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七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七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电灯发光B.酒精燃烧
C.粮食酿酒D.农家肥腐熟
2.(1分)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量筒
3.(1分)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4.(1分)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观察颜色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D.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5.(1分)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可用于制硝酸、氮肥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6.(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水蒸气B.空气
C.汽车尾气D.人呼出的气体
7.(1分)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
C.臭氧D.可吸入颗粒物
8.(1分)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纸张的燃烧B.动植物的呼吸
C.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
9.(1分)下列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的是( )
A.石蜡燃烧B.过氧化氢分解
C.水汽化D.加热氧化汞
10.(1分)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11B.34C.45D.79
11.(1分)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银B.水蒸气C.二氧化碳D.氯化钠
12.(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
13.(1分)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O2B.2HC.ND.Fe
14.(1分)对MnO2、SO2、O2三种物质的宏观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2个氧原子
15.(1分)PM2.5是可入肺颗粒物,为降低PM2.5的含量,应该提倡( )
A.露天焚烧秸秆B.充分利用太阳能
C.直接燃烧煤炭D.大量使用燃油汽车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6.(6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气体是 。
(2)工业生产中获得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该方法利用各物质的 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而自然界氧气来源于 。
17.(6分)用下列各种微粒填空(填序号):
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⑦原子核。
(1)分子是由 构成,原子核是由 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不显电性的微粒是 。
(3)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
18.(6分)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可知,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2中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D粒子的符号为 。
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在空气中燃烧: 、 。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制取氧气: 、 。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2分)
20.(4分)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的目的是 。
(2)铝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引燃铝丝的办法是 。铝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在集气瓶中能燃烧的原因是 。
(3)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现象 。
21.(5分)如图为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回答问题。
(1)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现象 。
(2)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气压的变化为 ,集气瓶内水的作用 。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B.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测量偏小
C.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立即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D.红磷点燃后,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22.(6分)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白色固体,B和F是黑色固体;E在D中燃烧的现象非常剧烈,火星四射;B也能催化液体G的分解,生成D气体和H液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 ;H 。
(2)写出E在D中燃烧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写出A在B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物质B在该反应中 、 都不变。
23.(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该装置存在 问题。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B装置导管应 ,目的是 。
(4)D装置导管应 ,目的是 。
24.(6分)实验室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氧气。为探究双氧水分解的影响因素,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并记录了收集125mL氧气所需时间。
(1)a值为 。
(2)通过实验 (填序号),可知温度越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越快。
(3)上述最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实验 (填序号),理由是 。
(4)该实验是通过测量 来比较H2O2溶液的反应速率,还可以通过测量 来比较H2O2溶液的反应速率。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七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电灯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正确;
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错;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故C错;
D、农家肥腐熟有菌类物质生成,故D错。
故选:A。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分析】A、试管可以作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烧杯可用于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等使用,可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C、集气瓶主要用于收集气体,也可用作燃烧实验的反应容器;
D、量筒用来量取液体,量筒不可作为反应容器使用,只能用来量度液体的体积.
【解答】解:A、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B、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以及溶液的稀释,说法不符合题意;
C、集气瓶主要用于收集气体,说法不符合题意;
D、量筒常用于一定液体的量取,不可做反应容器;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掌握烧杯、试管、量筒、集气瓶的用途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3.【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各成分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N3占78%,空气中含量最多。
B、O2占21%,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符合题意。
D、CO3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各成分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三种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
B、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
C、三种气体都没有气味。
D、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该方法可以鉴别三种气体。
故选:D。
【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5.【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解答】解:空气中的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以用来制硝酸和氮肥。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6.【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汽车尾气、人呼出的气体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水蒸气是一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B、空气中有氧气,属于混合物;
C、汽车尾气中有一氧化碳和氮的氧化物等;故选项错误;
D、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属于混合物;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分析】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故选:B。
【点评】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项目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
8.【分析】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
【解答】解:A、纸张燃烧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故A正确;
B、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
C、醋的酿造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D、食物的腐烂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反应的特点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重点考虑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
9.【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变,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关键看哪一变化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错;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C、水汽化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分子变了,原子没变.
10.【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1.【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水蒸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判断。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铝。
故选:C。
【点评】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是化学推断的题眼,是化学考查重点之一,有时出现在推断题中,有时单独考查,熟悉化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
13.【分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面的三个意义。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A、A中的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因此排除选项A。
B、2H表示2个氢原子,故错误;
C、选项C中的符号是元素符号,因此排除选项C。
D、Fe是元素符号,又能表示铁元素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意义。要注意一般的气体元素符号与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固体的元素符号所表示意义的比较。
14.【分析】根据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来解答。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微粒构成。
【解答】解:MnO2、SO2都是化合物,都不含有氧气,故A;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故选:B。
【点评】了解物质的组成其构成是解答本题关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5.【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是可入肺颗粒物.分析各选项的内容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解:露天焚烧秸秆、直接燃烧煤炭,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太阳能是人类丰富的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3.5的含量。所以,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6.【分析】(1)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工业制备氧气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故填:氮气;稀有气体;
(2)工业生产中获得大量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该方法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填:分离液态空气法;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工业制氧气的原理等,难度不大。
17.【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回答本题。
【解答】解:(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④⑤;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故填:①②③;
(3)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构成该物质的粒子,可以是分子、离子;故填:①②③;②。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组成、定义和区别,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题目较为简单。
18.【分析】(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解:(1)图1可知,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外电子层数是3,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故填:4;三;22.99.
(2)图2中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C,D粒子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7﹣。
故填:BD;BC;O2﹣。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9.【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注)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1)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为:S+O2S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4O2H3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
(3)木炭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O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
故答案为:
(1)S+O2SO2;化合反应;
(2)H8O2H7O+O2;分解反应;
(3)C+O2CO6;化合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的能力,符号表达式的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写条件等。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2分)
20.【分析】由于铝丝和铁丝一样,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注意事项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1)铝丝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溅落到集气瓶底部容易炸裂,故填:防止生成物掉落下来;
(2)铝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引燃铝丝的办法与铁丝引燃的方法相同,点燃火柴,铝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故填:在铝丝的一端绑上一根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氧气瓶中;
(3)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现象,可能是:铝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未除去或氧气不纯.
【点评】熟记铁丝与铝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及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红磷燃烧放热及气体减少对压强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误差分析进行分析。
【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3;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红磷燃烧,装置中的温度短时间升高,随着氧气的消耗;五氧化二磷有毒、吸收有害物质。
(3)A、该实验能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故说法正确;
B、若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若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小,故说法不正确;
D、点燃红磷后,装置中的气体受热逸出,测量结果偏大。
故选ABD。
故答案为:(1)P+O2P2O8;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先变大后减小;降温;
(3)AB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误差分析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22.【分析】根据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白色固体,B和F是黑色固体,G和H是无色液体,E在D中燃烧的现象非常剧烈,火星四射,所以D是氧气,E是铁,B在反应中作催化剂,A和B反应会生成氧气,所以A是氯酸钾,B是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C是氯化钾,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G是过氧化氢溶液,H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B和F是黑色固体,E在D中燃烧的现象非常剧烈,所以D是氧气,B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A是氯酸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H是水,推导正确,E是Fe2O;所以:
(1)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的名称分别是:C是氯化钾。
(2)由上述分析可知,E在D中燃烧的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2Fe2O4。
(3)A在B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的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符号表达式是:KClO3KCl+O2,物质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该反应中质量。
故答案为:(1)氯化钾;水。
(2Fe+O7Fe3O4。
③KClO8KCl+O2;质量;化学性质。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3.【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结合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4)D装置属于向上排空气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仪器①是试管;仪器②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是固体。
该装置存在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可能会造成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4K2MnO5+MnO2+O2。
(3)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B装置导管应刚刚露出塞子。
(4)D装置属于向上排空气法,D装置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故答案为:
(1)试管;酒精灯;
(2)A;反应物是固体;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4K2MnO4+MnO5+O2;
(3)刚刚露出塞子;利于空气的排出;
(4)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利于空气的排出。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原则回答此题;
(2)根据实验结论选择实验组;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反应速率的表达关系回答此题。
【解答】解:(1)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原则,则a=40;
故答案为:40。
(2)验证温度是影响分解速率的因素,则只有温度作为变量;
故答案为:①②。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收集氧气需要合适的时间,否则无法收集,降低效率,且温度适中;
故答案为:温度适中,收集时间较短。
(4)反应速率可以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或者通过单位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来判断;
故答案为: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相同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实验序号
双氧水的浓度/%
双氧水体积(mL)
温度(℃)
MnO2用量(g)
收集时间(s)
①
30
20
20
0.2
11
②
30
20
a
0.2
2
③
30
20
40
0
14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汇文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4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汇文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七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