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联考2024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临颍县联考2024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矩形的对角线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互相垂直B.互相垂直且相等
C.相等D.互相垂直平分
2、(4分)如图所示,在中,,、是斜边上的两点,且,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连接.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3、(4分)下列各式:中,分式的有( )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
4、(4分)计算的结果是( )
A.6B.3C.D.
5、(4分)如图,△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若BC=6,则DF的长是( )
A.3 B.2 C. D.4
6、(4分)已知直线经过点,则直线的图象不经过第几象限( )
A.一B.二C.三D.四
7、(4分)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B.1,2,
C.5,12,13D.1,,
8、(4分)货车行驶 25 千米与小车行驶 35 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已知小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驶 20千米,求两车的速度各为多少?设货车的速度为 x 千米/小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已知5个数的平均数为,则这六个数的平均数为___
10、(4分)矩形的长和宽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此矩形的对角线之和是________.
11、(4分)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一个正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2、(4分)如图,一块矩形铁皮的长是宽的2倍,将这个铁皮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3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若盒子的容积是240cm3,则原铁皮的宽为______cm.
13、(4分)若二次函数y=mx2-(2m-1)x+m的图像顶点在y轴上,则m=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AD是△ABC的高,CE是△ABC的中线.
(1)若AD=12,BD=16,求DE;
(2)已知点F是中线CE的中点,连接DF,若∠AEC=57°,∠DFE=90°,求∠BCE的度数.
15、(8分)甲、乙两个工程队计划修建一条长15千米的乡村公路,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每天多修路0.5千米,乙工程队单独完成修路任务所需天数是甲工程队单独完成修路任务所需天数的1.5倍.
(1)求甲、乙两个工程队每天各修路多少千米?
(2)若甲工程队每天的修路费用为0.5万元,乙工程队每天的修路费用为0.4万元,要使两个工程队修路总费用不超过5.2万元,甲工程队至少修路多少天?
16、(8分)在图1,图2中,点E是矩形ABCD边AD上的中点,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1)在图1中,以BC为一边画△PBC,使△PBC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
(2)在图2中,以BE、ED为邻边画▱BEDK.
17、(10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的中点,AC与BE相交于点F,连接DF.
(1)在不增加点和线的前提下,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2)连接AE,试判断A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延长DF交BC于点M,试判断BM与MC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18、(10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D=8,F是AB的中点,过点F作FE⊥AD,垂足为E,将△AEF沿点A到点B的方向平移,得到△A′E′F′.
(1)求EF的长;
(2)设P,P′分别是EF,E′F′的中点,当点A′与点B重合时,求证四边形PP′CD是平行四边形,并求出四边形PP′CD的面积.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有一组勾股数,其中的两个分别是8和17,则第三个数是________
20、(4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P为AB边上(不与A、B重合的一动点,过点P分别作PE⊥AC于点E,PF⊥BC于点F,则线段EF的最小值是_____.
21、(4分)甲、乙两人在同一直线道路上同起点、同方向、同时出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步1000米,甲超出乙150米时,甲停下来等候乙,甲、乙会合后,两人分别以原来的速度继续跑向终点,先到终点的人在终点休息,在跑步的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到终点时,乙距离终点还有_____米.
22、(4分)计算的结果等于______.
23、(4分)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上各取一点,分别沿斜边中点与这两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三边长分别为2、3、4,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将两张完全相同的矩形纸片ABCD、FBED按如图方式放置,BD为重合的对角线.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HBG,
(1)试判断四边形DHBG为何种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若AB=8,AD=4,求四边形DHBG的面积.
25、(10分)计算:
(1)
(2)
26、(12分)为了落实党的“精准扶贫”政策,A、B两城决定向C、D两乡运送肥料以支持农村生产,已知A、B两城共有肥料500吨,其中A城肥料比B城少100吨,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20元/吨和25元/吨;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15元/吨和24元/吨.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
(1)A城和B城各有多少吨肥料?
(2)设从A城运往C乡肥料x吨,总运费为y元,求出最少总运费.
(3)由于更换车型,使A城运往C乡的运费每吨减少a(0<a<6)元,这时怎样调运才能使总运费最少?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
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所以选项C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记住矩形的性质.
2、C
【解析】
利用旋转性质可得∠DAF=90°,△AFB≌△AD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②④判断即可,根据可求,即可判断③正确.
【详解】
解:∵△ADC绕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
∴△AFB≌△ADC,
∴∠BAF=∠CAD,BF=CD,故②④正确;
由旋转旋转可知∠DAF=90°,又∵,∴∠EAF=∠DAF-∠DAE=90°-45°=45°=∠DAE 故③正确;
无法判断BE=CD,故①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找出图形对应关系.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B
【解析】
根据分式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是分式,共2个,故选:B.
本题考查分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定义.
4、C
【解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
解:,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5、A
【解析】
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到DE∥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ABC,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关系,得到DF=DB,进而求出DF的长.
【详解】
在△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
∴DE∥AB,
∴∠EDC=∠ABC.
∵BF平分∠ABC,
∴∠EDC=2∠FBD.
在△BDF中,∠EDC=∠FBD+∠BFD,
∴∠DBF=∠DFB,
∴FD=BD=BC=×6=1.
故选:A.
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当出现角平分线,平行线时,一般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6、B
【解析】
把点p代入求出b值,再观察k>0,b<0,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k,b的关系得出答案.
【详解】
因为直线经过点,所以b=-3,然后把b=-3代入,得
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所以直线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
故选:B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y=kx=b(k≠0)图象与k,b的关系
(1)图象是过点(-,0),(0,b)的一条直线
(2)当k>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k<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k<0,b<0时,图像过二、三、四象限.
7、D
【解析】
试题分析:A、∵12+()2=22,∴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12+22=()2,∴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52+122=132,∴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D、∵12+()2≠()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D.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8、C
【解析】
题中等量关系:货车行驶25千米与小车行驶35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列出关系式.
解:根据题意,得
.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前5个数的平均数为m,可得这5个数的总和,加上第6个数0,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
解:∵
∴
∴
∴这六个数的平均数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
10、1
【解析】
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b,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a+b=7,ab=12,利用勾股定理得到矩形的对角线长=,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整体代入的方法可计算出矩形的对角线长为5,则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矩形的对角线之和为1.
【详解】
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b,
则a+b=7,ab=12,
所以矩形的对角线长==5,
所以矩形的对角线之和为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 矩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公式.
11、k<6且k≠1
【解析】
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可得分式方程的解,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是正数,可得不等式,解不等式,可得答案,并注意分母不分零.
详解:,
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
x=2(x-1)+k,
解得x=6-k≠1,
关于x的方程程有一个正数解,
∴x=6-k>0,
k<6,且k≠1,
∴k的取值范围是k<6且k≠1.
故答案为k<6且k≠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能根据已知和方程的解得出k的范围是解此题的关键.
12、1.
【解析】
试题分析:设这块铁片的宽为xcm,则铁片的长为2xcm,由题意,得3(2x﹣6)(x﹣6)=240,解得x1=1,x2=﹣2(不合题意,舍去),答:这块铁片的宽为1cm.
故答案为1.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3、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二次函数y=mx2-(2m-1)x+m的图像顶点在y轴上知,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0,
根据二次函数对称轴的公式知,
考点:二次函数对称轴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的公式应用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仍然要求学生对相应的公式牢记并理解,注意公式中各字母表示的含义。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DE=10;(2)∠BCE=19°.
【解析】
(1)根据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结论;
(2)由DE=DC得到∠DEC=∠DCE,由DE=BE得到∠B=∠EDB,由此根据外角的性质来求∠BCE的度数.
【详解】
(1)∵AD⊥BC,
∴∠ADB=90°,
∴AB==20,
∵CE是中线,
∴DE是斜边AB上的中线,
∴DE=AB=10;
(2)∵DF⊥CF,F是CF的中点,
∴DE=DC,
∴∠DEC=∠DCE,
∴∠EDB=∠DEC+∠DCE=2∠BCE,
∵DE=BE,
∴∠B=∠EDB,
∴∠B=2∠BCE,
∴∠AEC=3∠BCE=57°,则∠BCE=19°.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也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5、(1)甲每天修路1.5千米,则乙每天修路1千米;(2)甲工程队至少修路8天.
【解析】
(1)可设甲每天修路x千米,则乙每天修路(x﹣0.5)千米,则可表示出修路所用的时间,可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2)设甲修路a天,则可表示出乙修路的天数,从而可表示出两个工程队修路的总费用,由题意可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1)设甲每天修路x千米,则乙每天修路(x﹣0.5)千米,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解得x=1.5,
经检验x=1.5是原方程的解,且x﹣0.5=1,
答:甲每天修路1.5千米,则乙每天修路1千米;
(2)设甲修路a天,则乙需要修(15﹣1.5a)千米,
∴乙需要修路(天),
由题意可得0.5a+0.4(15﹣1.5a)≤5.2,
解得a≥8,
答:甲工程队至少修路8天.
考点:1.分式方程的应用;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6、(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解析】
(1)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P,根据△APE≌△DCE,可得△PBC面积=矩形ABCD面积;
(2)连接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可得BO=DO,再连接EO并延长,交BC于K,根据△BOK≌△DOE,可得EO=KO,连接DK,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BEDK.
【详解】
解:(1)图1中△PBC为所画;
(2)图2中▱BEDK为所画.
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的运用,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解题时注意: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7、(1)△ADF≌△ABF,△ADC≌△ABC,△CDF≌△CBF;(1)AE⊥DF,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
【解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相关的条件找出全等的三角形:△ADF≌△ABF,△ADC≌△ABC,△CDF≌△CBF;
(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ADE≌△BCE,再利用全等的关系求出∠AHD=90°,得到AE⊥DF;
(3)利用(1)中结论,及正方形的性质证明△DCM≌△BCE,得到CE=CM,结合点E为DC的中点即可证明点M为BC的中点.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C=DC,∠DAC=∠BAC=∠DCA=∠BCA=23°,
又∵AF=AF,
∴△ADF≌△ABF,
∵AC=AC,
∴△ADC≌△ABC,
∵CF=CF,
∴△CDF≌△CBF,
∴全等的三角形有:△ADF≌△ABF,△ADC≌△ABC,△CDF≌△CBF.
(1)AE⊥DF.
证明:设AE与DF相交于点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DAF=∠BAF.
又∵AF=AF,
∴△ADF≌△ABF.
∴∠1=∠1.
又∵AD=BC,∠ADE=∠BCE=90°,DE=CE,
∴△ADE≌△BCE.
∴∠3=∠2.
∵∠1+∠2=90°,
∴∠1+∠3=90°,
∴∠AHD=90°.
∴AE⊥DF.
(3)如图,∵∠ADE=90°,AE⊥DF.
∴∠1+∠3=90°,∠3+∠1=90°.
∴∠3=∠3,
∵∠3=∠2,
∴∠2=∠3.
∵DC=BC,∠DCM=∠BCE=90°,
∴△DCM≌△BCE.
∴CE=CM,
又∵E为CD中点,且CD=CB,
∴CE=CD=BC,
∴CM=CB,即M为BC中点,
∴BM=MC.
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充分利用正方形的特殊性质来找到全等的条件从而判定全等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18、(1)2;(2)28.
【解析】
(1)首先求出AF的长度,再在直角三角形AEF中求出EF的长度;
(2)连接BD,DF,DF交PP′于H.首先证明四边形PP′C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DF⊥PP′,求出DH的长,最后根据面积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8,
∵F是AB的中点,
∴AF=AB=×8=4,
∵点F作FE⊥AD,∠A=60°,
∴∠AFE=30°,
∴AE=,
∴EF=2;
(2)如图,连接BD,DF,DF交PP′于H.
由题意PP′=AA′=AB=CD,PP′∥AA′∥CD,
∴四边形PP′C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菱形,∠A=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F=FB,
∴DF⊥AB,DF⊥PP′,
在Rt△AEF中,∵∠AEF=90°,∠A=60°,AF=4,
∴AE=2,EF=2,
∴PE=PF=,
在Rt△PHF中,∵∠FPH=30°,PF=,
∴HF=PF=,
∵DF==4,
∴DH=4﹣=,
∴平行四边形PP′CD的面积=×8=28.
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
【解析】
设第三个数是,①若为最长边,则,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② 若17为最长边,则,三边是整数,能构成勾股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
20、2.1.
【解析】
连接CP,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判断出四边形CFPE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EF=CP,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CP⊥AB时,线段EF的值最小,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CP.
∵∠ACB=90°,AC=3,BC=1,
∴AB=,
∵PE⊥AC,PF⊥BC,∠ACB=90°,
∴四边形CFPE是矩形,
∴EF=CP,
由垂线段最短可得CP⊥AB时,线段EF的值最小,
此时,S△ABC=BC•AC=AB•CP,
即×1×3=×5•CP,
解得CP=2.1.
∴EF的最小值为2.1.
故答案为2.1.
21、50
【解析】
乙从开始一直到终点,行1000米用时200秒,因此乙的速度为1000÷200=5米/秒,甲停下来,乙又走150÷5=30秒才与甲第一次会和,第一次会和前甲、乙共同行使150-30=120秒,从起点到第一次会和点的距离为5×150=750米,因此甲的速度为750÷120=6.25米/秒,甲行完全程的时间为1000÷6.25=160秒,甲到终点时乙行驶时间为160+30=190秒,因此乙距终点还剩200-190=10秒的路程,即10×5=50米.
【详解】
乙的速度为:1000÷200=5米/秒,从起点到第一次会和点距离为5×150=750米,
甲停下来到乙到会和点时间150÷5=30秒,之前行驶时间150﹣30=120秒,
甲的速度为750÷120=6.25米/秒,
甲到终点时乙行驶时间1000÷6.25+30=190秒,
还剩10秒路程,即10×5=50米,
故答案为50米.
考查函数图象的意义,将行程类实际问题和图象联系起来,理清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关键.
22、3
【解析】
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运算.
【详解】
解:原式=.
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记平方差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3、2或10.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上的中线,最后即可求出斜边的长.
试题解析:①如图:
因为CD=,
点D是斜边AB的中点,
所以AB=2CD=2,
②如图:
因为CE=
点E是斜边AB的中点,
所以AB=2CE=10,
综上所述,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2或10.
考点:1.勾股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3.直角梯形.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四边形DHBG是菱形,理由见解析;(2)1.
【解析】
(1)由四边形ABCD、FBED是完全相同的矩形,可得出△DAB≌△DEB(SAS),进而可得出∠ABD=∠EBD,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CD、DF∥BE,即四边形DHBG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ABD=∠EBD,即可得出∠HDB=∠HBD,由等角对等边可得出DH=BH,由此即可证出▱DHBG是菱形;
(2)设DH=BH=x,则AH=8-x,在Rt△ADH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菱形DHBG的面积.
【详解】
解: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是完全相同的矩形,
∴,,.
在和中,,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是菱形.
由,设,则,
在中,,即,
解得:,即,
∴菱形的面积为.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等角对等边找出DH=BH;(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
25、(1);(2).
【解析】
(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2)分母有理化即可
【详解】
(1)原式;
(2)原式
.
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乘法,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26、(1)A城和B城分别有200吨和300吨肥料;(2)从A城运往D乡200吨,从B城运往C乡肥料240吨,运往D乡60吨时,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10040元;(3)当0<a<4时, A城200吨肥料都运往D乡,B城240吨运往C乡,60吨运往D乡;当a=4时,在0≤x≤200范围内的哪种调运方案费用都一样;当4<a<6时, A城200吨肥料都运往C乡,B城40吨运往C乡,260吨运往D乡.
【解析】
【分析】(1)根据A、B两城共有肥料500吨,其中A城肥料比B城少100吨,列方程或方程组得答案;
(2)设从A城运往C乡肥料x吨,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从A运往运往D乡的肥料吨数,从B城运往C乡肥料吨数,及从B城运往D乡肥料吨数,根据:运费=运输吨数×运输费用,得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得结论;
(3)列出当A城运往C乡的运费每吨减少a(0<a<6)元时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讨论,得结论.
【详解】(1)设A城有化肥a吨,B城有化肥b吨,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A城和B城分别有200吨和300吨肥料;
(2)设从A城运往C乡肥料x吨,则运往D乡(200﹣x)吨,
从B城运往C乡肥料(240﹣x)吨,则运往D乡(60+x)吨,
设总运费为y元,根据题意,
则:y=20x+25(200﹣x)+15(240﹣x)+24(60+x)=4x+10040,
∵,∴0≤x≤200,
由于函数是一次函数,k=4>0,
所以当x=0时,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10040元;
(3)从A城运往C乡肥料x吨,由于A城运往C乡的运费每吨减少a(0<a<6)元,
所以y=(20﹣a)x+25(200﹣x)+15(240﹣x)+24(60+x)=(4﹣a)x+10040,
当4﹣a>0时,即0<a<4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运费最少,A城200吨肥料都运往D乡,B城240吨运往C乡,60吨运往D乡;
当4-a=0时,即a=4时,y=10040,在0≤x≤200范围内的哪种调运方案费用都一样;
当4﹣a<0时,即4<a<6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240时,运费最少,此时A城200吨肥料都运往C乡,B城40吨运往C乡,260吨运往D乡.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不等式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等,弄清题意、根据题意找准等量关系、不等关系列出方程组,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是关键.注意(3)小题需分类讨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鹿邑县联考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滑县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省郑州汝州区五校联考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