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陕西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275781/0-1729527143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陕西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275781/0-1729527143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陕西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275781/0-17295271433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陕西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陕西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平面内有大量电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时间内( )
A. 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B. 两物体路程相等
C. 甲做匀加速运动D. 乙做匀减速运动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在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等于乙物体的位移,时间相等,故在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甲物体的路程大于乙物体的路程,故B错误;
C.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甲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斜率不变,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斜率先减小后变大,故乙物体先向反方向做减速运动,再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2. 如图,光滑斜面和在B处连接。将一小球从斜面上距地面高为h处无初速释放,经B处沿斜面上滑,若小球每次经B处时动能损耗,则小球( )
A. 第1次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
B. 第1次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
C. 第1次滑离B点时的速率是第1次滑到B点时速率的倍
D. 第1次滑离B点时的速率是第1次滑到B点时速率的倍
【答案】D
【解析】AB.小球第一次下到B点,根据能量守恒可得
小球每次经B处时动能损耗,设第1次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根据能量守恒可得
解得
故AB错误;
CD.根据小球每次经B处时动能损耗,则有
解得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 2024年4月,神舟十八号飞船航天员乘组携带“水生密闭生态实验模块”进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系统研究项目。该模块主体为一个充满水的“太空鱼缸”,其中有金鱼藻和4条斑马鱼。该系统在轨运行期间,忽略空间站受到的空气摩擦力和地球之外的天体引力,则( )
A. 斑马鱼受到浮力、地球引力和向心力
B. 斑马鱼受到的浮力与地球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斑马鱼所受向心力来自地球引力
D. 斑马鱼所受地球引力与其在地面所受引力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ABC.浮力产生的原因为液面不同高度的压力差,空间站绕地稳定飞行时,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液面没有压力差,所以斑马鱼只受万有引力作用,不受浮力作用,故AB错误,C正确;
D.根据万有引力表达式
可知,斑马鱼所在轨道的半径更大,所以其所受地球引力比其在地面所受引力大小更小,故D错误。
故选C
4. 如图,物体A、B质量分别为m和,用轻绳连接后跨过轻质滑轮。将斜面倾角由缓慢增大到的过程中,B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则( )
A. 轻绳对B的拉力增大B. 轻绳对B的拉力减小
C. B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D. B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答案】C
【解析】AB.先对A物体受力分析,它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可知,拉力与角度的变化无关,一直保持不变,故AB错误;
CD.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它受拉力T、重力GB、支持力N以及静摩擦力f的作用,因,故B所受静摩擦力f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为斜面的倾角),x方向有
当由45°增加到50°时,增大,又T保持不变,故f一定增大,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 如图,在坐标平面内,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上等距放置三个点电荷,y轴上的A点电荷量为点电荷量均为。P点为圆弧中点。则( )
A. O点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正向B. O点电场强度大小为0
C. P点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正向D. P点电场强度大小
【答案】D
【解析】AB.根据电场的矢量叠加可知O点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负向,大小为
故AB错误;
CD.三个点电荷在P点的场强如图
A点电荷在P点的场强为
B点电荷在P点的场强为
C点电荷在P点的场强为
根据矢量的合成可知A、B点电荷在P点的场强为
方向向下,再与C点电荷在P点的场强合成可知
方向向下,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6. 电磁炮的简化结构如图,长直金属导轨平行固定于水平面上,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炮弹固定在金属杆上可沿导轨滑行且始终接触良好,可控电源提供强电流经导轨形成回路。若炮弹向右发射过程中阻力恒定,电源电动势及其内阻保持不变,回路总电阻为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则( )
A. 炮弹一直做匀加速运动B. 金属杆中的电流由N流向M
C. 金属杆两端电压始终不变D. 电源的总功率先增大再减小
【答案】B
【解析】AB.由题知,炮弹向右发射,则炮弹受到向右的安培力作用,根据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杆中的电流由N流向M,炮弹的速度向右,根据右手定则,可知金属杆切割磁感应线,会产生由M到N的感应电流,与可控电源提供的电流方向相反,且从0开始增大,则回路中的总电流开始变小,故安培力开始变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加速度不断减小,故炮弹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因回路中的总电流不断减小,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可知,金属杆两端电压不断增大,故C错误;
D.因回路中的总电流不断减小,根据
可知,电源的总功率不断减小,故D错误。故选B。
7. 如图,平面内有大量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从原点O连续以相同速率向各个方向发射,右侧远处放置与平面垂直且足够大的荧光屏。现在各象限施加面积最小的垂直于该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使第象限的电子最终平行于x轴并沿x轴正向运动,第象限的电子最终平行于x轴并沿x轴负向运动。忽略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
A. 第象限磁场方向垂直平面向外B. 整场的最小总面积为
C.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D. 电子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长度为
【答案】D
【解析】A.第象限的电子最终平行于x轴并沿x轴正向运动,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第1象限磁场方向垂直平面向里,第4象限磁场方向垂直平面向外,故A错误;
B.如图所示
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
在由O点射入第I象限的所有电子中,沿y轴正方向射出的电子转过圆周,速度变为沿x轴正方向,这条轨迹为磁场区域的上边界。设某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与O点的连线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若离开磁场时电子速度变为沿x轴正方向,其射出点(也就是轨迹与磁场边界的交点)的坐标为(x,y)。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
消去参数可知磁场区域的下边界满足的方程为
(x>0,y>0)
这是一个圆的方程,圆心在(0,R)处,磁场区域为图中两条圆弧所围成的面积,磁场的最小面积为
根据对称性可知,整场的最小总面积为
故B错误;
C.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对应的圆心角为90°,时间为
故C错误;
D.电子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长度为电子运动半径之和,即
故D正确;
故选D。
8.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是目前公认的高效人造照明技术。不同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后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现有两个二极管发光功率相等,分别发出红光和蓝光,则( )
A. 蓝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长
B. 蓝光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光子的能量大
C. 蓝光光子的动量比红光光子的动量大
D. 蓝光光源比红光光源单位时间产生的光子数多
【答案】BC
【解析】AB.蓝光频率大,能量大,波长小,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有可知,蓝光光子的动量比红光光子的动量大,故C正确;
D.设光源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子数N,则有
解得
则蓝光光源比红光光源单位时间产生的光子数少,故D错误;
故选BC。
9.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为十大最美经典物理实验之一,它验证了光的波动性。现用某一单色光源做双缝干涉实验,屏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 )
A. 双缝间距离越大,条纹间距也越大
B. 用一块偏振片遮住一条缝,则屏上的干涉条纹消失
C. 完全遮住一条缝使其不透光,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D. 装置放入水中,屏上条纹间距较空气中条纹间距变小
【答案】CD
【解析】A.根据双缝干涉相邻两条纹间距公式
可得双缝间距离d越大,条纹间距越小,故A错误;
B.用一块偏振片遮住一条缝,光的强度变弱,但仍能发生干涉现象,则屏上的干涉条纹不会消失,故B错误;
C.完全遮住一条缝使其不透光,变成了单缝衍射,有衍射条纹,故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故C正确;
D.将该装置放入水中,由
可得水中光的传播速度变小,而频率不变,则波长变短,根据
可得屏上条纹间距较空气中条纹间距变小,故D正确。
故选CD。
10. 如图,质量为的滑块套在水平固定的光滑轨道上,质量为的小球(视为质点)通过长为的轻杆与滑块上的光滑轴O连接,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初始时滑块静止,轻杆处于水平状态。小球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开始运动,g取,则( )
A. 小球从初始位置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滑块向右移动了
B. 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
C. 小球相对于初始位置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 小球从初始位置到第一次到达最大高度的过程中,滑块向右的位移为
【答案】AD
【解析】A.小球从初始位置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设滑块在水平轨道上向右移动的距离为,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水平动量守恒有
解得
故A正确;
B.小球从初始位置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和滑块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设小球到最低点时的瞬时速度为,滑块的速度为,则有
根据能量守恒有
联立解得
故B错误;
C.设小球相对于初始位置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此时竖直方向速度为0,根据水平动量守恒得
根据能量守恒有
解得
故C错误;
D.小球从初始位置到第一次到达最大高度的过程中,设滑块在水平轨道上向右移动的距离为y。由几何关系可得,小球相对于滑块移动的水平距离为
根据水平动量守恒得
解得
故D正确。
故选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17世纪,惠更斯在推导出单摆的周期公式后,用一个单摆测出了巴黎的重力加速度。我们也可以利用单摆测量所在地区的重力加速度数值。
(1)实验中采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结果如图(a)所示,则小球的半径为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中误将摆绳长度当作摆长,利用周期公式直接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较实际值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另一同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通过测量不同摆长l及对应周期T,借助数表软件绘制图像如图(b)所示,利用处理结果,计算可得重力加速度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取9.87)。
【答案】(1)0.92
(2)偏小 (3)9.79
【解析】【小问1详解】
小球的直径
则小球的半径为0.92cm。
【小问2详解】
根据
得
摆长应为摆线与球半径之和,若将摆绳长度当作摆长,则l偏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较实际值偏小。
【小问3详解】
设图像斜率为k,由
得
则
12. 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电阻,设计了三个电路图如图(a)、图(b)、图(c)所示,待测电阻约为,电压表的内阻约为,电流表的内阻约为。
(1)若采用图(a)和图(b)的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和,则_______(填“”或“”)更接近真实值,这个值比真实值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为减小实验误差,采用图(c)的电路进行实验,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d)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____;
(3)图(c)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a端,先将接1,闭合,调节和,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适当,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再将接2,保持_______(填“”或“”)不变,调节另一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经计算得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图(c)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电流表内阻对电阻的测量值无影响B. 电压表内阻对电阻的测量值有影响
C. 电源内阻对电阻的测量值有影响D. 电阻的测量值没有误差
【答案】(1) 偏大 (2)
(3) 298 (4)A
【解析】【小问1详解】
[1][2]由于
则电流表选择内接时,误差较小,则更加接近真实值,测量值偏大。
【小问2详解】
如图
【小问3详解】
[1][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应保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有
解得
【小问4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电源内阻与电流表内阻对实验结果都无影响。
故选A。
13. 图为汽车空气悬挂系统中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要由气缸、活塞柱、弹簧和上下支座构成,气缸内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未承重时弹簧处于原长,气缸和活塞柱长度均为,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将4个该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用于支撑装置以上的车身,汽车静止时活塞压入气缸长度均为。已知活塞柱横截面积,弹簧的劲度系数。该装置的质量、摩擦及气缸壁厚度均可忽略不计,气缸导热性和气密性良好,环境温度不变,g取,求:
(1)压缩后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2)4个装置支撑的车身质量。
【答案】(1)
(2)
【解析】【小问1详解】
装置未承重时
,
承重后
,
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
【小问2详解】
承重后设车身质量为M,则对车身有
,,
解得
14. 有一种内置发条的玩具小车,在推力作用下运动时,发条收紧储存能量,每前进发条储能,最大可储能。无推力作用时,发条释放能量产生动力,每前进释放,直至储能释放完毕。已知玩具小车质量为,在一恒定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进了,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指向斜下方、大小为;推力撤去后,小车继续沿直线前进。设小车受到的外界阻力为其给水平地面压力的0.1倍,g取取0.6。求:
(1)从推力开始作用到撤去时外界阻力做的功;
(2)推力撤去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3)小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答案】(1)-0.2J
(2)
(3)1.36J
【解析】【小问1详解】
由题知,,将其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可得
,
则地面的支持力为
外界阻力
外界阻力
【小问2详解】
推力做功
发条储能
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小问3详解】
推力撤去后,则有
则外界阻力为
因为小车每前进0.01m,外界阻力做功为
发条释放能量0.12J,因0.008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淮安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学生版+解析版),共26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物理][]陕西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