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展开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2024.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Fe—56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要求,本部分13题,每题3分,共39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919”大飞机使用的氮化硅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
B.“中国天眼”的塔架所用钢材的组成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碳中和”的最新成果将CO2转化淀粉[(C6H10O5)n],此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甲醇重整反应的原理为,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一个吸收热量的过程
B.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H-C键断裂时放出能量
D.由氢原子形成H-H键时放出能量
3.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
B.煤经气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水在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时释放能量
D.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为ΔH=2×(-57.3) kJ·ml-1
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eq \f(1,2)O2(g)===CO2(g)+2H2(g) ΔH=-192.9 kJ·ml-1,则CH3OH(g)的标准燃烧热为-192.9 kJ·ml-1
C.已知2H2O(g)===2H2(g)+O2(g) ΔH=484 kJ·ml-1,则H2(g)的标准燃烧热是-242 kJ·
ml-1
D.葡萄糖的标准燃烧热是-2 800 kJ·ml-1,则eq \f(1,2)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l-1
5.如图所示,E1=393.5 kJ·ml-1,E2=395.4 kJ·ml-1,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C(石墨,s)===C(金刚石,s)ΔH=1.9 kJ·ml-1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断裂1 m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6.高温条件下,Al和Fe2O3反应生成Fe和Al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B.该反应条件下,Al的还原性强于Fe
C.反应中每生成1mlFe转移6×6.02×1023个电子
D.实验室进行该反应时常加入KClO3作催化剂
7. 室温下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5 s内消耗
0.01 ml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 s内:v(H2SO4)=0.01 ml·L-1·s-1
B.5 s内:v(Zn)=0.002 ml·L-1·s-1
C.若药品足量,再消耗0.64 g Zn的时间超过5 s
D.可用长颈漏斗替换分液漏斗
8. 肼(N2H4)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爆炸,但是以其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转化率高、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的pH减小
B.当消耗1 ml O2时,有2 ml 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
C.负极反应式为4OH-+N2H4-4e-===N2+4H2O
D.若去掉阳离子交换膜,电池也能正常工作
9.由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的下列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Cu电极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导线中电子流动的方向
为Zn到Cu ④Cu极有H2产生 ⑤若有1ml电子流过导线,则
产生H2为0.5ml ⑥正极反应式:
③④⑤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⑤⑥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l H2和1 ml I2,压强为p 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 ⇌2HI(g) ΔH<0,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加入1 ml N2(N2不参加反应)
B.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l H2(g)和1 ml I2(g)
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l N2(N2不参加反应)
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l H2
11.下列有关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a中,如果X为锌电极,开关K放到A处或放到B处都能使铁电极受到保护
B.图b小试管中的导管开始一段时间内液面上升
C.为保护钢闸门,图c中的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D.图d的右侧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12.电解合成1,2-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是CuCl-e-===Cu2++Cl-
B.液相反应为
C.Y为阴离子交换膜
D.该装置总反应为
13.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现以NaCl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如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CH3COO-的溶液为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
B.隔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C.当电路中转移1 ml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58.5 g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二.简答题(本部分共4题,共61分)
14.(12分)联氨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发射“神舟”七号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两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 kJ·ml-1;若用6.4 g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
(2)“嫦娥二号”卫星使用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作推进剂。N2O4与偏二甲肼燃烧产物只有CO2(g)、H2O(g)、N2(g),并放出大量热,已知10.0 g液态偏二甲肼与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燃烧可放出425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火箭的常规燃料是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肼(N2H4),N2O4作氧化剂,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氟化氢气体)。
已知:
①N2H4(l)+O2(g)===N2(g)+2H2O(g) ΔH=-534.0 kJ·ml-1
②H2(g)+F2(g)===HF(g) ΔH=-269.0 kJ·ml-1
③H2(g)+O2(g)===H2O(g) ΔH=-242.0 kJ·ml-1
请写出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11.2 L(标准状况)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1.5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15.(15分)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放电时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电时,正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放电时,____(填“正”或“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6.(21分)Ⅰ. 关于氢能,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制备氢气常采用以下方法:①电解水法:
②水煤气法:,
③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法:
(1)三种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填标号)。
(2)已知拆开1ml H-H、1ml O=O和1ml H-O分别需要的能量依次为436kJ、498kJ和463kJ,则理论上每完全分解,需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kJ。下列能正确表示该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的是 (填标号)。
A. B.C. D.
Ⅱ.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池将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 4Na+3CO22 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放电时,正极产物全部以固体形式沉积在电极表面,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转移时,负极质量减少 g。
17.(13分)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l-1,
②2H2(g)+O2(g)===2H2O(l) ΔH=-571.6 kJ·ml-1,
③C(s)+O2(g)===CO2(g) ΔH=-393.5 kJ·ml-1。
(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甲烷与O2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能量存活,在甲烷细菌使1 ml甲烷转化为CO2气体与液态水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890.3 kJ。
(2)C(s)与H2(g)很难发生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对题干所述的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
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
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反应生产合成气(CO、H2)
D.用固态碳合成C60,以C60作为燃料
红桥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二化学(选修)试卷答案
14.(12分)(1)128.32 kJ(3分)
(2)C2H8N2(l)+2N2O4(l)===2CO2(g)+4H2O(g)+3N2(g) ΔH=-2 550.0 kJ·ml-1(3分)
(3)N2H4(l)+2F2(g)===N2(g)+4HF(g) ΔH=-1 126.0 kJ·ml-1 (3分)
(4)H2(g)+Cl2 (g)=== 2HCl (g) ΔH=-183.0 kJ·ml-1(3分)
15.(15分)(1)Zn(3分) 3Zn+6OH--6e-===3Zn(OH)2(3分)
(2)还原(3分) 2FeOeq \\al(2-,4)+6e-+8H2O===2Fe(OH)3+10OH-(3分) 正(3分)
16.(21分)Ⅰ. (1)③(3分)
(2)吸收(3分) 48.2 (3分) C(3分)
Ⅱ. (1)(3分)
(2)Na++e-=== Na (3分)
(3)2.3 (3分)
17.(13分)(1)= (5分)
(2) -74.8 kJ·ml-1(4分)
(3)C(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D
B
B
D
C
A
D
A
C
B
江苏省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下列不是大气污染指标的是,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下列反应吸收热量的是, 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