压胶帽排出空气后,防止滴管内的其他物质随空气进入试剂污染试剂;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口放入水中,若先捂试管外壁则试管内空气先膨胀,则即使装置气密性良好,故D错。
故选:B。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7.【分析】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锰是黑色的,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进行分析。
D、根据酒精具有酒香味,白醋具有醋酸味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区分;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区分;
C、二氧化锰是黑色的,观察颜色可以区分;
D、酒精具有酒香味,气味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8.【分析】A、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来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如车胎爆炸,故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如灯泡通电发光,但无新物质生成,故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如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故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稀有气体也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氦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9.【分析】根据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气体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充气的气球缩小,观察选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反应的作用以及压强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分析】A、根据白磷燃烧放热来分析;
B、根据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来分析;
C、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压缩空气,气压增大来分析。
【解答】解:A、t1s﹣t2s压强迅速增大到最高点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B、t7s﹣t3s压强迅速下降,不只是因为瓶内氧气被消耗,该选项分析不合理;
C、t4s时压强为80kPa,开始是100kPa,因此可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该选项分析不合理;
D、t5s后气压显著增,是因为打开弹簧夹使水进入瓶内,气压显著增大;
故选: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科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填空题
21.【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于制作氮肥。
(2)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
(3)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4)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二氧化碳排放过多,能造成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
(1)d;
(2)a;
(3)c;
(4)b;
(5)e。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
【解答】解:(1)根据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为: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3)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为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4)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反应为镁与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氧化镁。
故答案为:(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碳+氧气二氧化碳;
(3)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镁+氧气氧化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3.【分析】本题考查了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比较,通过信息可以看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都比空气中的含量高.则实验报告从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水蒸气的性质三个方面来完成。
【解答】解: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某物质分别插入集气瓶中,可得出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氧气多的能使木条燃烧时间长,呼出气体瓶中小木条燃烧时间短。
实验现象: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可知: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将相同体积和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集气瓶中,轻轻振荡。
水蒸气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雾,水的含量越高,操作步骤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另一片放在空气中,另一片上无明显变化。
故答案为:
【点评】实验报告的填写应注意和物质的性质及采用的实验步骤相联系,不可脱离性质来编造实验报告.
三、实验题
24.【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进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并根据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再根据氧气的性质及反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可分解出二氧化锰和氧气,且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制取氧气进行分析;
(4)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发生装置的选择进行分析;
(5)根据硫燃烧的反应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6)根据现象分析氧气的性质。
【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该反应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且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E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则可选该收集装置。
(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且二氧化锰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故选D。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A中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故收集装置选A。
(5)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则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吸收有害气体。
(6)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木条燃烧越剧烈,则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3)D;
(4)过氧化氢水+氧气;A;
(5)硫+氧气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6)密度比空气大;助燃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分析】(一)(1)根据拉瓦锡是用加热氧化汞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分析;
(2)根据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二)(1)根据氧气收集满的标准是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进行分析;
(2)根据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更纯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在水中仍然可以溶解,收集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进行分析;
(4)①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应该在集气瓶口处进行分析;
②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当集气瓶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收集进行分析;
③根据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氧气平均浓度为89.7%,氧气没有充满集气瓶时,也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解答】解:(一)(1)拉瓦锡是用加热氧化汞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二)(1)氧气收集满的标准是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2)通过数据可以看到,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更纯。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在水中仍然可以溶解,所以排水法不能使体积分数达到100%。
(4)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应该在集气瓶口处。
②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当集气瓶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收集。
③因为氧气没有充满集气瓶时,也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答案为:(一)(1)甲;
(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二)(1)B;
(2)排水;
(3)氧气不易溶于水,在水中仍然可以溶解;
(4)①a;
②当集气瓶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③不可靠。
【点评】本题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26.【分析】过氧化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同的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同。
【解答】解:(1)分析图1装置可知,要快速推注射器活塞将过氧化氢推进试管,剩余的过氧化氢溶液就很难推入;
(2)分析图1装置可知,实验中造成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放热;
(3)实验原理利用单位时间内注射器内氧气的体积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虽然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所以还能得出的结论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
(4)反应物浓度越大对反应速率越快,分析图象可知,t3~t2时间时过氧化氢浓度较低,所以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t1~t5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故答案为:(1)A;
(2)放热;
(3)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总质量;
(4)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被消耗,t1~t2时间时过氧化氢浓度较低。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以及催化剂,主要是利用实验装置及反应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四、科学探究题
27.【分析】(1)根据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淡黄色固体不可能由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进行分析;
(2)根据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分析;
(3)根据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浓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进行分析;
(4)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不同进行分析;
(5)根据反应物是镁和氮气,生成物是氮化镁,反应条件是点燃进行分析;
(6)根据镁条燃烧除了消耗氧气还消耗氮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空气中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由于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则猜想③④都不合理,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
(2)对比实验中,要控制单一变量,则其他条件因相同,故答案为:20;
(3)由表中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则说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更快;
(4)液态空气气化时,由于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点,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低于;
(5)由于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2Mg3N3;
(6)结合前面分析,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还消耗氮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选项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性质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性质
化合反应
空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氧气
21
15.7
二氧化碳
0.03
3.6
水蒸气
<0.03
6.2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 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呼出气体瓶中 ,空气瓶中 。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大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实验
过氧化氢的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20
1
40
2
15%
20
1
20
3
20%
X
1
12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燃着的小木条
小木条燃烧时间短;小木条燃烧时间长。
将相同体积和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瓶。
大于
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向其中的一片哈气。
呼出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另一片上无明显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金坛市尧塘,河头,水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金坛市尧塘,河头,水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下列关于葡萄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