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鄂州市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下列各数中,能使不等式x﹣3>0成立的是( )
A.﹣3B.5C.3D.2
2、(4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DA与对角线DB重合,点A落在点A′处,折痕为DG,则A′G的长是()
A.1B.C.D.2
3、(4分)如图,在△ABC中,AB=5,BC=6,AC=7,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则△DEF的周长为( )
A.12B.11C.10D.9
4、(4分)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有( )
A.B.C.D.
5、(4分)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B.÷2=
C.D.3+2=5
6、(4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0B.m>0C.m≥0且m≠1D.m>0且m≠1
7、(4分)为了解某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抽检了10辆车,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在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20,220B.220,210C.200,220D.230,210
8、(4分) “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比赛中兔子开始领先,但它因为骄傲在途中睡觉,而乌龟一直坚持爬行最终贏得比赛,下列函数图象可以体现这一故事过程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边AD的中点,连接CE,过点A作AF⊥CE交CE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D作DG⊥CF交CE于点G,已知AD=2,则线段AF的长是_____.
10、(4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16,面积为,E为AB的中点,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AP的最小值为______.
11、(4分)函数y=kx与y=6–x的图像如图所示,则k=________.
12、(4分)如图,□的顶点的坐标为,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分别经过两点,延长交轴于点. 设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动点,若的面积是面积的2倍,的面积等于,则的值为________。
13、(4分)弹簧原长(不挂重物)15cm,弹簧总长L(cm)与重物质量x(kg)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当重物质量为4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的总长L(cm)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3-m)x+m-5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5、(8分)某社区准备在甲乙两位射箭爱好者中选出一人参加集训,两人各射了5箭,他们的总成绩(单位:环)相同.
(1)a=__,=____;
(2)①分别计算甲、乙成绩的方差.
②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
16、(8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某青少年研究机构随机调查了某校 100名学生寒假花零花钱的数量(钱数取整数元),以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根据调查 数据制成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部分空格未填).
某校 100 名学生寒假花零花钱数量的频数分布表:
(1)完成该频数分布表;
(2)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3)研究认为应对消费 150 元以上的学 生提出勤俭节约的建议.试估计应对该校1200 学生中约多少名学生提出该项建议?
17、(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与AD的延长线相较于点F.
(1)求证:四边形BDFC是平行四边形;
(2)若△BCD是等腰三角形,求四边形BDFC的面积.
18、(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a与y轴交于点C (0,6),与x轴交于点B.
(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直线AD与(1)中所求的直线相交于点D(﹣1,n),点A的坐标为(﹣3,0).求n的值及直线AD的解析式;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方程的两个根是和,则的值为____.
20、(4分)函数y=kx+b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且与y轴交于点(0,3),则k=______,b=____.
21、(4分)如图,的顶点在矩形的边上,点与点、不重合,若的面积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为_____.
22、(4分)在等腰△ABC中,三边分别为a、b、c,其中a=4,b、c恰好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
23、(4分)如图,点A在线段BG上,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面积分别是10和19,则△CDE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甲、乙两人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沿同一路线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出发1h后,乙出发,设甲与A地相距y甲(km),乙与A地相距y乙(km),甲离开A地的时间为x(h),y甲、y乙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甲的速度是_____km/h;
(2)当1≤x≤5时,求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当乙与A地相距240km时,甲与A地相距_____km.
25、(10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6、(12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点D是斜边AB的中点,DE∥BC,且CE=CD.
(1)求证:∠B=∠DEC;
(2)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不等式x–1>0的解集为:x>1.
故选B.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的概念(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2、C
【解析】
由在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可求得BD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即可求得A′B的长,然后设A′G=x,由勾股定理即可得:x2+4=(4-x)2,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AD=3,A′G=AG,
∴A′B=BD−A′D=5−3=2,
设A′G=x,
则AG=x,BG=AB−AG=4−x,
在Rt△A′BG中,
∴
解得:
∴
故选:C.
考查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别求出DE、EF、DF,计算即可.
【详解】
∵点D,E分别AB、BC的中点,
∴DE=AC=3.5,
同理,DF=BC=3,EF=AB=2.5,
∴△DEF的周长=DE+EF+DF=9,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即可判断.
【详解】
∵=(x-2)2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公式法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特点.
5、D
【解析】
利用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逐一计算得出答案,进一步比较选择即可
【详解】
A. ﹣=,此选项计算正确;
B. ÷2=, 此选项计算正确;
C. ,此选项计算正确;
D. 3+2.此选项不能进行计算,故错误
故选D
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6、C
【解析】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解得:m≥0且m≠1.故选C.
7、A
【解析】
由题意知,200,210,210,210,220,220,220,220,230,230,230,故众数中位数都是220,
故选A.
8、B
【解析】
【分析】根据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先到达终点,即可判断.
【详解】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兔子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在图形上来看在一段时间内兔子所行路程不变,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了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先到达了终点,说明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还没到达,所以排除A、C、D,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及图象,弄清函数图象中横、纵轴所表示的意义及实际问题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先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DC=90°,CD=AD=1 ,再利用E点为AD的中点得到AE=DE=,则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CE=5,然后证明Rt△AEF∽Rt△CED,从而利用相似比可计算出AF的长.
【详解】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DC=90°,CD=AD=1,
∵点E是正方形ABCD边AD的中点,
∴AE=DE= ,
在Rt△CDE中,
∵AF⊥CE,
∴∠F=90°,
∵∠AEF=∠CED,
∴Rt△AEF∽Rt△CED,
∴,即
∴AF=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也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0、.
【解析】
解:如图作CE′⊥AB于E′,甲BD于P′,连接AC、AP′.首先证明E′与E重合,
∵A、C关于BD对称,
∴当P与P′重合时,PA′+P′E的值最小,
∵菱形ABCD的周长为16,面积为8,
∴AB=BC=4,AB·CE′=8,
∴CE′=2,由此求出CE的长=2.
故答案为2.
考点:1、轴对称﹣最短问题,2、菱形的性质
11、1
【解析】
首先根据一次函数y=6﹣x与y=kx图像的交点横坐标为1,代入一次函数y=6﹣x求得交点坐标为(1,4),然后代入y=kx求得k值即可.
【详解】
∵一次函数y=6﹣x与y=kx图像的交点横坐标为1,∴y=6﹣1=4,∴交点坐标为(1,4),代入y=kx,1k=4,解得:k=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交点坐标适合y=6﹣x与y=kx两个解析式.
12、6.1
【解析】
根据题意求得CD=BC=2,即可求得OD=,由△POA的面积是△PCD面积的2倍,得出xP=3,根据△POD的面积等于2k﹣8,列出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
【详解】
∵▱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2,0),
∴BD∥x轴,OA=BC=2,
∵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分别经过C,B两点,
∴DC•OD=k,BD•OD=2k,
∴BD=2CD,
∴CD=BC=2,BD=1,
∴C(2,),B(1,),
∴OD=,
∵△POA的面积是△PCD面积的2倍,
∴yP=,
∴xP==3,
∵△POD的面积等于2k﹣8,
∴OD•xP=2k﹣8,即×3=2k﹣8,
解得k=6.1,故答案为6.1.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反比例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P的横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13、1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关系式,当x=4时,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值即可.
【详解】
解:设弹簧总长L(cm)与重物质量x(kg)的关系式为L=kx+b,
将(0.5,16)、(1.0,17)代入,得: ,
解得: ,
∴L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L=2x+15;
当x=4时,L=2×4+15=1(cm)
故重物为4kg时弹簧总长L是1cm,
故答案为1.
吧本题考查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得到弹簧长度的关系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3<m<1.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
∴3<m<1.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5、(1)4,6;(2)乙
【解析】
(1)根据总成绩相同可求得a;
(2)根据方差公式,分别求两者方差.即s²=[(x1-)²+(x2-)²+...+(xn-)²];因为两人成绩的平均水平(平均数)相同,所以从方差得出乙的成绩比甲稳定.
【详解】
(1)由题意得:甲的总成绩是:9+4+7+4+6=30,则a=30﹣7﹣7﹣5﹣7=4, ═30÷5=6;
(2)甲的方差为:[(9﹣6)2+(4﹣6)2+(7﹣6)2+(4﹣6)2+(6﹣6)2]=3.6.
乙的方差为: [(7﹣6)2+(5﹣6)2+(7﹣6)2+(4﹣6)2+(7﹣6)2]=1.6.
②因为两人成绩的平均水平(平均数)相同,根据方差得出乙的成绩比甲稳定,所以乙将被选中;
本题考核知识点:平均数,方差.解题关键点:理解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
16、(1)见解析;(2)见解析;(3)540名.
【解析】
(1)用100乘以频率求出0.5-50.5范围的频数,根据频率之和为1,求出100.5-150.5范围的频率和频数,最后根据每个范围中两整数部分的平均数得出组中值,填表即可;
(2)依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作图;
(3)求出150元以上的频率之和,再乘以1200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100×0.1=10, ,100-(10+20+30+10+5)=25,
,,
如图:
(2)如图所示:
(3)1200×(0.3+0.1+0.05)=540(名)
答:估计应对该校1200 学生中约540名学生提出该项建议.
本题考查了读频数(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能力、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弄懂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17、(1)见解析;(2)6或
【解析】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中点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完成证明;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三种情况:①BD=BC,②BD=CD,③BC=CD,分别求四边形的面积.
【详解】
解:(1)证明:∵∠A=∠ABC=90°
∴AF∥BC
∴∠CBE=∠DFE,∠BCE=∠FDE
∵E是边CD的中点
∴CE=DE
∴△BCE≌△FDE(AAS)
∴BE=EF
∴四边形BDFC是平行四边形
(2)若△BCD是等腰三角形
①若BD=BC=3
在Rt△ABD中,AB=
∴四边形BDFC的面积为S=×3=6;
②若BC=DC=3
过点C作CG⊥AF于G,则四边形AGCB是矩形,
所以,AG=BC=3,
所以,DG=AG-AD=3-1=2,
在Rt△CDG中,由勾股定理得,
∴四边形BDFC的面积为S=.
③BD=CD时,BC边上的中线应该与BC垂直,从而得到BC=2AD=2,矛盾,此时不成立;
综上所述,四边形BDFC的面积是6或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确定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
18、(1)y=-2x+6,(2)n=8,y=4x+1
【解析】
(1)把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答案.
(2)先求D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AD的解析式.
【详解】
解:(1)∵直线y=-2x+a与y轴交于点C(0,6),
∴a=6,
∴y=-2x+6,
⑵∵点D(-1,n)在y=-2x+6上,
,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
解得: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4x+1.
本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根据韦达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方程的两个根是和
∴由韦达定理得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掌握韦达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0、 -2 3
【解析】试题解析:∵y=kx+b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
∴k=−2,
则直线y=kx+b的解析式为y=−2x+b,
将点(0,3)代入得:b=3,
故答案为:−2,3.
21、1
【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S△ADE=S△ADF=1,由矩形的性质可得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S△ADF=1.
【详解】
解:∵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
∴S△ADE=S△ADF=1,
四边形是矩形,
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22、9或10.1
【解析】
根据等腰△ABC中,当a为底,b,c为腰时,b=c,得出△=[-(2k+1)]2-4×1(k-)=4k2+4k+1-20k+11=4k2-16k+16=0,解方程求出k=2,则b+c=2k+1=1;当a为腰时,则b=4或c=4,然后把b或c的值代入计算求出k的值,再解方程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
等腰△ABC中,当a为底,b,c为腰时,b=c,若b和c是关于x的方程x2-(2k+1)x+1(k-)=0的两个实数根,
则△=[-(2k+1)]2-4×1(k-)=4k2+4k+1-20k+11=4k2-16k+16=0,
解得:k=2,
则b+c=2k+1=1,
△ABC的周长为4+1=9;
当a为腰时,则b=4或c=4,
若b或c是关于x的方程x2-(2k+1)x+1(k-)=0的根,
则42-4(2k+1)+1(k-)=0,
解得:k=,
解方程x2-x+10=0,
解得x=2.1或x=4,
则△ABC的周长为:4+4+2.1=10.1.
23、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已知边CD的长,求出CD边上的高即可.过E作EH⊥CD,易证△ADG与△HDE全等,求得EH,进而求△CDE的面积.
【详解】
过E作EH⊥CD于点H.
∵∠ADG+∠GDH=∠EDH+∠GDH,
∴∠ADG=∠EDH.
又∵DG=DE,∠DAG=∠DHE.
∴△ADG≌△HDE.
∴HE=AG.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面积分别是5和1.即AD2=5,DG2=1.
∴在直角△ADG中,
AG=,
∴EH=AG=2.
∴△CDE的面积为CD·EH=××2=.
故答案为.
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V甲=60km/h (2)y乙=90x-90 (3)220
【解析】
(1)根据图象确定出甲的路程与时间,即可求出速度;
(2)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即可;
(3)求出乙距A地240km时的时间,加上1,再乘以甲的速度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根据图象得:360÷6=60km/h;
(2)当1≤x≤5时,设y乙=kx+b,
把(1,0)与(5,360)代入得: ,
解得:k=90,b=-90,
则y乙=90x-90;
(3)∵乙与A地相距240km,且乙的速度为360÷(5-1)=90km/h,
∴乙用的时间是240÷90=h,
则甲与A地相距60×(+1)=220km.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弄清图象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
25、,
【解析】
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a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
原式=(+).
=·
=,
当a=3时,
原式=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解因式.
26、(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DB=DC,从而∠B=∠DCB,由DE∥BC,得到∠DCB=∠CDE,由CE=CD,得到∠CDE=∠DEC,利用等量代换,得到∠B=∠DEC;
(2)先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再由CD=CE,证明平行四边形ADCE是菱形.
【详解】
(1)证明:在△ABC中,∵∠ACB=90°,点D是斜边AB的中点,
∴CD=DB,
∴∠B=∠DCB,
∵DE∥BC,
∴∠DCB=∠CDE,
∵CD=CE,
∴∠CDE=∠CED,
∴∠B=∠CED.
(2)证明:∵DE∥BC,
∴∠ADE=∠B,
∵∠B=∠DEC,
∴∠ADE=∠DEC,
∴AD∥EC,
∵EC=CD=AD,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CD=CE,
∴四边形ADCE是菱形.
故答案为:(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弹簧总长L(cm)
16
17
18
19
20
重物质量x(kg)
0.5
1.0
1.5
2.0
2.5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甲成绩
9
4
7
4
6
乙成绩
7
5
7
a
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鄂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象限;,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数学九上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鄂州市城南新区吴都中学数学九上开学预测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