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01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02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考古发现,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在以粟类作物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和以家猪为代表的家畜饲养的基础上,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和饲养黄牛、绵羊,且这一时期被发现的小麦遗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A.成为水稻的发源地 B.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C.农用动力发生变化 D.轮作复种技术发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原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和家畜种类增多,这反映了当时农耕经济得到发展,B项正确;材料所述“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并不意味着中原地区是水稻的发源地,结合所学可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排除A项;虽然材料中提及了“黄牛”,但是无法据此说明当时农用动力发生变化,排除C项;仅由材料不能得出中原地区“轮作复种技术发达”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吕氏春秋·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夫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建立 B.中央集权弱化
    C.对母系血缘的重视 D.兄终弟及思想比较深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朝时期的纣王有同母兄弟三人,其中商纣王为二子,长子为微子启,但是在立王位继承人的时候,因为生母的身份转换问题,纣王作为嫡长子继承了王位,说明商朝时期就已经初步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A项正确;先秦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凸显的是父系血缘关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制,非兄终弟及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A.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
    C.音乐发展迅速 D.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表格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反映出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故D项正确;A该项不能明显体现,故排除A;血缘色彩浓厚,只是表现,故排除B;材料不能证明音乐发展迅速,排除C。
    4.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孟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这反映当时()
    A.土地私有制已确立 B.司法判决依据明晰
    C.井田制度出现松动 D.宗法分封体系崩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说明当时存在土地交换和转让的现象,井田制之下土地国有、不准买卖与转让的情况有所松动,C项正确。据材料及所学,此时出现了土地私有现象,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据材料,司法审理存在一定的程序,但代表依据明细,排除B项;据所学,宗法分封体系的崩溃应是春秋战国时期,且材料与宗法分封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商鞅认为“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因此,他第二次变法时只向农夫普遍授田,对于从事商贾技艺者不授田,这些人需要靠购买粮食解决吃饭问题。商鞅推行的授田法()
    A.旨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B.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人

    “特悬”:悬挂 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C.导致商人操纵粮食价格 D.突破“工商食官”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优先倾向于农夫,这体现出商鞅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因此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的说法符合题意,B项正确;商鞅变法助推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排除A 项;据材料无法判断商鞅推行的授田法导致商人操纵粮食价格,排除C项;战国时期,确实商业发展突破“工商食官”局面,但是材料主要涉及农业,排除D项。故选B项。
    6.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这反映出两者旨在()
    A.恢复稳定社会秩序 B.变革人才选拔标准
    C.迎合封建贵族诉求 D.规范统治阶级行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孔子主张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也即利用礼乐道德教化百姓、安定社会。老子认为把道贯彻到个人,其德真实可信;贯彻到一家,其德平和宽裕;贯彻到一乡,其德倍受推崇;贯彻到一国,其德丰盛广大;贯彻到天下,其德利益四方,也即用“道”来治理天下,安定四方。可见两者都旨在恢复稳定社会秩序,A项正确;材料内容为国家治理而非人才选拔方面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所述孔子、老子的观点都是为了国家治理、社会安定,有为天下百姓考虑的成分,而非仅仅是迎合封建贵族,且一般认为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孔子提出“为政以德”,有规范统治阶级行为的成分,材料中老子则没有明确提出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
    A.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王位世袭难以 继
    C.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D.诸侯争霸异常激烈
    【答案】C
    【解析】
    【详解】贵族政治是在秦朝建立官僚政治后崩溃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仍然是贵族后代世袭王位,故B项错误;西周宗法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唯一性,但仍然出现诸侯国王位争夺,这说明宗法秩序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国内部贵族的权力争夺,故D项错误。
    8.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都称为“戎”,可知当时各国文化认同都已经出现,因此体现出了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B项正确;A项错在“共识”,排除A项;华夏各国都是农耕文明,排除C项;从称呼上看不出血缘成为纽带,排除D项。故选B项。
    9.春秋战国时期,从南到北流行将身体严密包裹起来的“深衣”,但深衣的具体形制以往并不清楚;如下图,通过现代考古,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准确的深衣式样。据此可知()
    A.出土文物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差异 B.考古学能为了解古代社会进行补白与深描
    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D.对古代社会的认知只能依赖于文献的研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根据材料可知,考古发现有利于弥补文献的不足,深入了解古代“深衣”的形制,能为了解古代社会进行补白与深描,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地域文化差异,排除A项;根据“深衣的具体形制以往并不清楚”可知,人们对深衣的了解有限,看不出“多元一体”的格局,排除C项;对古代社会的认知只能依赖于文献研究,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0.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其
    A.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王朝
    B.推动自然经济的发展
    C.创立了三公九卿模式
    D.施行分割相权的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千古一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都是对秦始皇积极的评价,主要是因为其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王朝,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具体的表现,都是在封建大一统王朝之下的,故排除BCD三项。
    11.秦朝郡县官吏有职业官僚担任,享受俸禄,服从朝廷统一调动;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这些举措
    A.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B.巩固了国家机构的政治形态
    C.确保了皇帝执掌军政大权
    D.分割了地方官员执政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郡县体制下郡县官吏服从朝廷统一调动,并实行分层考核,体现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 垂直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项,题干为地方考核,与巩固国家机构的政治形态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皇帝的军政大权,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地方官员的权力分割,排除。
    1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词,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A.把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取得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详解】秦始皇强调礼、等级,强调礼教足以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始皇把法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旨在维护封建统治而非单纯的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尚未取得统治地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万户”可知秦朝将天下豪富迁于咸阳十二万户便于充实关中地区的人口,从而提升关中地区的地位,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地位,而不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排除A项;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关中地区的发展,而未涉及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未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14.汉代共历29帝,享国407年。下列汉代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光武中兴②文景之治③汉武盛世④党锢之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内容;②文景之治是西汉初期的内容;③汉武盛世是汉武帝时期的内容,在文景之治之后;④党锢之祸是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因此按顺序是②③①④,B项正确,排除ACD。
    15.角抵戏是汉代对各种体育活动和乐舞杂技的总称。《前汉纪》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以享外国朝献者。三百余里内人皆观”。角抵戏的出现说明()
    A.角抵奠定古代体育基础 B.政府注重体育运动的推广
    C.察举注重文体人才选拔 D.汉代活跃开放的社会风尚
    【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由材料“以享外国朝献者。三百余里内人皆观”可知,汉代社会对外交往较多,同时表演也对群众开放,这反映出汉代活跃开放的社会风尚,D项正确;体育运动古已有之,“角抵奠定古代体育基础”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给外宾表演并允许群众观看,不能表明政府注重体育运动的推广,排除B项;察举制是选官制度,选拔培养的是国家管理人才,排除C项。故选D项。
    16.古语云:“天垂象,圣人则之。”汉代,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思潮广泛流行,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据此可知,汉代天文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集权政治 需要 B.农耕经济的发展
    C.气象物候的变化 D.学术争鸣的活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也可认为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由材料中“天人感应思潮广泛流行,天文学取得了重大进展”等信息可知,当时人们认为天象与人世间的事物有着必然联系,据所学可知,“天人感应”思想旨在论证汉朝统治的合理性,同时为强化中央集权进行理论论证,所以这一认知适应了汉代集权政治的需要,受此影响,天文学也得到了发展,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农耕经济的发展确实有利于天文学发展,但是不符题意,材料主要强调天文学的发展主要是当时集权政治的需要,排除B项;据材料不能推断是因气象物候的变化导致中国汉代天文学大发展,排除C项;学术争鸣也有利于天文学发展,但与材料主旨不完全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
    (1)阅读中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代表遗存(举两例)及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遗存(举两例)。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答案】(1)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代表主要有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代表主要有红山、龙山、良渚文化等。
    (2)特点:遍布南北,分布范围广,呈现多源性;主要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和长江流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原始社会的中国。最早的人类:依据所学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可知是元谋人。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代表: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有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代表:依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有红山、龙山、良渚文化等。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原始社会的中国。由图中信息可知,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据此可知,分布范围广,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结合所学蓝田人、丁村人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可得北方地区集中于黄河流域,结合长阳人、和县人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可得南方集中于长江流域。
    18.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应该说,战国“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不仅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也不仅是“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首次历史大展现,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堪称文化发展的光辉典范。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
    -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战国后期,随着统一趋势的出现,诸子之学也出现了学术整合的趋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齐国的稷下学派和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齐国的稷下学派,实质是各派学说争鸣辩论的产物。田齐政权以优厚待遇,吸引各国谈说之士,会聚于稷下学宫,史称“稷下学士”。稷下之学不以一家一派学说为主,而是由政府提供场所和待遇,让各派学说自由辩论,彼此争鸣。稷下学宫的开设,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诸家争辩的议题也非常广泛。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吕不韦著《吕氏春秋》,则采取了思想整合的策略,期望糅合诸家观点,整合成一种新的学说。
    -摘编自于凯《战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所呈现的特征及其出现的原因。【答案】(1)历史条件:社会变革与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商周时期为其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影响:推动了当时文化学术的发展;是古代文化的首次大展现;后世思想的源头活水。
    (2)特征:由争鸣走向整合;政府支持;争鸣议题广泛;原因:政治统一趋势的出现;诸侯国的重视与支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稷下学宫的推动;各流派思想家的贡献。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知,社会变革与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根据材料“夏商周三代,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可知,商周时期为其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影响:根据材料“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可知,推动了当时文化学术的发展;根据材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首次历史大展现”可知,是古代文化的首次大展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后世思想的源头活水。
    【小问2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特征:根据材料“诸子之学也出现了学术整合的趋势”可知,由争鸣走向整合;根据材料“田齐政权以优厚待遇,吸引各国谈说之士”可知,政府支持;根据材料“稷下学宫的开设,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诸家争辩的议题也非常广泛”可知,争鸣议题广泛;原因:根据材料“战国后期,随着统一趋势的出现”可知,政治统一趋势的出现;根据材料“田齐政权以优厚待遇,吸引各国谈说之士,会聚于稷下学宫”可知,诸侯国的重视与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稷下学宫的开设,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诸家争辩的议题也非常广泛。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可知,稷下学宫的推动、各流派思想家的贡献。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统治者来说,想要维持一个政权的统治,必须在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
    ①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 ②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
    ③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 ④宏观经济制度模式(注:货币统一、国有专营、重农抑商等)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结合所学秦汉历史,分别说明秦汉统治者完成制度建设的措施。
    【答案】秦朝在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采取郡县制;秦朝在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上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等举措,加强法治建设;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上实行军功制,废除贵族宗法制;在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上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沿用重农抑商政策等。汉朝在“汉承秦制”的基础上,在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采取郡国并行制,后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加强对全民的思想控制,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在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上实行察举制,以孝廉为选官标准;在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上实行统一的五铢钱代替半两钱,实行盐铁官营,实行均输平准、财产税等抑制商业等。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秦汉时期 中国。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秦汉时期制度建设内容,从地方行政制度、思想控制、社会精英控制、经济管理制度角度作答,秦朝从地方行政制度角度分析,得出秦朝在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采取郡县制;从思想角度分析,得出秦朝在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上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等举措,加强法治建设;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上实行军功制,废除贵族宗法制;从巩固统一措施角度分析,得出在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上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沿用重农抑商政策等。汉朝从地方行政角度分析,得出在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采取郡国并行制,后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从思想角度分析,得出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加强对全民的思想控制,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在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上实行察举制,以孝廉为选官标准;从巩固统一的措施角度分析,得出在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上实行统一的五铢钱代替半两钱,实行盐铁官营,实行均输平准、财产税等抑制商业等。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4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4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