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初级中学2024年九上数学开学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初级中学2024年九上数学开学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已知△ABC,AB=5,BC=12,AC=13,点P是AC上一个动点,则线段BP长的最小值是( )
A.B.5C.D.12
2、(4分)关于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
A.0B.C.D.
3、(4分)如图,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B(2,0),与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A,则不等式0<kx+b<2x的解集为( )
A.B.C.D.
4、(4分)在代数式,,,﹣b,中,是分式的个数为( )
A.1个B.2个C.3个D.4个
5、(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顶点,,,…均在直线上.设,,,…的面积分别为,,,…,根据图形所反映的规律,( )
A.B.C.D.
6、(4分)某排球队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是:,,,,,.现用一名身高为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 )
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B.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大
C.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
7、(4分)下列各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8、(4分)有下列的判断:
①△ABC中,如果a2+b2≠c2,那么△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②△ABC中,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③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2+b2=c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与时刻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当乙车到达B城时,甲车离B城的距离为________km.
10、(4分)数学家们在研究15,12,10这三个数的倒数时发现:-=-.因此就将具有这样性质的三个数称为调和数,如6,3,2也是一组调和数.现有一组调和数:x,5,3(x>5),则x=________.
11、(4分)如图,跷板AB的支柱OD经过它的中点O,且垂直于地面BC,垂足为D,OD=0.8m;当它的一端B地时,另一端A离地面的高度AC为____m.
12、(4分)若,则_____.
13、(4分)甲、乙两人各进行10次射击比赛,平均成绩均为9环,方差分别是: ,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解分式方程:﹣1=.
15、(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E并延长至F,使EF=BE.
求证:DF∥AC.
16、(8分)解方程:3x-1=x2
17、(10分) 先化简,再求值:(﹣x﹣1)÷,其中x=1.
18、(10分)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B(0,1),OB=OC=OA,A、C分别在x轴的正负半轴上.过点C的直线绕点C旋转,交y轴于点D,交线段AB于点E.
(1)求∠OAB的度数及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OCD与△BDE的面积相等,求点D的坐标.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在△ABC中,AB=AC=5,BC=8,点D是边BC上(不与B,C重合)一动点,∠ADE=∠B=a,DE交AC于点E,下列结论:①AD2=AE.AB;②1.8≤AE<5;⑤当AD=时,△ABD≌△DCE;④△DCE为直角三角形,BD为4或6.1.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序号都填上)
20、(4分)已知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______.
21、(4分)方程2(x﹣5)2=(x﹣5)的根是_____.
22、(4分)在矩形ABCD中,再增加条件_____(只需填一个)可使矩形ABCD成为正方形.
23、(4分)直角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cm,4cm,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是_____cm.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已知某学校A与笔直的公路BD相距3 000米,且与该公路上的一个车站D距5 000米,现要在公路边建一个超市C,使之与学校A及车站D的距离相等,那么该超市与车站D的距离是多少米?
25、(10分)某校从初二(1)班和(2)班各选拔10名同学组成甲队和乙队,参加数学竞赛活动,此次竞赛共有10道选择题,答对8题(含8题)以上为优秀,两队选手答对题数统计如下:
(1)上述表格中,a= ,b= ,c= ,m= .
(2)请根据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对甲、乙两队选手进行评价.
26、(12分)(2013年广东梅州8分)为建设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某村村委会决定在村道两旁种植A,B两种树木,需要购买这两种树苗1000棵.A,B两种树苗的相关信息如表:
设购买A种树苗x棵,绿化村道的总费用为y元,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y(元)与x(棵)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这批树苗种植后成活了925棵,则绿化村道的总费用需要多少元?
(3)若绿化村道的总费用不超过31000元,则最多可购买B种树苗多少棵?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解:∵AB=5,BC=12,AC=13,∴AB2+BC2=169=AC2,∴△ABC是直角三角形,当BP⊥AC时,BP最小,∴线段BP长的最小值是:13BP=5×12,解得:BP=.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分析.
2、D
【解析】
分析:增根是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不适合分式方程的根.所以应先确定增根的可能值,让最简公分母x+2=0,得到x=-2,然后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算出m的值即可.
详解:方程两边都乘(x+2),
得:x-5=m,
∵原方程有增根,
∴最简公分母:x+2=0,
解得x=-2,
当x=-2时,m=-1.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增根的知识.注意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
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3、A
【解析】
先利用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确定A点坐标,然后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1时,直线y=1x都在直线y=kx+b的上方,当x<1时,直线y=kx+b在x轴上方,于是可得到不等式0<kx+b<1x的解集.
【详解】
设A点坐标为(x,1),
把A(x,1)代入y=1x,
得1x=1,解得x=1,
则A点坐标为(1,1),
所以当x>1时,1x>kx+b,
∵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B(1,0),
∴x<1时,kx+b>0,
∴不等式0<kx+b<1x的解集为1<x<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4、B
【解析】
根据分式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
,,,﹣b的分母中不含字母,是整式;
,的分母中含字母,是分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分母中含π的代数式不是分式,是整式.
5、A
【解析】
分别过点P1、P2、P3作x轴的垂线段,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前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继而求得三角形的面积,得出面积的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分别过点P1、P2、P3作x轴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点C、D、E,
∵P1(3,3),且△P1OA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C=CA1=P1C=3,
设A1D=a,则P2D=a,
∴OD=6+a,
∴点P2坐标为(6+a,a),
将点P2坐标代入,得:,
解得:
∴A1A2=2a=3,,
同理求得,
故选:A
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特殊到一般,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6、A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根据方差公式先分别计算出甲和乙的方差,再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换人前6名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188,
方差为S2==;
换人后6名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187,
方差为S2==
∵188>187,>,
∴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与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x1-)2+(x2-)2+…+(xn-)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7、D
【解析】
试题分析:最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含有能开方的数字,不能含有分数,不能有偶数次幂.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8、D
【解析】【分析】欲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需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详解】①c不一定是斜边,故错误;
②正确;
③若△ABC是直角三角形,c不是斜边,则a2+b2≠c2,故错误,
所以正确的只有②,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由图示知:A,B两城相距300km,甲车从5:00出发,乙车从6:00出发;甲车10:00到达B城,乙车9:00到达B城;计算出乙车的平均速度为:300÷(9-6)=100(km/h),当乙车7:30时,乙车离A的距离为:100×1.5=150(km),得到点A(7.5,150)点B(5,0),设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kt+b,把点A(7.5,150),B(5,0)代入解析式,求出甲的解析式,当t=9时,y=1×9-300=240,所以9点时,甲距离开A的距离为240km,则当乙车到达B城时,甲车离B城的距离为:300-240=1km.
【详解】
解:由图示知:A,B两城相距300km,甲车从5:00出发,乙车从6:00出发;
甲车10:00到达B城,乙车9:00到达B城;
乙车的平均速度为:300÷(9-6)=100(km/h),
当乙车7:30时,乙车离A的距离为:100×1.5=150(km),
∴点A(7.5,150),
由图可知点B(5,0),
设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kt+b,
把点A(7.5,150),B(5,0)代入y=kt+b得:
,
解得:,
∴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1t-300,
当t=9时,y=1×9-300=240,
∴9点时,甲距离开A的距离为240km,
∴则当乙车到达B城时,甲车离B城的距离为:300-240=1km.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甲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
10、1
【解析】
∵x>5∴x相当于已知调和数1,代入得,解得,x=1.
11、1.6
【解析】
确定出OD是△ABC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解答即可.
【详解】
解:∵跷跷板AB的支柱OD经过它的中点O,AC、OD都与地面垂直,
∴OD是△ABC的中位线,
∴AC=2OD=2×0.8=1.6米.
故答案为1.6米.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基础题,熟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2、
【解析】
分析:由题干可得b=,然后将其代入所求的分式解答即可.
详解:∵的两内项是b、1,两外项是a、2,
∴b=,
∴=.
故本题的答案:.
点睛:比例的性质.
13、甲
【解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详解】
解:因为甲的方差最小,所以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甲;
故答案为:甲
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分式方程的解为x=1.1.
【解析】
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求出整式方程的解;③检验;④得出结论依次计算可得.
【详解】
两边都乘以3(x﹣1),得:3x﹣3(x﹣1)=2x,
解得:x=1.1,
检验:x=1.1时,3(x﹣1)=1.1≠0,
所以分式方程的解为x=1.1.
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15、见解析;
【解析】
连接BD交AC于点O,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详解】
连接BD交AC于点O.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O=OD,而BE=EF,∴OE∥DF,即AC∥EF.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
16、x1=,x2=.
【解析】
方程整理后,利用公式法求出解即可.
【详解】
解:方程整理得:x2-3x+1=0,
这里a=1,b=-3,c=1,
∵△=9-4=5,
∴x=,
解得:x1=,x2=.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以及配方法,熟练掌握各种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7、﹣x1﹣x+1,﹣2
【解析】
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
(﹣x﹣1)÷
=,
=,
=﹣(x﹣1)(x+1)
=﹣x1﹣x+1,
当x=1时,
原式=﹣2﹣1+1
=﹣2.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18、(1)45°,y=﹣x+1;(2)(0,).
【解析】
(1)根据A、B的坐标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OAB的度数即可;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B的坐标代入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
(2)推出三角形AOB和三角形ACE的面积相等,根据面积公式求出E的纵坐标,代入直线AB的解析式,求出E的横坐标,设直线CE的解析式是:y=mx+n,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EC的解析式,进而即可求得点D的坐标.
【详解】
解:(1)∵OB=OC=OA,∠AOB=90°,
∴∠OAB=45°;
∵B(0,1),
∴A(1,0),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2)∵S△COD=S△BDE,
∴S△COD+S四边形AODE=S△BDE+S四边形AODE,
即S△ACE=S△AOB,
∵点E在线段AB上,
∴点E在第一象限,且yE>0,
∴
∴
把y代入直线AB的解析式得:
∴
设直线CE的解析式是:y=mx+n,
∵ 代入得:
解得:
∴直线CE的解析式为
令x=0,则
∴D的坐标为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题型较好,综合性比较强,但难度适中,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①②④.
【解析】
①易证△ABD∽△ADF,结论正确;
②由①结论可得:AE=,再确定AD的范围为:3≤AD<5,即可证明结论正确;
③分两种情况:当BD<4时,可证明结论正确,当BD>4时,结论不成立;故③错误;
④△DCE为直角三角形,可分两种情况:∠CDE=90°或∠CED=90°,分别讨论即可.
【详解】
解:如图,在线段DE上取点F,使AF=AE,连接AF,
则∠AFE=∠AEF,
∵AB=AC,
∴∠B=∠C,
∵∠ADE=∠B=a,
∴∠C=∠ADE=a,
∵∠AFE=∠DAF+∠ADE,∠AEF=∠C+∠CDE,
∴∠DAF=∠CDE,
∵∠ADE+∠CDE=∠B+∠BAD,
∴∠CDE=∠BAD,
∴∠DAF=∠BAD,
∴△ABD∽△ADF
∴,即AD2=AB•AF
∴AD2=AB•AE,
故①正确;
由①可知:,
当AD⊥BC时,由勾股定理可得:
,
∴,
∴,即,故②正确;
如图2,作AH⊥BC于H,
∵AB=AC=5,
∴BH=CH=BC=4,
∴,
∵AD=AD′=,
∴DH=D′H=,
∴BD=3或BD′=5,CD=5或CD′=3,
∵∠B=∠C
∴△ABD≌△DCE(SAS),△ABD′与△D′CE不是全等形
故③不正确;
如图3,AD⊥BC,DE⊥AC,
∴∠ADE+∠DAE=∠C+∠DAE=90°,
∴∠ADE=∠C=∠B,
∴BD=4;
如图4,DE⊥BC于D,AH⊥BC于H,
∵∠ADE=∠C,
∴∠ADH=∠CAH,
∴△ADH∽△CAH,
∴,即,
∴DH=,
∴BD=BH+DH=4+==6.1,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为:①②④;
故答案为:①②④.
本题属于填空题压轴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动点问题和分类讨论思想等;解题时要对所有结论逐一进行分析判断,特别要注意分类讨论.
20、0
【解析】
先变形为,再提取公因式分解因式即可得.然后利用相反数的定义将整体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解:
因为,互为相反数,所以,
原式
.
故答案为:0.
本题考查了对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灵活运用能力,结合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巧求代数式的值.
21、x1=1,x2=1.1
【解析】
移项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详解】
2(x﹣1)2﹣(x﹣1)=0,
(x﹣1)[2(x﹣1)﹣1]=0,
x﹣1=0,2(x﹣1)﹣1=0,
x1=1,x2=1.1,
故答案为:x1=1,x2=1.1.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2、AB=BC
【解析】
分析:根据领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即可判定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详解:∵ AB=BC,
∴ 矩形ABCD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AB=B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3、5或
【解析】
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可知,此题有两种情况:一是当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时;二是当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斜边为.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当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时,
则该三角形的斜边的长为:(),
当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斜边为时,
则该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故答案为或.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3 125米
【解析】
试题分析:由勾股定理先求出BD的长度,然后设超市C与车站D的距离是x米,分别表示出AC、BC、的长度,对Rt△ABC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试题解析:
在Rt△ABD中,BD==4000米,
设超市C与车站D的距离是x米,则AC=CD=x米,BC=(4000-x)米,
在Rt△ABC中,AC2=AB2+BC2,
即x2=30002+(4000-x)2,解得x=3125,
因此该超市与车站D的距离是3125米.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25、(1)8,8,7,;(2)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a、b、c、m的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从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对甲、乙两队选手进行评价.
【详解】
解:(1)平均数.
中位数:共有10名同学,中位数为第5、第6的平均数,即b=8;
众数c=7,优秀率;
(2)甲乙两队的平均数都为8,说明两队的平均水平相同,甲队的众数为8,乙队的众数为7,说明出现人数最多的题数中,甲队大于乙队,若仅从平均数和众数分析,甲队优于乙队.
本题考查方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a、b、c、m的值,知道方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含义.
26、(1)y=﹣10x+1;(2)30000元;(3)600棵.
【解析】
(1)设购买A种树苗x棵,则购买B种树苗(1000﹣x)棵,根据总费用=(购买A种树苗的费用+种植A种树苗的费用)+(购买B种树苗的费用+种植B种树苗的费用),即可求出y(元)与x(棵)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这批树苗种植后成活了925棵,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此时x的值,再代入(1)中的函数关系式中即可计算出总费用.
(3)根据绿化村道的总费用不超过31000元,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设购买A种树苗x棵,则购买B种树苗(1000﹣x)棵,由题意,得
y=(20+5)x+(30+5)(1000﹣x)=﹣10x+1.
(2)由题意,可得0.90x+0.95(1000﹣x)=925,
解得x=2.
当x=2时,y=﹣10×2+1=30000,
∴绿化村道的总费用需要30000元.
(3)由(1)知购买A种树苗x棵,B种树苗(1000﹣x)棵时,总费用y=﹣10x+1,
由题意,得﹣10x+1≤31000,
解得x≥3.
∴1000﹣x≤600,
∴最多可购买B种树苗600棵.
错因分析 中等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答对题数
5
6
7
8
9
10
平均数()
甲队选手
1
0
1
5
2
1
8
乙队选手
0
0
4
3
2
1
a
中位数
众数
方差(s2)
优秀率
甲队选手
8
8
1.6
80%
乙队选手
b
c
1.0
m
单价(元/棵)
成活率
植树费(元/棵)
A
20
90%
5
B
30
95%
5
设问
失分原因
(1)
不能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等量关系而出错
(2)
不能在限定条件下正确求出A种树苗的棵数
(3)
在解不等式时,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小于零的数时,不等号忘记改变方向,不能正确求出x的解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预测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初级中学数学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的平方根是,计算的结果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