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舟》优质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27/0-17295616361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父爱之舟》优质教案(第二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27/0-17295616362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父爱之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父爱之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父爱之舟》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
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
预设:深夜喂蚕,卖茧买枇杷;旅店住宿,吃豆腐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攒钱缴学费为“我”铺床;送考无锡;入学途中缝被。
教师过渡:没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感受父亲的爱。
二、理解部分语句的含义
1.理解小渔船多次出现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小渔船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父亲在渔船上为“我”做了些什么?
预设1:第3自然段中出现了一次。写父亲在小渔船上摇船、做饭。
预设2:第7自然段中出现了一次。写父亲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父亲在船上煮饭给“我”吃。
预设3:第8自然段中出现了一次。写父亲同姑爹轮换摇船送“我”入学,父亲还在船上为“我”缝补棉被。
教师小结:“我”报考和上学总是离不开小渔船,父亲在小渔船上摇橹、做饭、缝补棉被,这一切都是为了省吃俭用供“我”上学。
点拨:这只破旧的小渔船承载着一位朴实的父亲对孩子深切的期望和浓厚的爱,是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了一个个人生的驿站。作者对这些场景一次次的描绘一步步地紧扣了文题,进而深化了中心。
三、理解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爱与舟有什么关系?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预设1: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船,作者报考、入学,父亲都要借姑爹的小渔船,小船跟作者的生活密不可分。
预设2:父亲摇着小船送“我”报考、入学,一直到我考上无锡师范,“我”的成长离不开小船,更离不开父爱。
预设3:这小船是承载着父爱的小船,父爱和小船已经融为一体。
教师总结:这条小渔船是文章的线索。父亲摇着姑爹的小渔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这条船承载了父亲的爱与无尽的期望。以“父爱之舟”为题,紧扣主题,突出了父爱的伟大。
点拨: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父亲早已去世,只剩下记忆中一幕幕难忘的生活场景。作者回忆的都是生活中一件件极为普通的小事,但小事中往往蕴含着大爱。小事中有大爱这就是父母之爱,平平淡淡却深沉厚重。
教师出示文章线索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
文章线索就是贯串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线索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四、体会父子之间的感情
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对父亲的付出,“我”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主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
预设1:“……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间。”
预设2:“……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我叫他也吃……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预设3:“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预设4:“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预设5:“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
预设6:“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
教师小结:“我”能够体谅父亲的艰难,并且努力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预设1: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非常怀念自己的父亲。
预设2:我体会到作者表面上是在说他画不出那载着父爱的小船,实际上表达了他对父亲浓浓的感恩之情,深沉的父爱是报答不完的。
预设3:我体会到作者内心充满了遗憾和悲伤。他想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可父亲已经去世了,他只能在梦中与父亲相见。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对父亲难忘的爱和深切的怀念。
教师板书(深切怀念)
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主题概括。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和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3.拓展延伸。
关于父爱的句子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淮南子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冰心
学生自主阅读诗句,增加积累,教师相机指导。
4.课堂演练。
5.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一封《写给父亲的信》,表达你对父亲的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一般人的笔下,母爱如水般温柔,父爱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小舟之中,漂入他的梦境。在以父爱为题材的文章中,《父爱之舟》这篇回忆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而是以情取胜,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动不已。所以在教学中我主张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会这“润物细无声”的父爱。
另外,我尝试着抓住课文重点,让学生品读交流体会。如对课文标题的理解,进而拓展出文章标题的一些特点和作用。如找出文中围绕小渔船所写的场景、细节和所叙的事件,从中体会作者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和对父爱一步步的揭示。对于文中涉及的一些写法,因为比较特别,在文中起到的作用也很重要,但就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难以掌握,所以只是提到,让学生了解一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统编版(2024)父爱之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研读课文,重点探究,拓展阅读,赏析名段,读写结合,学有所获,摘抄积累,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