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79004/1-17295883644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79004/1-17295883644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79004/1-17295883645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79004/0-1729588360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79004/0-17295883605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79004/0-17295883606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时量:75 分钟 满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报道,某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新的人体“器官”,其曾被认为是遍布全身的密集结缔组织,但实际上是充满流动液体的间质网络,贯穿于淋巴系统,是淋巴液的来源之一,还可介导癌细胞的扩散及转移。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间质网络中的液体有运输物质的功能,其成分一般稳定
B. 与血浆和组织液不同,间质网络中的液体属于细胞内液
C. 淋巴液还可来源于组织液,淋巴液回流受阻可造成水肿
D. 间质网络发现对癌细胞的追踪及癌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2. 脑雾,即大脑处于“模糊状态”,患者常常表现出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脉搏和血压不稳等症状。近期有研究发现,脑雾患者持续性血脑屏障破坏,可诱发脑内炎性反应,出现脑水肿和脑炎等生理病变。据此椎断错误的是( )
A. 患者意识障碍可能是大脑皮层受损导致
B. 患者记忆力下降可能是新突触的建立功能障碍导致
C. 患者脉搏和血压不稳说明自主性神经也可能受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
D. 患者血脑屏障破坏,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渗出,脑脊液渗透压降低,引发脑水肿
3. 正常血液中纤溶酶以无活性的纤溶酶原形式存在,但当凝血形成较多纤维蛋白时,机体会通过纤溶过程(如图所示)维持血管通畅从而维持机体稳态。当纤溶酶处于游离状态时,纤溶酶抑制物(AP)很容易使其失活;而当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结合时,AP的抑制作用会极大地减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除维持血管通畅外,纤溶酶还参与维持血浆渗透压
B. 纤溶酶作用过强会使机体出现伤口难以愈合的现象
C. 纤溶酶原存在激活机制对维持机体的稳态具有积极意义
D. AP的作用机制保证了血凝越多越促进纤溶,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4. 海葵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大的多肽类物质之一,种类繁多。研究人员从侧花海葵中提取了海葵毒素ApQ,发现它能特异性阻断Na﹢通道失活而具有强心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葵毒素种类繁多仅取决于氨基酸多样性
B. 海葵毒素ApQ能识别各种通道蛋白
C. 海葵毒素ApQ能延长神经细胞兴奋时间
D. 可仿照海葵毒素ApQ作用机理研究止痛药物
5.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致残性精神疾病,表现为情感和情绪异常,记忆衰退,疲劳以及新陈代谢、内分泌改变。该病的发生与大脑5-羟色胺(5-HT)的减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失调以及海马区神经元发生异常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DD患者有时不能听懂话,与大脑皮层H区功能障碍有关
B. 应激(如环境温度剧烈变化、缺氧、创伤和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可促进神经元的产生
C. 用抑制5-HT再摄取的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情感、情绪的恢复
D. MDD患者下丘脑细胞可能发生病变,导致内分泌改变和生物节律失调
6. 某同学参加运动比赛后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休息片刻后补充矿物质饮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骨骼肌持续收缩使体温升高,出汗有利于减少机体的产热量
B. 运动后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并通过辐射、对流等方式散热
C. 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分泌减少
D. 饮料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作为能源物质为细胞提供能量
7. 免疫调节是人体内的护卫队,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常见的有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B. 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二者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C.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后者针对性强
D. 人体识别并清除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8. 我国科学家颜宁及其团队发现止痛药——大麻二酚能够抑制Na+内流,从而缓解疼痛,机体疼痛与前列腺素E(PGE)密切相关,部分机理如图1,疼痛时肾上腺参与的应激反应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的Na+大量内流可产生动作电位,最终产生痛觉
B. 据图1知,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PGE的产生,降低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来开发镇痛药
C. 据图2知,疼痛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d会增加,该反射的效应器是肾上腺髓质
D. 图2中由疼痛引起激素c的分泌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9. 垂体后叶素的主要成分是抗利尿激素,在临床上常用于止血,但垂体后叶素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发低钠血症等药物副作用,具体机制如图。脑桥有大量神经细胞聚集,极易在渗透压剧烈变化时发生髓鞘溶解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钠血症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B. 醛固酮分泌减少会进一步促进低钠血症的发生
C. V2受体抑制剂可以特异性阻止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影响钠盐代谢
D. 出现低钠血症后在停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需要快速补充大量的高渗盐水
10. 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对机体钙浓度的调节至关重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细胞上的钙敏感受体无法精确感受机体血钙浓度变化,使PTH分泌异常,最终导致病人高钙血症、情绪异常、骨流失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状旁腺激素在体内可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B. 血钙浓度的变化可作为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的信号
C. 若探究甲状旁腺激素对血钙浓度的影响,可选择摘除甲状旁腺和饲喂甲状旁素腺激素的动物为实验组
D. 抑制甲状旁腺激素高水平的分泌可有效调节骨骼重塑的过程,改善骨流失素
11. 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如脂多糖LPS)能够从肠道转移并渗透到肝脏。研究者对肝脏应对上述情况的机理做了相关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结果一:肝脏细胞中存在一类T细胞,称为CD8+T细胞。若CD8+T细胞表面表达LPS 受体CD14,则称为CD14+CD8+T细胞,这类细胞不会随血液流动,而是长期驻留在肝脏组织。
结果二:肝脏CD14+CD8+T细胞占所有CD8+T细胞的比例并不稳定,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能上调CD14+CD8+T细胞的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D14+CD8+T细胞长期驻留在肝脏中有助于肝脏抵御肠道微生物侵染
B. LPS转移到肝脏后,CD14+CD8+T细胞会分泌更多的抗体结合肠道微生物
C. 机体可根据肠道微生物数量和LPS含量调节CD14+CD8+T细胞的比例
D. CD14+CD8+T细胞比普通CD8+T细胞对肠道微生物有更强的特异性
12. 如图为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原体可能是病毒或寄生在细胞内的细菌
B. 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共同参与了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C. 树突状细胞作为APC,可特异性识别多种抗原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D. 靶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后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脑中大量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研究发现,脱氧胆酸(DCA,一种胆汁酸)能够自主穿透血脑屏障并在大脑内堆积,通过与胆汁酸膜受体(TGR5)结合调控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切割,进而促进Aβ的产生。AD患者体内存在胆汁酸代谢稳态失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DCA参与细胞外液的组成
B. 胆汁酸代谢稳态失衡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C. 促进TGR5的表达可以减少Aβ的产生
D. 以上材料表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 糖尿病能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研究团队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含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种小分子RNA),该物质能与mRNA结合导致mRNA不能作为模板起作用,并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下图表示IR鼠脂肪组织与大脑信息交流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膜内电位降低,从而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B. IR状态下,推测②的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受损,其释放的③经体液运输到脑部,miR-9-3p进入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导致认知水平降低
C. 为研究不同小鼠的miR-9-3p对突触的影响,可设置甲组注射适量的缓冲液乙、丙组分别注射正常鼠和IR鼠置于缓冲液中的AT-EV,检测并对比三组小鼠突触变化即可得出结论
D. 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可将miR-9-3p抑制剂导入实验鼠,检测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miR-9-3p的含量即可得出结论
15. 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BAT细胞产热的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下列分析错误的有( )
A. ①②③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 甲状腺激素通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的数量和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
C. 图中去甲肾上腺素作为激素,与膜受体结合,可影响胞内cAMP,以促进脂肪的分解
D. 持续寒冷使BAT细胞中的UCP-1、cAMP、线粒体增加,进而增加ATP的合成量
16.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需要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如图表示 B细胞和Th细胞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CD80/86是 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CD40L 是活化后的 Th细胞表达的蛋白,BCR是B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CD40和 MHCⅡ是B细胞表面的蛋白,CD28、TCR 是 Th细胞表面的蛋白。
A. 活化B细胞需两个信号同时作用,第一信号是抗原与BCR 结合
B. 图示表明 Th 细胞先被B细胞活化后才能分泌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
C. 活化的Th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还可加速细胞毒性T 细胞的分裂、分化
D. B细胞也可作为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巨噬细胞不同的是其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机体摄入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可能引发酒精中毒,酒精中毒导致的酒精性肝损伤和脑损伤对机体健康影响极大。机体摄入的酒精大部分在肝脏细胞中通过氧化代谢而清除,酒精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酒精经机体摄入后到达肝脏中被氧化代谢,需要经过的内环境有___。
(2)酒精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血浆,但血浆的pH一般能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___。
(3)一次性服用过量酒精会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古书籍中记载葛根具有解酒保肝功能。为探究葛根解酒保肝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设置了三组实验:空白对照组以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组以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为实验材料,并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灌胃适量葛根提取液,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①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模型组小鼠走路不稳可能与___功能受影响有关。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葛根提取物解酒保肝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
18. 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现象: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给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阈刺激)。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当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到达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增大(全)。
(1)图1中_______段是Na⁺内流引起,其内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提出,如果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神经纤维是否就没有电位变化呢?①请用下列材料用具在方框内绘制实验检测图。
______________
②记录结果如下图2,分析该图:当给予神经纤维1~4刺激强度时,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查阅资料,阈下强度的刺激使膜形成的电位为电紧张电位。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电紧张电位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全或无”现象。
(3)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差值,可以使神经纤维更容易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更高。
19. 人睡眠时,神经元可以帮助大脑清除废物,若长期睡眠不足,导致大脑废物积累,不仅影响记忆力,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前列腺素(PGD2)是一种睡眠调节物质,具体作用机制如下图(字母表示物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表示物质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1)VLPO神经元和TMN神经元结构一致,都包括短而粗的________,长而较细的________,以及细胞体等部分。Ad0是一种信息分子,还能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该作用与自主神经系统中________神经兴奋效果类似。
(2)由图示可知,PGD2水平升高会促进Ad的释放,继而引发VLPO神经元释放________(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同时抑制TMN神经元释放________(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HA,使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机体逐渐进入睡眠。
(3)现有一种用于改善失眠症状的中药制剂S,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影响GABA的含量来影响睡眠。某小组研究了不同剂量的中药制剂S对睡眠剥夺小鼠模型的睡眠改善情况(说明:睡眠剥夺是一种造成动物失眠的有效方式),研究结果如柱形图。
注:甲、乙和丙组分别对应高、中、低中药剂量组;
丁组是正常组、不做处理;
戊组是睡眠剥夺的模型组,不做处理;
静息状态时间表示小鼠睡眠情况。
①给药一段时间后,采集小鼠血样,检测血清的GABA水平,请推测甲、乙、丙和戊组小鼠的GABA含量:
________________(用“>”、“<”或“=”表示)。
②研究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
2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90%的糖尿病患者属于I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发生了胰岛素抵抗,导致使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增加低血糖风险。研究发现,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主要依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钠一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因此抑制SGLT的活动,加强葡萄糖经肾脏的排泄是抗糖尿病药物开发的一个新方向。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经____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使血糖浓度降低。
(2)目前已发现多种SGLT,其中SGLT1分布在小肠、肾脏、心脏和脑,负责约10%葡萄糖在肾脏的重吸收;SGLT2完成剩余90%葡萄糖的重吸收,且只分布在肾脏。据此推测,选择_____(填“SGLT1”或“SGLT2”)作为新的抗糖尿病药物靶点更有优势。
(3)I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SGLT抑制剂治疗后,尿量会_____,原因是________。
(4)为探讨SGLT抑制剂治疗II型糖尿病的疗效,科研人员将II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SGLT抑制剂和传统降糖药物治疗,20周后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指治疗后血糖水平达标的患者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P值用来判断两组结果的差异程度,如果P<0.05则两组结果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否则两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传统降糖药物相比,SGLT抑制剂治疗II型糖尿病的优点及缺点是_______。
21. 肿瘤细胞通过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逃避T细胞的攻击,即“免疫逃逸”。为探究泛素化酶USP2(USP2基因表达产物)对PD—L1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___细胞介导的___(选用“体液/细胞”作答)免疫清除癌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功能。
(2)研究人员构建了USP2基因不同程度过表达的小鼠结肠癌细胞和敲除USP2的高表达PD—L1的小鼠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细胞膜上PD—L1蛋白的量,结果如图1所示。
癌细胞中USP2基因表达量与其膜表面的PD—LI的含量成___(选用“正/负/不”作答)相关。结合PD—L1的功能推测,USP2基因过量表达可以___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将四种小鼠结肠癌细胞(①野生型、②USP2敲除型、③过表达鼠源PD—L1型和④USP2敲除+过表达鼠源PD—L1型细胞)悬液分别接种在小鼠右侧腋下、成瘤,观察并测量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
若曲线b为接种①型细胞后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则曲线a为接种___(选用“①~④”作答)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则曲线d为接种___(选用“①~④”作答)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指标
组别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
低血糖发生率(%)
生殖系统感染率(%)
泌尿系统感染率(%)
传统降糖药物组
37.21
11.63
2.32
4.64
SGLT抑制剂组
65.12
4.65
9.30
6.96
P
0.000
0.026
0.048
0.156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