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386/0-17295636344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386/0-17295636345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386/0-1729563634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2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386/0-172956363456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2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386/0-17295636346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2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386/0-172956363461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2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386/0-172956363465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2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386/0-172956363469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6页。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地区大举进犯,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八路军某七连奉命抗击,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任务交给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敌人引到狼牙山顶峰,奋勇杀敌,扔完最后一颗手榴弹,他们纵身跳下悬崖,用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跳崖后幸存的战士有葛振林、宋学义。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组词:全神贯注 连贯
组词:热血沸腾 沸点
组词:屹立 屹然不动
组词:坚强不屈 屈服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敌众我寡,五个战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
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接受任务→( ) →( )→( )→跳下悬崖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什么?
五壮士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任务十分危险艰巨。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先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表示并列关系,这个句子说明五个战士既英勇,又善战,他们在用智慧勇敢地与敌人战斗。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虽然他们杀敌时的动作、神态不同,但他们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决心是一致的,对敌人的仇恨也是一致的。
五壮士诱敌上山的方法是让敌人走近了才狠狠地打。这表现了他们什么? 表现了他们十分勇敢,也十分聪明、机智。
同学们想一想。怎么理解五壮士“居高临下”? 五壮士站在高处俯视敌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从这里也能看出他们非常机智。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头砸下时密集、迅猛、有力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再读感悟,什么是点面结合,视死如归,对敌人的仇恨,对敌人的憎恨,英雄气概,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面结合,镜头引上绝路,坚决果断,毫不犹豫,镜头顶峰歼敌,身手敏捷,有勇有谋,果敢勇毅,对敌人强烈的仇恨,镜头英勇跳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面结合,复习回顾,读一读,“点”的描写,“面”的描写,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身手敏捷,有勇有谋,果敢勇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