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五上《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五上《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第1页
    五上《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第2页
    五上《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枫桥夜泊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枫桥夜泊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诗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拓展阅读,深化理解,教师小结,布置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理解诗意。
    2.想象诗句描写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体会游子的乡愁。
    一、古诗导入。
    1.学生齐读课题。
    2.破题。
    师:“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
    生:夜晚在枫桥边停泊。
    师:有补充的吗?
    生: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
    师:谁停的?
    生:张继。
    师总结:张继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而写下这首诗,因为这首诗,让一座小小的寺庙和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桥流传千古,也让张继名垂青史。
    由解诗题导入,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感受诗的意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感受一下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1.自由读课文。
    2.学生汇报。
    生1:有点伤感。
    生2:有点凄凉。
    生3:感觉诗人有点忧愁与寂寞。
    师:读诗的初步感受很重要,老师读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想通过我的朗读表达出来。
    师:请你们也把你们的感受放进诗中,读出你们自己的味道。
    3.学生自由读诗。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师: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1:月落、乌啼、寒山寺、江枫、渔火。
    生2:我来补充:还有霜满天。
    生3:客船。
    生4:还有钟声。
    2.老师适时出示归纳了景物名称的课件。(此处插入一张课件,内容:全诗,其中把月落、乌啼、寒山寺、江枫、渔火、霜满天、客船、钟声词语变色)
    3.师:这些都是诗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汇集在一起就成了这首诗。如果把这首诗读成一个字,一个表达诗人情感的字,是什么字呢?
    生:愁。
    师:请大家带着“愁”读,边读边品味,拿出笔,看诗人通过哪些描写突出这个字的?
    (生批画读后汇报。)
    生:我从“乌啼”中体会出来的。乌鸦都在啼哭,感觉很伤心。
    师:读读这句。
    (生读)
    4.适时品析“月落乌啼霜满天”。
    师:这句还有什么体会?
    生:“霜满天”中的“霜”让我觉得很寒冷。
    师:一个“霜”字让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明明是在地上的,这里怎么说“霜满天”呢?仔细读读、品品,看能否品出什么?
    (老师课件出示对比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乌啼霜满地”
    生:第一句好,感觉很冷。
    师:从中透出冷。
    (学生自己体会,齐读该行诗)
    师:读诗像品茶,慢慢品才能品出它的味道。
    5.品析第二行“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棵棵枫树。
    师:是这样的枫叶吗?
    (课件出示火红的枫叶图)
    生:不是,没这么红,是枯黄的。
    师:闭上眼睛,走入这种情形。
    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照画面,读读这首诗。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诗)
    师:诗中谁跟谁相伴呢?
    生:江枫与渔火。
    师:张继有人相伴吗?你由此体会到什么?
    生1:没有,很孤独。
    生2:很凄凉。
    师:把这种感觉读到诗中去。
    6.学生读诗。
    师:“眠”是什么意思?
    生:睡觉。
    师:谁睡了?
    生1:江枫睡了。
    生2:渔火睡了。
    师动情强调:江枫——
    生:睡了。
    师:船家——
    生:睡了。
    师:整个大地——
    生:都睡了。
    师:由此可以想到岸上,整个姑苏城的人都睡了,只有张继没睡。
    师:把你们刚才的话连起来,就是一首诗,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
    7.品析画面。
    江水睡了,
    枫桥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独张继醒着,
    夜愈深愈难眠。
    师:谁来读读这首小诗?
    (生单个读)
    师:读出夜晚的宁静,读出诗人的忧伤。
    (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夜愈深愈难眠”?
    生1:诗人很孤独。
    生2:想家。
    生3:想他的孩子。
    生4:想他的爸爸妈妈。
    师:“对愁眠”原来是“对愁难眠”呀!把这种感觉放进诗中读一读。
    (学生读前两行)
    8.品析第三、四行诗。
    师:诗是越品越有味,往下看,再读一读。
    (学生读第三、四行)
    师:要想读得有味道,就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生:我觉得诗人在这里是个客人。
    师:“客人”是什么意思?
    生:被邀请来做客的人。
    师:“客人”是谁?
    生:张继。
    师:“客人”就是诗人。大家还记得王维的一首诗吗?
    (生齐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联系到张继身上,你从“客”这个字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张继怎样的感情?
    生:体会到诗人客居他乡的愁苦。盼望与家人团圆,却不能及时归家的愁闷心情。
    师: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就在客船上,远处传来寒山寺那悠远的钟声,自己的心情是难以言说,读吧,读出那种味道,读得像寒山寺的钟声,余音绕梁,绵延悠长。
    (学生带着感情读)
    师:读出了凄凉,读出了忧愁,带着这种感觉读读整首诗,来理解张继那难眠的一夜。(乐曲伴奏)
    (学生读,读得凄清,读得悲伤)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张继吗?
    生:你为什么这么愁?
    师:是啊,张继,你为什么这么愁?
    (生答)
    师:故乡襄阳与姑苏相隔千里,故乡的生活那么美好,此时此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想象,回答)
    师:回忆故乡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的。但在这里只有……
    生接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没有熟悉的家乡山水,没有熟悉的乡土乡音,这里有的只是……
    (生接读,再次看课件,读这首诗)
    师:在这里,张继生活了很多年,张继一生漂泊,他到死都没有回到家乡,在这里只有无尽的思念,大家带着感情再读读。
    (生接读,又一次看课件读这首诗)
    围绕诗人的这条情感线索,借助课前自学,从重点词,到诗句的意思,精读感悟,以读促悟,体会古诗蕴含的思想内涵。
    四、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师:诗人张继除了这些“愁”外,还有更大的一“愁”,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张晓风《不朽的睡眠》片段,教师配乐朗诵: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张继的名字。
    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晚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独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尽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师:他落榜了,于是凄凉的深秋夜景和内心无法释怀的愁绪造就了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那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
    生:孤独、愁郁。
    师:大家一起带着这种心境朗诵这首诗。
    师:是啊,张继进京赶考落榜之后,乘一叶小舟停泊在姑苏城外的枫桥边,在那愁绪无处释放的不眠之夜,那秋月,那乌啼,那渔火,还有寒山寺的钟声,成就了一首流传千载的好诗。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对诗人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人之所以有此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师小结,布置练笔。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那金榜题名的状元是谁?无人知晓了!真正被我们记住的是这个落第的学子张继以及这首流传于世的《枫桥夜泊》。真是“好诗一首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如此,苏州的枫桥及寒山寺也因此诗而美名远扬。今天,还有人把诗中的一些景物写进歌词,谱上曲子广为传唱。著名歌手毛宁的《涛声依旧》唱红了大江南北,听着这歌声,我们就会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就会想到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个“不朽的睡眠”。我们就来欣赏毛宁的《涛声依旧》,在这首美妙的乐曲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播放歌曲)。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赏析诗意,体会意境,深情朗读,熟读背诵,绘画诗意,体验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第一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学习古诗,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主学习,课堂回顾,交流方法,延伸拓展,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学习古诗,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主学习,课堂回顾,交流方法,延伸拓展,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