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临沂市2024_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学业水平监测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山东省临沂市2024_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学业水平监测试题(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家族性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集合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抗利尿激素(ADH)II型受体(V2R)数目减少或功能异常,使其对ADH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对水的重吸收减弱而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该病的发生机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DH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垂体储存和释放
B. AQP2是一类水通道蛋白,能加快水的重吸收
C. 该病患者ADH的水平比正常人偏低
D. 该病患者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答案】C
【分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尿液渗透压升高。家族性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集合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抗利尿激素(ADH)II型受体(V2R)数目减少或功能异常,使其对ADH的敏感性降低,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要多。
【详解】A、ADH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由垂体储存和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A正确;
B、结合 图示 可知,AQP2是一类水通道蛋白,能加快水的重吸收,而抗利尿激素是通过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的水通道蛋白来加快水的重吸收的,B正确;
C、ADH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而患者表现为重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因而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因而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即该病患者体内ADH的水平比正常人偏高,C错误;
D、该病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因而出现口渴、多饮,因而也会表现出多尿症状,D正确。
故选C。
2. 下列有关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发生的变化
B. 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C. 记忆T细胞可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相同抗原的刺激则逐渐死亡
D. 细胞免疫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并彻底消灭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
【答案】D
【分析】细胞免疫过程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 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细胞毒性T细胞通常能识别和清除癌变的或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说明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发生的变化,A正确;
B、细胞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B正确;
C、记忆T细胞可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相同抗原的刺激则逐渐死亡,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们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C正确;
D、细胞免疫导致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之后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消灭病原微生物,D错误。
故选D
3. 调定点是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左右。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下图表示某人因感染发热时调定点与体温变化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维持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代谢产生的热能
B. 调定点升高,冷觉感受器兴奋使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C. 高热持续期机体维持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相对平衡
D. 在高热持续期可以通过加盖棉被的方式增加排汗进行散热降低体温
【答案】D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某人没有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热发热前,调定点是37℃,人的体温也维持在37℃,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热发热后,在上升期,调定点上升到39℃,此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人的体温逐渐上升到39℃;在高热持续期,调定点是39℃,人的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在下降期,调定点下降到37℃,此时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人的体温逐渐下降到37℃;在下降期之后,调定点是37℃,人的体温也维持在37℃,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详解】A、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来源于有机物氧化分解放能,也就是主要来源于细胞代谢产生的热能,A正确;
B、分析题图,在上升期,调定点上升到39℃,此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说明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B正确;
C、分析题图,在高热持续期,人的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说明机体维持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相对平衡,C正确;
D、分析题图,在高热持续期,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加盖棉被减少热量散失,排汗增加,散热增加,但是体温不变,不会降低体温,D错误。
故选D。
4. 胰岛B细胞内K+浓度是细胞外的28倍,细胞外Ca2+浓度是细胞内的15000倍。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如下图所示,“+”表示促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K+外流和Ca2+内流都是不消耗ATP的协助扩散
B. K+和Ca2+浓度梯度的建立和维持需要载体和能量
C. ATP释放P使K+通道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
D. 作为能量“通货”的ATP不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
【答案】D
【分析】由题图可知,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使得细胞内ATP/ADP比值上升促进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触发Ca2+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解】A、胰岛B细胞内K+浓度是细胞外的28倍,细胞外Ca2+浓度是细胞内的15000倍,故K+外流和Ca2+内流都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A正确;
B、胰岛B细胞内K+浓度是细胞外的28倍,细胞外Ca2+浓度是细胞内的15000倍,胰岛B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和Ca2+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量,B正确;
C、据图分析可知,ATP释放P使K+通道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K+外流受阻,C正确;
D、ATP释放P使K+通道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K+外流受阻,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D错误。
故选D。
5. 兴奋从突触前神经元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的过程叫作突触传递。在反射活动中,突触是反射弧中最容易发生疲劳的部位。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触发生疲劳的原因可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突触传递后,①中的神经递质大大减少
B. 递质释放出来后,通过③扩散到突触后膜,此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
C. 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
D. 急性缺氧几秒钟,突触传递可能发生障碍,因为缺氧可能造成递质的合成减少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
【详解】A、①表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突触传递后,①中的神经递质将大大减少,从而可能影响突触传递而发生疲劳,A正确;
B、递质释放出来后,通过③扩散到突触后膜,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此过程为扩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错误;
C、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前膜、④表示突触后膜,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C正确;
D、递质的合成及释放需要消耗能量,急性缺氧几秒钟,突触传递可能发生障碍,因为缺氧可能造成递质的合成减少,D正确。
故选B。
6.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及与其相连的神经
B.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C.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D. 学习、记忆和情绪均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
【答案】A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支配内脏活动的为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详解】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A错误;
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是传出神经,两者是拮抗作用,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B正确;
C、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是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C正确;
D、学习、记忆、语言和情绪等都是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功能,D正确;
故选A。
7. 图中实线是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正常曲线。图中虚线是经某种方式处理后,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异常曲线。则该处理方式是( )
A. 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
B. 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
C. 药物处理阻断Na+通道
D. 药物处理阻断K+通道
【答案】B
【分析】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虚线表示形成动作电位后恢复静息电位时降低,静息电位是K+外流造成的,说明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综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均可能出现在内环境中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 某正常人常吃咸鱼、咸菜,其内环境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分析】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稳定状态。
【详解】A、正常情况下抗体、神经递质均可能出现在内环境中,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分,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A错误;
B、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无机盐中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C正确;
D、由于机体存在水盐平衡调节机制,因此,某正常人常吃咸鱼、咸菜,其内环境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A。
9.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均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都是由特异性免疫负责实现的
D. 抗体、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几类主要的细胞因子
【答案】B
【详解】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均属于免疫器官,而脊髓属于神经系统,A错误;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均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和第一道防线组成了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B正确;
C、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实现的,C错误;
D、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均属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故选B。
10. 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 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 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答案】B
【分析】下丘脑的功能: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⑤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
【详解】AC、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来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C正确;
B、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B错误;
D、下丘脑内有是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能调节产热和散热,D正确。
故选B。
11. 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若图中箭头所指表示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燕麦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所以用锡箔套住尖端后,不能感光,因此燕麦胚芽鞘不弯曲生长,A错误;
B、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所以右侧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胚芽鞘尖端下部左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右侧,所以燕麦胚芽鞘向右弯曲,B错误;
C、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片,故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单侧光下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侧,故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C正确;
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右侧,导致右侧有生长素,促进右侧生长,故胚芽鞘向左弯曲,D错误。
故选C。
12.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 葡萄糖、抗体、神经递质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 内环境稳态是指化学成分与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
D. 在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中,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B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
【详解】A、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A错误;
B、葡萄糖、抗体、神经递质均可存在组织液中,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正确;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正常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C错误;
D、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错误。
故选B。
13. 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不同浓度IAA和乙烯利溶液对大豆下胚轴生根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IAA和乙烯利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大豆下胚轴的生根
B. 实验中IAA和乙烯利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大豆下胚轴生根而高浓度抑制生根
C. 促进大豆下胚轴生根的IAA与乙烯利溶液的最适浓度均为50μml·L-1
D. 本实验中除IAA和乙烯利外,大豆下胚轴生根还与其内源性激素有关
【答案】D
【分析】图示是探究不同浓度IAA和乙烯利溶液对大豆下胚轴生根影响,浓度为0的组为对照组,其余不同浓度下的柱形图左侧为IAA作用的结果,右侧为乙烯利作用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IAA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先是增加,然后减小。
【详解】A、图示结果不能说明IAA和乙烯利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大豆下胚轴的生根,A错误;
B、图示中,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IAA处理后,不定根平均数均高于对照组(浓度为0的组),说明IAA均为促进作用;乙烯利浓度为10μml·L-1时,不定根平均数均小于对照组,说明在低浓度时表现了抑制作用,B错误;
C、据图可知,浓度为50μml·L-1时,IAA和乙烯利溶液对大豆下胚轴生根的促进作用均大于其它浓度处理组,但由于实验中浓度梯度较大,因此不能说明促进大豆下胚轴生根的IAA与乙烯利溶液的最适浓度均为50μml·L-1,C错误;
D、根据对照组(浓度为0的组)也生出了不定根,可说明除IAA和乙烯利外,大豆下胚轴生根还与其内源性激素有关,D正确。
故选D。
14. 某些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浓度时,常会出现夜间低血糖,清晨血糖明显升高,这被称为“苏木杰现象”。下表是某患者在21:00至次日7:00的血糖监测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B. 3:00时胰岛素分泌量达到最大,血糖最低
C. 3:00后血糖升高与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有关
D. 适当减少用药量或适量加餐可缓解“苏木杰现象”
【答案】B
【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Ⅰ型糖尿病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高出现尿糖,Ⅱ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受体不足或敏感性降低,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控。
【详解】A、血糖平衡是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也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即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A正确;
B、3:00时血糖浓度最低,胰岛素分泌量降低,B错误;
C、3:00后血糖升高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多种分泌增加有关,C正确;
D、该现象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引起,可减少药物用量,或适量适时加餐来缓解,D正确。
故选B。
15.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B. 干旱条件下梧桐树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C. 成熟的香蕉可用于催熟柿子
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
【答案】D
【分析】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
【详解】A、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并积累,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而抑制生长造成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的方式为极性运输,因此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A正确;
B、干旱条件下梧桐树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促进叶脱落,防止水分通过蒸腾作用丢失,B正确;
C、成熟的香蕉能释放乙烯,乙烯能使柿子成熟,C正确;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籽番茄,不能得到多倍体,D错误。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 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研究发现,人体的交感神经在饥饿时会兴奋,并在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进细胞C的分泌活动,抑制细胞B的分泌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①②③均可作用于A、E进行负反馈调节
B.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B、C细胞属于体液调节
C. 口服激素⑤会导致体内激素⑥的含量增加,④的含量减少
D. 激素①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答案】ABC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A是下丘脑,B是胰岛B细胞,C是胰岛A细胞,D是肾上腺,E是垂体。①是胰岛素,②是胰高血糖素,③是肾上腺素,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⑤是促甲状腺激素,⑥是甲状腺激素。
【详解】A、①是胰岛素,②是胰高血糖素,A是下丘脑,E是垂体,血糖调节与垂体无关,所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不会作用于垂体,A错误;
B、分析题意,人体的交感神经在饥饿时会兴奋,并在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作用于B、C细胞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本质是多肽,口服会被消化道内的酶分解,无法发挥作用,C错误;
D、①是胰岛素,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
故选ABC。
17. 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
B. 据图示可知,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手部
C. 手指不经意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该过程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D. 被蔷薇针刺后,再看到蔷薇时会有意识地躲避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
【答案】BC
【分析】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分析图中可知,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③为传入神经,④为神经中枢,⑤为传出神经。
【详解】A、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缩手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A正确;
B、缩手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手的皮肤,效应器是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臂部肌肉(肱二头肌),B错误;
C、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脊髓)→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经意的缩回,没有大脑皮层参与,C错误;
D、当手受到蔷薇针刺后,以后见到蔷薇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是在被蔷薇针刺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BC。
18. 下图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 B 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B. 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 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海鲜、青霉素、结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
D. 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答案】BC
【详解】A、图示显示: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说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正确;
B、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错误;
C、结核杆菌属于抗原,不是过敏原,C错误;
D、由于过敏反应与组织胺的释放有关,故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正确。
故选BC。
19. 下图表示分布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某组织局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由①②③组成
B. 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导致③增多
C. 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
D. 运动结束后,②中的的酸碱度将会显著下降
【答案】AC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
【详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A错误;
B、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使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③组织液吸水增多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错误;
D、运动结束后,机体产生的乳酸会使血浆的酸碱度下降,但是不会明显下降,原因是乳酸和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通过呼吸排出,D错误。
故选ACD。
20.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对盐(NaCl)胁迫下盐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着 NaCl 浓度上升,甲组萌发率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
B. 实验结果表明,NAA 与 GA3使各组种子萌发率明显提高。
C. 实验结果表明,盐穗木可能生活在干旱盐碱的环境中
D. 实验结果说明 NAA 和 GA3共同作用的效果更明显
【答案】AC
【分析】分析题图: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对盐(NaCl)胁迫下盐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自变量是NaCl的浓度和是否加入赤霉素(GA3)或萘乙酸(NAA),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率。
【详解】A、观察甲组的变化情况可知,随着NaCl浓度上升,甲组萌发率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A正确;
B、在NaCl浓度为100mml/L时,与甲组相比,NAA与GA3的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略有下降,没有提高萌发率,B错误;
C、通过甲组在NaCl浓度100−300mml/L范围内时,盐穗木种子仍保持较高的萌发率可知,这表明盐穗木可能生活在干旱盐碱的环境中,C正确;
D、该实验没有设置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共同作用的一组实验,因此无法表明NAA和GA3共同作用的效果更明显,D错误。
故选AC。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5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2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因炎症反应而引起的关节受损疾病。细胞因子有甲、乙两大类,与炎症反应有关,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RA是一种慢性__________。细胞因子属于免疫系统中的____,能与淋巴细胞结合,调节免疫应答。其中,甲类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促进炎症反应;而乙类细胞因子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
(2)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_________属于甲类细胞因子。
(3)糖皮质激素(GC)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正常机体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____,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间歇性补充______,以防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上述过程反映了GC的分泌存在_________的调节方式。
(4)姜黄素可能对RA具有干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完成下表:
若两组大鼠的甲类细胞因子水平_____,乙类细胞因子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答案】(1)①. 自身免疫病 ②. 免疫活性物质 ③.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TNF-α和IL-6
(3)①. 减退 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③. 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4)①. 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 ②. 相同且适宜 ③. 血清中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 ④. 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分析】自身免疫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机体对外来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结果通常是抗原的清除,而对自身细胞或组织抗原发生免疫应答时,自身的细胞或组织不易被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完全清除而是不断地受攻击,结果使机体进入疾病状态。
【小问1详解】
RA是因炎症反应而引起的关节受损疾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会攻击自身正常的细胞;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B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小问2详解】
甲类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RA患者比健康志愿者患者内更多的是甲类细胞因子,即TNF-α和IL-6。
【小问3详解】
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GC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会导致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下降;GRH和ACTH能促进垂体和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为防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应间歇性补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GC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负反馈调节(GC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
【小问4详解】
姜黄素可能对RA具有干预作用,若要验证这一点,自变量是姜黄素的有无,对照组应为注射等量溶剂;②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③测定小鼠血清中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作为观测指标;④若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实验组的甲类细胞因子水平应低于对照组。
22.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对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现有甲、 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 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在能源物质与细胞之间架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如图2),血糖的总含量并不多,但能够源源不断地满足细胞对能的及时需求。图2中①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③过程转换成的储能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
(2)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bc段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cd 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___________的明显增引起的。
(3)乙类患者通常可以注射添加胰岛素改善控制血糖水平,丙类患者不能采用添加胰岛素的方法,尝试从免疫学角度提出控制丙类血糖水平的思路:___________
(4)如图3是胰岛素分泌调节的分子机制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正常人体内,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食后胰岛B细胞葡萄糖供应增加,细胞内____________过程加强,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胰岛B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引起Ca2+以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促进胰岛的分泌。
(5)图3中葡萄糖转换成6-磷酸-葡萄糖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填结构)
【答案】(1)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②. 脂肪、糖原(或肝糖原、肌糖原)
(2)①. 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 ②. 胰高血糖素
(3)设计一种药物能与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以降低(或中和)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的浓度
(4)①. 葡萄糖 ②. 神经递质(递质)③. 有氧呼吸 ④. 协助扩散(被动运输)
(5)细胞质
【分析】图1中,运动导致血糖浓度先下降,下降后由于机体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上升,运动结束后血糖下降再平衡。图2中表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正常情况下,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会受到血糖的直接刺激和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的作用,图3中,当 ATP/ADP 的比值上升时,引起钙离子的内流。进食后人的有氧呼吸增强,导致 ATP/ADP 的比值上升,此时钙离子的内流应为协助扩散(被动运输)。
【小问1详解】
图2中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当血糖供应充足时,③过程转换成的储能物质主要脂肪、糖原。
【小问2详解】
运动初期由于机体代谢旺盛,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导致bc段血糖浓度下降。能升高血糖的激素除了肾上腺素外最典型的是胰高血糖素。
【小问3详解】
因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属于自身免疫病,故治疗方法为设计一种药物能与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以降低(或中和)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的浓度,使胰岛素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
【小问4详解】
据图3可以看出,正常人体内,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和神经递质;进食后胰岛B细胞葡萄糖供应增加,细胞内有氧呼吸过程加强,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胰岛B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引起Ca2+进入细胞时,通过通道蛋白,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小问5详解】
图3中葡萄糖转换成6-磷酸-葡萄糖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细胞质中。
23. 凤丹是一种油用牡丹,因其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亚麻酸含量超过40%,被称为“液体黄金”。实验人员以凤丹种子为实验对象,探究吲哚乙酸、赤霉素和乙烯利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种子萌发率=(发芽种子粒数/实验种子总粒数)×100%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浓度单位为mg/L)
(1)本实验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作用,其优点是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据表分析,不同浓度乙烯利对凤丹种子萌发所起的作用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具体表现为_________。
(4)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效果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烯利,吲哚乙酸对凤丹种子萌发起_________作用。
(5)科学家发现在凤丹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同时存在多种植物激素,这说明_________。
【答案】(1)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2)①. 催熟(或促进果实成熟)等 ②. 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
(3)①. 不同 ②. 低浓度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
(4)①. 大于 ②. 抑制
(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和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小问1详解】
据表格可知:本实验自变量为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为种子萌发率。
【小问2详解】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
【小问3详解】
据表格和柱状图可知,乙烯利浓度为S4时萌发率最大,小于S4的浓度都促进作用弱,大于S4的S5浓度起抑制作用,据此可知不同浓度乙烯利对凤丹种子萌发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即低浓度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表现出两重性。
【小问4详解】
据表格和柱状图可知,S2与S7、S3与S8、S4与S9、S5与S10、S6与S11相比,S7-S11种子萌发率高于S2-S6,说明相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效果大于乙烯利。吲哚乙酸处理后,与对照组(S1)相比,萌发率降低,据此可知吲哚乙酸对凤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小问5详解】
科学家发现在凤丹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同时存在多种植物激素,这说明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24. IgM和IgG是在抗原的作用下,淋巴细胞活化成浆细胞后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感染作用。图1为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图2为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IgM和IgG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①的作用是______,细胞②为______,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细胞④的来源有______。
(2)浆细胞中对IgM和IgG加工、修饰的细胞器有______。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可产生IgM、IgG等多种抗体,其原因是______。
(3)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可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结合图2分析,若某人既往感染过新冠病毒且已康复,则其进行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可能为______。
①核酸阳性、IgM阳性、IgG阳性 ②核酸阴性、IgM阳性、IgG阴性
③核酸阳性、IgM阴性、IgG阴性 ④核酸阴性、IgM阴性、IgG阳性
(4)为探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后对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新冠肺炎人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研究人员经跟踪调查,测定了不同病程时间患者体内IgM和IgG抗体滴度(反映抗体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
①与未接种组相比,接种1、2针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IgM和IgG抗体滴度明显增加,原因是______。
②结合研究结果,请对大众关注的疫苗接种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______。
【答案】(1)①. 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②. 辅助性T细胞 ③. 细胞③和细胞⑤(或B细胞和记忆B细胞)
(2)①. 内质网、高尔基体 ②. 新冠病毒含有多种抗原
(3)①. 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②. ④
(4)①. 当感染新冠病毒后,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IgM和IgG抗体 ②. 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变异毒株仍具有免疫能力,且多次接种能提高免疫效应
【分析】抗体检测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检测体内是否含有病毒或被病毒感染过,若病毒表达量低则误差较大,而核酸检测是检测新冠病毒的RNA,通过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再对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荧光含量,由于PCR可以对核酸进行扩增,因此即使病毒含量少也能检测出来,适用于病毒早期的检测,且准确率高于抗体检测。
【小问1详解】
图1为体液免疫过程:细胞①属于吞噬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细胞②可接受细胞①呈递的抗原刺激,且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④能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细胞④的来源有细胞③(B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和细胞⑤(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
【小问2详解】
IgM和IgG均为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修饰后才能分泌到细胞外。一种抗原只能引起一种浆细胞产生一种抗体,只有新冠病毒含有多种抗原,才可能刺激多种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多种浆细胞,产生多种抗体。
【小问3详解】
抗原和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因此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可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若某人既往感染过新冠病毒且已康复,说明该个体内环境中已经不存在病毒,但存在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根据图2可知,当病毒被清除后,IgM抗体迅速降低,而IgG抗体可在体内存活较长时间,因此该康复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IgM检测为阴性、而IgG检测为阳性,①②③错误,④正确。
【小问4详解】
①接种过疫苗的人,体内含有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B细胞,当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进而合成、分泌大量IgM和IgG抗体,因此与未接种组相比,接种1、2针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IgM和IgG抗体滴度明显增加。
②根据左图可知,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IgM和IgG抗体的量均会比没有接种疫苗的个体多,根据右图可知,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接种2针疫苗组的抗体产生量大于接种1针疫苗组,说明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变异毒株仍具有免疫能力,且多次接种能提高免疫效应。
25. 突触后电位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具有时间总和与空间总和现象。时间总和是指连续阈下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同一位点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叠加的现象;空间总和是指同时阈下刺激不同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叠加的现象。下图1为神经元A、B、C、D之间的联系,图2表示神经元A、B、C受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D上膜电位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①②③共同组成______,与血浆相比,②中的蛋白质的含量______。
(2)图2实验一中,ab段膜电位形成的离子基础是______。实验一、二结果表明,应在突触后膜______之前进行第二次相同刺激才可发生突触后电位的时间总和现象。
(3)图2实验三中,单独刺激B后,D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为______,同时刺激A、B后出现突触后电位的空间总和现象,说明两者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______(“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4)图2实验四中,同时刺激A、C后出现突触后膜电位未发生变化,其原因是______。若单独刺激C,请尝试在答题纸相应区域绘制出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______
(5)研究表明,龙血素B会影响突触后电位的变化。为探究不同浓度龙血素B与突触后电位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成下表:
【答案】(1)①. 突触 ②. 较低
(2)①. K+外流 ②. 恢复静息电位
(3)①. 保持正电位 ②. 相同
(4)①. 神经元A释放兴奋性递质,神经元C释放抑制性递质,两者对神经元D的作用效应正好抵消 ②.
(5)①. 体型相似,生理状态相同 ②. 用任氏液处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5min ③. 测定处理后突触后膜电位
【小问1详解】
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①②③共同组成突触,与血浆相比,②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低,其他成分接近。
【小问2详解】
ab段是静息电位,其离子基础是K+外流。实验一,刺激A神经元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一段时间后再刺激A神经元又能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实验二,刺激A神经元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经过比实验一中间隔更短的时间,再刺激A神经元又能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且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的幅度比实验一大,说明时间总和,连续阈下刺激间隔的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让第一次刺激的静息电位恢复。
【小问3详解】
实验三中,单独刺激B后,D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为始终保持正电位。同时刺激A、B后出现突触后电位的空间总和现象,说明引起的是相同性质的离子内流,神经递质类型都是兴奋性递质。
【小问4详解】
实验四中,同时刺激A、C后出现突触后膜电位未发生变化,说明突触后电位的空间总和正好将两者对突触后膜的影响相互抵消,已知A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则C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若单独刺激C,会引起D阴离子内流,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即突触后模电位变化图为:
【小问5详解】
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龙血素B与突触后电位的关系,自变量是龙血素B的浓度,因变量是突触后电位。选材应选择体型相似,生理状态相同的蟾蜍,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根据实验组的设置,对照处理组用任氏液处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5min,然后检测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变化。
时间/h
21:00
23:00
01:00
03:00
05:00
07:00
血糖浓度/mml·L-1
6.9
5.5
5.0
3.1
12.5
12.0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分组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RA病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组注射姜黄素,①______
饲养
在②_____的环境中,以同样的饲料喂养两组大鼠15天
检测
测定两组大鼠③______
处理
S1
S2
S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名称
CK
乙烯利
赤霉素
吲哚乙酸
浓度
0
100
200
400
600
1000
100
200
400
600
1000
100
200
400
600
1000
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剥制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取______的蟾蜍18只,损毁脑和脊髓,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随机分为6组,每组3只,室温浸泡在任氏液中15min
测定处理前突触后膜电位
给予坐骨神经5mV电刺激,通过微电极记录腓肠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
设置对照处理组
______
设置实验组
分别用含5%、10%、15%、20%、25%龙血素B的任氏液处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5min
______
给予坐骨神经5mV电刺激,通过微电极记录腓肠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
结果处理
比较每组龙血素B处理前后腓肠肌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差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4_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学业水平监测高二生物试题docx、高二生物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升基工程”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