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西藏拉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共3页。
试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考生务必将试题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或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3.要求用黑色或蓝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字迹要整洁清晰,不可在答题纸上乱涂乱画、做标记。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6个题,共32分)
1.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新突破”。这是中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首次实现了太空会师。小强在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 )
A.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B.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社会生活和我们无关
D.社会是个人的一个“结点”
2.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分别属于 ( )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③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A.①业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血缘关系B.①业缘关系②血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C.①地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血缘关系D.①地缘关系②血缘关系③业缘关系
3.互联网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正在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重要砝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事业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 ( )
A.网络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
B.今天,人们生活、学习和事业发展都必须依赖网络
C.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优势
D.网络的虚拟世界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4.2024年8月,国产大型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网络,大家看到了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瑰丽游戏景中盛放。这说明 (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D.网络有利无弊,尽善尽美
5.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网络发展太迅速,出现低俗内容实属无奈;②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③正确对待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需慎重对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我们中学生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①小李凡是微信朋友圈出现的信息都转发
②小坤手机里收到恐怖暴力视频及时转发朋友圈
③小铭及时把学校要求的防溺水通知转发在家长群里
④小美通过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建议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7.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
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B.社会秩序需要有规则
C.我国的法律发挥不了作用D.维护秩序必须靠自由
8.千百年来,人们向往自由,追求自由,为自由而奋斗。下列观点你不赞同是 ( )
A.星球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B.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驶向梦想的远方
C.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
D.风筝说:自由就是挣脱线的束缚,自由地飞翔
9.鉴于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新修订的《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说明 ( )
A.规则可以随意改变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C.纪律是最严厉、最有效的社会规则D.不断改进规则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下列对古文理解不恰当的是 ( )
A.“敬人者,人恒敬之”——学会尊重他人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会诚实守信
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会平等待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11.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A.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留步”
B.请人帮助,要说“指教”。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C.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D.中途先走,要说“劳驾”。请人别送,要说“告辞”
12.互联网上的经营者通过数据收集和算法分析,即便是同一产品,也会对使用频率更高、依赖度更强的用户收取更高的价格,因而被称为“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的( )
A.遵守了道德规范,利于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
B.创新了交易规则,引领社会新时尚和新风貌
C.骗取顾客的信任,侵犯了新客户的合法权益
D.破坏了诚信环境,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3.2024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近年来生效的5个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李某晨故意从高空向公共场所连续抛掷酒瓶和玻璃杯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警示我们 ( )
①要强化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②高空抛物时应先看下面是否有人
③要对生命有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生命 ④任何违规行为都应受到相应制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有 ( )
A.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B.有期徒刑、没收财产
C.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D.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15.八年级小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小宇想通过诉讼为爸爸讨回公道,但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这时小宇可以向______请求帮助 ( )
A.法律服务所B.律师事务所C.公证处D.法律援助中心
16.小亮妈妈借给朋友十万块钱周转生意,约定三个月归还。可到期后朋友一再推拖,小亮妈妈多次索要无果,最终无奈将朋友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朋友限期归还借款并赔偿利息。同学们对这一案例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①朋友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②朋友缺乏诚信意识,见利忘义
③小亮妈妈起诉朋友属于民事诉讼 ④该案件属于行政违法,朋友受到行政制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个大题,共48分)
17.(本题共11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不应该被忽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所以,应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呼唤我们积极地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会关爱、学会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帮助别人、温暖他人,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某班决定以上述材料为背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明确主题】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宣传主题。(1分)
(2)【理论链接】为什么说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2分)
(3)【发出号召】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6分)
(4)【落实行动】活动的目的是要我们融入社会、奉献社会。请你列举两项你所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2分)
18.(本题共8分)
2023年9月11日至17 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怀化市委网信办温馨提示:安全文明上网,传播怀化正能量,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青少年也离不开网络,有些同学利用它查阅资料、学习新知,结交朋友;有的同学利用它玩暴力游戏、看黄色电子书,在网上吐槽漫骂……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永远在线。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在丰富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至少四点)(4分)
作为中学生,请你为同学们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些建议。(4分)
19.(本题共11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规,生活时时处处有规则。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规则意识,让同学们理解规则,遵守规则,五峰某校特举办了“规则与我同行”为主题的手抄报宣传活动。请你帮助该校某同学完成手抄报的一些栏目,成为他的最佳合作伙伴。
小华要在手抄报中列举一些同学日常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不遵守规则现象以警示大家。请你试举出三例,帮他完成这一内容。(3分)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4分)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告诉同学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4分)
20.(本题共8分)
杭州亚运会让亚洲人民看到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采。泰国选手翁巴达那吉的亲友团是依靠杭州市民的赠票前来为她加油的;在跑道上,在泳池里,奋力追赶的选手也能得到中国观众热情的掌声……无论是开幕式后干干净净的看台,还是各赛场内观众们自发做好“垃圾分类”,被社交网络“刷屏式”点赞……文明有礼,润物无声。
(1)杭州亚运会让亚洲人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哪些良好品质?(2分)
(2)结合教材和材料,说一说为什么要“以礼待人”?(3分)
(3)为了更好展现我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请你谈谈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3分)
21.(本题共10分)
某校开展以“参加健康网络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完成有关任务。
网络生活中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2分)
(4)预防犯罪我们应该怎样做?(4分)
网络生活好处多网络直播带货让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积极献言建策等等。
远离违法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这种陷阱不仅存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网络世界里。某些青少年认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不受法律约束,肆意妄为,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令人痛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西藏拉萨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共3页。
这是一份2023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