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第1页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第2页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地轴北极在自转和公转中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下图为甲地观测者夜晚观察北极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树位于乙树的( )
    A.北方B.东方C.南方D.西方
    2.若夜晚在野外迷路,还可借助辨别方向的是( )
    ①罗盘②楼盘方向③树木年轮④地物影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下图为某半球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乙地相比,甲地( )
    A.有极昼极夜现象B.自转速度相同
    C.日出时刻比较晚D.地方时早6小时
    6.若阴影部分为10月6日,空白部分为10月5日,则北京时间为( )
    A.10月5日2时B.10月5日14时
    C.10月6日2时D.10月6日14时
    7.若此时晨线与甲地所在经线重合,则乙地此时( )
    A.位于昏线上B.地方时为0时C.太阳高度为50°D.公转速度变快
    下图为某日昏线图,a、c为昏线的顶点,b点为昏线的中点,昏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60°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昼长长于c点B.该日b点能被太阳直射
    C.世界时可能是14时D.c点地方时可能是12时
    9.一物体从c点过b点到a点作水平运动,其运动过程中的偏转方向为( )
    A.向东—向西—向东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D.向左—不偏转—向右
    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开幕,并于8月11日顺利闭幕。下图为法国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居住在温哥华(49°13’N,123°06’W)的人们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直播时,当地时间(加拿大施行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为( )
    A.7月26日10:30B.7月26日8:30
    C.7月27日10:30D.7月27日8:30
    11.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与北京属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B.1/2C.3/4D.15/36
    12.奥运会举办期间,巴黎比马赛( )
    A.昼夜长短差值小B.日落方位更偏北
    C.日出的地方时更晚D.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由若干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这里的山脉主体构成为石灰岩,山脉顶部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征。图I为川东平行岭谷及岩层剖面示意图,图Ⅱ为地壳内部三大类岩石及岩浆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山脉的岩石属于图Ⅱ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14.山脉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征,反映该山脉( )
    A.海水冲刷作用强烈B.长期受河流侵蚀
    C.背斜顶部存在断层构造D.背斜顶部存在张性裂隙
    某河流经过一地时,其走向与地质构造走向(地质构造走向是指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交线的方向)相同。图示意该河谷的地质剖面,虚线为岩层分界线,该地页岩的沉积年代比石灰岩更晚,两岩层之间出现岩层缺失。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地质构造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受到了( )
    A.东北--西南向的挤压力B.西北--东南向的挤压力
    C.东北--西南向的拉张力D.西北-东南向的拉张力
    16.图示河谷的成因是( )
    A.河谷地壳向下凹陷B.坡度大,河流下切强
    C.河谷岩性相对软弱D.岩层受张力而破碎
    17.推测从石灰岩至页岩形成期间,区域地壳( )
    A.持续上升B.先下降,后上升
    C.持续下降D.先上升,后下降
    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下图为我国人民币中四种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景观属风力侵蚀地貌B.②地景观属流水侵蚀地貌
    C.③地景观属冰川堆积地貌D.④地景观属流水沉积地貌
    19.图中在青藏高原常见的地貌是( )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某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露点温度是指空气水汽含量和气压一定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降至的温度。
    20.与乙地相比,甲地风速较小的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B.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
    C.地表摩擦力作用较大D.距离气旋中心地较近
    21.与丙地相比,丁地气温偏高的原因是( )
    A.地处平原B.暖气团控制C.临近海洋D.纬度较低
    22.此时降雪概率最高的站点是( )
    A.甲B.丙C.丁D.戊
    秦岭位于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之间,对水汽拦截作用显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左示意秦岭四地年降水量,图右示意秦岭四地月平均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时段中,秦岭对水汽拦截作用最显著的是( )
    A.5月B.6月C.7月D.8月
    24.水汽潜热输送影响气温垂直递减率。秦岭对水汽拦截作用最显著的月份,南北坡垂直递减率的关系是( )
    A.南坡北坡C.南坡=北坡D.无法判断
    25.与洋县相比,眉县8月平均降水量较为丰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坡向B.副高位置C.植被D.地面湿度
    二、综合题
    26.读下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为 月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北京地方时为 。
    (3)此时, 经线和 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在图2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美洲南部略图。甲地海岸线支离破碎,多深入陆地的峡湾。乙地为巴塔哥尼亚高原,现代风蚀、风积地貌广布,气候冷凉、干燥,且多焚风性强风,年降水量不足300m。
    材料二 贵州省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部分乡镇常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1240mm,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但据统计,贵州省旱灾频发,缺水严重。
    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简述丙地风蚀、风积地貌广布的形成条件。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及天气变化状况。下图为北京时间某年9月20日14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推测上海和杭州将面临的天气变化。
    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秋高但不气爽的天气,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有同学认为,此刻北方大部分地区正经历一场沙尘暴天气,你赞同吗?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材料二 下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根据A、B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3)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1.读图可知,由于该地位于北纬40°(该地观测北极星的角度即为该地的地理纬度)所以北极星所在方向为正北,乙位于甲的垂直的右侧,为正东方向,甲树位于乙树的西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晚上在野外辨别方向可用北极星、树木年轮和罗盘,①③正确。但野外缺少楼房建筑,②错误;晚上没有太阳,以太阳为参照的地物影子也不能用来辨别方向,④错误。故选C。
    【点睛】野外辨别方向时,通过自身的知识或经验,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找准方向。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器材的情况下,要学会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判定方向,一是借助工具,二是借助自然界特征。
    3.C 4.D
    【解析】3.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显示,图示区域自转线速度大致由北向南递减,由此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排除A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0°纬线的自转线速度约为833千米/小时,图示区域的自转线速度略大于833千米/小时,表明该区域纬度接近60°且低于60°,因此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30°~60°之间),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图中a处自转线速度处于840-870千米/小时,b处自转线速度处于870-900千米/小时,即a处自转线速度于b处,纬度相同的地方,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则a处地势较低,b处地势较高,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影响地球自转速度的主要因素:一是纬度,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即自赤道向两极自转线速度递减,赤道各地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667千米/小时,南北纬60°的自转线速度约为833千米/小时;二是海拔高度,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5.D 6.C 7.B
    【解析】5.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经度相差45°,甲位于乙的东侧,故甲地方时比乙早6小时,D正确;甲地(60°S)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甲、乙两地纬度不同,自转线速度不同;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甲、乙两地角速度相同,B错误;甲位于乙东侧,日出时刻比较早,C错误,故选D。
    6.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阴影部分为10月6日,空白部分为10月5日,由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乙所在的经线为0时,甲所在经线为180°,甲乙相差90°,可知推测180°此时为6时。北京时间=6时-(180°-120°)/15°=2时,120°E位于180°西侧,故为10月6日2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若此时晨线与甲地所在经线重合,说明甲地所在经线为6时,乙地经线位于甲地经线西侧,且相差90°,乙地地方时=6时-90°/15°=0时,B正确;甲乙没有位于同一经线圈,故乙没有在昏线上,A错误;乙地此时为0时,太阳高度小于0°,C错误;晨线与甲地所在经线重合,此时为春分或者秋分,信息无法确定乙地公转速度变快,D错误,故选B。
    【点睛】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加减号:东加西减(所求在已知地方时东边时用加号,反之用减号)东西判断:同为东经,大者在东;同为西经,小者在东;一个东经一个西经,东经在东,西经在西。经度差计算:同为东经或西经,经度数大减小;一个东经一个西经,两经度数相加。
    8.C 9.D
    【解析】8.结合题意可知,图中ac是昏线,昏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昏线是白昼进入黑夜的线,则ac线左侧(西侧)为昼半球,右侧(东侧)为夜半球,b点为昏线的中点,即b点位于赤道上,且b点的经度为60°E,其地方时为18时,与世界时相差4个小时,且比世界时早4个小时,计算可知此时世界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4点,C正确;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故a点昼长小于c点,A错误;b点位于赤道上,春秋分(昼夜等长)直射赤道,该日晨昏线没有与经线圈重合,不是春秋分日,故该日b点不能被太阳直射,B错误;c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应是0(24)时,D错误。故选C。
    9.据图可知,c、b之间在南半球,所以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向左偏转;在b点位于赤道,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方向不偏转;在b、a之间位于北半球,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向右偏转,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即世界时,是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又称国际标准时,格林尼治时间。
    10.A 11.A 12.B
    【解析】10.夏季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在巴黎开幕,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根据温哥华(49°13’N,123°06’W)可计算温哥华位于西八区,两地时差为16小时,温哥华区时为7月26日9:30。温哥华使用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因此温哥华应该是7月26 日10:30,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11.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7月27日凌晨1 时30 分,则东七区为7月27日0:30,东七区往东至东十二区与北京属于同一天的范围,共跨5.5个时区,占全球范围约为1/4,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奥运会举办期间为7月26 日—8月11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位置更高的巴黎白昼时间更长,黑夜时间更短,昼夜差值更大,A错误;巴黎的昼长更长,日出的地方时更早,日出日落方位更偏北,B正确,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巴黎和马赛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巴黎的纬度位置比马赛更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小,D错误。故选B。
    【点睛】1、求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2、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13.A 14.D
    【解析】13.图Ⅱ为地壳内部三大类岩石及岩浆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所示,丙由变质作用形成,故丙为变质岩,丙可以转化为丁,由此可知丁为岩浆。在地质作用下丁只能形成乙,乙为岩浆岩,乙岩石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所以甲为沉积岩。根据材料“这里的山脉主体构成为石灰岩”可知,川东山脉主体的岩石是石灰岩,属于甲(沉积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分析川东平行岭谷及岩层剖面示意图可知,三座山脉岩层均向上凸起,为背斜构造,但山脉顶部呈现出“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形态,这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导致裂隙发育,岩石脆弱易风化而形成山顶的岭槽形态,D正确;该地距海较远,没有海水的冲刷作用,A错误;在山顶多为分水岭,发育河流的概率低,河流往往在山谷中发育,B错误;由图可知,背斜顶部未形成断层构造,C错误。故选D。
    【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本身。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15.A 16.D 17.D
    【解析】15.读图可知,该地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应是受挤压力作用形成的,CD错误;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挤压力的方向为东北--西南向,A正确,B错误。故选A。
    16.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河流走向与地质构造走向(地质构造走向是指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交线的方向)相同,读图可知,河谷所在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A错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受侵蚀,久之流水侵蚀形成河谷,D正确;该河谷为背斜谷,河谷岩性和坡度不是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BC错误。故选D。
    17.石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页岩的沉积年代比石灰岩更晚,两岩层之间出现岩层缺失”,因此从石灰岩至页岩形成期间,地壳先上升,石灰岩出露地表,遭受外力侵蚀;后又下降,由于地势变低,接受新的物质堆积形成页岩。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受外力作用的侵蚀;而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受侵蚀。
    18.B 19.C
    【解析】18.图中①壶口瀑布属于流水侵蚀地貌,A错误;②长江三峡属于流水侵蚀地貌,B正确;③珠穆朗玛峰是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之后遭受冰川侵蚀形成的,C错误;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地貌,D错误。故选B。
    19.①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②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③是冰川地貌,④是流水溶蚀地貌,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较高,冰川分布较为广泛,常见冰川地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外力作用,在高山和高纬地区,这种作用尤为显著。我国虽地处中、低纬,但是在西部(大致东经102°线以西)却有巨大的高山和高原, 由于特殊的地势条件和气候条件,所以广泛发育了现代高山冰川。
    20.C 21.B 22.A
    【解析】20.图示甲、乙两地等压线密度相近,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差不大,A错误;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B错误;图中乙地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地形平坦开阔,且邻近湖泊,而甲地位于大兴安岭山地,地势起伏明显,地表摩擦力作用较大,风力较小,C正确;气旋中心风力小或无风,但甲地离气旋中心还有段距离,风力大小只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表摩擦力的影响,D错误。故选C。
    21.图示丁地和丙地分别位于冷锋的锋前和锋后,位于锋前的丁地,吹偏南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偏高,而位于锋后的丙地,吹偏西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偏低,B正确;丙地在松嫩平原,丁地在三江平原,海拔相近,地形对两地气温差异的影响不大,A错误;两地虽然存在海陆差异,但图示时刻不受海洋气流的直接影响,因而海洋对两地气温差异影响不大,C错误;两地纬度相近,纬度对气温差异的影响较小,D错误。选B。
    22.根据图示信息,甲、丙、丁、戊四地中,只有甲地站点气温最接近其露点温度,降雪概率最高,故排除BCD,选A。
    【点睛】实际风速不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影响,还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例如山地、森林等阻挡会减小风力。
    23.B 24.A 25.B
    【解析】23.秦岭南北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降水,由于南坡是迎风坡,所以水汽拦截作用体现在南坡降水量远大于北坡地区,由图中可知,6月南坡洋县、佛坪降水量比北坡眉县降水量大得多,B正确;5月和7月南北坡降水量差别不大,AC错误;8月南坡洋县降水量比眉县低,D错误。故选B。
    24.水汽潜热输送会降低气温垂直递减率,即水汽蒸发使近地面的热量到达上空,使空气的热量上升,近地面与上空的热量差减少,所以南坡水汽较多的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小并小于北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洋县和眉县都在谷地,坡向并无太大差别,排除A;中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受副高影响,8月份副高北移,雨带进入秦岭以北,降水丰富,而南坡此时受副高控制,降水稀少,B正确;降水量影响植被生长和地面湿度,而不是植被生长和地面湿度影响降水量,CD错误。故选B。
    【点睛】山体有拦截水汽的作用,在一侧形成迎风坡,另一侧形成背风坡;潜热输送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因此,潜热输送的结果是地面失去热量,大气获得热量,气温垂直递减率随之降低。
    26.(1) 6 22 (23°26'N,180°)
    (2) 8 7:44
    (3) 180° 0°
    (4)
    【分析】本大题以晨昏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光照图的判读、地球自转及日界线判断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图中经度变化可以判断黑夜的中央经线为0°,太阳直射的经度为180°。
    (2)太阳直射经度为180°,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120°E)为8时,北京地方时(116°E)为7:44。
    (3)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0时经线,一条是180°经线。太阳直射经度为180°,0时经线对应的是0°。
    (4)由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判断,此图为北半球。绘制光照图时,注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0°经线为0时,且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27.(1)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侵蚀;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
    (2)气候干旱,降水少;多焚风性强风,风力作用强。
    【分析】本题以某次南美洲为材料,设置2个小题,涉及外力作用与地貌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海岸线破碎说明外力侵蚀作用强烈,可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当地的主要外作用力。读图可知,乙地位于45°S附近,纬度高,多深入陆地的峡湾,曾受较强冰川侵蚀;地处西北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
    (2)风蚀、风积地貌广布说明当地风力作用强。读图可知,丙地位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多焚风性强风,降水西少,昼夜温差大,风力作用强,所以风蚀、风积地貌广布。
    28.(1)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风力增强,气温下降;天气多云,转阴,随后出现降雨天气。
    (2)此刻东南沿海地区在高压控制下,天空晴朗明净;但因纬度偏低,晴天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未有凉意。
    (3)不赞同。理由:北方地区在高压控制下,风力微弱;正值9月份,植被状况好;雨季刚过,土壤水分好,难以扬起风沙。(答对两点即可)[或赞同。理由:根据气压分布规律,北部高压以西可能存在一低压槽,低压槽发育冷锋,带来较大风力;高压以西为草原和沙漠地区,植被状况差,易扬起风沙。
    【分析】此题以“北京时间某年9月20日14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情境材料,涉及常见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1)根据图示,上海和杭州位于冷锋的前方。冷锋过境前,这两个城市通常处于暖气团的控制之下,因此天气温暖晴朗。但当冷锋过境时,由于冷气团的南下和暖气团的抬升,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降雨的天气现象。随着冷锋的继续南下,天气将逐渐转晴,但气温会进一步降低。
    (2)在秋季,东南沿海地区常常出现“秋高但不气爽”的天气。这是因为此时副热带高压势力仍然较强,它控制着这一地区,导致天气晴朗。但与此同时,由于气温并不低,因此空气并不清爽。此外,秋季也是台风活跃的时期,台风带来的降水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进一步使得天气不够清爽。
    (3)此题可答赞同或者不赞同,但要自圆其说。不赞同的理由: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到高压脊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这种天气系统通常带来的是晴朗稳定的天气,并不利于沙尘暴的形成;沙尘暴通常发生在春季,因为春季是北方地区大风天气频繁的季节,而且地表植被尚未完全恢复,沙尘容易被吹起。此时为秋季,雨季已经结束,天气比较干燥,但大风天气并不频繁,且地表植被已恢复,沙尘不易被吹起。因此,此刻北方大部分地区不太可能经历沙尘暴天气。赞同可以从可能发育的天气系统及植被等角度分析。根据气压分布规律,北部高压以西可能存在低压槽,低压槽发育冷锋,带来较大风力;高压以西为草原和沙漠地区,植被状况差,易扬起风沙。
    29.(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B地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 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3)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等。
    【分析】本题以马拉维的自然地理特征为材料,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及特点,降水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获取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 根据纬度信息可知,A地地处热带。根据降水资料可知,该地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且该国位于非洲东部,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A地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2)注意从两地地理位置差异的角度分析年降水量的差异,可以从纬度位置的角度分析其降水量的差异。读图可知,雨季时受纬度位置影响,B地比A地纬度更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的时间更长,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且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 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年降水总量更多,雨季更长。
    (3)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防中暑;太阳高度较高,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蚊虫滋生,应注意防治蚊虫叮咬(或疟疾);该区地处热带草原,应注意防范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应注意防疫。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D
    C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D
    A
    D
    D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A
    B





    相关试卷

    [地理]山东省泰安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地理]山东省泰安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共13页。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