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离子反应 第1课时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76021/0-17295528577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离子反应 第1课时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76021/0-17295528578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离子反应 第1课时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76021/0-17295528578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能够导电又是电解质的是,关于下列物质,有下列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对点练
1.[2024·浙江台州一中期中]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一定能导电
B.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C.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
D.电解质的电离需要通电
2.下列物质能够导电又是电解质的是( )
A.KNO3晶体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NaClD.盐酸
3.我们把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电解质
B.蔗糖(含C、H、O的纯净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C.固体MgCl2不能导电,所以MgCl2属于非电解质
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4.[2024·浙江余姚中学月考]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B.HCl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酒精、蔗糖、醋酸等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
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5.关于下列物质:①Cl2、②氨水、③CO2气体、④SO3气体、⑤纯碱粉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NaCl、⑨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⑩盐酸,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非电解质的有3种
B.属于纯净物的有7种
C.属于电解质的有3种
D.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5种
6.有下列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④饱和食盐水 ⑤HCl ⑥Na2CO3·10H2O ⑦酒精 ⑧熔融的KCl ⑨明矾[KAl(SO4)2·12H2O] ⑩石墨
(1)可导电的物质: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物质: 。
(3)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物质: 。
(4)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 。
(5)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物质: 。
7.[2024·浙江杭州高级中学月考] 如图为NaCl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的示意图,关于该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NaCl晶体中,Na+和Cl-的排列整齐有序
B.Na+、Cl-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C.水合离子中,水分子取向都应该是氧原子朝内
D.上述过程通常可表示为NaClNa++Cl-
8.[2024·浙江黄岩中学月考] 下列物质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H4HCO3NH4++HCO3-
B.Ba(NO3)2Ba2++2NO3-
C.Al2(SO4)32Al3++3SO42-
D.Ca(OH)2Ca2++(OH)2-
9.[2024·浙江宁波期中] 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2(SO4)32Fe3++3SO42-
B.NaHCO3Na++H++CO32-
C.Fe(NO3)3Fe2++3NO3-
D.Na2CO3Na2++CO32-
10.下列关于电解质与导电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B.NaCl是电解质,故NaCl晶体能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11.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测定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后,五个灯泡中 (填字母)不亮。
(2)将适量某物质与稀硫酸混合后,B灯泡也不亮了,该物质最有可能是 (填字母)。
A.NaOH 固体 B.Ba(OH)2固体
C.BaCl2固体 D.H2O
综合应用练
12.[2024·浙江杭州西湖中学期中] 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XY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②YZ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是由于过量的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③Y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④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3.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K后,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证明酒精溶液是非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往溶液中通入氯气,随着气体通入,电流表示数增大,故氯气是电解质
C.取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表的示数相同
D.闭合开关K,往烧杯中加NaCl固体,虽然固体溶解,由于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14.已知:CO2+Ca(OH)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O2前,灯泡 (填“亮”或“不亮”)。
(2)通入CO2后,灯泡的亮度 。
(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的亮度 。
(4)如图所示, (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的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A B C D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1.C [解析] 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例如氯化钠固体是电解质,固体氯化钠不导电,因为所含离子不能自由移动,A错误;金属、石墨等因含有自由电子而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B错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C正确;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不需要通电,D错误。
2.C [解析] 硝酸钾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故硝酸钾晶体不导电,A错误;液态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故液态氯化氢不导电,B错误;熔融状态氯化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够导电,是电解质,C正确;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3.B [解析] 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蔗糖(含C、H、O的纯净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符合非电解质的含义,则蔗糖属于非电解质,B正确;MgCl2是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C错误;HCl是电解质,但液态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HCl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D错误。
4.D [解析] 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NH3·H2O电离出的离子能导电,氨水是混合物,因此NH3·H2O是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溶液,故A错误;HCl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HCl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B错误;酒精、蔗糖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CH3COOH也是有机物,是酸,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故D正确。
5.C [解析] CO2气体、SO3气体、酒精是非电解质,A正确;①③④⑤⑥⑦⑧属于纯净物,共有7种,B正确;只有纯碱粉末、熔融NaCl是电解质,C错误;题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②⑦⑧⑨⑩,共有5种物质,D正确。
6.(1)②③④⑧⑩ (2)①⑤⑥⑧⑨
(3)①⑤⑥⑨ (4)⑦ (5)②③④⑩
[解析] (1)石墨、铝丝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电子,稀硫酸、饱和食盐水、熔融的KCl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可导电的物质。(2)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①氢氧化钠固体是电解质;②铝丝是单质;③稀硫酸是混合物;④饱和食盐水是混合物;⑤HCl是电解质;⑥Na2CO3·10H2O是电解质;⑦酒精是非电解质;⑧熔融的KCl是电解质;⑨明矾是电解质;⑩石墨是单质,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⑤⑥⑧⑨。(3)结合(1)(2),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物质是①⑤⑥⑨。(4)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⑦。(5)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②③④⑩。
7.C [解析] 由图可知NaCl晶体中Na+和Cl-的排列整齐有序,故A正确;由图可知,每个Na+周围有5个水分子,每个Cl-的周围有6个水分子,即Na+、Cl-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故B正确;由图示可知,水分子与Cl-形成水合离子时氧原子朝外,水分子与Na+形成水合离子时氧原子朝内,故C错误;题述过程说明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可表示为NaClNa++Cl-,故D正确。
8.D [解析] Ca(OH)2属于碱,溶于水电离产生Ca2+和OH-,电离方程式为Ca(OH)2Ca2++2OH-。
9.A [解析]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B错误;Fe(NO3)3的电离方程式为Fe(NO3)3Fe3++3NO3-,C错误;碳酸钠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D错误。
10.C [解析] 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电离过程不需要通电,A项错误;NaCl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里能够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但NaCl晶体中 Na+和Cl-相互作用,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B项错误;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 H+和Cl-,但液态氯化氢中只存在HCl分子,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C项正确;溶液的导电性由离子浓度(离子浓度可简单理解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的多少)和离子所带电荷数决定,而不是离子数目,D项错误。
11.(1)DE (2)B
[解析] (1)酒精属于非电解质,不导电。水的导电性非常弱,故 D、E两个灯泡不亮。(2)加入Ba(OH)2固体后,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 +2H2O,使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幅度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B灯泡就不亮了,B项正确;而加入 NaOH 固体、BaCl2固体,发生的反应分别为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BaCl2BaSO4↓+2HCl,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仍有大量电解质存在,灯泡不会熄灭,A、C 项均错误;加水只能起到稀释的作用,灯泡不会熄灭,D项错误。
12.C [解析] Ba(OH)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随着硫酸的加入,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降低,Y点时Ba(OH)2和稀H2SO4完全反应,导电能力达到最低,随着硫酸的继续滴加,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①BaSO4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是电解质,①错误;②YZ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原因是Ba(OH)2被反应完,随着H2SO4的加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增强,②错误;③Y处Ba(OH)2和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③正确;④根据分析可知,a时刻Ba(OH)2和稀H2SO4恰好完全中和,④正确。
13.C [解析]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氯气是单质,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酒精溶液和蔗糖溶液均不导电,取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替换该酒精溶液,电流表的示数相同,C正确;闭合开关K,往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氯化钠溶于水,电离出阴、阳离子,混合溶液能导电,所以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D错误。
14.(1)亮 (2)先变暗后熄灭 (3)逐渐变亮 (4)D
[解析] (1)因为Ca(OH)2溶于水后完全电离,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灯泡亮。(2)通入CO2后,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生成沉淀和水,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灯泡逐渐变暗直至熄灭。(3)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生成的Ca(HCO3)2易溶于水且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增多,灯泡又开始逐渐变亮。(4)由于通入CO2后生成沉淀和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逐渐减少,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变为0,然后继续通入CO2,CO2与CaCO3、H2O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自由移动的离子逐渐增多,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大,当反应完全后,溶液导电能力保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离子反应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后复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离子反应 课时训练,1ml/L盐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